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

 在水一方2 2011-08-25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小儿推拿法既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疗法,就离不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小儿有其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因此贯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就必须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进行,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整体论。

 

生理方面,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为全,全而未壮”属“稚阴稚阳”“纯阳之体”,也就是现代西医所说的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正在蓬勃发育阶段。

病理方面,当小儿患病时易迅速变化,可向好的一方面发展,也可向不利的一方发展,即中医所描述的“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在治疗方面,有的观点认为小儿初病治宜驱邪,不可妄补,补则恋邪;有的观点认为小儿患病宜除邪扶正,使邪去而不伤正。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本疗法不分病的新旧,皆以扶正祛邪为总的治疗法则,即以保护小儿的正气为本,驱逐病为辅。

日常生活中,有的小孩几乎不得病,即中医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有的小孩经常患病,即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什么是正气?正气就是生命之气,是生命的根本动力,“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就是指正气而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样保护正气就成为治疗小儿病症的焦点。

肾藏精,为先天资生之本,是人生理活动的原始动力,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生理营养的源泉。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在肾脾的相互作用下以供应人体的生理需要,肾脾既壮,人之正气也旺,则“邪不可干”。小儿的病理“易虚易实”,“虚”即正气虚,为此,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组方原则皆考虑到扶助小儿的正气,而扶助小儿的正气就应从脾肾入手。所以,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推拿处方中,总有补脾、补肾的穴位,其中,补脾、补肾的推拿次数或最多居君位,或次之居臣位。这里的补脾、补肾并不是单纯的补,而是加“佐药”以制之,加“使药”以合之。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处方中皆有分阴阳、顺运内八卦、上三关、下六腑、清天河水,这些穴位共同起一种调和气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治疗主证的穴位,使之“补而不腻”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的目的 6、与用于小孩,不用于成人,“本疗法”对成人也有效,只是用力大一些,推拿时间长一些。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要领:下指要压之皮下,要轻,不要漂浮。用力要“轻、匀、柔、快” 四者合一,,指下有一种“润滑感”。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注意事项:操作要持续,不要间断。用力要匀称,不要轻重不一致。

常用穴位:三关、六腑、天河水、大肠穴、脾胃穴、肝穴、肺穴。

 

  拿法:用拇指与其它手指从两边向中央相对用力挤压,然后放松,“一紧一松”反复操作叫做拿法(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常用穴位:拿列缺。

(7)运法(2007、12、20)

运法:用拇指或其它手指的螺纹面在穴位上作弧形或圆形摩擦运动叫做运法(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要领:用力要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不要在皮肤表面摩擦。摩擦运动要贴着穴位,不要偏离穴位。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注意事项:用力要平稳沉实,不要漂浮。

常用穴位:“本疗法”只介绍顺运内八卦。

(8)揉法(2007、12、20)

揉法:用手指螺纹面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地运动叫做揉法(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要领:按之用力要沉至肌肉下,不要在皮肤表层揉动。手法要柔和,左右揉动次数要相等。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注意事项:用力要沉稳,也不可太过,要吸在穴位上,不要脱离穴位。

常用穴位:“本疗法”只介绍揉二马,揉一窝风两个穴位。

(9)分合法(2007、12、21)

分合法:用左右手两个拇指螺纹面,按住穴位,从一点向相对两点做外展摩擦运动,叫做分法;,从相对两点向中央一点做内收摩擦运动,叫做合法,这两者合称为分合法(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要领:下指要压之皮下,要轻,不要漂浮。往来用力匀称。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注意事项:用力要沉稳,不要偏。

常用穴位:“本疗法”分阴阳一个穴位。

(10)掐拨法(2007、12、21)

掐拨法:用手指尖向下压叫做掐,再往来拨动叫做拨,合称掐拨法(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要领:指尖下压的力度要沉至肌肉之下骨骼之上,要压住穴位往来拨动。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注意事项:操作者宜勤修指甲,避免掐破小孩皮肤。

