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里的知识---新中国卷---普、改、航、欠、军01

 凛凛犹在 2011-08-24

本内容主要收录新中国所发行邮票的相关资料,包含:普通邮票、加字改值邮票(1950年-1951年)、“纪”字头纪念邮票(1949年-1967年)、“特”字头特种邮票(1951年-1966年)、“文”字邮票(1967年-1970年)、编号邮票(1970年-1973年)、“J”字头纪念邮票(1974年-1991年)、“T”字头特种邮票(1974年-1991年)、航空邮票、包裹邮票、欠资邮票、“军人贴用”邮票、电子邮票、个性化邮票、贺年邮票和编年邮票(1992年以后)。本卷为《中国邮票电子目录》的第一卷:“普改航欠军”邮票(含包裹邮票、电子邮票、个性化邮票、贺年邮票)。
名词解释

普通邮票(Regular Stamps 或 Definitive Stamps):邮票的主要类别。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种邮件贴用。这种邮票发行量大,发售时间长,票幅较小,图案比较固定,色彩一般不如纪特邮票丰富。普通邮票是编组传统邮集和邮政史的主要邮品。
  
加字改值邮票(Overprinted Stamps)
:这是一种在其他邮票上加盖文字,改变面值后作为一种新邮票使用的邮资凭证。采用这种邮票,多半是因为新邮票印制不及而采用的一种应急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中华邮政邮票中部分孙中山头像邮票和以飞雁、火车、轮船、宝塔等为图案的邮票,以及部分解放区邮票,加印“中国人民邮政”文字及新面值后,作为新中国邮票使用。这样的加字改值邮票,从1950年发行的“改1”到1951年发行的“改10”一共发行了10套共38枚。
  
航空邮票(Airmail Stamps)
:专为邮寄航空信件而贴用的邮票。这种邮票一般都印有“航空邮票”字样和飞机图案。通常以飞机、飞禽或象征飞行的飞神、飞马、飞轮、飞艇等作邮票主图。但也有其他图案作主图的,同时印有飞机等图案的邮票不一定都是航空邮票。世界上最早发行航空邮票的国家是意大利1917年发行的。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21年7月1日发行的飞机在长城上空飞翔图案邮票,机尾为当时的五色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5月和1957年9月先后发行了两套航空邮票,此后没再发行。
  
欠资邮票(Postage Due Stamps)
:是寄信人在寄信时未贴邮票或未贴足邮票,邮局发现后加贴的补收邮资的凭证,由收件人交纳邮费。这种欠资邮票邮局不出售,也没有预付邮资的功能,但集邮者有时能从集邮公司买到,只作为集邮品收藏。有的国家也作为集邮品出售。新中国在五十年代发行过两套欠资邮票,此后没有发行。最早的欠资票是1904年清代邮政发行的,在伦敦版蟠龙票上加盖“欠资”字样。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0年9月和1954年8月先后发行了两套欠资邮票。目前我国邮政部门如发现欠资邮件,凡无寄件人地址的加盖欠资戳,并填写应补的邮资数额向收件人收取邮费,有寄件人地址的则贴一张退批条,由寄件人补足邮资后再寄出。
  
军用邮票(Military Stamps)
:也称军邮邮票,是专门供军人寄信贴用的邮票,免费供给或收取较低的资费。我国最早的军用邮票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曾发行一套3枚军人贴用邮票,后因使用范围等问题,停止发行。1995年邮电部决定再次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并自8月1日起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进行试点,试用范围为三省驻军义务兵战士。
  
包裹邮票(Parcel Post Stamps)
:这是一种专供寄件人邮寄包裹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比利时、伊朗、美国、意大利及罗马尼亚等国家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我国解放区邮政和中华邮政也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1年发行过一套包裹邮票4枚,只限东北地区贴用。
  
电子邮票(Electronic Stamps)
:又叫自动化邮票(ATM Stamps)。是为适应邮政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邮票与一般邮票不同,这不是整张邮票撕开后出售,而是根据邮资需要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售票机加盖面值出售的。这种邮票无齿、无胶,一般是上下两端各打有两个定位孔,为的是在自动出售机中定位位置。电子邮票1981年由当时的联邦德国首次试验发行。投入硬币后,按一下所需面值的按键,电脑控制的号码机即在空值邮票上加盖面值吐出。
  
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Specail-use Stamps For Individualized Services)
:是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带有附票的个性专用邮票为载体,根据用户的正当需要和有关部门规定,在附票上印制大众个人肖像、商业宣传图案等个性的内容,赋予附票个性特征。可以作为普通邮政业务的邮资使用。中国的第一套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在2002年5月10日发行。
  
贺年专用邮票(New Year Specail-use Stamps):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专门用于恭贺中国新年的邮票,发行的主要目的是用在拜年封、拜年贺卡等邮政贺年业务中。中国的第一套贺年专用邮票在2006年11月1日发行,可以作为普通邮政业务的邮资使用。

