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珍邮欣赏(图)

 凛凛犹在 2011-08-24

中国珍邮欣赏(图)  

2011-05-14 13:43:12|  分类: 收藏与欣赏 |  标签:中国  珍邮  欣赏   |字号 订阅

一、清代珍邮
No.1 大龙阔边黄5分银全张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在中国珍邮中,排行第一位是大龙阔边黄5分银新票。它是中国首次发行的大龙邮票中的珍品。
  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go-vern-ment在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全套3枚,面值用银两计算: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5分银(橘黄色)。邮票图案是一条龙,衬以云彩水浪,欲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共发行过3次。首次于1878年8月发行,纸质为硬性半透明薄纸,两枚邮票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全张25枚,通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4月发行。子模之间距离加宽了,通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于1883年4月发行,纸质较厚,称为“厚纸大龙”。 1882年第二次发行“阔边大龙”票时,正赶上邮件猛增,邮票用量大。印5分银邮票时,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纸张,使用了一种法国产的薄而易脆裂的纸张印制,印制数量甚少,只有2万枚。大部分被用于贴邮件。存世的新票仅有百余枚,已成为华邮中较罕贵之珍品。 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存世数量少,而大方连存更少。美国集邮家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藏一版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全张(25枚)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1991年9月11日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中以37.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
No.2 红印花原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大清邮政于1896年正式开办,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中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 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现在改为按洋银计算,新邮票又来不及印制,因此,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时间是1896一1897年初。由于“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不多,不够使用,加上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需要高面值邮票,而“小龙”票的最高面值是5分银,“万寿”票的最高面值为2钱4分,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用红印花票加盖不同面值暂作邮票使用。
  红印花票加盖“大清邮政”邮票。发行时间为1897年。用红印花税票加盖暂作邮票的一共有八个品种,即(1)小字当壹圆,(2)大字当壹圆,(3)当伍圆,(4)当壹分,(5)小字暂作4分,(6)大字暂作4分,(7)小字暂作2分和(8)大字暂作2分。
  在加盖时造成了几种变体票。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红印花错体票之王”、红印花当伍圆倒盖、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唯一销戳的“小字当壹圆”、“绿衣红娘”等均是罕贵之品。
  所谓红印花,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印花税票。经多方查证,它是海关在已完进口税洋货凭证上(Original Pass for Foreign Goods,简称“派司”)贴用的印花,以证明其为真实凭证。它是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的。面值为3分,红色,故得名红印花。总印量66万枚。红印花原票是指未经加盖作为邮票前的那种票,并未出售,全部加盖改作邮票之用,所以原票流出很少,存世极少。据有关专家考证存世仅有53枚。未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并不是邮票,未被列入中国邮票之中,但是它是红印花加盖票的原票,被集邮人士视为“漏加盖的变体票”。是华邮中的特殊票品,所以成为稀世珍宝,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
  1988年12月瑞士著名的费莱文公司举行的珍邮拍卖,1件红印花原票横四连,拍卖估价为20万瑞士法郎。