常用穴位: “本疗法”掐拨四横纹、四缝穴两个穴位。

附: 联穴法

 联穴法:几个穴位同时操作叫做联穴法。联穴法具有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节省时间,又不影响疗效等优点。联穴法还具有隐蔽性,即使有人在旁边观摩也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即过去秘不传人之手法,如:推脾土与揉二马同时进行等。“本疗法”介绍四种联穴法(见下图)。

①  肝肺双推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②  推脾胃与清天河水同时进行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③  拿列缺、揉一窝风与清天河水同时进行图(暂略)

  ④推脾土与揉二马同时进行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16、“本疗法”常用的十五 个穴位——(1)脾穴(2007、12、22)

(1)脾穴

【又名】 脾土、脾经、脾。

【位置】 拇指桡侧,赤白肉际,拇指尖至拇指跟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稳定住小儿的左手拇指,使之相对暴露、稳定,蘸滑石粉推之。从拇指尖推至拇指跟叫推脾土、补脾土、补脾(参图);从拇指跟推至拇指尖叫清脾土、清脾、泻脾;从拇指尖至拇指跟之间往来推之叫做清补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补脾,清脾。

【主  治】

①补脾:治疗脾虚所致的腹泻、呕吐、厌食、痢疾及肺虚喘嗽,气虚感冒。

②清脾:除湿热,化痰饮,治黄疸、恶心、呕吐。

③斑疹不透:疹色不红,多属脾虚,可补脾土,以托毒透疹。

【其它说明】古代医家及近几年医籍对脾穴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

①   位置 :拇指桡侧,赤白肉际,拇指尖至拇指跟处为脾穴;拇指螺纹面也为脾穴。

②     操作手法:;旋推拇指螺纹面为补脾;屈拇指,沿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拇指尖推至拇指跟也为补脾土。

 (2)胃穴(2007、12、22)

 【又    名】胃经,胃。

【位    置】 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拇指跟至腕横纹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稳定住小儿的左手拇指及鱼际,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推之。从拇指跟推到腕横纹叫补胃(参图);从腕横纹推至拇指跟叫清胃、泻胃;从拇指跟到至腕横之间往来推之叫做清补胃。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清胃,和胃,补胃。

【主      治】 因胃气不和引起的腹泻、呕吐、嗳气、呃逆、嘈杂、烦热。

【其它说明】古代医家及近几年医籍对脾穴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

①     大部分观点认为胃虚不用补法,以补脾替代,也有补胃的观点。临床实践中大都脾穴与胃穴同时补或同时清。

②     胃穴的位置也有在拇指掌面第一节之说。

 (3)肝穴(2007、12、23)

【又名】肝木、肝经、肝。

【位置】 食指螺纹面,从食指尖到食指跟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食指,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蘸滑石粉推之。从食指跟推到食指跟叫清肝(参图);从食指跟推到食指跟叫补肝;从食指跟到食指跟之间往来推之叫做清补肝。清肝。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200次。

【功  效】清肝,养肝。

【主  治】 ①清肝:可治肝火所致的发热、咳嗽、惊悸、小儿夜啼。

②清肝法一般不用,多用补肾或清清补肝代之。

【其它说明】

①     有的书说肝穴的位置食指第一节螺纹面,临床实践大都是从食指跟推到食指跟或从食指跟推到食指跟,为清肝或补肝。

②     有旋推食指螺纹面为补肝之说。

③清肝,清肺和天河水穴是三个退热的关键穴位,临床中应予重视。

(4)肺穴(2007、12、24)

 【又名】肺金、肺经、肺。

【位置】 无名指螺纹面,从无名指尖到无名指跟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的无名指,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推之。从无名指跟推到食指尖叫清肺(参图);从无名指尖推到无名指跟叫补肺;从无名指尖推到无名指跟之间往来推之叫做清补肺。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清肺,补肺

