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收入占利比亚GDP的58%,但是政府用这些收入来发展和壮大国内的中产阶层的部分有限,所以尽管利比亚有600多万人口,但是真正能获取利比亚石油收益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政府花费巨资用于购买武器,并且大力赞助国外的反政府武装和恐怖分子。通过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
2011年利比亚内战
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气、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投资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而卡扎菲的家族成员在世界各地的银行竟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
于是在邻国发生巨变后,许多利比亚民众要求利比亚政治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卡扎菲对待反对派人士的态度是坚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的原则,他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绞死进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和反对派成员;还曾在三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
2月19日卡扎菲当局使用
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
迫击炮、
机关枪、
催泪弹,用
防空导弹对准示威者。并且还派出狙击手埋伏屋顶,射杀示威民众。
截至2月20日,连续多天的镇压,已造成300人死亡、逾 1,000人受伤。多国政府发表声明,谴责卡扎菲政府的暴力行径。
2月22日,利比亚卡扎菲当局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利比亚驻联合国、
阿盟、美国、
印度、
澳大利亚、
中国和
马来西亚大使,都表明,切断跟卡扎菲政权的关系,并且表示强烈谴责卡扎菲当局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领导人卡扎菲在人民眼中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
2月24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卡扎菲政权的地区已开始尝试建立反对派政权。
大事记
2月15日
利比亚境内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反卡扎菲政权的抗议,最终演变成了和卡扎菲政府军的暴力冲突。此后,抗议浪潮向全国扩散。
2月20日
经过几天战斗,反对派占领了班加西,随后又接连占领了
贝达、
图卜鲁格等多座城镇。利比亚开始出现政治分野的局面。
2月22日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决定暂停利比亚参加阿盟会议的资格。反对派与卡扎菲支持者之间的冲突逐渐升级,许多国家开始从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
3月10日
在最初获得战场优势后,反对派的势头被卡扎菲政府军的猛烈还击遏制。卡扎菲的空军开始轰炸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
3月17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3月19日
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
法国一马当先发出第一枪。北约的空袭逆转了反对派的颓势,卡扎菲部队的空中力量不久之后被消灭。
4月10日
包括南非总统祖玛在内的四个非洲国家提出利比亚问题解决路线图,卡扎菲同意接受该路线图。但是利比亚反对派在一天后表示拒绝接受该路线图。
4月30日
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一栋住宅遭北约炸弹袭击,卡扎菲的小儿子和三个孙子在袭击中丧生。
5月15日
卡扎菲部队曾围困
米苏拉塔两月,但在北约和反对派的联合进攻下,政府军开始撤离。这意味着卡扎菲的力量进入收缩和防御阶段。
7月中下旬
反对派在东部地区几乎取得了完全胜利,并且在7月底将战线推进到距离首都的黎波里只有100公里内的山区。
7月28日
卡扎菲政府前内政部长、2月份利比亚战乱后辞职投向反对派并成为反对派军事领袖的尤尼斯在班加西被杀。
8月11日
利比亚反对派攻入石油重镇布雷加东部居民区,但卡扎菲部队仍控制着包括石油设施在内的工业区。
8月中旬
反对派夺取
扎维耶和
盖尔扬。这场胜利意味着的黎波里已经完全被包围,所有进入的黎波里的公路都被封锁。
8月21日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区,并与政府军展开激烈交火。
8月22日凌晨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反对派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正在梳理全城搜捕卡扎菲。
8月下旬
反对派攻占首都的黎波里,标志卡扎菲政权垮台。
利比亚反对派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