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秀水拖蓝 2011-09-06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 休闲读品杂志社 - 《休闲读品·天下》网易官方博客

日本仙台若林区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巨大打击

北京时间3月11日13:46,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海啸。

种种现象表明,地球似乎进入了一个地震频发期,而我国又处于频发期的地震带上。面对地震,世界各国都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地震预测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有相当一批从事地震趋势预测的专家也提出了这一趋势,甚至有学者预测到了某一年可能发生地震的大致位置。本刊第四辑以专题形式对地震做了相关研究,以期在地震预测、地震防范等方面提供参考。尽管这些研究只是探索性的成果,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确定因素,但对于提醒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还是有推动作用的。

中国地震带分布说明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 休闲读品杂志社 - 《休闲读品·天下》网易官方博客

  地震两年后的北川县城

通过对我国地震活动情况的统计和研究,地震(地质)学家在我国境内划分了23个地震带,并按其地域分布和活动特点又划为华北地震区、台湾地震区、西南地震区、华南地震区、西北地震区和东北深震区。

范围

地震带

主要涉及城市

历史特大地震记录

伤亡人数

华北地震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郯城-营口带

沈阳、济南、大连、青岛、徐州

1974年辽宁海城(7.4级)

1328人死亡

27538人受伤

燕山带

北京、天津、

1976年河北唐山(7.8级)

24.2万人死亡

16.4万人受伤

山西带

太原、运城、大同

1303年山西洪洞(8级)

近47.6万人死亡

渭河平原带

西安、三门峡

1556年陕西华县(8级)

83万余人死亡

河北平原带

石家庄、邢台

1966年河北邢台(7.2级)

8182人死亡

51395人受伤

东北深震区: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北部

东北带

鸡西、牡丹江、延吉

1999年吉林珲春(7级)

不详

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东南沿海带

福州、厦门、泉州

1604年福建泉州(8级)

2000人左右死亡

8000人左右受伤

西北地震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银川带

银川、石嘴山

1739年宁夏银川(8级)

50000余人死亡

六盘山带

固原、平凉、

1920年宁夏海原(8级)

24万余人死亡

河西走廊带

酒泉、武威、张掖

1927年甘肃古浪(8级)

40000余人死亡

天水-兰州带

兰州、天水

1654年甘肃天水(8级)

30000余人死亡

塔里木南缘带

叶城、和田

2001年新疆-青海交界(8.1级)

无伤亡

南天山带

喀什、库尔勒

1895年新疆阿图什(8级)

不详

北天山带

乌鲁木齐、伊宁

1812年新疆尼勒克(8级)

58人死亡

西南地震区: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滇东、滇西带

昆明、曲靖、昭通、大理、丽江

1970年云南通海(7.7级)

15621人死亡

32431人受伤

腾冲-澜沧带

腾冲

1988年云南耿马(7.6级)

743人死亡

4105人受伤

武都-马边带

成都、绵阳、武都

2008年四川汶川(8级)

69195人死亡

374177人受伤

康定-甘孜带

康定、甘孜

1725年四川康定(7级)

不详

安宁河谷带

西昌、攀枝花

1536年四川西昌(7级)

10000余人死亡

西藏察隅带

墨脱

1950年西藏察隅(8.5级)

近4000人死亡

西藏中部带

拉萨、日喀则

1950年西藏当雄(8级)

54人死亡

台湾地震区: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

台湾东部带

台东、花莲

1920年台湾台东(7级)

不详

台湾西部带

台北、高雄

1999年台湾南投(7.3级)

2378人死亡

6534人受伤

 

 

地震尚无法预测

面对地震灾害,我们能否像预报天气变化一样提前知晓它的来临呢?答案是目前还不能。现在,人类的科学手段仍然无法做到准确地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报。地球内部的活动十分复杂,以至于专业人士都戏称“知天易懂地难”,天上放几个气象卫星就能把整个地球的大气变化都看得清清楚楚,而要搞清楚地下的岩层活动,却要依靠地下钻探,这项研究十分困难,仅凭现有的钻探技术至多只能达到地下十几公里,但地震震源深度一般都在地下几十公里之下,可谓鞭长莫及。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 休闲读品杂志社 - 《休闲读品·天下》网易官方博客

河北理工大学内唐山地震遗址 

在目前预报地震的条件还不具备的前提下,各国对于地震的预报都十分慎重,因为地震一旦误报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巨大的。1972年,两个墨西哥人向政府预报说,该国的皮诺特巴纳尔市将发生地震,结果,这一“预报”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事后,皮诺特巴纳尔市市长忿忿不平地抱怨说,这次“预报”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68年8月发生的7.5级地震还要严重。

国外防范经验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地震预警机制,即由国家根据地震的相关信息,统一发出相关指令,引导、规范民众采取有秩序、有步骤的防震措施。通过这一机制,我国曾成功地防范了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7.4级),并大大减轻了地震破坏,但这也仅仅是一次十分幸运的、特殊年代里“人定胜天”的思想产物。