【主  治】 外感发热、肺热咳嗽、胸闷咳喘。

【其它说明】

①有的书说肺穴的位置在无名指食指第一节螺纹面,从第二节至指跟处为三焦穴,临床实践大都是从无名指尖到无名指跟之间为肺穴。

②肺为嫩脏,可清而不可补,妄补则易胸满气促。

①     有的书说久咳久嗽可致肺气耗伤而用补肺法,“本疗法”不用补肺法,而用“培土生金”法(即推补脾土以滋生肺金)。

④有的书说旋推为补,“本疗法”不用旋推法。

(5)大肠穴(2007、12、24)

 【又     名】小三关、指三关、 大肠。

【位      置】 食指桡侧,赤白肉际,从食指跟至食指尖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稳定住小儿的左手食指,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推之。从食指尖推至食指跟叫推大肠、补大肠(参图);从从食指跟推至食指尖叫清大肠、泻大肠;从从食指跟到食指尖之间往来推之叫做清补大肠。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80——300次。

【功      效】调理肠道。

【主     治】 ①补大肠:可治腹泻、痢疾、脱肛。

②清大肠:可治大便秘结。

③清补大肠可治肠道气机不调的腹泻或便秘。

【其它说明】

①腹泻已愈不宜再推。

②有的书说大肠穴的位置在食指桡侧缘第一节:临床实践大都以食指桡侧缘从食指跟至食指尖之间为大肠穴。

①     此穴为治疗腹泻的主要穴位,应予重视。

(6)四横紋穴 附:四缝穴

(7)小天心穴(2007、12、28)

【又    名】鱼际交。

【位    置】大小鱼际交接之陷中(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或其它手指指端蘸滑石粉按住小天心穴左右揉之,或上、下、左、右推揉之(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疏风、清热、止咳、镇惊。

【主      治】发热,喘促;夜啼,惊悸,神昏;小便赤涩,小儿眼斜视、弱视。

【其它说明】

小天心操作手法主要有揉和搗两种,“本疗法”用的主要是揉法。小儿眼斜视者向相反方向揉推之。即眼向上斜视者,向下揉推之,眼向下斜视者向上揉推之,眼向左斜视者,向右揉推之,向右眼斜视者,向左揉推之,久推揉方能取效,可每次操作3000—5000次。

 (8)内八卦(2008、1、1)

 【位     置】 以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跟横紋约三分之二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圈(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手掌相对暴露、稳定,同时用左手拇指压住“离宫穴”,不可刺激;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蘸滑石粉,自乾宫起,至兑宮止,环形摩擦一圈,周而复始地运动叫做顺运内八卦(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00圈次。

【操作次数】  80——500圈次。

【功       效】宽胸理气,消积化痰,和胃止呕,升清降浊,平衡阴阳。

【主       治】因五脏不调所致的痰气郁结,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咳嗽,腹胀,呕吐,呃逆。

【其它说明】八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名词组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应用到小儿推拿学中,内八卦有顺运、逆运、分段运的区分,“本疗法”只介绍顺运内八卦的有关内容。

(9)阴阳穴(2008、1、1)

 【又   名】手阴阳、阴阳。

【位   置】小天心与掌后腕横纹之间的“中心点”两侧,桡侧(手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合称阴阳穴(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双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双手拇指螺纹面蘸滑石粉,自“中心点”向两侧分开地摩擦叫分阴阳(参图);从两侧向“中心点”合并地摩擦叫合阴阳,一分一合交替进行叫做分合阴阳。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80——300次。

【功     效】

①分阴阳能够分理寒热,调和气血。

②合阴阳能够使阴阳相交,气血和谐

【主   治】

①分阴阳:因阴阳气血不和引起的寒热往来,烦躁不安,腹胀,口苦。

②合阴阳:因阴阳气血不和引起的痰涎壅盛,咳喘,胸闷等。

 【其它说明】①双手拇指“分”或“合”时用力要平稳对称。

②有的书说阴阳穴的位置在掌后腕横纹之间的“中心点”两侧。

③“本疗法”只用分阴阳不用合阴阳次。

 (10)二马穴(2008、1、1)