新、旧版人民币转换汇率:将旧币原面值除以10000乘以100,若分后面带零头,进1分得到新币面值。
 东北币、新版人民币转换汇率:将东北币原面值除以10000,若分后面带零头,进1分得到新币面值。


(普1)天安门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9 发行日期 1950-2-10
全套面值 278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278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上海商务印书馆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9-4)八佰圆(新)、(9-8)八仟圆(旧) 筋票价格
备    注 800圆有线式齿的组外品,旧币有长尾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9-1 天安门 200 18×20.5 P12.5 3500
9-2 天安门 300 18×20.5 P12.5 3500
9-3 天安门 500 18×20.5 P12.5 3500
9-4 天安门 800 18×20.5 P12.5 5000
9-5 天安门 1000 18×20.5 P12.5 6000
9-6 天安门 2000 18×20.5 P12.5 3000
9-7 天安门 5000 18×20.5 P12.5 2000
9-8 天安门 8000 18×20.5 P12.5 1500
9-9 天安门 10000 18×20.5 P12.5 2500


普1“捌佰圆”线式齿
1.jpg
 

线式齿的概念
  同种邮票的相同度数齿孔存在着两种不同排列形状的现象:—种齿孔的交叉点上为一个有规则的中心孔,其全张邮票顶边纸无齿孔贯通(称不通天孔);另一种齿孔交叉点上呈不规则叠孔、围孔或偶然出现的中心孔,全张邮票的四周边纸均有齿孔贯通。这两种不同排列形状的齿孔,前一种齿孔是由梳子形状的针行凿成的,而后一种则是由直线形状的针行凿成的;前者一次可以打出一整行每枚邮票的三边齿孔,一个全张邮票,只需逐行凿打一遍即可完成全部打孔程序,后者一次只能打出一整行邮票的一边齿孔,一个全张邮票,需横、直分别凿打一遍方可完成全部打孔程序,以一个200枚邮票的全张为例,二者的工作量为一比三,近代邮坛一代宗师钟笑炉先生(1903-1976)据此将前者命名为“一次孔”,后者为“二次孔”(后更名为“梳式打孔”和“直线式打孔”)。先生的这项研究成果若干年之后方才为全世界集邮界所公认和接受,这就是现在所称的“梳式齿”(conb perforation)和“线式齿”(line perforation)。
 
 
(普旅1)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旅大贴用)
1.jpg
 

志 编 号 普旅1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旅大贴用)
全套枚数 5 发行日期 1950-3-10
全套面值 215圆(关东币) 全套售价 215圆(关东币)
发行机构 旅大邮电管理局 印制机构 旅大邮电管理局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100(1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5-1)拾圆 筋票价格
备    注 有无齿孔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
1 天安门 10 18×20.5 P11/P11.5/P12 暂无法考究
2 天安门 20 18×20.5 P11/P11.5/P12 暂无法考究
3 天安门 35 18×20.5 P11/P11.5/P12 暂无法考究
4 天安门 50 18×20.5 P11/P11.5/P12 暂无法考究
5 天安门 100 18×20.5 P11/P11.5/P12 暂无法考究


“普旅1拾圆”中缝漏齿双联

1.jpg
 
 
(普2)天安门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2 版    别 凸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3 发行日期 1950-6-9
全套面值 140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140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局 印制机构 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3-3)另有50(10×5) 参考价格 5.00-10.00(元/套)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2.00-5.00(元/套)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3-1 天安门 1000 18×20.5 P12.5 3000
3-2 天安门 3000 18×20.5 P12.5 3000
3-3 天安门 10000 18×20.5 P12.5 1780
 
普1与普2的区别
  普1的“壹仟圆”和“壹萬圆”小票与普2对应面值的小票十分相像,它们的区别是:普1右上角天空的第一条横线与边框不相连,而普2是相连的;另外邮票的左下边框,普1封了口,而普2没封。如下图所示(注意看红圈中的票面的横纹,图中样票间的颜色差异,是由于拍照条件不同造成):
 1.jpg
 
 2.jpg
 
 普2“肆仟圆”邮票
1.jpg
 
1950年3月11日邮电部决定发行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第二版)全套4枚,邮票图案由天安门城楼和华表组成,面值分别为1000元、3000元、4000元和1万元。由华东邮政管理局南京印刷厂以凸版印刷。 在邮票印制过程中,由于邮资调整,正在印制的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第二版)中面值4000元邮票不适用了,于是邮电部通知印刷厂停止印制面值4000元邮票。1950年6月9日正式发行的普2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第二版),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1000元(紫蓝色)、3000元(红紫色)和1万元(赭黄色)。刷蓝色的4000元邮票未正式发行,但是由于内部管理不严造成少量流失,使其价值很高。存世半版约50枚,最高45000元/枚,现在35000元/枚:
  1995年6月2日上海’95邮票拍卖会上,1枚普2“肆仟圆”邮票以2.45万元(人民币)拍出。
  2007年6月16日,深圳世纪经典拍卖公司举行的邮币拍卖会上,“普2”4000元未发行新票以4.51万元出手。

