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林斯潘永远的痛与伯南克先生的目标

 希望楼 2011-09-04

格林斯潘永远的痛与伯南克先生的目标

(2011-09-04 13:32:06)
    在今天写文章之前,说几句题外话:

    谢谢米兰小星星对我文章推荐,也许是这样,我的博客最近访问量急速上升。

    在网友的帮助下,看了他一篇文章
   (还是QE3,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  http://user.qzone.qq.com/470985639/blog/1315031286 ),
    他的文章分析得很详细,很具体,而且把细节也分析得很清楚。

    我的文章的假设条件是:美联储要拉开短期国债与长期国债收益率差异。
    他的文章假设条件是,长期债券低收益率有利于美国发展。


    基于不同的假设条件下,我们的文章都是正确的。

    再次谢谢小星星~~~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什么?

    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以下的事情:

    2000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仅仅有1000多亿美元(1999年12月外汇储备1546.75亿美元)而已。

    2000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急速上升。(截止2011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31974.91亿美元

    (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11年期间增长了20倍。

    这些外汇储备并没有用于国外物资的采购。

    中国政府把这些外汇储备投资于流动性非常高,收益非常可观的美国长期国债身上。

    2001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应对IT泡沫爆破,把美国联储贷款利率从6%降低至1%(并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汇聚、形成、膨胀到最后的爆破~~~
 
   很多人把美国次贷风暴的核心原因归结于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

    以上信息,都是大家非常了解,并客观存在的。

    事情的发展是不是全部都是格林斯潘的错误呢?

    我觉得,格林斯潘倒是非常郁闷的。

    我认为:2001年,如果没有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即使美联储降息至1%,也不足以引发2007年的次贷风暴。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政府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大量的美元投资于美国长期国债身上,让美国国债市场资金量充裕,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为美国增加了大量的基础货币~~~

    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拿走了美国大量的货币,造成了物价的持续长期低廉,加上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让美国民众享受着快乐的信用卡生活。


    其实,在2004年6月开始,美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当年的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毅然决定加息。短短两年间,美联储连续17次小幅加息,将基准利率从1%一路加到5.25%。

    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不是住房泡沫祸首》(摘于华尔街日报) 文章中写道:

    数十年来,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和短期美国利率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1971年至2002年这段时间,联邦基金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亦步亦趋,双方的关联度为0.85,相当紧密。但在2002年至2005年,这种关联度下降到了无意义的程度。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由于中国大量的基础货币提供,使得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变得毫无作用(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呀)。

    2004年美联储的多次加息政策,并没有有效抑制投机者。

    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长期国债,压低了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使得银行不愿意向实体经济发放大量的长期贷款,大量的投机者纷纷从银行体系借入大量的长期贷款,炒作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工具。

    与此同时,由于美联储的加息,与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大量的日元套利资金纷纷涌入美国国债市场,也为美国压低长期国债利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真的郁闷死了,

    加息不但没有把市场的资金压制下来,反而让美国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

    本人觉得,当年的格林斯潘真的太无奈了。

    又没有很好的工具去控制这些套利资金的乱冲乱撞。

    直到2007年底~2008年初,日本套利资金的大撤退后,房地产泡沫终于大爆炸。

    格林斯潘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呀!!!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要是没有中国在2000年开始提供大量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的长期国债。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是无法通过发行国债完成的。

    要是没有中国在2000年开始提供大量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的长期国债,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定会因为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而大幅上升。

    美国的投机资金也不可能借入大量资金炒作美国房地产市场。

    要是没有中国在2000年开始提供大量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的长期国债,美联储在2004年的加息政策会非常有效地控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要是没有日本的套利资金大量涌入,美国可以很轻松地避免了2007年的次贷风暴。

    没有资金全球化资金流动的目光与创新的金融工具去控制全球套利资金(中国也是全球套利资金之一)的肆虐

    这是格林斯潘永远的痛。


   
    好了,格林斯潘总算下台了。
    伯南克先生的登场,
    伯南克先生的全球化中央银行思维很早就在他的著作《大萧条》中显现无为。

    伯南克先生很清楚全球套利资金的运作。
    2008年,伯南克先生降息,有效地打击了日元套利资金在美国的肆虐行为,让他们知难而退。
    可是,日元套利资金的大规模撤退,必然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崩盘。

    于是,伯南克使用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QE1,自己充当套利资金,大量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增加美国的基础货币,稳定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继续崩盘与银行风险的扩散。

    但是正如前文的介绍,由于美联储的QE1政策,也是压低了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因此银行还是不愿意给美国的实体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因为收益率太低了),因此,美国的QE1政策也产生了大量的美元套利资金。

    但是,今天的美元套利资金与格林斯潘时代的套利资金目标是一致的。但是,

    美联储重新掌握了套利资金的核心命脉,重新夺回了世界中央银行的话语权。

    为了进一步控制全球套利资金的行为与巩固美联储的世界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

    伯南克并没有急于在2010年2月回收QE1

    伯南克先生故意提早了4个月(即:2010年8月27日),在全球央行会议上暗示QE2的实施。

    让全球套利资金疯狂流入美国国债市场。(详细分析见上周的文章。)

    2010年12月QE2的出击。

    QE2的实施,美联储从全球套利资金的手中接过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因而在QE2实施期间并没有让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反而上升了(详细分析见上周的文章。)

    2011年8月,虽然伯南克先生没有做出任何的暗示。

    但是,市场的全球套利资金预期美联储的QE3出台。
   
    一旦QE3预期落空。

    壮烈的厮杀将会呈现。(详细分析见上周的文章。)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将会暴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而拉开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异。

     同时也很郑重地给全球套利资金一个严重的警告!!!

     格林斯潘时代已经过去了,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将重新掌握全球央行的控制权。

     

      谢谢大家的阅读



Kingsle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