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斌: 记住我们的来时路 对于那些从小吃到大的食物,我们是否真的完全理解了它们的作用,体会到了它们的滋味呢?有人生了病四处求医问药,有人为了保健去购买昂贵的保健品,其实现成的良药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等待我们去发现。 “5.12”地震中,在北川县城一片废墟之上,巍然屹立的邓家小学创造了奇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怀远古镇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怀远是一个有1600年历史的古镇,镇上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的木结构房屋。这里有一所学生近千人的怀远镇中学,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在1995年学校新建了一座三层的教学楼,是怀远镇为数不多的现代建筑之一。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座让校方备感自豪的教学楼,在5月12日地震中粉碎性坍塌了,成为怀远镇唯一倒塌的建筑。而同在这个校园内,清朝末年兴建的房子历经一百多年没有损坏,连精美的木雕装饰都保存了下来。怀远镇内,那么多历经沧桑的老房子也都安危无恙。 为什么一二百年历史的木屋比某些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还要结实?资料载,它们是按照清朝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修建的,采用的是穿斗式木构架。这种架构的房子在南方古镇很常见,其结构受力非常合理,据专家说:“可以充分发挥木材支撑能力强而抗剪能力差的材料力学特性”。 就是这样,一堆百年前的木头胜过了现代的钢筋和水泥。 我在想,有时候我们像是捧着金碗的乞丐。到底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遗产,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的?又有多少,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扬和传承的? 比如说,中医中药。 现在流行中医与西医之争。其实,我们没有必要非让这两者分个高下。它们肯定各自都有其局限性。但是世界上哪一门学科不是这样呢?有谁见过一门已经发展到完美极致的科学呢?真正的科学总是会在不断发展中否定和完善自己。与其无谓地争论,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中医的研究发展上面。让百年后的事实来说话。 一路走来,路边的风景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的阅历而生。也许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是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来时路。只有了解我们是从何处来,才会明白我们当向何处去。
|
|
来自: 幸运草wrh > 《饮食养生保健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