普2“肆仟圆”邮票的诞生
  普2-4000元票的诞生和出笼均在南京。普2由原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印制。此厂解放前称南京邮政储汇局印刷厂,厂址在南京白下区户部街15号。
  普2的发行是配合国内邮资的调整。1950年初,由于物价的波动,邮资也曾有过几次改变。1950年3月l1日开始实行的资费标准:平信由800元(旧币,下同)调为1000元,快信由2400元调为3000元,挂号信由3200元调为4000元。为使邮件做到一封一票,以便于处理和节约成本.普2的最初设计方案是全套4枚:1000元、3000元、4000元和10000元。但在印制过程中,国内资费又于同年5月11日调整,基本恢复到3月11日以前的标准。这样一来,使计划中的4000元票无大用处,于是决定停止印制。而当普2于1950年6月9日正式发行时.全套就只有3枚。几十年来,局外人一直不知还有一种“胎死腹中”的4000元票。
  此事有1950年7月10日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收到的函为证,在此特节录两小段如下:“……曾函请总局供应处考虑将1000元票改印三千万枚,其余一千万枚印4000元票”;“兹准总局供应处函复,略以4000圆票已无适当用途,仍不拟印制……”据此可知,4000元票原本打算印一千万枚,后因邮资历调整,故不拟再印,但已印就的票样到底有多少?外流又有几枚?均尚待进一步考证。

普2“肆仟圆”邮票背后的故事
  当日历翻到了1985年4月,南京市邮票公司由新街口暂时搬至浮桥邮局营业。自发的邮票交换市场就在浮桥邮局的门口,邮票的交换买卖已很活跃,而一般不集邮的老百姓这时也知道邮票可以换钱。一天下午,邮市上忽然来了两个年轻人,是兄弟俩。他们拿了一些普票兜售,邮迷们一看是常见的普2,多不感兴趣。其中却有一位老先生正巧缺普2,便要了一套直双连,按时价共付6元。但当老先生回家后拿目录仔细对照,发现少了1000圆票,却多了4000圆票。为此,这位老先生向几位邮友请教,也未得到明确的解释。
  再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才真相大白:原来两兄弟的父亲(此时已去世)是原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的一位负责人。4000元票停印之后,他曾拿了一些样品留作纪念,但并未与别人谈过,更未送过人。直至30多年后,两兄弟在家中整理东西时偶然发现,但因不知系未发行票,才得以流向邮市。事后,两兄弟经行家指点,才知此票是罕见品,于是不肯轻易脱手。尽管不少人愿出高价收购此票,开价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但均未成功。最后有一位先生,财大气粗,将两兄弟手上的4000元票全部购进,据说总数有几十枚。90年代初在香港邮品拍卖会上曾有双连和四方连亮相。2006年12月,在上海泓盛拍卖会上,1枚带下边的4000元票以26400元成交(含佣金)。
 
(普东2)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东北贴用,第二版)
1.jpg
志 编 号 普东2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东北贴用,第二版)
全套枚数 13 发行日期 1950-9-1
全套面值 238750圆(东北币) 全套售价 238750圆(东北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100(10×10)/80(10×8)/70(10×7)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13-10)伍萬圆 筋票价格
备    注 东北币(11)-(13)邮电部东北邮电总分局发行。“东北贴用”四字为宽距。“东北”、“贴用”相距2毫米。“政”字下撇顶上与右上一横离开,华表石柱与左边横线连接柱身。 1-9枚整张枚数有80(10×8)有水印;第11枚整张枚数有70(10×7)。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13-1 天安门 25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2 天安门 5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3 天安门 1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4 天安门 2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5 天安门 25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6 天安门 5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7 天安门 10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8 天安门 125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9 天安门 20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10 天安门 50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11 天安门 5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12 天安门 30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13-13 天安门 100000 18×20.5 P10.5×11 暂无法考究
 
 
 (普3)天安门图案(第三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3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三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7 发行日期 1950-10-6
全套面值 43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43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 印制机构 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7-2)贰佰圆、(7-1)壹佰圆(旧) 筋票价格
备    注 (7-6)和(7-7)于1950年12月1日发行。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7-1 天安门 1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2 天安门 2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3 天安门 3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4 天安门 4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5 天安门 8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6 天安门 5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7-7 天安门 2000 18×20.5 P14 暂无法考究
 
 
 (普4)天安门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4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0 发行日期 1950-12-22
全套面值 141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141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 印制机构 上海华东区税务管理局印刷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10-4)八佰圆(新)、(10-5)贰仟圆(新)、(10-6)伍仟圆(旧) 筋票价格
备    注 其中(10-7)/(10-8)/(10-9)/(10-10)为1951年6月8日发行,(10-4)捌佰圆有无齿票(系梳式打孔有部分齿孔漏打造成),存世极少。该枚票另有“长尾”变体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10-1 天安门 2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2 天安门 3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3 天安门 5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4 天安门 8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5 天安门 20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6 天安门 50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7 天安门 1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8 天安门 4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9 天安门 10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10-10 天安门 3000 18×20 P12.5 暂无法考究



