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嵌体的疑惑(上)

 雨后风停 2011-08-30

嵌体的疑惑(上)

(2011-08-12 23:04:41)
标签:

杂谈

嵌体的疑惑(上)

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邻合龋洞所制备的Ⅱ类洞型,若采用直接充填术,往往存在邻接关系不良,合接触面积减少的情况,若采用嵌体修复,不仅能恢复良好的邻接关系,而且能较好的恢复合面解剖形态,是一项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技术。

嵌体的优点如下:

    可以更好的恢复咬合关系,提高咀嚼效率

    可以更好的恢复邻接关系,恢复正确的邻面接触点的部位/大小/松紧等,克服了普通充填可能导致的食物嵌塞

    合金嵌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能抵抗各种外力,不出现折裂,变形

    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具有更好的美学性能

但同时本人在临床应用中,又有不少的疑惑:

嵌体的临床适应症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适合充填术的牙都可制作嵌体?什么情况下不可制作嵌体,需要制作高嵌体或全冠保护?死髓牙适合做嵌体吗?

为何金属嵌体需要制作窝洞斜面,而在全瓷嵌体却不需制备窝洞斜面。

嵌体的临床寿命是不是比充填术长?

首先我认为嵌体是有严格的适应证的一种临床技术,其实它的临床适用面并不广,但是在现实中是乎有一种泛滥的趋势,如图:

      嵌体的疑惑(上)

嵌体的疑惑(上)

嵌体的疑惑(上)

     但在《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一书中却提到了:“但嵌体现已被认为是一种最不坚固的固位体,它使基牙结构受到损害,抗力性能也达不到要求,嵌体的预备的深度和宽度结合在一起会明显降低牙齿的抗折裂强度”,“临床的医师们观察,他们认为嵌体会起到象位于牙齿颊舌尖的楔子一样的作用”, “嵌体的峡腰的宽度和深度也被认为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嵌体的疑惑(上)

     所以我认为嵌体的适应症是很窄的,并不是所有的龋坏都可以用嵌体修复术!嵌体对洞型的要求很高,也要求医生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否则使嵌体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填充物而以!

那么嵌体的临床适应症是什么?我发现在不同的书上有着不同的解释:

一、这是网上的搜索:

    1.各种严重的牙体缺损已涉及牙尖、切角、边缘峡以及诸面,需要咬会重建而不能使用一般充填方法修复者。

  2.因牙体缺损引起邻面接触不良,食物严重嵌塞,可用嵌体修复邻面接触点。

  3.需要恢复牙冠高度及外形者可用高嵌体修复。

  4.固定桥的基牙已有龋洞或要放置检体、栓槽附着体者,可以设计嵌体作为基础固位体。

    二、这是姜婷主篇的《实用口腔粘接修复技术》上的适应症:

   1、可直接树脂修复的牙冠部缺损。

   2、包括个别牙尖缺损的牙体缺损。

   3、缺损涉及到一侧邻面且范围较大。(个人认为这个“范围较大”的具体标准很难标准,但在《牙体预备基本原则》中提及“嵌体峡腰宽度为牙尖距的1/41/3则可视为安全范围内”,因此我认为在临床上的邻合龋洞,如其制备的Ⅱ类洞的峡腰宽度超过牙尖间距的1/41/3,则不应视为嵌体的适应症了,此时应该选择高嵌体或全冠修复。)――(这就是我想回答的“什么情况下不可制作嵌体,需要制作高嵌体或全冠保护”?)

 嵌体的疑惑(上)

还有“死髓牙适合制作嵌体吗?”有的医生认为牙齿死髓后,牙齿脆弱容易折断,无论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均给于全冠修复,更别说是嵌体修复了。但是我在《牙体修复学新进展》这本书里,看到了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死髓牙脆弱是因为牙体组织的缺失所造成的,如下:

嵌体的疑惑(上)

嵌体的疑惑(上)

嵌体的疑惑(上)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