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孩子是朋友

 西域马仔 2011-08-31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所以父母必须学会正视自己的孩子。
      我平时的教育主要注重以下方面;
(一)给孩子以尊重与平等。
我们虽然身为父母,似乎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和孩子相处时,我们要平视孩子,平视孩子的眼睛。在眼睛的对视中,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关注,让他体会到自己不是父母的一个附属品,而是父母的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会向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二)给孩子以鼓励和褒奖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背景是一个飞速发展、先进繁荣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学业负担很容易导致他们的自卑。那么,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很细微的,你都要认真地夸奖孩子,多给鼓励与褒奖,让他充满自信。相反那些有意无意的讽刺只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沮丧。
(三)给孩子以磨砺和锻炼
现在的父母经常这样慨叹:孩子们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会干,什么也不想干。我想,父母埋怨这些时,想没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认为,孩子的懒做,恰恰跟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关。什么都不舍得让孩子干,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能干。其实孩子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父母放开手,他们照样做得很出色。
记得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让他独自去市场买过菜,当时摊主还问他,你家里没大人吗?他说,是妈妈让我出来买的,我自己也愿意。就这样,他会经常出去替我们买主食,买菜。直至现在,他会自己做饭,会自己洗衣服,每到双休日,他会给我们买回来香喷喷的早点,而且学习方面的事情全部是自己打理。
因此,我认为,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不是家长慨叹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所以,父母要舍得放手,因为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面对生活,给他们磨砺恰恰是对他们的真爱。
磨砺的另一方面是不要让孩子养成衣食无忧的习惯。
孩子从小到大,我没给过许多零花钱,家里也不是零食成堆。不是家里没条件,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宠孩子。我的宗旨是:孩子想吃的时候我给买,但不是无时无刻。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好习惯,一日三餐,吃得香喷喷。有时他看见同学的桌上堆满零食,也跟我抱怨:“妈妈,我太清贫了。”我说:“那咱们改改规则。”他会笑笑说:“算了吧!逆境出人才吗!”调侃中,我听出了儿子的乐观与认可。
我一直认为,如果说世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磨砺,它是人生的至宝。你忍耐着,坚持着,当你走过花季雨季时,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经璀璨成一颗明珠。
(四)给孩子以良好的熏陶与感染。
家庭要有一个学习的氛围,也就是说一个家要有“书香味”。当今社会是一个督促人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父母,不能无所事事,要做孩子的典范。我是一名教师,回到家里,平均每天还会有大约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或批改作业,或出练习题,或静静地看书,尽管有时也很累,但看到孩子伏案疾书的样子,自己感到了很大的欣慰。即使你不是教师,但你也可以学习,不断地充电,给孩子一种切近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家里要有书,家长要读书。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品学兼优的人才,那么父母熏陶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熏陶孩子的人格。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富有人格魅力。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于是平时我们给了孩子这样的耳濡目染:孝敬双方的老人;善待亲戚朋友;为人宽厚大度------
从而也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认识孩子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厚道、善良、阳光,。
还记得去年冬天,他大娘生病住院,得知消息的我急急地赶往医院,临出门时,孩子对我说:“妈妈,晚上我还要写作业,我就不去了,你要多带些钱,到医院后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大娘的病情,你路上多注意。”听完这一席话的我,眼里湿湿的,我深切地感到孩子长大了。
为人父母,身教胜过言教。那么,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要力求自己身正、行端、心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陶感染孩子,使之成才成人。
(五)让孩子懂得诚信是一种美德。
拥有诚信的人,是轻松的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也这样教育孩子。因此,在孩子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我坚守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允许孩子有秘密,但不允许说谎。从小到大,我跟孩子真正急过三次,这三次我记忆犹新,孩子更是记忆犹新。