普4捌佰圆无齿票
1.jpg
普3与普4的区别
普3与普4面值相同的小票十分相像,它们间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2.jpg
另外“天安门”上的城门也能够区分普3和普4,普3的城门是网状,普4的城门是横杆。
1.jpg
 
 
 (普5)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5 版    别 胶雕套印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6 发行日期 1951-4-18
全套面值 4100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4100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
雕 刻 者 吴锦堂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6-6)贰拾萬圆 筋票价格
备    注 有无齿印样。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6-1 天安门 1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6-2 天安门 2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6-3 天安门 3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6-4 天安门 5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6-5 天安门 10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6-6 天安门 200000 19×20 P14 暂无法考究


普5“贰萬圆”无齿印样
1.jpg
 
 
 (普6)不同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6 版    别 胶版
名    称 不同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6 发行日期 1953-3-25
全套面值 49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49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6-3)石狮子 筋票价格
备    注 (6-6)2000圆票的发行日期为:1953-5-23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6-1 纱厂女工 50 18×21 P14 4000
6-2 牧羊 200 18×21 P14 9500
6-3 石狮子 250 18×21 P12.5 6000
6-4 车间红旗竞赛 800 18×21 P14 55500
6-5 煤矿工人 1600 18×21 P14 2000
6-6 北京故宫角楼 2000 18×21 P14 8000


普6断线子模特征
1.jpg
 
 
 (普7)天安门图案(第六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7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六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8 发行日期 1954-4-16
全套面值 54000圆(旧币) 全套售价 54000圆(旧币)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30(23×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50圆、250圆、1600圆的旧票相对少些,1600圆旧票倒假戳的多。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8-1 天安门 5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2 天安门 1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3 天安门 2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4 天安门 25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5 天安门 4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6 天安门 8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7 天安门 16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8-8 天安门 2000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普7“258圆”子模特征
1.jpg
 
 
(普8)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8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9 发行日期 1955-7-16
全套面值 0.975元 全套售价 0.98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1)-(7)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
(8)(9)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3a)上海市印刷一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30(23×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9-3)8分/(9-9)10分/(9-4)20分 筋票价格
备    注 普8使用时间比较长,实际使用高峰达7年(55年7月-63年)。纸张变化比较大,全套邮票纸张基本可分厚纸、薄纸。印刷有白纸和黄纸区分,个别票还可细分。
图序 票图名称 发行日期 面值(圆)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9-1 机器制造工人 1955.7.16 0.01 18×20 P14 未知
9-2 陆军战士 1955.7.16 0.04 18×20 P14 未知
9-3 冶金工人 1955.7.16 0.08 18×20 P14 未知
9-4 农妇 1955.7.16 0.20 18×20 P14 未知
9-5 矿工 1955.11.3 0.005 18×20 P14 未知
9-6 空军战士 1955.11.3 0.02 18×20 P14 未知
9-7 海军战士 1955.11.3 0.50 18×20 P14 未知
9-8 医务工作者 1956.12.25 0.025 18×20 P14 未知
9-9 科学工作者 1956.12.25 0.10 18×20 P14 未知

1.jpg 2.jpg 
               普8甲          普八
  
普8(甲)邮票辨伪
  我国前邮电部于1955年7月16日发行第八套普通邮票,该票画面为工农兵人物,全套10枚,分别由北京中国银行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和上海市印刷一厂采用胶版印制。其中一枚8分票是由上海市印刷一厂印刷的,集邮人惯称“普8甲”。这枚邮票与北京中国银行印刷厂印刷的刷色相同,图案亦基本一样,但由于“上海版”的8分票印量较少,而用量较大,留存下来的已不多,目前邮市销售每枚已近2000元,价格堪比1980年发行的猴票。因此,造假者瞄准集邮人的需求,将“北京版”的8分票加工修整为“上海版普8甲”票。现在各地邮市都不时发现这种伪造票。其实,辨别真假“普8甲”票并不难,只要我们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北京版”与“上海版”的8分邮票齿孔度数不同。“上海版”齿孔为12.5度,而“北京版”齿孔为14度。如果将14度齿孔修改为12.5度,必使齿孔变形,以致原票幅缩小。我们通过量度齿孔马上就能弄清真伪。
  二、“北京版”图案中钢钎下的防护服的反光白色部分呈钝三角形,箭头向下;“上海版”钢钎下的反光部分,呈箭头形,箭头指向右方。 伪造者加工修整的伪票,主要是用刀刮去部分颜色线条,修改成与“上海版”图案中的箭头形相似。但我们经透光照视便可以看到票上刮薄的痕迹。这就使假“普8甲”原形毕露了。
 
