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足的治疗(二):中医名家诊治经验介绍

 jsjsyygslt 2011-08-30
提要:祖国医学中对糖尿病坏疽早有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痈候》中说,“少苦消渴,年四十以外,多发痈疽。”宋《卫生家宝》中也说,“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脱疽生于足趾之间,未发疽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渴,日久始发此患”。

 

       一、概述:糖尿病足(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肢端麻木、疼痛、发凉和(或)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继续发展则出现下肢远端皮肤变黑、组织溃烂、感染、坏疽。由于此病变多发于四肢末端,因此又称为“肢端坏疽”。现代医学认为,DF的发病与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肌腱病变、感染及多种诱因有关。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积黏附力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中小动脉官腔狭窄或阻塞、微循环发生障碍,致使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及同时并发神经病变等造成坏疽。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多属“消渴”范畴,糖尿病足属中医的“脱疽”、“筋疽”的范畴。

       糖尿病足的治疗,内治重在全身辩证,外治重在局部辩证。

 

二、内治法:

1、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

         症状:足局部漫肿,灼热,皮色潮红或紫红,触之患足皮温高或有皮下积液,有波动感,切开可溢出大量污秽臭味脓液,周边呈实性漫肿,病变迅速,严重时可累及全足,甚至小腿,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加减。药用,金银花、元参、当归、茵陈、栀子、半边莲、连翘、桔梗等。热甚,加蒲公英、虎杖;肢痛,加白芍、木瓜。

2、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

         症状:足局部红、肿、热、痛,伴溃烂,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或红绛,苔薄黄或灰黑,脉弦数或红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顾步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石斛、牛膝、紫花地丁、太子参、金银花、蒲公英、菊花等。加减:口干,便秘,加玄参、生地黄。

3、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

        症状:足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下肢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痛有定处,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色暗红或见紫斑,舌质淡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血腑逐瘀汤加减。药用,党参、麦冬、当归、川牛膝、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枳壳、地龙、熟地黄等。加减:足部皮肤暗红,发凉,加制附片、川断;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

4、肝肾阴虚,瘀阻脉络证:

        症状:病变见足部、骨和筋脉,溃口色暗,肉色暗红,久不收口,腰膝酸软,双目干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肌肤甲错,口唇舌暗,或紫暗有瘀斑,舌瘦苔腻,脉沉弦。

       治法:滋养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三七、鹿角霜、地龙、穿山甲、枳壳等。加减口干,胁肋隐痛不适,加白芍、沙参;腰膝酸软,加女贞子、旱莲草。

5、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

       症状:足发凉,皮温低,皮肤苍白或紫暗,冷痛,沉而无力,间歇性跛行或剧痛,夜间剧痛,严重者趾端干黑,逐渐扩大,腰酸,畏寒肢凉,肌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或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治法:温补脾肾,化痰通脉。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制附子、桂枝、地黄、山茱萸、山药、黄精、枸杞子、三七粉(冲)、水蛭粉(冲) 、海藻等。加减:肢端不温,冷痛明显,重用制附子,加干姜、木瓜;气虚明显者,加黄芪。

 

三、外治法:

1、清创术:主要分为一次性清法和蚕食清法两种。

(1) 一次性清法:适宜于生命体征稳定,全身状况良好。湿性坏疽(筋疽)或以湿性坏疽为主,而且坏死达筋膜肌肉以下,局部肿胀明显、感染严重、血糖难以控制者。

(2)蚕食清法:适宜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全身状况不良,预知一次性清创难以承受。干性坏疽(脱疽)分界清楚者,或混合型坏疽,感染、血糖控制良好者。

2、外敷药:

(1)湿热毒盛(炎症坏死期):疮面糜烂,脓腔,秽臭难闻,肉腐筋烂,多为早期。宜祛腐为主,方选九一丹等。

(2)正邪分争(肉芽增生期):疮面分泌物少,异味轻,肉芽见红,多为中期。宜祛腐生肌为主,方选红油膏等。

(3)毒去正胜(瘢痕长皮期):疮面干净,肉芽嫩红,多为后期。宜生肌长皮为主,方选生肌玉红膏等。

3、中药浸泡熏洗:

(1)清化湿毒法:适用于脓水多而臭秽重,引流通畅者。药用,土茯苓、马齿苋、苦参、明矾、黄连、蚤休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2)温通经脉法:适用于阳虚络阻者。药用,桂枝、细辛、红花、苍术、土茯苓、黄柏、百部、苦参、毛冬青、忍冬藤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3)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热毒较甚者。药用,大黄、毛冬青、枯矾、马勃、元明粉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注:中药浸泡熏洗时,应特别注意引流通畅和防止药液烫伤。

 

四、奚九一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

1、皮肤变性皮损型:

        症见:湿犯皮损,属阳证,使用清法。表现为水疱症,失糜,浅溃疡证,皲(jun)裂,鳞痂证,跖(zhi)疣性溃疡,脚趾甲癣证。

       治疗宜清热利湿。内服,陈兰花冲剂,药用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等;外用,海桐皮、威灵仙、皂荚等。

2、肌腱筋膜变性坏死型(筋疽):

        症见:湿郁筋损,为阳证,治用清法。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初期患足趾炎肿,或呈实性举趾、巨跖性肿胀,张力较高无波动感。局部色红,灼热,逐渐皮下积液,波动感增强。切开或破溃后,大量稀薄棕褐色、臭秽液体溢出,创面及周围组织红肿。好转恢复期,经中医药治疗后,局部的坏死肌腱清除,肿胀消退,肉芽生长,色泽红润,创面、窦道逐渐的愈合。

        治疗:急则治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缓则治本,使用“养生”巩固疗效。内服,茵陈、苦参、山栀、黄芩、黄连、制军等,或服用陈兰花冲剂、除消通脉冲剂。外用,一枝红花、半边莲、黄精、或0.5%甲硝唑溶液湿敷。

3、血管闭塞缺血坏死型(脱疽):

        属痰湿瘀阻,阴证,用温清的方法。治宜益气温阳。内服,阳和通脉片,或者药用黄芪、桂枝、细辛、鹿角片、熟地、益母草等。

        肢体血管闭塞坏死症,属于大中血管硬化的狭窄和闭塞,此型较为常见。治则,清脉软坚。内服,软坚清脉饮;或者药用制首乌、海藻、豨签草、牡蛎、熟地、蒲黄等。

4、末梢神经麻痹型:

        属下消风痹,肾肝虚证,治宜温法。寒闭证、寒痹,用温发治疗的比较多见。

        症见:足趾、跖踝麻木和刺痛、发凉,对称性双足感觉障碍,或有单个肢体疼痛感觉明显异常。治以长期的温补肝肾,内服首乌保元冲剂、追风灵片;或者,药用黄芪、首乌、熟地、山药片、鹿角片、五味子等。

         灼热性肢痛证,属于热痹,治用清法,在临床比较少见。患肢烧灼性疼痛,或伴有反射痛,夜甚,肢体感觉敏感。治以养阴通络,药用牛胶片、生地、玄参、地榆、五味子、生石膏等;或内服清热通络片。

5、跖趾骨变性萎缩型:

        属下消骨痹,肾虚证,治用养法。趾骨萎缩症,骨萎、寒证治疗,用养法的极少见。高年趾骨吸收,萎缩畸形,肢端怕冷,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仍然存在,无明显缺血体征。治宜长期补肾养髓。内服,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刺五加片。

       趾骨骨髓炎属热痹者,用清法治疗比较常见,多由糖尿病足坏疽感染引起趾骨骨髓炎症。治宜清法治疗,分解后切除愈合;内服陈兰花冲剂、除消通脉冲剂等。

       上述5大类型分为12证,可单独或同时并见或相继发生。但多以某一种病理改变为主。清法,可提高疗效,降低截肢率;养法,可以预防,降低复发率。

 

6、筋疽:

     其诊断标准满足于基本条件,有糖尿病史,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肢没有明显性缺血症状,患肢没有间歇性跛行史,无静息痛。患足没有苍白紫绀,皮温正常或较健侧升高。患足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或有减弱、消失者,抬高苍白试验呈阴性。

(1)诊断:临床条件兼有下列2项以上者,可以确诊为筋疽。患足局限性肿胀,如趾体、足背、跖掌等处伸肌肌腱出现单个或多个局限性。患部可超长肿胀,呈巨趾,巨跖状,肿胀为实性,张力较高。局部肿胀后呈炎性反应,潮红、灼热,中心部分出现皮损坏死,多伴腐败性的秽臭。患足溃疡特征,在足掌、足背、足趾或踝部形成单枪性溃疡或多个穿通性溃疡。其深部坏死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腱变性,深部肌腱失去光泽呈苍灰色,弹性减退,水肿增粗。全身可有高热,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2)理化检查:表现为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血沉升高。三低表现为,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偏低;从血管超声看,患足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正常或有部分狭窄,但没有间歇性跛行,以及抬高苍白试验阴性。患足没有苍白紫绀,皮温正常或较健侧升高。患足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或有减弱、消失,抬高苍白试验呈阴性。

