分享

“中百”“中商”准备合并

 武汉人文 2011-08-24

    8月23晚,中百集团发布最新公告,确定中百集团与中商集团准备吸收合并,武汉商业的重组即将取得重大突破。

    昨晚,武汉中商另行发布公告称,为了加快与中百重组,拟于9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文件的相关议案。

    据了解,如果撤回议案,即代表武汉中商放弃全资收购销品茂,避免“节外生枝”,影响重组进度。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表示,“经有关各方对本次重组可能涉及事项的反复论证以及公司与各相关方的协商,本次重组方案初步拟定为本公司与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介绍,一般来说,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将以一个公司为主体,将另一个公司的流通股份折价并入,然后,被吸收的公司将被注销。

    一般来说,作为吸收主体的承续公司拥有更强势的品牌,更丰富的资源,在合并后可保留自己的法人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相对来讲,中百集团由于连锁超市影响较大,比武汉中商拥有的品牌资源,作为吸收主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武汉中商在合并后可能“消失”。

    武汉一所大学商业资深人士认为,在这三家公司中,中商一直处于尴尬位置,定位摇摆,业态不清晰,市场占有率下降,如果与中百吸收合并,可以借助中百这个平台更好提升中商。

    眼下,“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吸收合并方案尚在完善”,“公司将尽快与相关各方协商并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重组预案”。

    两家公司董事长均表示,合并方案严格保密,一切以公告为准。

    据了解,吸收重组方案需要两个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占总股本三分之二的股东通过,方可最后生效。

    由于两大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均为武商联,眼下,并没有其他股东争控两个公司的控股权,“方案出台后,应该比较容易通过”。

    武汉中商可能“消失”

    武汉商业重组

    迈出“长征第一步”

    昨晚,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即便中百、中商两家重组,也难从根本上解决武汉商业的同质化竞争,“这是长征的第一步,还应该有新的动作”。

    此前,鄂武商推出武汉商业重组,一大主要原因是:“武商系与银泰系矛盾激化,银泰也在起诉武商,可能变数太多,武商联退而求其次,让中百与中商先合并”。

    不过,无论以哪一家公司为主体合并,新的商业集团与鄂武商在超市、百货等领域仍存在同业竞争。

    董登新表示,“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大股东控制下,商业资源不是完全互补,还是可能形成新的内耗”。

    他认为,最好的状况是新的商业集团与鄂武商再进行一次重组,“不一定要吸收合并,只需要资产置换,将各自的弱势资源剥离、对换”。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众多外来商业在武汉落地开花,武汉商业应尽快完成彻底的重组,壮大当地品牌优势,放眼全国市场。

    武汉中百

    武汉中商


详情请看:http://cjmp./cjrb/html/2011-08/24/content_4877439.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