 
 (普9)天安门图案(第七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9 版    别 雕刻版
名    称 天安门图案(第七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5 发行日期 1955-9-20
全套面值 38.00元 全套售价 38.00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雕 刻 者 吴彭越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100(1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注意收集早期邮戳的信销票,有难度,特别是10元和20元面值的票。早期纸薄,后期纸厚,有毛、光齿之分。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5-1 天安门 1.00 26.5×20 P14 暂无法考究
5-2 天安门 2.00 26.5×20 P14 暂无法考究
5-3 天安门 5.00 26.5×20 P14 暂无法考究
5-4 天安门 10.00 26.5×20 P14 暂无法考究
5-5 天安门 20.00 26.5×20 P14 暂无法考究
 
 
 (普10)花卉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0 版    别 胶版
名    称 花卉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3 发行日期 1958-9-25
全套面值 0.095元 全套售价 0.095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30(23×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3-2)3分(新)、(3-3)5分(旧) 筋票价格
备    注 销20世纪50年代邮戳的信销票极少见,现在所能看见的销戳大部分都是1960年以后的。3分也有白纸和黄纸之分。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3-1 牡丹花 0.015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3-2 荷花 0.03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3-3 菊花 0.05 18×20 P14 暂无法考究


普10花卉邮票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五日,邮电部发行《花卉图》普通邮票。全套三枚。
  1、牡丹,邮票颜色玫瑰红。属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每年4-5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无比,有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色。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称之为“富贵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它雍容华贵,端妍富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早在唐代都城长安栽植和观赏牡丹之况极盛,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2、荷花,邮票上的荷花为蓝绿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至9月,荷花种类很多,有单瓣、重瓣,又有千瓣莲、重台莲、并蒂莲等。花谢后花托膨大形成莲蓬,内生莲子。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3、菊花,邮票上的菊花为桔红色。菊花为菊科菊属,秋季开放。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花序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菊花姿态优美,高洁隽逸,香气清雅,不畏严寒,凌霜盛开,古人称之为“花中君子”。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
 
 
 (普11)革命圣地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1 版    别 雕刻版
名    称 革命圣地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2 发行日期 1961-7-20
全套面值 1.565元 全套售价 1.57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孙鸿年等 设 计 者 万维生
整版枚数 150(10×15)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12-4)沙洲坝3分、(12-2)八一大楼1.5分 筋票价格 (12-4)200.0-300.0元、(12-2)80.0-120.0元
备    注 旧票中1.5分、2分、3分、22分、30分很少,特别是3分的,非常少见。

图序 票图名称 雕刻者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12-1 南昌“八一”大楼(1962.7) 孙鸿年 0.01 27×20 P11 未知
12-2 南昌“八一”大楼(1962.7) 孙鸿年 0.015 27×20 P11 未知
12-3 南昌“八一”大楼 孙鸿年 0.02 27×20 P11 未知
12-4 瑞金沙洲坝 唐霖坤 0.03 27×20 P11 未知
12-5 瑞金沙洲坝 唐霖坤 0.04 27×20 P11 未知
12-6 瑞金沙洲坝(1962.7) 唐霖坤 0.05 27×20 P11 未知
12-7 延安宝塔山 高品璋 0.08 27×20 P11 未知
12-8 延安宝塔山 高品璋 0.10 27×20 P11 未知
12-9 延安宝塔山 高品璋 0.20 27×20 P11 未知
12-10 天安门 孔绍惠 0.22 27×20 P11 未知
12-11 天安门 孔绍惠 0.30 27×20 P11 未知
12-12 天安门 孔绍惠 0.50 27×20 P11 未知
 

(普12)革命圣地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2 版    别 胶版
名    称 革命圣地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4 发行日期 1962-1-10
全套面值 1.69元 全套售价 1.69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200(10×20)、(14-4)有220(11×20) 参考价格 50.00-80.00(元/套)
参考价格(盖) 8.00-15.00(元/套) 参考价格(旧) 40.00-100.00(元/套)
筋    票 (14-14)天安门52分 筋票价格 50-70元(新)/40-90元(旧)
备    注 1962年发行的票是甲组,甲组2分有P11×11.5、4分有P14、8分有P11×11.5和P14等齿孔不同的组外品,4分的组外品特别罕见。另外此套票中有多种票幅变异票,印刷邮票的纸张也有6、7种之多。

图序 票图名称 发行日期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14-1 南昌“八一”大楼 1962.1.10 0.01 25×21 P12.5 未知
14-2 南昌“八一”大楼 1962.1.10 0.02 25×21 P12.5 未知
14-3 瑞金沙洲坝 1962.1.10 0.03 25×21 P12.5 未知
14-4 瑞金沙洲坝 1962.1.10 0.04 25×21 P12.5 未知
14-5 延安宝塔山 1962.1.10 0.08 25×21 P12.5 未知
14-6 延安宝塔山 1962.1.10 0.10 25×21 P12.5 未知
14-7 延安宝塔山 1962.1.10 0.20 25×21 P12.5 未知
14-8 天安门 1962.1.10 0.30 25×21 P12.5 未知
14-9 南昌“八一”大楼 1970.7.1 0.02 25×21 P11×11.5 未知
14-10 南昌“八一”大楼 1970.7.1 0.03 25×21 P11×11.5 未知
14-11 天安门 1970.7.1 0.04 25×21 P11×11.5 未知
14-12 延安宝塔山 1970.7.1 0.10 25×21 P11×11.5 未知
14-13 延安宝塔山 1970.7.1 0.20 25×21 P11×11.5 未知
14-14 天安门 1971.2.10 0.52 25×21 P11×11.5 未知