(3)临床分型:分为轻中重以及急性型临床患者型。

a.轻型筋疽:足部肿胀或溃破,限于趾体,末及跖趾关节,无严重感染和缺血;全身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及重要器官损害。

b.中型筋疽:表现为局部足肿胀坏死,累及跖趾关节或达前跖的1/2,伴有明显的感染、肿胀,无明显的缺血证。全身可以伴有发热、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或有一个重要脏器的损害,但无肾功能衰竭。

c.重型筋疽:局部患足坏死范围超过前半跖、踝腓段,局部高度巨趾。巨跖性肿胀,灼热,伴秽臭气,或有多个穿透性溃疡。全身伴有高热、贫血、电解质紊乱,中度低蛋白血症或有胸腹水,或有两个以上重要脏器损害,尚未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4)辨证分期法:

a.急性功能发作期:多属于湿郁筋损,湿热证。表现为患足灼热肿胀,破溃筋腐,分泌物多且稠厚,秽臭。或有全身发热,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b.好转缓解期:多属筋疽邪去,气阴两虚之虚损证。表现为患足肿胀消退,腐腱脱净,创面肉芽淡红,上皮生长缓慢,伴全身乏力,自汗盗汗,舌苔薄净,舌嫩红,脉细数。

(5)治疗:

a.轻型筋疽:

           急性发作期湿热证,以清法为主,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好转缓解期属于气阴两虚型,治则益气滋阴养筋。方药用四神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外治法:消毒清洗,箍毒消肿,药用海桐皮、苦参等煎汁清洗患足,或以黑药膏外用。清创祛腐,修除腐坏组织和创面,外用九一丹祛腐生肌。创面脓腐已净,肉芽红润,无红肿者,创面外用玉红膏生肌收口。

b.中重型筋疽:

        急性发作期,属于湿热重症。治则清热化湿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湿毒重者,加胡黄连、苦参;热毒重者,加生石膏、知母,静滴清开灵注射液。

        好转缓解期属于气阴两虚型,治则益气滋阴养筋。方药用四神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外治法:箍毒消肿,患足坏死红肿明显,但无波动感者,以黑药膏外敷红肿处。运用啄食法清创,注意引流通畅。祛腐拔毒,药用二宝丹、三七丹。创面脓腐已净,肉芽红润,无红肿者,创面外用玉红膏生肌收口。

 

 五、唐汉钧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

         唐汉钧教授从其临床分析,把糖尿病肢端坏疽分为急性进展期、急性缓解期和恢复期。

1、急性进展期:

      病机属于湿热浸淫,病势进展迅速,正邪抗争剧烈。治疗以清热利湿,和营消肿,控制感染及血糖为主。外治,不宜过早对坏趾进行截除术或清创修剪,否则容易使邪毒走散,侵入营血,造成疮毒内陷。

        内服药,常用苍术、黄柏、赤芍、牡丹皮、金银花、皂角刺、生地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芪、川连、忍冬藤、丹参、红花等。

          局部外敷,药用金黄膏或青黛膏,若溃烂可用红油膏、九一丹、八二丹,以提脓祛腐。亦可以用中药马齿苋、一枝黄花、石榴皮、明矾、黄柏、红花等煎汁,浸泡患足。

2、急性缓解期:

        患者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肿胀消退,脓水减少,此时湿热之邪已消大半,正气亏损,正虚难以鼓邪外出。证属湿毒瘀滞型,治宜祛瘀托毒,行气消滞。内服药,选用生黄芪、太子参、丹参、白花蛇舌草、鹿衔草、白术、桃仁、红花、地龙、川芎、丝瓜络、忍冬藤等。外治法,采用中医传统的“蚕食”方法或挂线结扎法,截除坏趾。

3、恢复期:

       病机属于邪热已去,以病后气虚,阴阳失调,脉络瘀阻为主要病机。证属气阴两虚,治疗以益气养阴,和营和血为原则;扶正当健脾,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利于恢复。内用药,选用生黄芪、太子参、丹参、鹿衔草、党参、鸡血藤、白术、黄精、地龙、茯苓、山茱萸、红花、当归、川芎、丝瓜络等。

       外治法:采用红油膏、白玉膏、复黄生肌愈创油,对于有碍疮周上皮爬升之异常生长的肉芽组织,应及时予以清除。或外用高渗葡萄(táo)糖液、葡萄粉,平 胬 ([nǔ)丹等促进其生长。同时嘱患者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及早适度恢复。

 

六、魏子孝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分为急性感染期、缓解期、恢复期。

1、急性感染期:

      症见:足部的红肿破溃,流脓疼痛,疮面可见脓性分泌物,有恶臭,严重时可见足趾发黑,疮面深达肌肉、肌腱,合并骨髓炎等。大多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舌红或者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其疾初起,湿热毒盛,正邪交争,急则祛邪为先。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苍术15、黄柏10、苦参6、土茯苓30、川牛膝30、忍冬藤15、当归12、玄参12、生甘草6、野菊花10、蒲公英15、败酱草15。热毒盛者,加紫花地丁、天葵子;排脓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徐长卿等。

2、缓解期:

      症见:病情基本控制,局部肿胀消退,脓液减少,恶臭消失,肉芽生长缓慢。

      治疗:湿热之邪已消大半,正气亏耗,正虚难以鼓邪外出,治以祛瘀托毒。上方酌减蒲公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之品,加用黄芪、太子参、鸡血藤等益气养血,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用,黄芪、鸡血藤、苍术、黄柏、土茯苓、川牛膝、忍冬藤等。

      注:黄芪补气升阳,排脓止痛,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可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力,对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糖尿病足溃疡尤为适用。

3、恢复期:

       症见:局部溃疡红肿,基本无脓性分泌物,肉芽生长良好。

       治疗:辨证为邪热已去,正虚明显,阴阳失衡,脉络瘀阻,兼有余毒。治以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兼清余毒,方用人参养荣汤化裁。药用,生黄芪、太子参、鸡血藤、当归、石斛、天花粉、陈皮、土茯苓、忍冬藤、红花等。   在临床实践中,对糖尿病足溃疡,运用消、托、补三法。疾病初起,邪毒壅盛,其重在消;中期正邪互博,重在托毒外出;后期气血虚亏,重在补益扶正。尤须注意余毒流寇,兼顾清热解毒等用。

4、外治法:

(1)糖尿病早期的时候,急于清创不仅不会加快愈合,且清创范围越大,溃烂越深,反而加重了病情,故应采取渐进之法,在全身治疗控制血糖和感染的情况下,逐步清除坏死组织,随着全身状况的好转,病变局部很快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取代,由于清创范围小,组织缺损少,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另外,在清创的过程中,要注意必须引流通畅,当局部有积脓时,必须及早切开引流。敞开脓腔,感染方较易控制。局部有窦道时,要注意避免引流过浅过紧,卷曲阻塞窦道,妨碍排脓。引流条内科应用抗生素。脓腔较深时,局部可敞开创面,有条件的可给予高压氧和红外线照射,有一定的疗效。

(2)局部换药:溃疡的愈合是祛腐肌生,肌平皮长的过程。祛腐生肌,即清除坏死组织,为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创造条件是换药的指导思想。     换药时,先用75%的酒精消毒溃疡创面周围,由内向外清除溃疡周围浮皮和分泌物,加呋喃西林消毒液或用双氧水都可以,然后外用无菌纱布对溃疡创面外敷,用生肌散或者红油膏都可以。创面较深的时候,用双氧水或者九一丹、八二丹。

       近年,临床上用的较多的是藻酸钙敷换药。藻酸钙纤维可与伤口分泌物中的钠盐接触,转变为凝胶物质,为伤口创造了一个湿润的环境,利于伤口的自然愈合。使用方法是,先对局部伤口清洗消毒,然后放上藻酸钙敷料,以有效的减少分泌物。

      对中、后期感染分泌物减少的溃疡创口,重点是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的生长,可以用康复新液加胰岛素局部湿敷。康复新液和胰岛素进行混合加葡萄糖,有利于肉芽组织的新生,胰岛素不仅具有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和抑制环磷腺苷的形成,而且可以干扰糖代谢使血糖降低,及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康复新液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还有消除炎性水肿,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对于促进溃疡愈合,局部肉芽组织生长疗效较好。