【又     名】二人上马,液门。

【位     置】手背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微凹陷处,即手掌背面第四五掌骨小头后凹陷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或其它手指端蘸滑石粉按住穴位左右旋转揉之(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平补肾中水火,性略偏温。

【主      治】咳喘,腹泻,遗尿,头晕,耳鸣等一切肾虚之证。

【其它说明】

①中医虽有“肾无实证”之说,可是,“精满则溢”又当怎说?肾也不宜妄补,补宜适中。

②有的书说本穴为养阴要穴。

③操作时,“本疗法”多采用联穴法。

(11)一窝风(2008、1、2)

【位置】手背与前臂相连横纹中央一凹陷处(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顶端或其它手指端蘸滑石粉按住穴位左右旋转揉之(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主  治】风寒束表,头痛,鼻塞,流滴,肢冷,腹中冷痛。

【其它说明】

①本穴对腹痛有止痛作用。

②操作时,“本疗法”多采用联穴法。

(12)三关(2008、1、2)

【位置】前臂拇指侧(桡侧)自手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下(手腕横纹)向上(肘横纹)推之叫做推三关或上三关(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300次。

【功  效】温里散寒,化痰开窍。

【主  治】头痛肢冷,清涕痰白,心腹冷痛,寒痰谜窍。

【其它说明】

①推拿手法要直不要偏。

②有的书说此穴有补气血的作用。

(13)天河水(2008、1、3)

【位置】前臂内正中)自手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下(手腕横纹)向上(肘横纹)推之叫做清天河水(参图)。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滋阴,清热。

【主  治】无论外感内伤一切热症。

【其它说明】

①自手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叫做清天河水,自内劳宫推至肘横纹叫做大推天河水,自肘横纹推至自内劳宫,再向上一叫做取天河水。

②此穴为退热要穴,一切热症凡不可用清法者均可用此穴清之。

 

 

【位置】前臂内正中)自手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下(手腕横纹)向上(肘横纹)推之叫做清天河水(参图)。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滋阴,清热。

【主  治】无论外感内伤一切热症。

【其它说明】

①自手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叫做清天河水,自内劳宫推至肘横纹叫做大推天河水,自肘横纹推至自内劳宫,再向上一叫做取天河水。

②此穴为退热要穴,一切热症凡不可用清法者均可用此穴清之。

 

 

【位置】前臂内正中)自手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jWonxlHi2eGJ5iYrk4yw==/1197113075950926278.jpg">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下(手腕横纹)向上(肘横纹)推之叫做清天河水(参图)。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500次。

【功  效】滋阴,清热。

【主  治】无论外感内伤一切热症。

【其它说明】

①自手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叫做清天河水,自内劳宫推至肘横纹叫做大推天河水,自肘横纹推至自内劳宫,再向上一叫做取天河水。

②此穴为退热要穴,一切热症凡不可用清法者均可用此穴清之。

(14)六腑

【位置】掌臂横纹小指侧(尺侧)自肘横纹至手腕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上(手腕横纹)向下(肘横纹)推之叫做下六腑或退六腑(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300次。

【功  效】通腑泻热,凉血解毒。

【主  治】高热、痰喘、便秘、痢疾等一切实热之证,此穴为荡涤六腑之要穴。

【其它说明】

推拿手法要直,不要偏离穴位。

(15)列缺穴(2008、1、8)

 

【位置】前臂拇指(桡侧)凹陷中与小指侧自(尺侧)凹陷中(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拇指与其它手指稳定住小儿的手腕,同时用力向中心用力拿之,然后放松,“一紧一松”,反复操作(参图)。

小儿推拿医病八种 - 张院长 - 张院长的主页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300次。