 
普12沙洲坝4分P14横双连
1.jpg


普12甲乙组相同面值和图案邮票的区别
  
普12分甲乙2组发行,其中甲乙组票中的2分、10分、20分三枚票在面值、图案和刷色等方面相近或相同,具体区分原则如下:
  1、用纸不同:甲组用纸较黄;乙组用纸较白。
  2、齿孔孔径和齿度不同:甲组孔径较小,多为毛齿,齿度P12.5;乙组孔径较大,多为光齿,
    齿度P11×11.5。(甲组中的2分票有P11×11.5齿度的组外品)
  3、版铭:甲组版铭字体大,约为现使用的小5号字;乙组版铭较小,约为现使用的6号字。
  4、2分:在大楼第二层从右数第三个窗户上面的弧线,甲组断开不相连,乙组相连。
   10分:宝塔下方阴影中有个暗记“10”,其中甲组的“0”呈圆圈形状,乙组则呈“U”形。
   20分:在国铭的“人”字上方,河岸左边的第一条阴影线,甲组呈圆圈形,乙组呈“S”形。 

(普13)北京建筑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3 版    别 胶版
名    称 北京建筑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2 发行日期 1964-6-17
全套面值 1.565元 全套售价 1.57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万维生
整版枚数 200(20×10) 参考价格 40.00-75.00(元/套)
参考价格(盖) 3.00-6.00(元/套) 参考价格(旧) 20.00-40.00(元/套)
筋    票 (12-12)军事博物馆50分 筋票价格 45-65元(新)/20-40元(旧)
备    注 此套票的新票双连和四方连特别罕见。4分有P11.75线式齿,8分另有齿孔为P11、P11.75(线式齿)、P12.5(新票罕见)的组外品。2分有带“2”暗记票(国徽右边)组外一种。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12-1 革命、历史博物馆(65年3季度) 0.01 21×25 P11.5×11 未知
12-2 天安门 0.015 21×25 P11.5×11 未知
12-3 人民大会堂(65年3季度) 0.02 21×25 P11.5×11 未知
12-4 军事博物馆 0.03 21×25 P11.5×11 未知
12-5 革命、历史博物馆 0.04 21×25 P11.5×11 未知
12-6 天安门(1966.3.10) 0.05 21×25 P11.5×11 未知
12-7 人民大会堂 0.08 21×25 P11.5×11 未知
12-8 军事博物馆(65年2季度) 0.10 21×25 P11.5×11 未知
12-9 革命、历史博物馆(65年3季度) 0.20 21×25 P11.5×11 未知
12-10 天安门(65年2季度) 0.22 21×25 P11.5×11 未知
12-11 人民大会堂(65年2季度) 0.30 21×25 P11.5×11 未知
12-12 军事博物馆(1966.3.10) 0.50 21×25 P11.5×11 未知


普13线式齿
  普13中的4分票和8分票均有线式齿组外品,其中4分票线式齿组外品最为罕见(4分线式齿组外品方联的估价已经超过5000元人民币,下面图片中的4分票线式齿方联有造假嫌疑,在这里引用作为示意图无伤大雅)。
1.jpg


2.jpg  

 (普无号)“文革”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无号1 版    别 (4)-(6)影写版,其它胶版
名    称 “文革”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1 发行日期 1969-10-1
全套面值 2.225元 全套售价 2.23元
发行机构 国家邮政总局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李大玮、张克让、杨白子
整版枚数 (4)-(6)为100(10×10),(5)另有80(10×8),其它为150(15×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11-4)延安宝塔山 筋票价格
备    注 天安门太阳光有大小光圈之分,但不是判别版次的依据。全套分毛齿和光齿。纪念碑、工农兵、一大、遵义都有P11.5组外品,其中解放军细齿(P11.5)组外品格外珍罕。本套邮票的发行量暂时无法考究。

图序 票图名称 发行日期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设计者
11-1 1969.10.1 0.08 30×24 P10 杨白子
11-2 1969.10.1 0.04 30×24 P10 杨白子
11-3 1969.10.1 0.10 30×24 P10 杨白子
11-4 延安宝塔山 1969.10.1 0.08 27.5×22.5 P11.5 张克让
11-5 天安门 1969.10.1 0.08 27.5×22.5 P11.5 李大玮
11-6 延安枣园 1970.1.1 0.50 27.5×22.5 P11.5 张克让
11-7 遵义会议会址 1970.1.1 0.20 29.5×23.5 P10 李大玮
11-8 中共一大会址 1970.4.1 0.015 29.5×23.5 P10 李大玮
11-9 女拖拉机手 1970.4.1 0.05 23.5×29.5 P10 杨白子
11-10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70.4.1 0.08 29.5×23.5 P10 李大玮
11-11 炼钢工人 1970.4.20 1.00 30×24 P10 杨白子

