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草茶事里的生活美学:打盹一族 - -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朵老乌云o 2011-09-05
他们的生活,是相当翔实具体的,蛋糕要一分一秒地烤,花草要每天浇水施肥,咖啡要精心耐心地过滤,是非常踏实的。”“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打盹生活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种生活既懒,又勤劳;或者这样说,他们很勤劳地懒着。这种打盹生活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不功利的,很无用的。”

    

    10月31日的晚上,艾莉把院子里的花儿搬进屋子,天气预报说要降温。这天夜里开始下雪,北京多年来在立冬前还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第二天,雪花依旧纷纷扬扬,院里还有紫竹,不怕冷,可以过冬;有银杏,“银杏要放在外面冻着,经过一冬,春天爆芽更好”。艾莉说,她要盘算着怎么让院里的植物过冬了。

  在钱粮胡同这个小院子里,种着几十种花花草草,两株大树,一株是香椿,一株是臭椿,艾莉说:“前人的生活其实是很讲究的,你看这椿树,春天早早可以吃香椿芽儿,夏天浓荫可以乘凉,由秋入冬又早早掉叶子,不会遮挡屋里的阳光。”这所院子位于北京的老城区,门口正在挖沟进行“煤改电”的工程,艾莉说:“能租下这么个院子真是奢侈,不管外面多乱,回到这个院子里,顶多半小时,心里就安静下来了。”

  她已经在这个院子里待了4年,将这里经营的咖啡馆命名为“胡同里的美树馆”,4盆“国兰”摆在北边的窗台上,兰花喜欢背阴处,每年立春开花。5月的一天,她种的西番莲开花,她端着相机拍摄,开花的时间持续了半小时,她说她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这种原产南美的芳香水果不可能在北京结出果实,但她说,看到花开,她就感到满足了——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一切其他事情,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每年春天,艾莉会去云南看花,她从大理带回半夏和天南星的种子,种在北京的院子里。她把公寓楼里的植物都摆到院子里来养。“哪种花好养?要我说,哪一种花都不好养,你都要养啊。”她把“养”字拖了个长音,强调养育是一种责任,“院子里养花,空气流通更好,现在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怎么把南方的植物在北京养好”。

  三角梅,广州人叫勒杜鹃,云南人叫叶子花,古称九重葛,原产南美洲巴西。艾莉小心伺候,到了夏天居然枝繁叶茂红花朵朵,“恨不得以为自家小天井是全世界最美的那个小天地”。也许因为冬天温度不够的缘故,第二年3月,新撒的草籽长出来了;4月,金银花也爬满了墙;5月,香椿树都没芽儿可吃了,三角梅还没有复苏的迹象。艾莉不甘心,隔几天刮开树根看看,嘟囔一通:明明还是绿色的,明明还活着的呀。然后,奇迹真发生了,三角梅发芽了,长新叶子了。

  武汉大学的李澜老师,没有院子,但她家阳台上种着牵牛花、杜鹃、瞿麦。她说,正打算给校园里的植物写一篇笔记,她眼中的花花草草大多和诗词歌赋发生着联系,哪个是“南有樛木,葛蕌萦之”的葛蕌,哪个又是“言采其薇”的薇。今天看见了桃之夭夭,明天看见了桑之未落,一路几千年下来,植物仍在,歌也仍在。

  有一段时间,李澜住在日本一个小城市的公寓里。眼见旁边邻人的庭园,从夏天的紫阳花,开到秋天的丹桂、秋海棠,园中的柿子由青转黄再变红,直到被乌鸦掠夺一空。她想起松尾芭蕉的名句:秋深也,不知邻人做何事?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日本的审美观》,她说:“日本人善于在方寸之地经营出精微简洁的趣味,庭园也如俳句一般点缀着‘季语’。日本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植物性’,美学家今道友信说,日本人对于自然风物的美学感悟,可以称为‘植物美学观’。奈良时代形成的美的范畴总称为‘物哀’,本意是美丽,细密。其本来的形象在于植物自我生命的充实的美,树叶郁郁葱葱,繁茂致密颤动着的跳跃感。日本人习惯于从自然风物中感悟美,植物的生长状态成为审美意识,表达审美意识的一些基本语词都来自植物,比如静寂,余情,冷寂,这尤其与表达植物由秋到冬的状态有关。”

  李澜提到日本美术家杉山明博的《日本文化的型与形》说,日本人属于“地人”,与土地关系密切,日本人依四季变动所有的生活物品,器物或者挂轴,以维持生活的质感。他们了解四季变化生命的无常和轨迹,感知自然各种大地树木必将老去的灭绝之美,体会晚秋的物哀之情,这都是地理对人的影响。

  “德富芦花的爱好自然,有基督教的因素,更多的是托尔斯泰的影响。他39岁去俄见过托翁后,40岁就决定要身体力行晴耕雨读。他当年迁居的乡下,是今天东京的世田谷区。他把自己的田园生活记录叫做《蚯蚓的梦呓》。一个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要种树种菜掘井,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种水稻繁难些,他只好到附近的米店买米。”

  事实上,从陶渊明到梭罗,许多人都表达过“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想法,德国作家黑塞在享受自己的园圃之乐时,是以中国隐士为精神楷模的,“他进入深山求道,茹食花瓣为生,借以摆脱世俗的一切羁绊”。孚克·米谢尔斯将黑塞的诗歌、画作编辑为《园圃之乐》一书,“花朵年年如期盛开于草原,历数千年而不曾爽约;而世界强权、朝代与国家则终将败亡,明朝便烟消云散”。黑塞于遽变中知常守恒的认识,为我们这些汲汲营营,溺于声色犬马,野心勃勃的世人提示了一个启示,几乎与但问耕耘的路德的一句格言全然一致:“纵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仍将栽下苹果树苗。”

  黑塞自己的诗是这样的——“在夏天衰逝之前,且让我们再次照顾园圃。为花木浇水,它们皆已疲惫。即将凋谢,也许就在明天。而于世界再度疯狂,被枪炮声淹没之前,且让我们为一些美好的事物高兴,为之欣然歌唱。”

  这些美好的事物包括,享受一杯咖啡,烹制一块蛋糕,养鱼,学琴,调香,摆弄花草和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