【功  效】发汗,解毒,镇惊,开窍。

【主  治】感冒无汗,鼻塞流涕,惊风,癫痫,不省人事。

【其它说明】

①     列缺穴非针灸书所述桡骨茎上方即双手何谷交叉食指端所至之处的穴位。

②用力要适度,至骨即至,不要太轻或太过。

③“本疗法”临床大都采用联穴法。

 (3)操作所需时间的要求

推拿小儿每日1~2次均可,如果是急性病每天也可推拿3~4次。“本疗法”介绍每一种病症推拿处方所需要推拿的时间约20分钟左右,一般来讲即可取效,如果病情较急、较重,可以重复操作2~3遍,效果会更好。慢性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可每天推拿数次,7~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几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可多推几个疗程,只要病情不加重就应该坚持推下去,坚持数月或几年,只要能够将这种难病治愈就合得来。

 (4)什么时间推拿最好

小儿推拿特别强调“调神”,因此,要尽量在小儿没睡觉时,在小儿不饥不饱时推拿。此时,虽然小儿容易对抗而哭闹,然而其效果远比睡觉时要好得多。当然,如果是急症就应该及时抢救而不受此限制;如果哭闹特别厉害的小孩也可以在小孩睡觉时进行推拿,尽管这种推拿效果不如在小儿醒时效果好,可是总比不推拿好。

 (5)推拿的步骤和顺序

推拿前首先要辨明症病,再暴露小儿的左手和左前臂,选准穴位,然后蘸滑石粉在选定的穴位上开始操作(如果没有滑石粉可用痱子粉、香粉替代)。

通常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一般是先上肢,次头面,再推拿病变部位,其总的原则是尽量将重手法,容易致使小儿哭闹的手法放在最后操作(急症除外)。“本疗法“的操作顺序则是以分阴阳,顺运内八卦,上三关,下六腑,清天河水的顺序为基础,再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用主穴,最后以推脾土,揉二马或其它穴位结束。

 (6)推拿对不同年龄小儿的要求

有的书籍,在推拿次数方面提出3岁小儿是1岁小儿的3倍,5岁小儿是3岁小儿的2倍。临床实践时依据这个原理对大的小孩用力稍大一些,时间稍久一些,以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并不是绝对按这种比例进行操作。通常小儿推拿法主要适合五六岁以下的小孩,也有适合十二三岁小孩的,“本疗法”既适应小孩又适应成年人,只是成年人用力更大一些,推拿的次数更多一些。

 (7)推拿手法力度的要求

推拿手法要求轻、匀、柔、快四者合一。轻,是指操作手法的用力要适度,不要过重,因小儿肌肤柔嫩,用力过重会损害小儿的肌肤,但是,轻要沉实,不要浮飘。匀,是指操作手法要均匀平稳,不要忽轻忽重,忽快忽慢,也不要“头重尾轻”“尾重头轻”。“头重尾轻”是指下指时重,末尾时轻;“尾重头轻”是指下指时轻,末尾时重。柔,是指操作手法要柔和,不要生硬,要注意小儿的肌肤娇嫩,不要造成损伤和痛疼。快,是指操作手法的频率速度要快,只有快,只有将轻、匀、柔、快四者合一,指下出现一种“润滑感”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8)推拿手法的自我练习法

推拿手法力度是关系到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历来多有描述,可是具体达到什么“火候”,怎样自身练习的描述却不多。“本疗法”对操作力度的描述可归纳两句话,即“轻而沉实,快而柔匀”,操作者指下有一种“润滑感”。并设计了自身练习法是:操作者可以用自己的右手拇指螺纹面蘸滑石粉,在左手臂或左手拇指、食指练习清天河水或推脾穴,推大肠等穴,先以中等速度,即1分钟100次左右的速度练习以体会指下“润滑感”的力度,同时做到轻、柔、匀、快四者合一。掌握了这种“润滑感”的力度之后再加快速度至1分钟200次左右,熟悉了这种推法力度后再进行运法和分法的练习。有的书将运法和分法归属于推法,其力度与推法基本相似。运法的练习可以用自身的右手拇指螺纹面在自身的左手掌进行练习。分法的练习可以用自身的左右两个拇指螺纹面在自身的腿上进行练习。运法和分法力度的练习,指下也皆有“润滑感”。拿法的练习方法是用自己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或其它手指拿着自己的右手腕,“一紧一松”反复练习。拿法“一紧一松”的频率要快,否则小儿易产生疼痛。揉法的练习方法是用自己的右手拇指顶端或其它手指顶端按住自己左手的二马穴,要按到皮肉之下的骨骼上面,要“吸住穴位”,左右旋转地反复练习。掐拨法的练习是用自己的左手拇指顶端或右手拇指顶端压住左手指关节缝或右手指关节缝,要压至肌肉之下,骨骼之上,然后前后往来拨动,这样,用不了多少时间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六种推拿手法的力度基本可以掌握。