 


普无号10分“解放军”细齿(P11.5)组外品

 


1.jpg

 

2.jpg

 

普14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第三版)
Regular Issue with Designs of Revolutionary Monuments(3rd print)



发行日期 1971-9-25 全套枚数 11
面值合计 177分 发行套数 * 发售价格 177分
版别 A:影写版 票幅 31×26mm 齿度 P11.5
全张枚数 100(10×10) 纸张 * 背胶 无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邮票厂
编创人员 张可让、李大玮、许彦博、杨白子(设计) 孙鸿年(雕刻) *(校验)

    有关“革命圣地”称谓的知识,详见“普11”。

     铭记“中国人民邮政”六个字,初期印刷者字画略粗,后期印刷者字画较细。

(普15)交通运输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5 版    别 影雕套印
名    称 交通运输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2 发行日期 1973-10-20
全套面值 3.00元 全套售价 3.00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孙鸿年、高品璋 设 计 者 李印清
整版枚数 56(7×8)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本套邮票的发行量暂无法考究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日期
2-1 铁路运输 1.00 40×27 P11 1973.10.20
2-2 公路运输 2.00 40×27 P11 1974.2.20
 
志 编 号 普15 版    别 影雕套印
名    称 交通运输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2 发行日期 1973-10-20
全套面值 3.00元 全套售价 3.00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孙鸿年、高品璋 设 计 者 李印清
整版枚数 56(7×8)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本套邮票的发行量暂无法考究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日期
2-1 铁路运输 1.00 40×27 P11 1973.10.20
2-2 公路运输 2.00 40×27 P11 1974.2.20
 
 
普16革命纪念地图普通邮票
Regular Stamps with Designs of Commemorative Revolutionary Sites



发行日期 1974-4-1 全套枚数 14
面值合计 140.5分 发行套数 * 发售价格 140.5分
版别 胶版 票幅 31×25mm 齿度 P11
全张枚数 100(10×10) 纸张 * 背胶 无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邮票厂
编创人员 孙传哲(设计) *(雕刻)* (校验)

    这套邮票按照普票对不同面值采用不同颜色的特殊要求,每种图案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单色绘制,显得朴实、庄重;每种邮票的底部边框两侧,统一装饰有菱形万年青(详见“T44M”)图案,富有民族艺术特色。

     -13“卢山仙人洞”票由邮电部通令于1976年11月15日停止出售,1976年11月26日停止使用,又于1979年恢复使用。
(普17)北京建筑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7 版    别 影写版
名    称 北京建筑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2 发行日期 1974-12-1
全套面值 0.12元 全套售价 0.12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孙传哲
整版枚数 150(10×15)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
2-1 首都体育馆 0.04 23.5×16.5 P11 暂无法考究
2-2 北京饭店 0.08 23.5×16.5 P11 暂无法考究


普17北京建筑图案普通邮票
Regular Issue with Designs of Buildings in Beijing



发行日期 1974-12-1 全套枚数 2
面值合计 3分 发行套数*   发售价格 3分
版别 影写版 票幅 23.5×16.5mm 齿度 P11
全张枚数 150(10×15) 纸张 * 背胶 有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编创人员 孙传哲(设计) *(雕刻) *(校验)

    有关北京历史沿革的知识,详见“特15”。    

     这套邮票图案根据大量照片和写生稿,采用粗细线条进行精心绘制,成功地达到了方寸之地完整地表现大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普18)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8 版    别 影写版
名    称 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4 发行日期 1977-3-15
全套面值 3.045元 全套售价 3.05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设 计 者 卢天骄
整版枚数 100(1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14-5)水电4分 筋票价格
备    注 10分票的“10”和图框有长短距票区分。30分、40分、60分票也比较少见。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
14-1 煤炭 0.01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2 牧业 0.015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3 港口 0.02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4 林业 0.03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5 水电 0.04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6 渔业 0.05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7 农业 0.08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8 邮电 0.1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9 钢铁 0.2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10 公路 0.3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11 纺织 0.4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12 农机 0.5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13 石油 0.6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14-14 铁路 0.70 26×31 P11.5 暂无法考究


普18邮电10分两种边距
1.jpg



普18牧业1.5分无齿横双连
1.jpg

 
 

普18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案普通邮票
Regular Issue with Designs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发行日期 1977-3-15 全套枚数 14
面值合计 149分 发行套数 * 发售价格 149分
版别 影写版 票幅 26×31mm 齿度 P11.5
全张枚数 100(10×10) 纸张 * 背胶 有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邮票厂
编创人员 卢天骄(设计)* (雕刻)* (校验)

