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濒湖脉学白话解

 秦月汉关 2011-08-24

四言诀

一:经脉与脉气

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也,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注:全身的气血运行,必须通过经脉的先导作用才能完成。凡经脉所在的地方,就是气血所到的地方。而且是与气息相关。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注:脉气靠先天之肾气,后天之胃气,营气,卫气互相结合才能维持正常活动。

脉不自行,随气而动。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风箱,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注:经脉本身不能单独运动,一定要随着胃气和宗气的运动才能运动。脉属阴,气属阳,阴脉阳气配合起来,便发生无休止的运动。往复循环。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则。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二:部位与诊法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

注:看掌后高骨处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属阳,关后为尺部,属阴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救。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注:脏腑气机的变化,都可以在寸口反映出来。并各有它一定的部位。如:左手寸部属心,关部属肝胆,尺部属肾,小肠,膀胱。右手寸部属肺,关部属脾胃,尺部属命门,大肠。

男子阳气偏盛,以左手脉搏稍大为顺。女子阴血偏盛,以右手脉搏稍大为顺。再与寸部,尺部相互比较,寸为阳,尺为阴,男子阳气盛,以寸脉盛,尺脉弱为宜。女子阴血偏盛,以尺脉盛,寸脉弱为宜。如果两者相反,便说明是有了病变。

脉有七诊,曰浮``沉。上```右,消息求寻。以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注:七诊:浮取能观察有无外感表证,中取能观察脾胃机能的变化,沉取能观察有无内伤里症。上指寸部,下指尺部,左指左手,右指右手。诊脉时要上下比较,又要左右对照。

九候:即左右寸关尺部各浮中沉取。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注:凡属胸膈以上至于头的疾病,可以在寸部观察。胸膈以下至脐上的在关部观察。脐上至足在尺部观察。左半身在左手观察,右半身在右手观察。

                    三:五脏平脉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长弦。肾脉之沉,沉实而软。脾胃脉来,总宜和缓。命门元阳,两尺同断。

注:心脉的浮,浮中显得大而散,就是指尖稍微着力,脉体粗大,再着力,脉体阔大软散。肺脉的浮,浮中显得涩而短,就是指头稍微着力,脉的搏动带有滞涩的感觉,再着力,显得有一种短促的感觉。肝脉在沉中出现,不仅脉形显得较长,还具有张力较大的弦象。肾脉也在沉中出现,但有壮实兼软滑的感觉。脾胃的脉象,总不快不慢,和缓为上。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注:四季会影响脉搏的强弱,但脉来和缓,搏动均匀就是正常的,脉强与弱都不正常

                      四:辨脉提纲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之浮,则为表症。沉里迟阴,数则阳盛。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

                     五:诸脉形态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芤而急弦,革脉使然。浮小而软,绵浮水面。软甚则微,不任寻按

注:浮脉似木浮水面,只要手轻微触到皮肤就可以感到脉动。浮脉里有七种不同的脉象,浮而有力,脉体粗大,一来一去地搏动,极其充盛而又持久的,是洪脉。浮而无力,脉体虽大,却是极柔软,搏动又较迟缓的,是虚脉。比虚脉还显得涣漫不清楚,稍加重按主摸不着了的,是散脉。若浮而中空,外边有,中间无,这是芤脉。比芤脉更加弦急的,是革脉。浮而细软无力,好象绵絮浮在水面一样,是软脉。比软脉还要软而细小的,稍用力按,脉搏就似无法按寻的,是微脉。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逼逼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蛛丝然。

注:沉脉必须手指用力重按,直按到筋骨上才可能摸着它。伏脉必须用手指使劲推筋肉,才能感觉到肪搏在深处隐隐约约的跳动。牢脉是沉而有力,来势充实,形体阔大,还兼有长而且弦的形状。实脉是比牢脉还坚实,搏动极其强而有力。弱脉是沉而无力,软弱如绵又极细小的。细脉是比弱脉还要小的就象蜘蛛丝那么一点的。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快于迟,缓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迟细为涩,往来极难。似止非止,短散两兼。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

