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病患者》的恋母情结

 昵称1769601 2011-08-24

惊魂记

2009年12月30日 - Tina - 娜娜公主的曼妙家园

《精神病患者》电影中:介入审讯的精神病医生有过这样一段表述:“第一眼,他就喜欢上了那个妇人,但他的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不许’”,这个另外的声音是什么呢?是他已死去十年的母亲,而一个已死去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对着活人发号施令(精神病学上称为“幻听”),甚至他将母亲的遗骸挖出来,以至经常仿效她的声音与自己“对话”?  精神病医生接着解释道:“他的父亲很早去世,俩母子相依为命,但母亲后来又找了一个情人,他感到了背叛”,为什么儿子对母亲找到新欢会有背叛的感觉?

妄想;幻觉;性格爱好等改变

以上三点是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的显性症状。

    弗洛伊德的经典《图腾和禁忌》一书中强调男人皆有的俄狄浦斯情结——幼年始,男子便会爱上了自己的母亲,并以此作为今后择偶与反感的对象指标。他分析了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然后指出:"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也许都是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而把最初的仇恨和原始的杀戮欲望针对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比他要幸运些,因为我们并未变成精神神经症患者,我们既成功地摆脱了对自己母亲的性冲动,同时也淡忘了对自己父亲的嫉妒。"弗洛伊德又一重要著作:《文明及其不满》中,他不加掩饰地认为:人的原动力在于本能,即本我,只尊从快乐原则,象是一锅沸腾的水,根本无法消灭,好比是我们的饥饿、性欲、生的本能;但受着社会规则(超我)的限制,一旦不能满足,只能直接或迂回地通过升华(超我)的调整,来实现本能的突围,于是便出现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甚或变态者。  正所谓天才和疯子只一线之隔。


      《惊魂记》里诺曼和母亲的关系是典型的恋母情结的实例,诺曼即是由于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淡忘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嫉妒,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他不会像普通人一样压抑自己原始的欲望,所以才会做出杀害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的情人这样的行动,后来又因为沉重的罪恶感而精神分裂。附着在诺曼身上的"母亲"杀死玛丽安的行动也让我们注意到,在儿子迷恋母亲的另一面,是母亲也会嫉妒接近儿子的女子。

 在希区柯克其他的影片中,也有这样的人物关系,《群鸟》的男主角和他母亲的关系显然有同样的倾向。并且,这两部影片中的人物恋母情结强化有同样的原因:早年丧父。《艳贼》中的妓女(也是她的母亲)被一个水手嫖客欺辱,在母亲误伤了那个水手之后,她,一个小女孩又用铁棍砸死了水手,血的场面,从此在她幼弱的心灵种下了根,以至见到红色,就恐惧;《爱德华大夫》因小时候意外导致兄长丧生,留下终身的心灵创伤;《精神病患者》更是如此,可见,“人的幼年,决定人的一生。”民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的说法不无道理。希区柯克正是第一个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入到电影中的。

希区柯克对精神分析如此感兴趣,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希区柯克喜欢用电影表现不寻常的人和事,而精神分析所展现的情境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第二是希区柯克认为导演要研究观众的心理,导演应该成为半个心理学家,因此他对心理学有特别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