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乡愁

 随缘人_2111 2011-09-04

 前段时间,打电话给广州经济开发区一位事业有成的好友,说起中秋节的安排,电话那端的她,突发奇想说要在中秋节前自驾车回甘肃。去酒泉卫星城、去嘉峪关城外,再次体验阳关故道,秦汉明月的悲壮,找寻曾失落的西域情怀。听我的直楞神,我娜揄她,若少个喝酒壮胆的,记得也加上我。

说到边关明月,咱多少有点发言权。十多年前的中秋节,正在玉门油田开会,火车到站大约是半夜一点钟,油田宾馆有专车接站。坐上吉普车,半小时车程到宾馆。路上明晃晃又大又圆的月亮,将一片片银辉洒向裸露着砾石的戈壁滩,那种浩瀚壮观,摄人心魄。夜风吹过, 冷的我直哆嗦。听司机说,油田的家属区从十月二号起就可以供暖气了,我这才醒过神来,仲秋时分当你身处平均海拔高度一千八百米的河西走廊时,你就会知道“高处不胜寒”是何滋味了。

在宾馆开了两天关于“质量验收标准”的会议。听过,讲过些什么早已忘的差不多了。但那轮曾伴随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铁骑横扫漠北的千古明月,还幽然高悬于茫茫戈壁,笼照在横亘于祁连残雪下的天穹处,把似雾似霜的碎细斑斓向缓坡的雪线处陈列铺排着,那种粗犷悲蹡迷人的美。是那么震撼,无法忘记。

当年出生于中亚,沿“丝绸之路”归来的风流倜傥、有典型“自恋狂”倾象的李太白老先生。曾在《关山月》里感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此当夜,叹息未应闲”若有时光隧道的话,何妨来一次时空穿越,看看两千多年前,那些孤独寂寥思念故乡妻儿老小的驻守在阳关的热血男儿,以及长安城内那个殷切盼望戍边夫君早日归来,无奈听窗外“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痴痴妇人那一夜的景况。真可谓“一种相思 ,两地闲愁”。李清照当年于战乱时留下的佳句,应当是说给知己听的,试想“君若不识离别苦,谁又可解其中味”? 

与人类的迁徙本能一样,依恋故土的乡愁也可以是一种本能。我故且把它称之为文化DNA遗传基因。的确乡愁就是,无论你走到那里,不理你是贫是富,那些交织在你血肉中发梢里的你对故乡的认同依赖及希望。故乡对漂泊在远方的你的接纳与包容。是你无须诉说但难以忘怀的记忆。

华人作家席慕容说过: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大唐开元盛世时的王维曾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掰着指头算下眨眨眼一年又快过去了。临近秋高气爽的中秋节,嘴上说“赏月”,但心里念记牵挂的还是故乡那头的亲人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乡愁了。英国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讲过“每个人都被某一特定的地域所吸引,这就是家乡和祖国。地域之灵便是一种伟大的真实。当年唐代诗人崔浩登高远眺曾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会是一种思乡情结吗?或会是一杯经历过时间发酵的老酒。有人说过喜欢一个地方 ,是因为哪里有你过往的印记,有过你的初恋,有你爱及爱你的人,仅此而已!

中秋了,端起的是美酒,咽下的却是带有淡淡苦涩味的乡愁。别无所求,我在他乡的,故乡的亲朋好友,只愿大家;岁月静好,安康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