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杂说 110

 天地虚怀一 2011-08-28
太极杂说110


太极网罗

   太极拳是内家,除了外形身体的动作要求外,还要有内的东西,也就是要有意,要用意,要内外相合,在往外撑伸的时候,要用意去撑伸,要用意把关节、筋肉都打开拉顺,在初级阶段,一定要有想象,其中一个可以是,想象你的手臂、腿、脊椎等等就象是干瘪的救火枪的水管,软软的,水一来,就撑圆撑直了。逐步地保持住这种撑圆撑直的感觉,再以后它就总在那里,即使外形上不再做,内里也有了。这也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一个方面。


l         “推手”一词如何来的?太极拳经典上并没有这个概念,却有个“打手歌”。我认为“推手”这个概念很不确切,甚至可以说,阻碍了太极拳的发展。顾名而思意,不知有多少人真的是在推手,走了大弯路。

推手做为体(架子)、用(散手)之间的桥梁,与其它武术门派的桥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根据太极拳技战法“化引拿发”的,主要演练缠劲(不是缠丝劲),所谓沾粘连随,其实质都是一个缠字,因为它是实现太极拳技战法的基础,没有这一条,也就没有太极拳的技击了。“推手”应该改成“缠功”,甚至意拳的“试力”也比“推手”更贴切一些。


l         有招与无招,有形与无形

    所谓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实在是相对而言的,是对立的统一体。所谓招,就是一定的进攻与防守方式,形就是这种方式的外在表现。武术的本质,就是研究演练进攻与防守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有招有形是绝对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无招无形是相对的。一个根本没有练过武术搏斗的人,他在应敌时的动作,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他的这些招就是“无招”,这种“无招”要胜有招,基本上是笑话;在都练过搏斗的人之间对峙时,一般而言,双方都要有一定的姿势与动作来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这就是招,而任何招都是可以被破解的,所以要演练,不但要知道该怎么进攻与防守,而且要尽可能的提高效率,使反应时间最短,使之变成下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反应。那么一个高手的“无招”是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其反应及动作很快,快到他不用先摆个姿势以占先机的程度,二是其抗打能力极强,不在乎一般的击打,三是诱敌之计,使对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四是不给对方预估的机会,让其摸不着底,等等,这种“无招”是以有招为基础的,已经千锤百炼,已经达到返朴归真,由博化约的程度,这时,我们可以说,“无招胜有招”,但这确实是相对而言的。

这里也可以推及“神意打人”的问题,我认为,神意打人一般只会发生在高手对“有招”之人身上,打的就是有招之人的预期,对根本不懂武术以及达到“无招”程度的人不会起什么作用,起码是作用很有限。而所谓外气打人基本上是胡扯,外气治病可以,可外气要达到打人的程度,这个能量需要多大?还活不活?


l               内家拳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得内气,然后积聚内气加以应用。而得气与用气的关键,则是疏通全身的经络,所以太极拳一定要先求开展,怎么开展?实际上就是要拉伸,把全身的关节都拉开了,肌肉拉顺了,

    在物质上做好准备,再加以意念,把经络打通。拉伸本身也可以有内外家之分,外家的压腿压肩等等皆是,这些见效快,但不容易控制,容易受伤,内家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过多的采用,尤其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目的,就根本不用。

经络疏通后,才可以真正培植、积聚内气,并加以应用。那么既要打通经络,培植内气,又要加以应用,采用什么手段呢?太极拳的回答是:盘架子。盘架子的前期以打通经络为主,后期以气的应用为主,前期在姿势上一定要求开展,后期则更多注意“内”的东西。


l               确实桩功、拳架和推手还有其他的训练方法都非常重要,都要练。这里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桩功体验出来的东西用于拳架和推手中,从拳架推手找出的东西再返回桩功中再体验。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拳架,推手都应在桩态中进行才对。开始时是有形有象,随着功夫不断的螺旋上升,就无形无象,无形无迹,全身通透。开始时候只能打一个圆,到后来横园竖园斜园同时能打,所谓乱环。再往后能吸,能用脚打人、发人,而脚全无蹬力。再往后……太多了,这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费一日之力长一日之功。


l               练功的苦和乐是辩证的,苦练是必须的,没有苦练不可能得到练功的乐趣。但苦和乐也有不同层次,入门阶段的苦是身体上的,是肌肉酸痛方面的苦,其苦无有大碍,肯吃苦或有机缘者均可顺利过关。而入门后,练拳乐趣虽然很多,也有舒适甜蜜现象,但其中的苦也上了一个层次,如练功甜蜜舒适而上瘾与家庭、工作、事业追求的矛盾带来的苦恼(苦之一),仍然象过去一样练功而进展不大的苦恼(苦之二),练功不能掌握如何适度的苦恼(苦之三),对此我想详细说明一下,也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和讨论,因此时,练功时间、强度不够,功力会停止不前,就向烧水,每次都烧到80-90度,烧不开,每次烧,每次都烧不开,老重复而不进展,如果练功过度,则此时由于已经具有了一定功力,练功过度非常危险,对内功如把握不好对健康非常不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多位太极大师可能就是(可研究)因练养掌握不好火候而短命。如杨班候,杨少侯、杨澄甫;均50多岁寿命,不能尽养天年,前面武友也提到陈发科大师,以及武式太极等其中技击功高又经常参与技击实战者等均短寿,反而是无功的老太太因练太极而身体健康高寿。在其他武术流派也同样有此现象。我前面曾提到的霍元甲、李小龙、王选杰等,当然也有所谓功高而高寿,但技击实战业绩一般不多。露禅,芗斋前辈,打了一辈子,活70岁以上,可谓奇迹。当然我们可以说练功留有余地等,但其火候确实难以把握。对这一问题真希望能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使太极现代化,尤其能通过测取一些体内反应指标而科学掌握练养火候。此外,执也会产生苦恼,可以说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但有时作到也很难。前辈将练功比喻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等确不虚言。(此为苦之四)等等。有时身体的苦易克服,更高层的苦是不易克服的。总之练功的苦与乐是相对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望武友慎之慎之。


l               “打通全身”理解是多方面的,勿庸置疑,脚没了,是打通全身的一种。因为,身体是逐步没有的,脚几乎是在最后,……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2 15:28: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