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利率法

 l.m! 2011-09-01

毛利率法

(1)概念。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①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②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③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④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例题】单选题

某商业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25月,甲类商品的月初成本总额为24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15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4550万元。甲类商品4月份的毛利率为24%。该企业甲类商品在20025月末的成本为(   )万元。      2002年试题)

A.366           

B.392     

C.404           

D.442

【答案】D

【解析】甲类商品月末成本=2400+1500-4550×1-24%= 442(万元)

 

 

简化存货核算方法和物料分类帐对比  

2009-01-15 14:38:33|  分类: ERP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可使用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主要用于商品流通企业,亦用于制造企业)

一.毛利率法。

毛利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毛利率(或本期计划毛利率)计算出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未结存存货成本的简化成本核算方法。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毛利率法在商品流通企业特别是商业批发企业较常见, 毛利率法的重要特征是先给定一毛利率,显然在商品进价浮动很大的情况下销售成本会有相当便差,那么如何调整呢?

采用毛利法的商品企业,销售成本按商品大类进行核算,假定同类商品毛利率大致相同,平时销售只记数量,不记销售成本,通常是每季度调整,则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根据盘点后期末结存库存量和最后进价法或其它计价方式,先确定月末存货成本,然后再计算出该季度的销售成本(最后进价*季度销售数量),然后用该新计算出销售成本减去前两月已结转的销售成本,倒挤出季度最后一月的销售成本,从而对前两个月用毛利率计算出的成本进行调整, 并计算出该季度实际毛利率,作为下一季度计算用, 毛利率法涉及公式如下:

(1).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上季/上期实际毛利率或本期计划毛利率)

(2).销售毛利=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毛利率

(3).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4).期末存货= 期初存货+本期购进-销售成本

想象一下,之所以每季度调整毛利率,是因为起码季报前两个月不需要太折腾,直接使用上季的毛利率就可以,加快月结速度,要是每期都折腾毛利率则会增加手工工作量,

.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通常也是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一种计价方法,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存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存货售价)

本期销售存货的成本=本期存货的售价(销售收入)*成本率 

更难于理喻。

.SAP物料分类帐

  物料分类帐是平时使用标准价记帐,在期末通过差异分摊还原实际成本的解决方案。

会计准则关于材料成本差异分配公式: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据成本差异)÷(月初存货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本期消耗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 本期消耗的库存计划成本(即本期消耗数量*本期计划价格材料成本差异率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配相关公式:

期初差异+∑本期收货差异 = ∑本期消耗差异 + ∑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

本期消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据成本差异)* 本期消耗数/库存累计(即期初库存数 + 本期收据数/或初始库存+本期收据)  

实际上经过变换,两者关于差异分配的公式完全一致。

但是,会计准则上的本月收据成本差异来源计算未给定详尽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最终

产品,按物料分类帐的差异分摊逻辑将差异分为单层和多层差异,对产品来讲,单层通常即生

产成本投入和生产成本间的生产成本结转差异,而多层差异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来源:

1.制造该产品的原料和半成品差异上卷而来(根据BOM)。

2.产品间的相互转储,如产品升降级(移动类型309/310)

3.产品的调拨,如从生产工厂到销售工厂的相互调拨(移动类型301/302)。

现在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毛利法和物料分类帐成本核算的异同。

业务背景:

月初存货总额50 000元;月进货总额80 000元;本月销货总额120 000元;本月销货退回与折让10 000,本月使用毛利率30%,毛利法计算出的本期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为:

本月销售净额=本月销货总额-本月销货退回与折让= 120 000-10 000= 110 000元。

本期销售毛利=110000×30%=33000

本期销售成本 = 11000033000=77000

本期期末库存=期初存货+本期购进-销售成本= 500008000077000=53000元。

<div>

存货交易类别

数量

金额

计划单价

期末加权单价

备注

 

期初库存

 

50,000

 

 

每季前两月根据毛利率确定销售成本和期末销售成本,商品数量在前两月计算成本时无意义,在季度销售成本(最后进价*季度销售数量)调整才起作用。

本期收货

 

80,000

 

 

本期销售成本

 

77000

 

 

期末库存

 

53000

 

 

2.物料分类帐

期初库存

200

50,000

250/

 

期末根据期初库存金额加本期收货金额/本期总库存得到加权价再根据该价确定当期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本期收货

400

80,000

200/

 

本期存货总计

600

130,000

 

216.67/

本期销售成本

380

82333.33

 

216.67/

期末库存

220

47666.67

 

216.67/

</div><div> 显然,毛利法是成本核算简便化的委屈求全,而物料分类帐相对更加准确. 实际上一个企业可能针对不同存货采用不同计价格方式, 除了以上,销售企业通常也使用个别认定和先进先出,只好是个别认定, 调节利润最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