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盛会,树起巍峨丰碑(深圳大运启示录一)

 南科大 2011-09-05

依依惜别之情,总是难忘。

一座激情飞扬的青春之城,一届别样精彩的青春盛会,在这个夏秋之交,别有韵味。

这个夏天,注定被世界铭记。

当熊熊燃烧了12天的青春火炬缓缓熄灭,深圳用“不一样的精彩”向国际社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办一届“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大运会——在全世界的注视中,深圳将承诺变成现实,把辉煌写入历史。

深圳湾畔,见证了青春、友谊、欢笑和汗水的主火炬塔依然伫立。不久,这里将是一个纪念公园。在公园中央,26米高的“书山火炬”如同一座高耸在蓝天碧海间的丰碑,向世人讲述着“2011 深圳”的盛况与荣光。

创造历史 铭写新碑

8月16日晚,深圳湾体育中心。显示屏上,比分定格在3∶0。来自深圳大学的范瑛和队友一起,代表中国队成功卫冕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领奖台上,范瑛胸前金色的“海之心”耀眼夺目。这枚金牌,是深圳获得的大运首金,必将被长久收载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之中。

历史是什么?雨果说,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

当盛况空前的第26届大运会落下帷幕,深圳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历史,都在这里写就恢弘新篇。在这段光彩流溢的篇目里,有太多的历史标杆被重新定义:

——深圳大运会共设24个大项,306个小项。健美操、国际象棋和举重等项目是首次出现在大运会赛场上,无论是项目设置和竞赛规模均创历史之最;

——共有15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名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嘉宾参加,其中运动员近8000人,创历史之最;

——中国代表团收获金牌75枚、银牌39枚、铜牌31枚,创造了中国大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刷新了尘封38年、由前苏联在1973年莫斯科大运会创造的69枚金牌的纪录;

——深圳大运会共使用场馆63个,包括比赛场馆41个、训练场馆19个、备用场馆3个,场馆数量创历史之最;

——本届大运会体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共打破14项赛会纪录。为体现竞赛公平,深圳大运会共设31个兴奋剂检测站,进行超过600例的兴奋剂检测,创历史之最;

——全球342家媒体机构、3156人注册采访本届大运会,其中境外媒体47家共330人,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俄通社、日本NHK、读卖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均注册参加,媒体注册人数创历史之最;

——中央电视台组织600余人的转播团队,同时使用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6种语言向全球进行报道,直播时长超过300小时,赛事直播、转播规模及收视率均创历史之最;

——深圳大运会成为2011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外交盛会,共有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及数十位部长级以上的国际贵宾出席开闭幕式,贵宾出席人数创历史之最;

……

深圳大运,让一位老人多年前的梦想化作现实。

“大运会取得突破的标志是,参加的人数、国家和地区不断地创下新高”,这是国际大学生联合会第二任主席内比奥洛博士曾说过的话。这位睿智老人毕生的心愿,是“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让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从1959年都灵首届大运会45个国家和地区985名运动员,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创纪录的152个国家和地区、近8000名运动员。深圳这座梦想之城,将内比奥洛博士的心愿悄然实现。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班固在1000多年前写下的话,直白却深刻。即便是用最峻切的眼光去回溯历史、躬视自身,我们也不得不承认: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举办,为这座青春之城,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发展,树起了一座令人心生敬意的里程新碑。

 

 

别具匠心 厚积薄发

作为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主席,梅罗先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中国了。梅罗说,虽然自己几乎经历过近30年所有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但此次深圳大运会的组织水准之高、赛事之精彩,仍然让他倍觉惊叹——

“把深圳大运会与世界上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任何一个综合性运动会相比较,它都毫无疑问是‘TOP级’的。显然,深圳为举办一届杰出的大运会运用了自己的智慧。”

梅罗的洞见直抵“肺腑”。他所说的智慧,指向的,是深圳为举办一届彰显“青春、创新、绿色、和谐”的大运会,所付出的长久的思考。

深圳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深圳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年轻城市,做任何事情都想探索一些新的途径,举办大运会也是如此。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从获得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权的第一天起,深圳就在思索:这座以创新为灵魂的城市,该如何向世界呈献出一场与众不同的青春赛事?如何让这座年轻城市的先锋品格与大运精神相互融合,为深圳和大运会树立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当深圳躬身自视,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确立“办赛事、办城市、创文明、惠民生”的办会方针;当深圳凝聚社会智慧,独具匠心地将“和而不同”的中国价值与城市国际化的定位相结合,自信地向世界亮出“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的核心理念,并为之脚踏实地日夜践行时,一场里程碑式盛会的最终出现,其实只是水到渠成。

