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家长不愿接受落榜现实专家呼吁家长要关心但不能简单粗暴
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约1010万,而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67万,录取率大约为56%。按此计算,今年高考落榜生大约有400多万。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既然是选拔,落榜在所难免。现在,本科一、二批分数线已经公布,根据估计和预期,很多考生的落榜大局已定。面对落榜,落榜生们是怎样的心理状态,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又准备怎样面对呢?本报“城市调查”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镜头1
期待能出现奇迹
小康自从高考结束以后精神就不是很好,原因就是成绩只有443分,距离理工类本科二批(含A、B阶段)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53分,有整整 10分的差距。小康觉得自己平时学习十分用功,摸底考试成绩也还说得过去,高考的时候感觉自己发挥也可以,但最后却连本科线都没有上。
估分一结束,小康心里打起了小鼓。他觉得自己能够考到500分以上,可是估分的成绩却只有450分。真实的考分也印证了他的顾虑,现实与理想有着50分的差距。小康的志愿表里,所有的本科志愿都填满了,他希望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他灰心地说:“高考前,我一直相信自己能够考上一个重点的本科,最次也能上个二本,而现在却面临着落榜,心里不是滋味。”小康与同学通过电话以后,感觉别人的成绩都比他好。
小康现在开始焦急等待着录取通知书,但是他又感觉被录取有点不太可能了。前几天,小康还打通了几家高考复读的电话,咨询了复读的相关事宜。小康希望这段时间在家里好好的平静一下,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等录取都结束了以后,找一个好点的复读班,明年接着参加高考。
镜头2
玩游戏打发时间
家住南开区川府新邨的小盟,今年高考落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告别了考场,他就感觉特别不好,精神恍惚。因为原本是强项的文综和英语考得都不理想,所以成绩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认认真真的估分才436分,志愿也是随便报的。
成绩出来后,小盟只考了430分,离本科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73分(文史类)还有不小的差距。小盟说,这样的结果早在意料之中,得知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上大学没希望了,小盟现在天天上网玩起了游戏。《魔兽世界》是他最喜欢的网络游戏了,以前上学没有时间玩,现在却有了充分的时间。“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没考上大学,自己又不想复读,玩游戏就是打发时间。”小盟说,他的考分在班里算是低的,所以也没有勇气给同学打电话,害怕别人笑话。
父母对小盟的期望很高,希望儿子能圆大学梦。得知考分以后,不好意思把这个分数向亲朋好友们说。他们担心唠叨多了儿子有心理压力,看着孩子玩游戏也不敢发牢骚。
调查
51%落榜生要读自费学校
高考落榜生将如何选择下一步的出路,则受到人们的关注。前日,记者对15位高考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电话调查。
调查显示,15位受访的高考落榜生在面对自己高考失败的现实时,72%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跌倒了再爬起来;24%的学生表示无法接受事实,备受打击;4%的学生表示由于落榜是自己预料到的,所以也就无所谓打击不打击,生活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