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

 娜莎 2011-08-31

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  

2011-08-31 11:11:08|  分类: 教育教学|字号 订阅

 

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1.宽厚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

            哲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

           学科内容(事实  概念  原理)  学科信念     学科发展

           ——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

           教育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教学论知识   课程论知识 

    教学法知识

2.纯熟的专业技能

          ——熟练的教学技巧

         导入的技巧   结束的技巧   发问的技巧   理答的技巧    引导的技巧    沟通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    组织的技巧    管理的技巧   教具运用技巧

          ——良好的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把握课程标准     充分、灵活运用教材   制订教学计划    编写教案)     教学实施能力(落实教学方案   调控教学情景  )  学业检查评价能力(设定评价标准   收集评价资料   选择评价方法)

         3.良好的专业态度

          ——专业理想

          ——专业情操

          ——专业性向

          ——专业自我

(二)学生的学习品质

1、端正的学习态度

         ——主动的态度

         ——“批判”的态度

         ——包容的态度

         ——谦虚的态度

2、高水平的学习技能

         ——组织学习活动的技能

         确定学习任务    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方法    自我评价    自我调节

         ——获取知识的技能

         阅读  听记   搜集资料   合作交流

         ——运用知识的技能

        表达  操作  问题解决

        ——智力技能

        观察力  记忆力  注意力  思维力  想象力

3、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的习惯

        ——认真听课的习惯

        ——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大胆发问、质疑的习惯

       ——记笔记的习惯

       ——积极合作的习惯

(三)教材的运用状态

      1、准确地理解教材

      ——知识理解

      ——任务理解

      ——操作理解

      2、充分地运用教材

      ——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字、配图、表格以及练习题目。

      ——充分运用教材拓展的资源空间,丰富、深化、延展教学任务。

      3、灵活地变通教材

      ——顺序变通。根据需要,可以打破教材的编辑顺序,重新组合新的顺序。

      ——重点、难点变通。根据需要,可以移动教材设置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程文化的形成

科学

民主

平等

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