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和国武装力量主要方队剖析(2)——女兵方队陈宇

 行为准德为先 2011-08-29

共和国武装力量主要方队剖析 (2)——女兵方队 陈 宇

1958年国庆阅兵中的首都民兵方队受阅。

二、女兵方队

战场是生死之场,立尸之地,说“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俗语并非瞧不起女子。古今中外,军队向来是男子汉的天下,但是古今中外的军队中又都少不了女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军之初的“八一”南昌起义中就有女兵,红军时期有妇女独立团的正式编制,她们为新中国的诞生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和平年代,女兵活跃于全军各个军兵种,有着辉煌的成就。因此在国庆阅兵中也理应设立单独的女兵方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次阅兵时,曾有女兵特别向中央提出过这个建议,但由于时机不成熟,这个建议一直未被采纳。

1958年首都国庆阅兵,在“首都民兵师”的国防体育大队里,出现了一个挂着清一色冲锋枪的青年女民兵方队,这是新中国阅兵史上的伟大创举。女民兵也是兵,能单独列队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程度,妇女地位得到了真实的提高,同时与当时浓厚的“战争气氛”和国家战备导向也有着重大关系。这些机缘元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会有女兵列队于大庭广众之下,成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一部分。这件事,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件不值得提的小事,60年来也没有任何文章对其进行专论评说,更没有认识到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但这件事在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上,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大事,是应该记入史册的。有了女民兵方队的出现,因此,后来国庆阅兵出现女兵方队也就顺理成章了。1984年首都国庆阅兵,女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阅兵的方阵中,在当时即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并成为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1999年国庆阅兵,女兵方队仍是阅兵式上的新闻点和亮点。

女兵,兼备人类本身的柔性和军人的刚性于一体,这是其成为亮点的重要原因。而阅兵式上的女兵,更能体现女性身体特有的曲线美和军人的刚毅、队列的整齐划一之美。参阅的女兵都经过严格考察、选拔,身高、体重和五官、四肢都有入选的标准,瘦弱之体、病态之身进入不了这个行列。青春是亮丽的,女军人的青春经过阅兵的“包装”和特殊训练,更显亮丽,这是一种健康之美、成熟之美,洋溢着青春美丽,又张扬着军人特有的气质和力量,看阅兵式上女兵方队的飒爽英姿的确是一种视觉感官享受。

女兵方队本身是阅兵式上的亮点,就女兵方队本身的组合策划来说,还有另外的亮点可再为本队增辉添彩。如1999年国庆阅兵式,领队的孪生张氏“姐妹花”就为本方队大为增色,创意可谓高明。此后的阅兵,若再采用这种“孪生”模式就会相形见绌。可见女兵方队的创意出新,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