No.3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在红印花邮票中是最先加盖的。在开始加盖“当壹圆”票时,“大清邮政”四字和中间直行“当壹圆”三字字体大小相同。因邮政当局嫌加盖的“当壹圆”字体过小不便使用,又改用较大的字体加盖。故加盖小字的称为红印花“小字当壹圆”。这种“小字当壹圆”加盖票印出后并未销毁。据传说随同“大字当壹圆”票一起交邮局出售了。实际上这种“小字当壹圆”是加盖样票,并未公开出售,据考证,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加盖实际上只有40枚,信销票存世仅有33枚。其中有四方连、横双连各1件,其余都是单枚,信销票存世仅1枚。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有一种珍贵的变体票,即英文“dollar”后无名点,是华邮最名贵的邮票之一,蜚声国际邮坛。
  1997年我国出版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1枚红印花“小字当壹圆”为180万元(人民币)、“dollar”后无句点的为200万元(人民币)。
No.4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在红印花加盖票中仅有1件,被集邮人士誉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原藏于邮票设计者费拉尔之手,直到他死后20多年,1927年中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才以2500两纹银购得,创造了当时中国邮票买卖的最高价格。周今觉也因拥有这件最罕贵的孤品而享有“华邮之王”之美称。1947年周将这件四方连珍宝以330两黄金转让给中国集邮家郭植芳。不久郭移居美国,这件珍宝也之漂流到了海外。其间多有外国人想购买,均未能如愿,直到郭先生临终前,叮嘱其妻要把这件“华邮珍品”转让给中国人收藏,宁愿在经济受些损失。1982年香港集邮家林文琰先生以30万美金将这件四方连珍宝从美国购回,使这件在海外流落几十年的“华邮珍宝”回到故里。林文琰也因此获得当代“邮王”美称。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林文琰先生将这件国宝公开展出。
No.5 唯一销戳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中国最名贵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存世仅30余枚,因为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是试版印样,并未正式发行,其中大多都是新票。销有八卦戳的旧票仅发现1枚,是传世孤品。现藏于中国邮票博物馆。是集邮家马任全1944年在上海从山东集邮者刘子惠手中以美金购得。1956年,马任全将自己的邮集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这枚八卦戳销印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旧票。
No.6 红印花错体之王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大清邮政于1896年正式开办,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中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 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现在改为按洋银计算,新邮票又来不及印制,因此,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时间是1896一1897年初。由于“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不多,不够使用,加上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需要高面值邮票,而“小龙”票的最高面值是5分银,“万寿”票的最高面值为2钱4分,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用红印花票加盖不同面值暂作邮票使用。
  红印花票加盖“大清邮政”邮票。发行时间为1897年。用红印花税票加盖暂作邮票的一共有八个品种,即(1)小字当壹圆,(2)大字当壹圆,(3)当伍圆,(4)当壹分,(5)小字暂作4分,(6)大字暂作4分,(7)小字暂作2分和(8)大字暂作2分。
  在红印花加盖改作邮票中,有几种变体票十分珍贵。其中有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倒盖兼复盖票。所谓倒盖,红印花原票票面上有英文字CHINA、REVENUE、CENTS等字样。在加盖改作邮票时,加盖“大清邮政”“暂作洋银”文字的字模方向应与英文字的上下方向相同。但是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在加盖中文字模时,由于印刷者一时疏忽,把加盖用的红印花原票全张放倒了,加盖后,票面上的文字和原票上的英文字互相颠倒,形成倒盖的错体票。所谓复盖,是在加盖过程中连盖两次造成的,票面上的加盖文字重复出现。复盖现象在加盖票中极少见,而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不仅出现倒盖而又复盖,可谓是“双料”变体票。此种错体票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票以上。被人称为“红印花错体之王”,被誉为红印花八宝之一。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除“贰分”倒盖兼复盖票外,还有倒盖、复盖以及“cents ”之“s”倒置等错异体票也都是比较珍贵的。
No.7 红印花“当伍圆”倒盖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红印花“当伍圆“票,其加盖数量约5000枚。由于面值高,出售极少,大部分都被用在汇票上贴用,汇款兑付后,汇票上缴邮政总局后被销毁,故“当伍圆”加盖票流传于世为数甚少,只有几百枚,也属红印花加盖票中珍品之一。在“当伍圆”票中还发现有“当伍圆”倒盖票。这种倒盖票是当时在邮局发现的。但邮局发现后并未停用收回,而视同“当伍圆”正票一齐用在汇票上贴用。因而存世为数罕少,是著名的红印花加盖票的变体票之一,罕品。