一路走来,深圳一直秉持着自己独特的思路。

在宏观上,深圳始终坚持让“办赛事”与“办城市”双轮驱动。

4年多时间,借力大运,深圳无论是在交通、基建、绿化等城市硬件,还是城市文明、民生福利等软件上,无不焕然升级,令人耳目一新。但“办城市”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以“赛事”为核心,为确保“让赛事更精彩”而殚精竭虑、精益求精。

在实际操作中,深圳恪守的,是以节俭为底色的“最低”与“最高”标准。

场馆功能以满足大运会赛事运行的最低要求为底线,充分考虑后续利用,杜绝浮华和浪费;在赛事服务上,坚持比肩奥运会的“最高”标准。对热情、专业、细致、安全的追求始终不懈,力求以“情”动人,让世界感受到一座青春城市的真诚。

于是,两条耐人寻味的逻辑链呈现在我们面前。

办赛事,促进了深圳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城市的跨越发展,又以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态势,为大运会实现“不一样的精彩”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保证。

“最高标准”与“最低标准”的并行不悖,成功实现费用节俭,服务不减。真正做到让赛事回归体育,让运动员成为大运会舞台上的真正主角。

英国天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曾说,我们的梦想必须足够宏大,这样,在追寻的过程中,她才不会消失。

但——如何让宏大的梦想变成现实的丰碑?

创新务实,厚积薄发。这,就是深圳的回答。

辟启山林 收获未来

从开幕式打开“世界之门”,到闭幕式推开“世界之窗”,一场多元共生、欢乐交融的世界嘉年华告一段落。

送别四海宾朋,深圳人蓦然发现,自己远比客人们幸运得多。十余天的激情盛会,让来自五洲四海的莘莘学子相聚恨短,却给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留下了足以长久受益的巨大财富。

一场盛事,为运动之城“雪中送炭”。

在关于深圳的诸多描述中,“运动之城”可谓实至名归。在这座城市里,体育人口比例超过45%,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420多万。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二元化客观存在。运动场馆,尤其是原特区外场馆设施的不足,已然成为制约城市运动人口增长的“瓶颈”。

主办大运会,深圳共新修和改造场馆63个。这些场馆赛后将全部成为向市民开放的文体活动中心。其中,很大一部分布局在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足的地区。它们的落子布局,使健康与活力成为城市恒久的气质与财富。

一次盛会,让青春之城收获未来。

大运会执行局成立时,大部分成员是“80后”。他们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岗位职能相去甚远,有些成员甚至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经验匮乏,困难重重。

在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力推“80后办大运”的思路下,这群来自全市各个领域的年轻人,面对大运会这样一个需要协调整合体育、建筑、环境、教育、外交、服务等众多职能领域的“庞然大物”,毅然选择迎难而上。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作为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第二大综合性运动会,大运会的组织和主办无疑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多样性的系统工程。而正是这群年轻人,凭借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高效有序地完成了各项筹办工作,最终,令世界惊艳。

在关于“80后办大运”的诸多解读中,有一种视角颇具高度——

“80后办大运”实践的成功,为深圳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经验和运作能力的青年人才。在夯实城市人才储备结构的同时,将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

一座丰碑,令“体教结合”深入人心。

100多年前,顾拜旦先生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奔走呼号。这位“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内心最核心的动机,就是促使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体育功能认知的延伸,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只有让体育与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人格健全的新一代运动员和新一代大学生。而根植于高校体育的大运会,毫无疑问是“体教结合”最为坚定和纯粹的践行者。

鹏城8月,大运会激情绽放。这场青春盛事,令中外大学生近距离地感触着体育的魅力,加深对体育力与美的认识和了解。而深圳本地高校的学子们,无疑是这场盛事最大的参与者及受益群体。