18、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医病法八种

(1)感冒(1) 感冒

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气候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大多是由于寒温失于调节,外邪或各种病毒、细菌侵入引起,其中病毒引起者约占90%以上,细菌引起的仅占10%以下。临床以发热、怕冷、咳嗽、鼻塞、流涕、喷嚏、流泪、头痛、身痛为主要症状。大部分患儿可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度,可持续1~2天或10多天。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两大类进行辨证治疗。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感冒基本方如下:

(1)分阴阳80~120次,      (5)清天河水200~300次,

(2)顺运内八卦80~120次,  (6)揉一窝风200~3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7)揉二马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推脾土200~300次。

随症加减法:(1)感冒发热较高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2)感冒发热,寒战,汗不出增加拿列缺,揉一窝风各200~300次。(3)感冒咳嗽发热,增加清肝穴、清肺穴各120~200次。(4)感冒胸满气喘或吐痰或不吐痰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5)感冒伴有吐奶或呕吐食物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6)感冒伴有大便稀薄增加推大肠120~200次。(7)感冒伴有大便干燥增加清大肠穴120~200次。

附:小儿复感

小儿复感是现代西医对小儿反复性感冒的简称,是指小儿感冒治愈后不久又感冒了,反反复复,一年内在5次以上。目前小儿复感较多见,可能跟治疗不当有关。小儿复感可归属于中医的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阳虚感冒、阴虚感冒及夹症等范畴。西医治疗小儿复感疗程约1~3个月,中医则辨明属何种证型予以论治,疗程约20天~2个月,应用本文介绍的感冒基本方病随症加减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说明:

(1)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时的症状类似感冒的初期,临床诊断,应于重视。

(2)发热时应充分休息,多喝白开水,食易消化的食物,室内温度、湿度要都适宜。

(3)预防措施:

①合理哺养,及时调节辅食,以提高营养的供给和吸收。

②适度的室外活动及晒太阳,流感高峰期不要带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轻微的感冒可以不服药,多喝点白开水,好好休息几天就好了,可是身体较弱的小儿或者病情较重的感冒就应该及早合理的治疗。

(4)正确使用本疗法治疗感冒一般1~2天即可见效,3~5 即可痊愈,如果1~2天没有见效应配合其它疗法,同时仍坚持推拿,效果会更好。如果是“复感”3~7天也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推拿方解

中医认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就是说病邪或病毒、细菌侵入人体的前提条件就是人体的正气虚弱。于小孩而言,正气虚弱主要就是脏腑尚未发育成熟,人体的机能尚处于薄弱阶段,缺乏抗病能力,所以当受到病邪或病毒、细菌侵入时就容易发生感冒。肾为先天之本是小儿发育生长的物质动力的基础,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扶助小儿的正气应该从调养小儿的脾肾入手。因此,治疗小儿感冒应“扶正祛邪”,即在祛除病邪或病毒、细菌的同时提高小孩的抗病能力或自愈力。揉一窝风功能祛除风寒,鼓动人身的阳气,调和肠胃气机,发汗解表。清天河水功能清热解表,是退热要穴。揉一窝风、清天河水各200~300次,为此推拿处方中推拿次数最多穴位之一,二穴相配为君。揉二马功能平补肾中阴阳,以补先天之肾,推脾土功能补脾益气,以补后天之本,揉二马、补脾土各200~300次,也为此推拿处方中最多的次数之一,二穴相合同补脾肾扶助人身的正气,同时,又能鼓动清天河水、揉一窝风清热解表的力量,所以为臣。上三关功能鼓动人身之阳气以发散风寒,下六腑功能通下泻热,可清里之热邪。一散一清,使气机和平,助君臣以除病邪为佐。分阴阳,功能分理人体阴阳之气血,调节人体的气机,顺运内八卦功能宽胸下气,调理人体的气机,此二穴相配,协调诸穴的功能为使,共奏解表除邪,健脾益肾,调和气机之功。