  1996年5月20日北京邮品拍卖会,1枚红印花“当伍圆”倒盖上品,底价13万元(人民币),以14.5万元成交(人民币)。
No.8 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897年大清邮政当局在加盖红印花“暂作洋银肆分”票时,初排版用的阿拉伯数字“4”是小号字,只加盖了200枚。之后,又改找成大字号“4”字。所以红印花“暂作洋银肆分”票有大小字之分。小字4分加盖票中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双色复盖变体票。这种票开始是采用紫色油墨加盖的,墨色较淡,字迹模糊。后又改用较浓的黑色油墨重盖一次,但第二次重盖没有和第一次紫色加盖的字迹完全吻合,先加盖的紫色居中,而重盖的黑色偏右,黑色又较明显,因而出现双色复盖小字4分票罕品。
  据有关红印花专家考证,此种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票存世仅发现29枚,其中有4枚旧票,数量稀少,非常名贵。1988年香港鉴珍有限公司拍卖一枚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票底价为2.4万元(港币)。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票身价远远高于红印花小字4分加盖正票。
  1996年11月苏富比公司在香港举办的珍贵华邮拍卖,1件红印花小字4分复盖横3连,黑色及紫色加盖,是存世最大的相连票,拍卖结果以220万元(港币)拍出。
No.9 试样珍邮---“绿衣红娘”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绿衣红娘”邮票的学名应称为“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二分’绿色试样票”,“绿衣红娘”仅是集邮者的爱称。
1896年,清朝go-vern-ment首开国家邮政,在实行币制改革中,通货由银 两制改为银圆制,原来以银两为面值印就的邮票已不能使用,而重新 设计印制邮票周期较长,一时又来不及。于是,人们便将国库中存留 的一批红色印花税票加盖“暂作洋银”字样等权充邮票使用,这就是 红印花加盖邮票。
红印花加盖邮票,无论何种形式,大字小字,各种面值,所使用 的加盖油墨均为黑色。但是在1942年,上海集邮界却发现了一枚使用 绿色油墨加盖的小字“暂作洋银二分”邮票,一时轰动邮坛,引起集 邮家们的关注。当时上海集邮者中有文人雅士给这枚邮票起了一个好 听的名字“绿衣红娘”。
这种邮票最初是由著名集邮家宋慧泉先生发现并收集到的,当时 有人怀疑这枚邮票是否因为油墨退色造成,据专家鉴定,并非如此。 因为黑色油墨不会退为绿色。后经考证,这种邮票系北京白纸坊财政 部印刷局移交邮政档案中的资料票。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局势动荡,档案中所存珍贵票品不断流失出来。这枚新发现的“绿衣红娘”即为宋慧泉所得,后又转让于陈志川、宋醉陶等人。
1948年,又有一枚绿色油墨加盖“小字二分”邮票露面,其上同 时印有黑色英文“Speci?men”(样票)字样。此后到1963年间,又 陆续发现了5枚。由此可以断定,绿色油墨加盖的“小字二分”红印花票并非正式发行的邮票,而是当时作为印刷厂试色使用的样票。样票印刷后认为绿色油墨加盖在红色票底上不甚清楚,才改用黑色油墨加盖正式发行。那些绿色油墨加盖的样票,便被封存在档案之中,因为战乱才流落到集邮者手里。“绿衣红娘”邮票备受中外集邮家垂青,仅有的几枚试样票使集邮家们追踪了半个世纪,终于搞清了它的来龙去脉,确立了它在中国邮票史上的珍邮地位。
以上陆续发现的7枚样票均为单枚。至1981年,香港爱国人士孙禄芳先生向国家捐献了一批早期华邮珍品,其中小字二分带上纸边的直双连红印花加盖票,竟是“绿衣红娘”直双连票,堪称世界孤品。孙先生的这一爱国之举,丰富了国家的收藏,获得了国家的褒奖。“绿衣红娘”现存世共计9枚,枚枚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在1988年出版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上的标价,单枚“绿衣红娘”为24万元,直双连则难以计数了。近年各地邮票拍卖会此起彼伏,但始终不见“绿衣红娘”上拍的踪影。

二、民国珍邮
No.1“宫门倒印”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中华民国邮政于1913年5月5日(民国2年)正式发行一套普通邮票, 全套19枚。面值半分至1角的,图案为一帆船,背景铁桥上飞驶的火车,寓水陆交通发达之意,通称“帆船票”;面值1角5分至5角的,图案为一收获的农民,背景为天坛,寓发展农业之意,通称“农获票”。面值在元以上的邮票图案为北京国子监牌楼,寓弘扬文化,通称为“宫门票”。这套邮票发行了3次。1913年发行的邮票是在英国伦敦印刷的,称伦敦版。第二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能继续在英国印制而改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于1914年发行第二版帆船邮票。邮票图与伦敦版相似,初期亦为19种面值。1919年又增加发行1分半、1角3分和20元3种面值,全套总共为22枚,称北京老版。1923年在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的第三版,全套22枚,称北京新版。在北京老版的“宫门票”中,有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等五种元单位票。其中面值2元的,在印刷中出现了严重的错印。主图牌楼为黑色,边框为蓝色,此票采用双色套印的方法印制的,即先用一个版印出边框,再用另一个版套印中心图案。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放倒了,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牌楼是倒印的,俗称“宫门倒印”票。据考证,这种“宫门倒印”错体票仅流出48枚,十分罕见,被列为“民国四珍”之一,被誉为“后四宝”之首,为中国邮票中的珍罕之品。 1996年4月苏富比公司在香港举办的“远东珍邮”拍卖,1枚“宫门倒印”以20.7万元(港币)成交。另有1件横双连“宫门倒印”以59.75万元(港币)拍出。
