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改革:汉朝晁错削蕃令与主父偃推恩令

 小袤 2011-09-01
    古代改革:汉朝晁错削蕃令与主父偃推恩令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晁错身为太子家臣却随之显贵,他不断上书景帝,以实现自己削诸侯的主张,解决日益严重的诸侯割据问题。晁错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在策略上,他主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景帝听从,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于是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之乱开始了。七国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叛乱,欲夺天下,景帝在袁盎等众臣的压迫下,诱晁错上朝,即押出腰斩。但晁错死后,七国之乱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占领了不少土地。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大将周亚夫窦婴镇压,前后三个月即平定七国之乱

当初晁父见儿子更改法令,得罪诸侯,特地来京城质问他: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上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晁错不以父亲的话为然,大义凛然地回答老爸七个字:为国家稳固而已。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的下场,而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绝望的晁父只能感叹:刘氏安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然后服毒自尽。

事先晁错自己毫不知情,还在处理政务,忽然被人拖出东门斩首,死时五十四岁。

“推恩令”,又称雨露均沾法,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变更为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分别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更小的侯国,达到分化、削弱大诸侯国势力的效果。

西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虽然两代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汉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因此元朔二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

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最简单来说,“削藩策”是明着昭告天下,要削弱诸侯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
所有诸侯的不满而“推恩令”好比糖衣炮弹,表面上是让诸侯的所有子嗣都能够有机会成为
藩王,而实际上是使诸侯的领土分散缩小,从而达到削弱其力量的木的、两者的目的是相同
的,但是后者明显比前者高明许多。推恩令得到了不少不是长子的诸侯子嗣的支持,也没有
引起像是七国之乱那样的大的战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