随症加减说明

(1)感冒发热较高,应当以解热为重点,清天河水是退热要穴,无论外感内伤均可用之,且清热而不伤正气是本穴的特点,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如果热仍不退,可以继续清天河水300~500次,或更多,以争取取效。

(2)感冒发热,寒战,汗不出,属于风寒束表,治疗当以发汗解热为重点,拿列缺是发汗的要穴,所以,增加拿列缺的次数。揉一窝风为散寒要穴,可以增强拿列缺的发汗力度,因此,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拿列缺,揉二马各200~300次(可用联穴法)。如果汗仍不出,继续增加拿列缺、揉一窝风各300~500次,以取疗效,汗还不出,可以口服小儿ABC或喝点热姜汤水,同时注意保暖,促使汗出,使热随汗出而解,但应使身上微微汗出,不要大汗,大汗则容易损伤人的正气。

    (3)感冒伴有咳嗽,治疗当配合清肺止咳或清肝止咳。清肝穴功能清肝平肺退热以止咳嗽,清肺穴功能清肺止咳嗽,二穴合用疗效更强,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清肝穴、清肺穴各120~200次(可用联穴法)。如果仍咳嗽不止,可以继续增加清肝穴、清肺穴200~300次以增加止咳的力度。

(4)感冒伴有胸满气喘或夹痰,当以宽胸化痰降气为主。顺运内八卦功能宽胸化痰降气,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胸满气喘仍未缓解,可以继续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对反复性感冒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的患儿来讲最好再配合中药治疗,目前市面上尚无较好的中成药,可以请合格的中医师辨证治疗,临床体会效果还是不错的。

(5)感冒伴有吐奶或呕吐食物,是小儿的胃肠薄弱,外邪侵扰胃肠,治疗当在治疗感冒的基础上和胃理气,增加治疗吐奶或呕吐食物的穴位。顺运内八卦功

能调理气机,止吐、止呕,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临床体会一般1~3天就可痊愈。

(6)感冒伴有大便稀薄,这是感冒导致肠道气机不调所致,治疗应当在治疗感冒的基础上增加调理肠道的方法。大肠穴功能调节肠道,固涩止泻,所以,增加推大肠穴120~200次。

(7)感冒伴有大便干燥,是感冒引起肠道津亏,气机不调。治疗应当在治疗感冒的基础上增加调理肠道,通下大便的方法。大肠穴功能调节肠道气机,清大肠穴可治大便干燥,所以,在治疗感冒的基础上增加清大肠穴120~200次。

 

(2)咳嗽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证候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有的较难辨别,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分为两大类。外感咳嗽,给予疏风散寒宣肺,或疏风清热宣肺,或清肺润燥;内伤咳嗽,辨明由何脏所致,立法施治。临床小儿以外感咳嗽为多,治疗原则,以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为主,扶助正气为次。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咳嗽基本方如下:

(1)分阴阳穴80~120次 ,         (6)清肝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120~200次,       (7)清肺穴200~3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           (8)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           (9)揉二马穴200~300次 。

(5)清天河水80~120次,

随症加减:

(1)咳嗽伴有痰白清稀,鼻塞涕清,发热,怕冷,身上无汗,胸满厌,增加顺运内八卦,揉一窝风穴,拿列缺穴各300次,发热不退再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2)咳嗽伴有痰稠色黄,不易咯出,鼻塞,流浊涕,身上微汗出,增加清天河水,清肺穴,揉一窝风穴各200次。(3)咳嗽日久,痰白清稀,气短懒言,语声低弱,怕冷喜暖,身体虚弱者,增加顺运内八卦,揉二马穴,推脾土各200次。

其它说明:

(1)凡西医诊断为感冒、急性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伴有咳嗽者均可按照上述方法治疗。对因肺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白喉引起的咳嗽应采取其它方法治疗,同时亦可配合“本疗法”,以减轻痛苦(白喉增加下六腑500~1000次)。(2)吸入异物引起的咳嗽,不在本推拿治疗之列。 (3)小儿咳嗽较发热、鼻塞难愈,一般3~6天才能见效,即便咳嗽已愈应再坚持推拿3~5天对小儿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推拿方解(略)

 

(3)哮喘

哮喘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病,经常反复性发作,春秋二季发病率较高,气候骤变多为发病的诱因。中医将哮喘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急性期、缓解期两个阶段,大约分八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阴阳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300~500次, (6)清肝、清肺穴各80~120次,

(3)上三关80~120次,      (7)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揉二马穴200~300次。

随症加减:

(1)哮喘伴有发热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清肺穴,清肝穴各100~200次。(2)哮喘伴有鼻流清涕增加揉一窝风穴,拿列缺穴各200~300次。(3)哮喘伴有胸闷喘促较重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4)哮喘伴有大便稀薄增加推大肠穴120~200次。(5)哮喘伴有大便干燥增加清大肠穴120~200次。(6)哮喘伴有手足心热增加推脾土,推胃穴,清天河水各200~300次。(7)哮喘伴有厌食增加推脾土,顺运内八卦,掐揉四指缝穴各200~300次。

其它说明:

(1)凡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均可用本疗法。(2)小儿哮喘的疗效如何不但要看症状是否改善,更应以肺功能为依据。(3)本疗法可在20~30分钟内使急促的呼吸音得以缓解,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因病情而异,因此,应该坚持长期推拿,临床配合中药效果较好。       

推拿方解(略)

 

(4)呕吐 

呕吐是小儿的常见证候,多发于一岁以下的小儿,多由于小儿脾胃薄弱,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所致。应及时治疗。中医大约分为五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阴阳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200~300次,   (6)推脾土120~2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7)揉二马穴120~2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随症加减:

(1)呕吐伴有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增加拿列缺穴,揉一窝风穴各200~300次。(2)呕吐拌有发热较增加下六腑200~300次。(3)呕吐伴有大便秘结增加清大肠穴120~200次,不愈者增加下六腑200~300次。(4)呕吐伴有大便稀薄,泻下为完谷不化之物增加推大肠穴,推脾土,揉二马穴各200~300次。

其它说明:

(1)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应注意小儿的消化能力,切忌过饱及食无规律。(2)呕吐时应将小儿的头置于侧卧处,以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3)呕吐频繁者应予禁食,待病情缓解后酌情进食,同时加强推拿的次数。    

(5)腹泻

腹泻中医称为泄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病症,多伴有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是婴幼儿时期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西医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中医大都将小儿腹泻分为五六个证型进行治疗。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阴阳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80~120次   (6)推大肠穴200~3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7)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揉二马穴200~300次

随症加减:

(1)腹泻伴有呕吐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2)腹泻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增加揉一窝风穴,清天河水各200~300次。(3)腹泻伴有大便久泻不愈,带有白色奶块或食物残渣增加推脾土,揉二马穴个200~300次。(4)腹泻伴有脓样粪便增加推大肠穴100次,推脾土,揉二马穴各120~200次。(5)腹泻伴有烦躁不宁,时而惊厥增加揉小天心穴300~500次,清天河水120~300次。(6)腹泻水样便伴有腹痛增加揉一窝风200~500次。(7)腹泻伴肛门灼热赤红或腹痛增加下六腑200~30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