  1996年5月20日北京邮品拍卖会,1枚北京老版2元“宫门倒印”,带版铭,有蓝色鉴定号“2115080”,底价25万元(人民币),以38万元(人民币)成交。
No.2 北京老版帆船3分“暂作2分”倒盖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22年11月1日(民国11年11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调整邮资,时值圣诞节和元旦期间,贺年邮件猛增,2 分邮票出现紧张,邮政当局决定将库存北京老版3分帆船邮票加盖。该票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加盖。加盖的形式是在票中间加盖“2cts”,两侧加盖“暂作贰分”字样,并以小星加盖四角原面值。加盖墨色为红色,加盖全张为50枚。于1922年11月11日发行。在3分加盖“暂作2分”票中出现倒盖变体票。即加盖的“2cts ”和“暂作贰分”字样与原3分帆船邮票图案形成倒盖。
  据集邮家们考证,此种帆船3分“暂作2分”票存世约有十余枚,数量很少。被列入“民国四珍”之一。这种帆船3分“暂作2分”珍邮十分昂贵。
  1996年4月苏富比公司在香港拍卖1枚北京老版帆船3分加盖“暂作2分”倒盖新票以32.2万元(港币)成交。
No.3 北京新版帆船4分“暂作3分”倒盖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22年11月(民国11年11日)中华邮政总局整邮政资费,国内平信邮资由3分调为4分,并已印制了大量的面值4分邮票备用。由于各地军阀反对,新邮资实行不久便被迫停止。平信邮资仍为3分,4分邮票派不上用场,而3分票用量增大,出现短缺。于是邮政当局将灰色4分帆船票加盖“暂作叁分”使用。加盖形式是,在票中间加盖“3cts”两侧为“暂作叁公”,加盖字体为5号宋体铅字,加盖颜色为红色。加盖版式有两种:一种为1全张50枚;一种为40枚。此种加盖票于1925年(民国14年)起发行。这套新版帆船加盖票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加盖。在加盖中出现了倒盖票,即加盖的“3cts”和“暂作叁分”字样与原4分帆船票图案形成颠倒。这种倒盖错体票存世约10枚,数量极少,成了名贵的邮票。
  1996年4月苏富比公司在香港举行珍邮拍卖,1枚北京新版帆船4分加盖“暂作3分”倒盖旧票,以41.4万元(港币)拍出。
No.4“限省新贴用”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中华民国时期因各省长期军阀割据而形成各省区自己的币制,各地差异很大。而邮票都是邮政总局统一印发的,再按当地币值照邮票面值出售。为防止有人从中牟取暴利,中华民国邮政时期在邮票发行中,采取加盖限省贴用邮票的方式。如“限新省贴用”、“限四川贴用”、“限吉黑贴用”、“限滇省贴用”等邮票。
  其中“限新疆贴用”的邮票。加盖形式是“限新省贴用”5个楷体字,直行加盖于邮票中央。除面值1元票加盖红色外,其余均为黑色加盖。在加盖中出了毛病,“限新省贴用”5个字长16毫米,呈直行。但“限”字向左略偏1毫米,俗称“新省歪头”。这套邮票于1915年(民国4年)发行,全套16枚。在第二次加盖时,把“限”字移正,俗称“新省直头”。由于“新省歪头”邮票数量少,价格较贵。在这种“限新省贴用”歪头邮票中,令人们注目的是,在面值1元的“宫门”邮票上,加盖红色的“限新省贴用”5个字中,其中1枚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颠倒,变成“限省新贴用”。这种错体票是由于印刷工人马虎造成的。这次加盖不仅出现“限新省贴用”歪头,还造出“限省新贴用”错体票。这是限省贴用邮票中的珍品,为数很少,十分珍贵,这枚珍邮被集邮家列入“民国四珍”之一,备受集邮家重视。
  1998年我国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1枚加盖“限省新贴用”新票为10万元(人民币)。
No.5 “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一天,重庆南温泉立人中学的学生郑晴初从重庆一家邮局集邮窗口买了一卷因通货膨胀,调整邮资,而面值不适用的整版邮票,每卷都是面值从半分到20元都有。当他在家整理邮票时,他的妹妹发现孙中山像邮票中的一种面值2元的邮票上,所印的头像是颠倒的。郑仔细一看,果然,一整版邮票人头像全是倒印的。他意识到自己幸运地购到一版珍邮。这就是后来被誉为“民国五珍”之一的“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邮票。
  “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票,是1941年2月21日(民国30年)中华民国邮政发行的一套孙中山像邮票中的一枚面值为2元的邮票,该套票全套16枚。面值为分、角、元3种。邮票的中心图案为孙中山头像,边框上部为中华民国国徽,下部为“中华国民邮政”六字,左右为面值数字。白色无水印纸印制。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刷,称纽约版。
  其中面值2元邮票,出现中心图倒印的错体票。这种票为双色套印,边框为蓝色,中心图案孙中山像呈黑色,分两次印刷,美国钞票公司印刷工人在印刷过程中,把需套色的纸张放倒了,便产生了中心图案倒印的现象。这套邮票发行后,只出售了两个多月。目前已发现的只有郑晴初的一版50枚,其它均无下落,因此十分珍贵。