第一次: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了家。当我发现他玩的玩具很陌生时,我意识到了到了什么,在我的询问下,他告诉了我玩具的来历,并且告诉我,之所以带回家,是因为自己没有玩够。尽管我很着急,但我克制着自己,告诉他玩具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你再悄悄地带回去好吗?他沉默了一会,点头答应了。转天在我的监督下,他把玩具放回了幼儿园的玩具箱。我大大夸奖了他。上小学时,他还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成功的作文。
第二次:小学三年级时从我包里悄悄拿走十元钱。那天中午吃饭时,我无意间发现他身上有十元钱。当问他哪来的时候,他还在骗我,我强压着火气,告诉他,你只要跟妈妈说实话,我决不打你。他问,真的不打我。我说,妈妈说话算数。于是,他说出了钱的来历,我很震惊,但我说到做到,没有打他,只是母子在校园中整整聊了一个中午,我也了解了孩子为什么要拿钱,他说只是身上想带钱。从那时起,我告诉他,需要的东西妈妈肯定给你买,不需要的东西自己就别动心思,带钱的日子长大以后长着呢。尽管这样,我还是偶尔给他一点零用钱,给他一个自我支配的机会,我仔细观察,他自己悄悄地买回了一些塑料的小玩具,从而也满足了孩子的自我支配的欲望,而他再也没有悄悄地拿过钱。
第三次:自己在考分低的试卷上签字。那是小学五年级,老师打电话叫我去学校,这是他求学生涯中第一次请家长,从电话里听得出老师在生气。我急忙赶到,才知道他在数学卷子上模仿着我的笔迹自己签了字。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心目中的儿子永远都不会干这些,可事实上他已经做了,了解了情况后,我回到了单位,心里仿佛受到了打击,坐立不安地等着孩子放学。当孩子回到我的办公室时,还没等我发作,孩子先向我承认了错误,“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只是这次分数不高,怕你说我,又看见班里好多同学都这么做,所以我就做了,这只是第一次”。面对着站在面前高高的孩子,我开始反思自己,突然间意识到,也许孩子的许多错误都是家长有意无意给造就的。于是,我静下心来,跟他谈如何对待分数,如何坚守诚信,如何让自己坦然------
有了这三次人生的经历,孩子在渐渐地走向成熟,而且他也明白,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他的一种财富,因为它们会时常警醒他去坚守诚信。
(六)让孩子学会交流。
交流是让人心灵相通的一种最佳方式,孩子与父母间的交流尤为重要。尤其现在的孩子身为独生子女,身边缺少玩伴,外出的活动范围又小。因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
自己身为教师,经常听见家长跟我诉苦,孩子回家什么都不跟我说,他心里想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种局面下的家长其实已经被架空。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我认为是家长缺乏沟通意识,认为管好孩子吃喝就行了,只注重孩子的身体,久而久之,在你疏远孩子心灵的同时,孩子也疏远了你。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第二.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孩子说的时候,你不要敷衍,要认真倾听,对孩子的话要入耳入心。尽管有时他们说的话很幼稚,尽管你也许不懂。但你绝对不能轻视。
从小到大,因为孩子上学一直跟我同路,也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放学的路上他都要喋喋不休地跟我汇报班里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而我呢,也养成了一个做一个好听众的习惯——静心地听他说,偶尔我也加以评析,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事情的对与错,告诉他许多人生的哲理。这一路地倾听,让我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了孩子所处的环境,乃至他为人处世的原则。可见交流的作用非同一般。 
孩子是个体育迷,我都惊叹他的那些体育知识都是什么时候涉猎的。他会滔滔不绝地跟我说,而我会津津有味地听。渐渐地,我也懂得了不少体育知识,尽管还是皮毛,但我跟孩子有了谈话的交点。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借助书信,这种方式更灵活,更让人息息相通。孩子十四岁时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永远记得孩子读完信时的欣喜与感动。 
因此。我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是互相包含的两个圆,也不是相切的两个圆,而是相交的两个圆,这样既给了孩子独立的空间,又有和父母在一起的共享空间,孩子难道不会健康地成长吗?
除此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会与别人进行交流,因为它毕竟不仅仅生活在家中,它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要有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舍得放手。出去跟同学玩,可以,但要让我知道去向。而且每个学期他都跟着老师去家访,受益匪浅。每天晚上,我家的电话铃声不断,大多数都是找孩子研究学习的,其中还包括学生家长向他询问自己孩子在校的情况,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前,家长的电话更多,但孩子从来没有厌烦过,总是耐心细致地接听。这些经历,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善待他人,更学会了在交流中展示自己,帮助别人。也许,有了这些尝试,孩子在走向社会的大平台时,就不会茫然四顾,忐忑不安了。
成为父母,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位”。但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心中必须有“准则”:给孩子一个祥和温馨的家;给孩子一颗宽厚善良的心;给孩子一个活跃丰富的大脑;给孩子一双微笑纯净的眼睛;给孩子一双活泼灵动的手,给孩子两条强健有力的腿。让孩子稳稳地行进在人生之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