 

七、张赓扬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临床分为气阴两虚坏疽型、湿热毒盛坏疽型、气血两虚坏疽型。

1、气阴两虚坏疽型:

       症状:表现为患足暗红肿胀,疼痛剧烈,干枯焦黑,溃破腐烂,疮流血水,肌腱坏死则脓水巨臭。伴高热烦躁,寒战,口渴汗出,心悸气短,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弦细无力而数。

       治疗:益气养阴,和营解毒。方药,消疽一号方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石斛、玄参、当归、牛膝、丹参、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地丁、白芍等。

2、湿热毒盛坏疽型:

      症状:患足紫红肿胀,足趾坏疽溃烂,迅速向四周扩散,疮色灰黑,脓为污浊秽水,腥臭难闻,疼痛剧烈,伴壮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清热利湿,和营解毒。方药,消疽2号方加减。药用,知母、玄参、黄芩、萆薢、桃仁、红花、归尾、赤芍、牛膝、白芍、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地丁、车前子、甘草、赤茯苓等。

3、气血两虚坏疽型:

      症状:患足疼痛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浮肿,坏疽溃烂,疮色棕灰脓似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肉芽淡红,久不敛口,伴发热寒战,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溲清便溏,舌淡有齿痕,苔腻,脉沉细无力。

      治疗:补益气血,和营解毒。方药,消疽3号方加减。药用,黄芪、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生地、皂角刺、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地丁、甘草等。  

       以上三型,兼瘀阻脉道者,加蜈蚣、全蝎、土元、水蛭、山甲等虫类药物。若出现壮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八、史奎钧主任诊治糖尿病足经验:

      糖尿病足病机为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痰湿为标。治病求本,健脾益气,养阴和血,针对不同的病因、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证分瘀血阻络,阳虚毒陷,湿热内蕴三型。

1、瘀血阻络型:

     症见:患肢发凉,麻木不仁,酸楚疼痛,痛有定处,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肤暗红或青紫,舌质黯,有瘀斑,舌薄白,脉沉细或涩。

     治以益气通络,活血散瘀。方药,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加减。药用,生黄芪、川芎、红花、桃仁、丹参、当归、赤芍、延胡索、枳壳、生甘草等。

2、阳虚毒陷型:

       症见:患肢冷痛,夜间尤甚,足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或见足部皮肤溃破流脓,浓汁清稀,疮口经久不愈,舌质淡胖,脉沉迟而细。

      治以温阳通络,托里生肌。方药,阳和汤合当归黄芪汤加减。药用,生黄芪、北沙参、怀山药、当归、炒党参、赤芍、地龙、怀牛膝、红花、鹿角胶、丹参、桂枝。

3、湿热内蕴型:

      症见:肢端坏疽,溃烂,流脓,脓液黄稠,疼痛剧烈,舌质黯红,舌黄腻,脉数。

     治以:滋阴清热,化瘀排毒。方药,四妙勇安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地、金银花、当归、赤芍、炮甲片、天花粉、乳香、没药、连翘、延胡索、玄参、生甘草等。

4、外治:根据患者有无溃破流脓及虚实寒热,适当选择外用药物进行熏洗或者外敷,配合内服中药取效较好。  下肢无溃破流脓,证见肢体麻木,肤色暗红或青紫,局部刺痛,或疮口结黑痂者,选用活血散寒,解毒药物,组成活血散寒洗剂。药用,桂枝、川乌、草乌、川椒、北细辛、制乳香、制没药各10,皂角刺、红花各20克,加水煎汁500ml。熏洗,2次/日,每次30分钟。

      若局部红肿热痛,选用养阴清热、解毒药物,药用金银花、忍冬藤、玄参、生地、川牛膝、苦参各30克,加水煎汁500ml。熏洗,2次/日,每次30分钟。局部溃破者,见疮口大量流脓,气味恶臭,疼痛剧烈者,选用清热、解毒药物,拟桉叶地丁合剂:大叶桉叶、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各50,延胡索、赤芍、丹皮各20。加水煎药汁500ml,清洗创面。

 

九、程益春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

1、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此法用于糖尿病足的早期。

     症见:患肢发凉,麻木疼痛,痛有定处,疼如针刺,足部皮肤色暗红或见紫斑,或间歇性跛行。舌质暗,有瘀斑,舌薄白,脉沉细或涩。

     治疗:血腑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川牛膝、地龙、水蛭、苏木、路路通、鸡血藤。痛甚,加全蝎、蜈蚣。