  1996年5月20日,’96北京邮品拍卖会,1枚“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底价18万元(人民币),以29万元(人民币)拍出。
三、解放区珍邮
No.1 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30年5、6月间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一套赤色邮政邮票。据有关资料记载,赣西南赤色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为方型,盖以红朱,略似图记,四周及中央绘有星形,上有赤色邮政及1分等字样,薄纸,但未见到实物。
  1930年10月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二套邮票。全套3枚:面值1分(蓝色)、3分(黄绿色)、8分(蓝色)。邮票主图为葫芦型花框内直列“赣西南赤色邮政”字样,上端左右两角圆内为中文面值,下端左右两角圆内1分票各印“1”字,3分票各印“3”字,8分票则分别印有“邮票”2字。邮票图幅约为24毫米×19.5毫米。白纸。石版印刷。无齿孔。这3种邮票当时仅在赣西南苏区三十多个县内流通使用。目前所见到的这套邮票,均为实寄封上贴用的,未见新票,迄今仅发现14个实寄封共21枚邮票,其中面值1分票2枚,面值3分票6枚,面值8分票13枚。
  1998年我国出版了《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全套3枚52万元(人民币)。
No.2 江西赤色邮政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该票目前仅发现一枚面值1分旧票。这枚邮票呈横长方型,淡红色,图案为葫芦型花框,框内直列“江西赤色邮政”字样,上端两角圆圈内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两角圆圈内各为“1”字。 该票是1931年5月江西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当时发行的有半分、1分、3分、8分等4种面值邮票和1分、2分、5分3种欠资邮票。由于革命战争时期环境极其艰苦,保存下来的罕少。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为30万元(人民币)。
No.3 半白日图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37年11月中国Communistparty领导的华北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一晋察冀边区设立临时邮政,12月发行一套半白日图邮票。全套2枚,面值1分(蓝色)、5分(浅蓝色)。2枚邮票图案相同,主图为一个倒三角形。倒三角上方横框内印有“临时邮政”4字。邮政顶部横框内印有“晋冀察边区”5字。倒三角形的中间为半个青天白日徽,下边为面值。图幅为28毫米×28毫米。石版。白纸。无齿孔。另有黑色5分票一种,据传是样票。这是套晋察冀边区发行首套普通邮票,也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此票于1938年10月停用,使用不到一年,发行量小,流传下就更少,是“区票”珍邮之一。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1分票(蓝)15万元(人民币),5分票(浅蓝)12万元(人民币),全套27万元(人民币)。
No.4 独特的“稿”字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稿”字邮票,是专门供给淮南区《新路东》报社记者、通讯员寄发稿件使用的邮票,是1943年淮南交通总站发行的,属于“邮资总付”性质的邮票。图案是内有面值数字“20”(分)的五角星,四周有放射的光芒,红色。五角星的上面是拼音文字“XUAI NAN”(淮南)。五角星的中间加盖黑色二号宋体“稿”字。石版。报纸。无齿孔。图幅为18毫米×18毫米。《新路东》报社印制。因当时处于战争年代,环境艰苦,缺少纸张,利用使用过的电报纸的背面印制的。此票存世不足20枚,无论新票还是旧票,都是“区票”中的罕品,尤其是“稿”字四方连邮票存世只有一件,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著名的珍罕品,被集邮家们誉为中国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邮票,现已列入世界珍邮之林。1988年日本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标价:每枚170万日元,四方连为1500万日元。1989年出版的《吉本斯邮票目录》标价:每枚8000英镑。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单枚票20万。
 四、新中国珍邮
No.1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53年2月为了优待军人寄信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军徽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第一枚底纹为橘红色,俗称“黄军邮”;第二枚紫色,俗称“紫军邮”;第三枚蓝色,俗称“蓝军邮”。图幅为21毫米×32毫米,齿孔14度,全张90(9×10)枚。胶版。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拟于1953年8月1日发行。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邮票分批印完,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每位官兵每月可得到2枚用于通信。邮票下发后,有的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等,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延期实行”,停止使用。后来,军队有关领导机关作出决定,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但在个人手中的军人贴用邮票仍被使用。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在1994年的拍卖中,曾创造出新中国邮票单枚邮票80万元的最高价。
