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句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咏水仙诗,赞美了有着“金盏银台”美誉的中国水仙花。水仙,别名天葱、凌波仙子、丽兰等,为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其花清香素雅,只需一碟清水、几粒石子,就于寒冬萌翠吐芳,秀气喜人,人们常将它作为“岁朝清供”的年宵花卉,它也因此成为我国“十二花神”中的“十二月月令花”。我国常见的水仙品种多为“金盏银台”和“玉玲珑”,这两种水仙也统称为“中国水仙”,而其他品种的水仙则统称为“洋水仙”。在我国的邮票方寸中,出现的均为“中国水仙”。
新中国最早的水仙邮资票品,是原邮电部于1982年12月15日发行的1983年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第1枚“春意”,片图为摄影家王露拍摄的水仙盆栽照片,下方有“恭贺新禧”篆章与“1983”美术字,邮资图为双鱼花灯剪纸。
1983年4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了M1《花卉》美术邮资信封一套10枚,以中国画白描上色技法构图,其中第8枚的邮资图为“水仙”,图案是两丛“金盏银台”水仙。

1990年2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T147的《水仙花》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是:(4—1)8分“金盏银台”,着重描绘了花形;(4—2)8分“千瓣素影”,强调水仙花冰肌玉质、清丽迷人的风韵;(4—3)20分“瀑布迎春”和(4—4)160分“玉蕊满堂”为整盆水仙花的全景,采用雕刻艺术和造型艺术来表现“凌波仙子”的形象与神韵。
8分 金盏银台
8分 千瓣素影
20分 瀑布迎春
160分玉蕊满堂
国家邮政局曾2次为漳州水仙发行普资封,为2002年1月15日发行的PF29《水仙花》普通邮资信封和2003年6月28日发行的PF87《龙海水仙花》普通邮资信封,邮资图均为漳州水仙花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