体育为媒,青春相约。

赛场上,27名出自深圳的大学生选手代表中国征战大运。何姿、陈志威、范瑛等深圳选手披金摘银,激发着深圳学子的体育热情。

赛场旁,数以万计的深圳高校大学生以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演出团队等身份直接参与大运会。作为东道主的他们,在这个夏天付出了汗水,甚至泪水。收获的却是友谊、坚韧、创新、协作……这些课堂上难以尽然的青春颜色。

卢梭曾说,身体虚弱,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深圳大运会所树立的巍峨新碑,势必将让“体教结合”之旗在深圳、乃至中国高校上空猎猎飞扬。

深圳模式 驱动世界

这个8月,国际大体联新任主席加利安,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深圳各场馆之间。在观摩了一场场精彩赛事之后,他不吝赞扬:“这次大运会确实值得我们使用‘最高级别’这个词,也是我个人所知的最好的一届大运会。”

国际大体联跆拳道技术委员会主席肯·明也发出几乎同样的感叹:“深圳大运会所达到的高度,是以往大运会难以企及的。深圳为今后的各种赛事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模板。”

的确,在2011年的这个夏天,怀揣着“再创大运历史,再现深圳辉煌”抱负的深圳,以令人瞩目的“深圳模式”重树标杆,驱动世界。

深圳模式,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理念创新绘就范本。

创新是深圳之魂。就连这个城市本身,都是源于31年前的一个伟大创意。

在深圳大运会上,创新意识、创新做法几乎无处不在:开闭幕式不燃放焰火,不邀请明星;会徽和吉祥物设计打破50多年来写实的传统手法;火炬传递“搬”上网络;用预算结余与社会资金,创新性地设立大运留学基金……这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当是大运会市场开发中的“深圳模式”。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主任庞德曾指出:“如果从当今的体育中拿走商业伙伴和商业精神,剩下了什么?正如一个巨大而精巧的、用了100年时间加工完善的发动机没有了燃料。”

与奥运会商业开发的巨大成功相比,大运会由于自身的属性特点,市场开发程度一直较低。2007年的曼谷大运会,除了国际大体联的一家长期合作伙伴外,只有4家泰国企业成为赞助伙伴。

当大运会主办权花落深圳,以“敢闯”闻名于世的深圳人,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务实高效的运作手法,硬是在前人驻足的泥泞中闯出一条新路。

赛事筹备之初,深圳就制定了“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市场开发战略,对媒体传播、商业赞助、文化活动、门票销售、特许经营等7个大项、35个小项的开发项目实施深耕细作。

对于大运品牌文化的深度挖掘,成功使可口可乐、微软等成为深圳大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巧妙利用地缘优势,让招商银行、南方电网等珠三角名企与大运携手;灵活设置门槛,让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参与大运,实现共赢……这届大运会,深圳共揽得44家签约赞助商。

深圳,将大运会的市场开发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持续发展和理念创新,提供了具备典型研究意义的“深圳样本”。

深圳模式,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织架构的完善提供借鉴。

对于大运会这样一项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而言,成功举办的前提,是具有一个组织规范、运转高效、人员精干、博采众长的强力组织机构。在4年多的时间里,深圳在大运会的赛事组织系统上,因势而变,进行了众多有益的尝试,收获颇丰。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锋气质。

2007年初,深圳获得第26届大运会举办权。在完成从申办到举办的角色转换后,深圳确立了大运会组委会、执委会和执行局三级组织架构,为筹办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1年4月下旬,大运会各项工作由筹备阶段转向“赛时运行”状态,前期的“三级体系”随之转为“赛时运行指挥系统”。深圳设立了大运会赛时总指挥部及19个专项指挥部。更为扁平化的组织系统、更为高效的协调机制,让大赛前矛盾多发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在赛时,深圳大运会实施场馆主任负责制,向各比赛场馆充分授权,确保了赛时各场馆的运行顺畅,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处理。

刚刚卸任的国际大体联前主席基里安先生,在考察了多项赛事运行情况后,由衷地表示:深圳的办赛组织模式,对未来大运会的组织形式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非凡的借鉴意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几天前,印度代表团团长辛格先生在依依惜别之际,在大运村的留言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2011年深圳大运会,是人类在太阳下追求完美的绝妙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