2、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法:此法用于消渴日久,相火亢盛,邪热旺盛者。

       症见:患肢疼痛,昼轻夜重,痛如针刺,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重则烦躁易怒,局部红肿热痛,肢端坏疽或足趾溃烂,疼痛剧烈,舌红少苔,脉细弦或数。

      治疗:四物汤合栀柏地黄汤及四妙勇安汤加减。药用,生地黄、川芎、赤芍、白芍、当归、牡丹皮、知母、黄柏、山茱萸、玄参、蒲公英、地丁、地龙、甘草。

      大便秘结,加熟大黄;肿甚,加穿山甲、皂角刺;痛甚,加蜈蚣2条;阴虚口渴,低热者,加天花粉、地骨皮。

3、活血化瘀,清利湿毒法:此法用于湿热内蕴,热毒聚结,气血壅滞者。

       症见:患肢皮肤的红胀痛,趺阳脉搏动消失,足端紫红,皮肤起水泡。重者,足趾溃烂,脓液黄稠。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滑数。并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黄浊等症。

       方药:大黄蟅虫丸合三妙散、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桃仁、川芎、赤芍、水蛭、黄柏、苍术、川牛膝、金银花、地丁、蒲公英、黄连、马齿苋、车前子、白芷等。

       苔腻明显者,加佩兰叶;瘀血重者,加三棱、莪术等。

4、活血通络,温阳散寒法:此法用于消渴日久,阴虚及阳,阳气耗损,阴寒内生,血因寒而凝,阳气不达四末者。

        症见:患肢冷痛,夜间尤甚,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迟而细。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阳和汤加减。药用,生黄芪、当归、桃仁、川芎、红花、地龙、苏木、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白芥子、路路通等。

       下肢逆冷,皮肤青紫加制附子、川牛膝;下肢紫暗,选用鸡血藤、水蛭;痛甚,加全蝎、蜈蚣、穿山甲;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寒凝痛甚,加制川乌、细辛。

5、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法:此法用于消渴日久,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者。

       症见:精神倦怠,萎黄消瘦,患肢疼痛较轻,疮口浓汁清稀,经久不愈,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或趺阳脉消失。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生黄芪、党参、桂枝、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白芍、陈皮、白芨、鸡血藤、苏木、甘草等。

       兼阴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龟板、天花粉、石斛;兼阳虚者,加鹿衔草、补骨脂、淫羊藿、鹿角胶;痛甚者,加乳香、没药;肢冷重于疼痛者,加细辛。

      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也可选用生黄芪合生脉散及四物汤加减。

6、外治法:用马勃粉或麝香粉适量外敷。《名医别录》:马勃“主恶疮马疥”;麝香能活血散结,走窜力极强。马勃、麝香合用,治疗本病,疗效极强。

 

十、齐鲁光教授诊治糖尿病湿性坏疽经验:糖尿病足病机是气虚血瘀,脉络闭阻,毒邪留恋。

1、急性期:治以祛邪为先,局部宜及早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内服药以“脉通方”为主,加减合用透脓散治疗。脉通方:黄芪、桑葚、丹参、当归、泽泻、银花藤。急性期去桑葚、当归,加白芷、皂角刺。

2、缓解期:治疗以扶正祛邪并重。内服药以“脉通方”为主,加减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脉通方”去银花藤,加桂枝、赤芍、 地龙、云苓、山药等。2个月为一疗程,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考虑外科及截肢手术。

3、外治法:以局部清洁换药,结合外科清创祛腐生肌处理为基础。

中药外洗,以黄芪、苦参、大黄、红花、蒲公英等,煎煮外洗浸泡30分钟,30天为一疗程。若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者,可用金黄散清热消肿,腐黑坏趾外用红油膏。九一丹,提脓祛腐,局部破溃坏死者,可行清创术,但不要清创修剪过度 ,以免扩大加深创面,影响愈合,恢复期可用生肌散等生肌收口。

 

总结:糖尿病足早期,以气阴两虚,营卫不和,络脉瘀阻为主;中期,以营卫瘀滞,日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为主,另有湿热、热毒等外来邪毒侵袭合而为病;晚期,多以气血阴阳不足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