注:迟脉是阳虚阴盛的脉象,一呼一吸才三次。要与缓脉区别,缓脉的搏动要比迟脉稍快,一呼一吸刚好四次,而且搏动均匀和缓。如果一息两次的是损脉。一息搏动一次的是败脉。更有两息内仅搏动一次的,是夺精脉。凡是出现以上三种脉象的病已极其严重。至于脉来迟细,搏动又艰涩困难,甚至有些象短散脉和歇止脉,但它并不歇止只是在短暂的时刻内稍微迟滞一下就过去了的,是涩脉。脉来迟缓,时或有一次歇止,歇止的间隔是不规则的,歇止后又马上再搏动的,是结脉。脉来迟缓但它是很均匀地歇止,并经过较长的歇止时刻,才开始再搏动的,是代脉。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往来流利,是谓之滑。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

注:数脉是阴虚阳盛,一息六次。七次是疾脉。八次是极脉。九次是脱脉。至于脉搏往来流利的是滑脉。脉来左右弹动,如绳索转绞似的是紧脉。数而时歇止,特别多见于寸部的,是促脉。数而坚紧,搏动有力,指下有豆粒般大一点陇然高起而摇动不休的感觉,又常见于关部的是动脉。

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短则气病,不能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注:长脉是超越寸或尺部的本位而有余,只要是长中带有柔软和之象并不弦急的,便是正气充沛的反映。如果脉长而具有挺直的形象,弛张力亦较大的,是弦脉。脉不长而短,无论在寸或尺部都表现为不满足而短缩,这便是气血虚损的短脉。

                               六:诸脉主病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统痰饮,浮滑痰热。

注:浮脉主要表现于外感表症,也可见于里虚不足的症候。但外感表症,多见浮而有力,里虚血弱,多见浮而无力。脉浮而迟的,多见于气虚伤风。脉浮而数的,多见于外伤风热。风寒表邪滞于经脉,多见浮而紧。风湿邪气留于肌肉,多见浮而缓。暑伤元气,脉来浮虚。大失血后,脉来浮芤。阴虚火旺,常见浮洪。虚损劳极,常见浮微。阴精虚损的,脉见浮软。气血极虚的,脉见浮散。若痰饮内盛,脉见浮而弦。痰热壅滞,脉见浮而滑。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令。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注:沉脉出现有三种,一、内伤里症。二、阴寒邪气。三、各种积聚。固定在某一部位叫积,发作有时,展转移痛叫聚。沉而有力,多为痰饮和伤食的病变。沉而无力,多由气机郁滞所致。脉来沉迟,多是虚寒为病。脉来沉数,多为热邪内伏。沉而兼紧,以寒凝冷痛为多。沉而兼缓,以水气蓄积的为多。沉而兼牢的,多为冷病。沉而兼实的,是里热盛极。沉而弱的,是阴精虚损。沉而细的,是湿邪痹。沉而弦的,是痰饮为病的痛症。沉而滑的,是宿食为病的积症。沉而伏的,是阴毒和聚积不消发为剧烈吐泻的时候。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注:五脏的虚寒病变,多为迟脉,尤其是阳气潜伏在里,不能通达于外的时候,脉的搏动显着变迟。如寒凝腹痛,脉来迟而有力。如由于阳气不足而引起的虚寒症,脉来迟而无力。

六腑的邪热病变,反映在脉搏方面,多为数脉。如胃热上逆的呕吐、热伤神志的发狂等多见数脉。如实热炽盛,脉数有力。疮病溃脓时脉来数无力。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尺为蓄血,寸为吐逆。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浮弦支饮,沉弦悬痛。寸弦头痛,尺弦腹痛。

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短脉气虚。细则气少,大则病进。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血虚脉虚,气实脉实。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缓大风热,缓细湿热。缓涩血少,缓滑内热。软小阴虚,弱小阳竭。寸弱恶寒,尺弱发热。寸微恶寒,尺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寸动汗出,尺动发热。关为痛、惊,崩中失血。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促为阳盛,肺痈阳毒。结为阴盛,疝瘕积郁。代为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七:杂病脉象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质变甚必难。

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 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软细。