No.2 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1952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日,邮电部拟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全套4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第一枚邮票图案为Mao.ZD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第三枚图案为列宁运河入口处的斯大林像;第四枚图案为斯大林在演说。邮票图稿经征求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意见,定名为“伟大的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总局同时设计了纪念邮戳,送到中央办公厅审核,中央办公厅要求加上“苏联”二字,因此邮票名称改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这套邮票图稿几经变更,未能在11月7日前印完。于是发行日期改为1953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日。并1953年1月31日《邮电部公报》上刊登了发行“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的通令。上海邮局接到邮电部通令后对邮票名称提出意见,中宣部在答复中指出:纪念十月革命已规定了口号,并无“苏联”二字,因为先进行十月革命,然后产生的苏联,这套邮票应停止出售。当时邮票已分发到各地邮局,只等2月14日发售。据统计当时全国已有一百多个邮局出售了四万多枚。湖南省漏发了停售通知,该省出售的最多。重印的邮票于1953年10月5日发行。
  1997年4月20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一套新票,上品,底价5.5万~6万元(人民币),以5.5万元(人民币)成交。
No.3 “天安门放光芒”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tian~an-door放光芒”邮票,被集邮者称为“放光芒”,是1956年发行的“首都名胜”特种邮票中的一枚。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5枚,分别以颐和园、北海、tian~an-door、天坛、太和殿和图案。其中tian~an-door图邮票图稿表现的是tian~an-door早晨的景色,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但邮票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好。tian~an-door上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这各刺眼的光芒令人极不舒服,在发行前有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收回此票。同套其余4枚邮票仍按原定发行日期发售。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前出售。虽经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约有六七百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补发了一枚“tian~an-door”邮票。
  这自然是这枚“放光芒”邮票罕见的原因。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藏有这枚“tian~an-door放光芒”邮票。
  1997年11月21日’97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邮品拍卖会,1枚特15“tian~an-door放光芒”新票以28万元(人民币)拍出;另一枚新票以29.5万元(人民币)拍出。
No.4 “大一片红”邮票

中国珍邮欣赏(图) - 清泉 - 清 泉 博 客


  “大一片红”邮票是相对比同年11月25日发行的同名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票幅大而言的,1968年9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为了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邮电部决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邮票图案为红色的中国地图,上面印有“全国山河一片红”字样,下面为工农兵群众高举《Mao.ZD选集》,一片红旗招展,下边横框内印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字样,左边票幅上方有“中国人民邮政”,下方有面值“8分”。邮票票幅为60毫米×40毫米。邮票印好后并未按计划发行。但有少量流出。由于数量稀少,而被集邮家视为珍邮。1987年香港旭力集邮有限公司曾拍卖1枚“大一片红”旧票,底价为8万元港币,是当时“小一片红”邮票的10倍,至今再未有此种票在拍卖市场上露面。这种票极为罕珍,目前市场估价约120万元以上(人民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