       1949年新中国成丄立后,经过三年的恢复时期,到1952年,工业生产基本上恢复到了旧中国的最高水平。从1953年开始,经过几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中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84年底,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5916亿元,比1949年扩大了46倍。1984年工业总产值达7042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64倍。1950年~1984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12.7%。1984年,中国生产的煤、水泥居世界第二位,硫酸、化肥、电视机居世界第三位,钢居世界第四位,化学纤维居世界第五位,原油、发电量居世界第六位。中国是个农业古国,农业历史悠久。中国有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有湿润与干旱地区之分,热量充足,日照时间差别大,雨量集中于夏季,利于各种作物生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耕地面积占15亿亩。树种资源也很丰富;流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五万多条,水力、地热资源都很丰富;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社会后,农业生产遭受到更大的摧残。新中国成丄立后,中国人民在非常落后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并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主要标志为:(一)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中的粮食、棉花、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如建成了大量水库,1984年有效灌溉面积达6.7亿亩,比1952年的3亿亩增加1.2倍,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三)农业科学技术有了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基本按自然区划和经济特点设置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科研体系,1984.年全国有地区以上的农业科学研究院、所1300多个,科技人员43.5万人,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四)农业技术改造有了很大进展,1984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2.65亿马力,有大中型拖拉机85.4万台,小型拖拉机329.8万台,联合收割机3.59万台,农用汽车34.9万辆,排灌机械动力7854万马力;(五)农副产品的商品量不断增加,1957年~1978年间农副产品商品率为31.5%,1978年~1980年间提高到33.9%,1984年达到53.3%;(六)农业结构有了改善,改变了过去偏重粮食作物,轻视林、牧、副、渔等经济作物的不合理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特别是1977年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

       这套邮票的14种图案,中心画面统一镶嵌在不同的单色边框之中,既形成多色套框,又仿佛是一个个小小的窗口,生动地展示出了中国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风貌。构思精巧,朴实鲜明。

       -8“邮电”图票有再版票,再版票主图下边框与“10”之间的距离较宽。

(普19)北京长话大楼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19 版    别 雕刻版
名    称 北京长话大楼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1 发行日期 1981-6-5
全套面值 0.08元 全套售价 0.08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孙鸿年 设 计 者 许彦博
整版枚数 50(10×5)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有天然无背胶票。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
1-1 北京长话大楼 0.08 30×40 P11.5×11 暂无法考究
 
 
  

普19北京长话大楼图案普通邮票
Regular Issue with Design of Beijing Long-Distance Call Building



发行日期 1981-6-5   全套枚数 1
面值合计 0.00 发行套数 * 发售价格 0.00
版别 影雕套印 票幅 30×40mm 齿度 P11.5×11
全张枚数 50(10×5) 纸张*   背胶 有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邮票厂
编创人员 *(设计)* (雕刻)* (校验)

    北京长话大楼坐落在复兴门立交桥东北侧,是北京长途电话局所在地,中国电信的中心。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打好了底座,后因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撕毁合同而停建。1972年开始建筑地面上的工程,1975年建成。1976年3月31日至7月1日,北京长话大楼陆续开始通信业务。占地面积3868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0平方米。大楼主体为塔楼式建筑,从地面到塔楼顶部高100米,是当时北京市最高建筑之一。塔楼为四层,塔楼下为八层楼房建筑。一层为营业大厅;二层为有线载波机房;三层为国际、国内人工长途台;四层为长机交换机房;五层为备机房;六层为转输控制室;七层为960路微波载波机房;八层为960路微波机房。1975年长话大楼建成后,里面安装的电信设备全部是国产机器。设备齐全,是中国载波通信中心、微波通信中心、卫星通信中心和自动直拨交换中心。随着中国国际交往发展的需要,北京长话大楼又增没了IDD(国际自动电话)业务。IDD是用户利用具有国际自动直拨性能的市内电话,直接拨叫其他国家及港澳地区市内电话号码进行通话的一种通信方式。凡装有市内程控电话局电话 的用户,同时具备国内直拨和国际直拨性能,即可直接使用IDD。


(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1.jpg
志 编 号 普20 版    别 影雕套印
名    称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全套枚数 3 发行日期 1979-4-2
全套面值 8.00元 全套售价 8.00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雕 刻 者 姜伟杰、李庆发、高品璋 设 计 者 万维生
整版枚数 100(10×10) 参考价格
参考价格(盖) 参考价格(旧)
筋    票 筋票价格
备    注 发行量暂无法考究。
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雕刻者
3-1 景山公园 1.00 25×40 P13 姜伟杰
3-2 颐和园 2.00 25×40 P13 李庆发
3-3 北海公园 5.00 25×40 P13 高品璋
 
 

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Regular Issue with Designs 0f Beijing Scenery



发行日期 1979-4-2   全套枚数 3
面值合计 2元 发行套数 * 发售价格 2元
版别 影雕套印 票幅 25×40mm 齿度 P13
全张枚数 100(10×10) 纸张 * 背胶 有背胶
题材   *
发行机构   *
印制单位 北京邮票厂
编创人员 万维生(设计) 姜伟杰(-1)、李庆发(-2)、高品璋(-3) *(雕刻)* (校验)

      有关北京城名称的知识,详见“特15”。所谓“风景”,即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等)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