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眷注精神”

 娜莎 2011-08-31

教育要“眷注精神”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保护和奠基。在现实教育中,随着学习内容不断拓展,难度不断加深,大多数学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落。这个时候,学生需要鼓励,学校教育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和创造。成人的司空见惯,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意味着创造性体验。因而,应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要有更多的生活体验。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和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引导,在于唤醒,在于发现。诚如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所言:“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去发现和唤醒其内在潜能,而不能自诩为泥塑木雕的艺术家,按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去雕琢。

所以,办学校,要关照心灵,眷注精神,要让学校成为安顿灵魂之处和精神的居所。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

要实现理想的教育,首先要有一大批能践行教育理想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观察,我认为,教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三流的教师教知识:这些教师总是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没有用方法把知识串联起来,教学停留于识记层面,靠机械重复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学得既苦又累、成绩也差。

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些教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师,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把知识通过方法串联起来,一题多解。学生往往羡慕不已,惊叹老师解题功夫了得。遗憾的是,这些老师往往囿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仅限于为应试而教,停留在方法技能层面,为方法而方法。大量机械的、重复的解题方法技能训练,固然有一定功效,但其负面影响往往使技能退化为学生的“本能”。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教师能够把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方法,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养成获取知识的思维,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我心目中的“一流教师”,就是能够实现教育理想的教师。为了培养出这样的教师,实践中,学校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合教师队伍。2001年,学校开始建构“教师自培校本教研模式”,先后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以学校中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办了3个研究生课程班,鼓励教师在学历和学力上进修提高。

开展名师评比活动,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出台了《名师认定条例》,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奋斗的目标。利用教育论坛、教学比武、课题研究、论文评比等活动,催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确定教育教学导师,严格要求,积极扶持,委以重任,促进竞争。

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引导教师正确树立新型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备、教、改、导、考、析等多个环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教学的策略,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

2002年,学校提出,“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并把它写在学校最醒目的墙面上。

我认为,关爱是教育的本原和灵魂。缺了关爱,一切教育活动都会变成机械、呆板的教条和形式主义。有了关爱,教育才有活力、有生命。

教师要从内心里树立起爱心。爱学生的个性、爱学生间的差异,是教育的“真爱”;爱聪明、爱分数、爱长相,是教育的“假爱”;爱家长的地位、爱财物,是教育的“错爱”。

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建构民主、法制、平等这些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精神元素的同时,又富含仁爱、宽容、责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细胞。要让我们的学生把“爱”扎根在头脑里,默化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能够心存感激,心怀感恩,能够带着一颗“爱心”走出校门,能够积极地创造爱,付出爱,构筑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和谐社会。 

        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这份责任,是社会的需要,是民族的需要,更是每位师生自身践行、完善、发展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更不能逃避所处时代赋予的责任。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必须站出来引领社会,教师必须有建立在爱心基础上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内心的坚守与放弃。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需要有高度的职业精神,要勇于作出自我牺牲,从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高度尊重这份事业。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所有的教师齐心协力,就会形成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不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如何发展与变革,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

  我们以“爱心和责任感”为主线,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要求教师用“爱心”垂范,先育人后教书,重育“神”轻管“形”,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学生因各种原因思想上出现波动了,老师们总是春风化雨,循循善诱,使学生的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每逢双休日,一些班主任主动带宏志班的学生回家;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还经常嘘寒问暖;两位宏志班的学生需要进行心脏手术,全校教师捐款数万元。

  在校园内,我们塑起孔子像,并配以“五常六艺”;设立“孝经”墙,并配以“二十四孝图”。学校开展了“人生百道孝为先,长高学子崇孝德”活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德育内涵,如设立孝敬日,组织开展评选“十佳孝星”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亲情作业”;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让孝敬之风走出校园、吹向社会”,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助老帮困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大力倡导互敬、互亲、互爱的新时代孝道,培养学生民胞物与、推己及人的情怀,逐步实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让“爱心和责任感”更富有沉甸甸的社会意识。

  教育要遵道而行

  近年来,学校迁入新校区,晋升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在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5次“人民满意学校”评比中获3次第一、两次第二,招生分数线连续9年持续上升,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面对暂时的成功和甘甜,我们仍在积极思考学校的未来。全校师生就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教育必须遵道而行。

  教育之道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帮助学生提升应该形成的品德,完善应该健全的人格,丰富应该学会的知识,提高应该掌握的技能,强健应该发展的体魄,品味应该享受的快乐,而不要通过抑制这些品德、人格、技能、体魄、快乐上的“生长”来换取知识上的生长。读3年书,只是做了3年练习,这样的教育是无品质可言的,育人应重于教书。

  但现实中,一些教师总是过于功利,罔顾学生的精神生活,一切只为分数;把让学生考上好大学当成自己辛苦工作的唯一追求。殊不知,这只是在培养考生,却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生活的眷注,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知识增长了,精神脆弱了,人格缺失了。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无道之德。作为教师,必须对教育之道给予足够的尊重与敬畏。

  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几年来,学校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论坛、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探索等途径来提升教师的理念,谈松华、魏书生、张民生、陈玉琨、钟启泉等20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报告,教师们如饥似渴地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中吮吸着营养,增强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在学生群体中,学校设立了班级图书角,进行经典熏陶;开展名著导读、家史教育、英雄教育、领袖教育等活动,为学生树立奋斗的标杆,在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予以及时的精神关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部分学生的性格好像杉木条子,缺乏竹片那样的韧性。于是,学校自编校本教材,注重对学生加强“三志”教育,为学生指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路径——树立高远的志向,激发高昂的志气,养成高雅的志趣。推出“携手同龄宏志生,走进农村大课堂”活动,通过3周刻骨铭心的生活反差体验,让学生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勤劳、勤奋、勤俭和坚强、坚持、坚毅在躬行活动中深入到学生的骨子里。我们希望,将来无论这些学生身居何地,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知道劳动的真谛,明了肩上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