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怕。

咳嗽多浮,聚胃关肺。沉紧小危,浮软易治。喘急息肩,浮滑者顺。沉涩肢寒,散脉逆症。

病热有火,洪数可医。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脾败双弦,火炎急数。

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沉小涩微,反成其害。

遗精白浊,微涩 而弱。火盛阴虚,芤软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细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阳微而实,阴迟而涩。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兆,沉急凶殃。痫脉宜虚,实急者恶。浮阳沉阴,痰滑热数。

喉痹之脉,数热迟寒。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左涩死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热洪湿细,缓暑滑痰。气虚弦软,血虚微涩。肾厥弦坚,真痛短涩。

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愈速,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腰痛之脉,多沉而弦。兼浮者风,兼紧者寒。弦滑痰饮,软细肾着。大乃肾虚,沉实闪肭。

脚气有四,迟寒数热。浮滑者风,软细者湿。痿病肺虚,脉多微缓。或涩或紧,或细或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涩微属虚,切忌发渴。

脉得诸沉,责其有水。浮气与风,沉石或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脾受肝虐。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大可治,虚小危极。

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者轻,沉细者剧。中恶腹胀,紧细者生。脉若浮大,邪气已深。

痈疽浮散,恶寒发热。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而痛者阳。不数为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可怕。

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紧数脓成,切不可下。

               八:妇儿脉法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滑疾而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必。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症则逆。

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症,与虎口文。

注:诊小儿脉搏只须有一个指头,一息七至为正常。八、九为热,四、五为寒。小儿只须分辩出强、弱、缓、急就可以了。强为实,弱为虚,缓为正,急为邪。还要观察小儿的面色,青白色为阴邪,黄赤色为阳热。青色主风,主肝邪,主脾胃虚寒,主心腹疼痛,主暴惊,主惊风。白色主气虚,气脱,主脾肺不足,主寒泻。赤色主火,主痰热,主急惊,主闭结,主伤寒热症。黑色主水湿,主阴寒,主厥逆,主痛极。黄色主积聚,主蓄血,主脾病胀满。两颧鲜红,时显时隐,是虚阳外越,为阴虚,不同于实热症。小儿还要诊虎口纹: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这里主要是观察指纹的颜色,紫色为热,红色为寒,青色为风,白色为疳,黑色为中恶,黄色为脾胃病。指纹仅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稍重,命关为严重。

               九:奇经八脉诊法

奇经八脉,其诊有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跷可决。尺左右弹,阴跷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诀。尺外斜上,至上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注:手太阴经肺,手阳明经大肠,足阳明经胃,足太阴经脾,手少阴经心,手太阳经小肠,足太阳经膀胱,足少阴经肾,手厥阴经心包络,手少阳经三焦,足少阳经胆,足厥阴经肝,这时十二正经。奇经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督脉病变时寸关尺都浮,直上直下颇有弦长的形象。冲脉病变时三部都牢,颇有弦实的形状。任脉为病时寸脉见紧。阳跷脉为病时寸部见紧,左右动弹。阴跷脉为病时尺部见紧,左右动弹。带脉为病时关部见紧,左右动弹。阴维脉为病时尺部多见斜向大指外而上至寸部,脉沉大而实。阳维脉为病时尺部脉多见斜向小指内而上至寸部,脉浮大而实。

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主带下,脐痛精失。阳维寒热,目眩僵仆。阴维心痛,胸胁刺筑。阳跷为病,阳缓阴急。阴跷为病,阴缓阳急。癫抽搐,寒热恍惚。八脉脉症,各有所属。

注:督脉背脊循行,主一身的阳气,督脉病变时多为阳虚。任脉沿腹部正中由下而上行,主一身血,任脉病变时多为血分的虚寒。冲脉挟脐左右上行,为身中血海之一,发病时气往上逆,腹内里急。带脉从季胁部环身一周,它的病变主要为妇妇带病,脐腹疼痛,遗精。阳维脉足外侧上行,维系一身卫气,为病时卫虚不固外,便见恶寒发热的表症。阴维脉循足内侧上行,维系一身的阴血,为病时营血虚不能养心脏便心痛,胸胁刺痛,心悸不安。阳跷脉循足外侧上行,为病时内踝以上经脉拘急,外踝以上经脉弛缓。阴跷脉循足内侧上行,为病时外踝以上经脉拘急,内踝以上经脉弛缓。

                  十:真脏绝脉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命脉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脉症,断之斯易。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伏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