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读书少发呆

 简单真好2 2011-09-05
 想读书,总能找到办法挤出时间,而不读书的理由也有很多种,归根到底,就是不想读而已

  开展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

  哲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老家有句通俗易懂的话,“做人不读书,相当喂头猪。”此话的确很糙,但个中道理还真不糙。阅读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

  8月13日,上海新闻出版局发布了一份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有6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此观之,人们至少认为阅读是件重要的事。

  而这件重要的事却不令人乐观。今年4月,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在2006年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弹指一挥间,5年过去了,这个“人均”仍然徘徊不前。

  有一组数据曾经比较,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以色列人为64本;俄国人为55本;美国人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 本。这个数据对于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的国家来说,令人汗颜不已。

  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更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网上援引大前研一的话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该国人的头脑,而头脑则取决于读书多少。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

  没看过大前研一的书,他说没说这话,我不确定。但中国人读书时间太少,却是事实;说一些城市按摩店多过书店,也没有冤枉。曾经被很多人喜欢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已退场,有着16年历史的北京著名人文学术书店“风入松”宣布歇业,上海季风书店正在不断减少分店,广州学而优书店暨大分店被迫清仓停业……从北到南,这些书店纷纷倒下,是一个信号标,说明实体书店的冬天要来了。自然,实体书店的减少,和网店的兴起不无关系,但实体店零落到如此地步,也不单是网店兴起造成的,这与人们读书的兴趣、喜好和热爱程度密切相关。

  看到一条微博这样写道,“在日本地铁里,5个人就有5个人读书看报;在台湾,5个人就有3个人读书看报;在香港,5个人有2个人读书看报;而在我们大陆的地铁中,5个人中往往有两个人在讲话,而另外三个人在听他们讲话。”境外的状况不晓得,但在大陆地铁里,看书者的确不多。学者许纪霖评论“即使有座,读书看报者也寥寥。发呆能力世界第一。”北大纵横商学院副院长王家骢的评论更辛辣:“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思考下一顿吃什么”。这些话虽夹枪带棒的,但良苦用心,无非是要刺激一下大家,让人们多读读书,别做呆子和饭桶。

  记得一位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出,如果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笔者发现,虽然地铁多数时候挤得要命,不方便读书,但看书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太少了。后来想,真要看书,除了纸质书,也可以将电子书放在手机里阅读,也可以找有声读物,用手机“听书”。想读书,总能找到办法挤出时间,而不读书的理由也有很多种,归根到底,就是不想读而已。

  前面提到的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的确寒碜。而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应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要拜教育所赐。雨果说,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所监狱。英国法学家梅茵也说,监狱之所以补学校不足,是因为后者少了若干,而前者便一定多了若干。如果一些孩子,主要是农民工子女,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享受到,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不足5本,也就不稀奇了。北京最近拆迁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舆论沸沸扬扬,好在有关方面说不会让孩子失学,会让他们有书读,但愿言而有信,落到实处。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若没有全民阅读,不仅仅是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而且不可能有文化积累,一个民族的文化无法绵延流长,都无法真正站立。只有书店多过按摩店、读书的多过发呆的,文化才能大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