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5种疾病“秋后算账”![]() 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高温所带来的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以及贪凉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受损而背上“夏债”,到了秋季就爆发出来了,即表现为夏日“欠债”秋后“算账”。 1.颈椎病 在炎炎夏日里过分用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而使关节、颈椎受损导致的秋后发病。其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的还伴有眩晕、恶心、上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局部热敷,保暖,按摩可缓解症状。但关键是夏季不要图一时痛快而过度贪凉。 2.过敏性鼻炎 “夏秋季节,是过敏性鼻炎的频发季节。”预防过敏性鼻炎应该注意室内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每次开空调3至4小时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加强空气循环。此外,还可以在空调房间里放杯水,给室内提供足够的湿度。同时,注意空调不要直接对着人的面部吹,避免受凉感冒而引发鼻炎。 3.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 人体在受冷后,胃酸分泌增多,肠胃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肠胃疾病。 4. 气象过敏症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报告,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痊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未“寒”绸缪做好换季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