在地震预警方面,日本在2007年启动了“紧急地震速报”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地震时纵波传播比横波传播快的原理,在探测到纵波后立即发出预警,在数秒或数十秒内提醒居民采取防震措施,同时向煤气、供电、运输、建筑等部门发出警告,使相关部门停止作业并采取安全措施。2007年新澙县发生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后,铁路和建筑部门立即停止列车营运和起重机作业等。然而,在预警地震烈度和时间准确上,这套系统还是有不足之处。2008年,日本南部一小岛发生5级地震,当地居民在地震后6秒钟后才收到警报。同年,该系统还曾低估过日本海岸地区的一次地震的烈度。预警系统要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发送,并要民众及时得知和采取措施,其间存在很多难度和风险,尽管如此,这几秒乃至几十秒的时间对于一场地震灾害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 休闲读品杂志社 - 《休闲读品·天下》网易官方博客

地震后,人们在仙台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排队取水

日本对于地震宣传十分重视,专门设有一个频道向公众进行地震宣传和实时公布地震信息。地震研究人员直接把观测到的结果公布后,同时整理出相关地区的所有地质运动断层的观测结果,让公众根据具体情况,自己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你发现自己的房子恰好位于断裂带上,那么可以选择加固或者尽快搬家。

此外,日本还利用建造地震纪念馆和设立防灾日等措施积极地在国民中推广地震防灾教育。日本保留了一些地震遗址,修建了专门的纪念馆。在纪念馆里设立了地震影像馆,影像馆利用3D影像等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地震发生时的巨大震撼。纪念馆里还有防震知识专区,方便参观者了解地震逃生、灾后自救和防震措施等知识。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为防灾周,在此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演讲、展览、模拟体验等等。

而此次日本地震,这些预防措施及防范经验将发挥很大作用。

假如地震明天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 休闲读品杂志社 - 《休闲读品·天下》网易官方博客

都江堰市内一家属区地震遗址

未来展望:整个地震带的防范

美、日等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尽管目前,人类还不能有效地预测地震,但采取一定措施的前提下是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的。一般来讲,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六个因素有关,即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发生的时间、地貌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建筑物的质量和地震的防御状况。其中后三个因素则是人类可以控制的,通过对采取有效手段完全可以降低地震灾害的程度。

一、对位于地震带的居民点进行地质构造勘察,通过研究分析,对其中一些地质条件十分危险的居民点进行搬迁和改建。在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所在的曲江镇是受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个城市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北川县位于山谷中河流川地上,这里是古河道摆动遗留下的松散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平原,这些松散沉积物在地震时容易出现液化现象,形成地基失效(建筑学术语,即地基土因荷载过大或承载力降低,发生过大变形、位移而导致建筑物破坏的现象),瞬间造成的建筑物整体倒塌和损毁。同样,因为城市规划选址的问题在国外也有相应的例子。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连续发生8.1和7.6级强震,距震中约400公里之遥的墨西哥城也受灾严重,城内主要办公楼和高层楼房全部倒塌。事后调查发现,原来墨西哥城建造在了古湖泊相沉积上,地震时引发了地基失效。

二、提高地震带建筑物设计标准。据统计,地震时人员伤亡的95%都是由于建筑倒塌造成的。如今,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高楼林立,我们几乎时刻都要在这些高大的建筑物里面工作、学习和生活,一旦发生地震,这些建筑无疑是对生命的最直接威胁。尤其是对于一些人员密集的建筑如学校、商场、影剧院等建筑,应充分做到抗震设防的标准,实现“大震不倒,小震不坏”的要求。唐山地震时,启新水泥厂的办公楼经受住了地震的冲击,因为它的设计者曾在地震频繁的日本留过学,所以注意了建筑的抗震性能,该楼震后经修复后至今仍在使用。如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就出现倒塌,人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映、躲避,就会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所以,只有加强抗震性能的建筑在地震中保存下来,在地震中不倒,人们才有逃生、生存的希望。

三、提高地震带民众防震意识。地震时,人们出于强烈的求生欲望容易出现慌乱,甚至屡屡会出现跳楼求生、踩踏事故等不必要的伤亡。一般遇到地震时,最优先的选择当然是冲出房屋了,但地震发生时间非常短暂,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所在建筑是楼房、反映不及时等等,所以最好是先躲避在屋内安全的地方(如桌下、墙角等),等地震过后迅速冲出屋外。反之,如果地震时立即跑出,很容易被空中掉落的砖块、物件砸中出现伤亡。对于学校、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组织逃生演习尤为重要。唐山地震后,通过对947名幸存者的调查表明,在采取避震措施的258人,有188人获得成功而安全脱险,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所以,提高民众防震意识首要的就是普及地震地震相关知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地震,不再会在地震中恐惧和慌乱。同时,完善地震监测信息的公开机制,使普通民众能够及时获知地震监测的具体情况,消除不必要的社会恐慌。比如美国加州的居民就可以随时从相关机构的网站上查到加州每天24小时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最后,树立人们的防震意识。防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平时具备防震意识才能有效地将防震措施贯彻到位,在灾难来临时保证自己的生命和较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根据居民点类型建立和规划相应避难场所和疏散带。大城市里高楼密集,一旦发生地震,必须要有相应数量的开阔地带便于人们逃生和震后救灾。这些开阔地带平时以公园、广场、体育场的形式存在和使用,只需做好相应的抗震预案,一旦地震出现,紧急启动相应工作步骤即可成为应急避难场所。

五、建立防震应急系统。地震早期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确定地震的位置及强度,利用现代通信以及快速但是强度弱的纵波和慢速却强烈的横波的时间差,在破坏性的地震波达到之前,发出预警信息,从而能够采取紧急措施,减轻人员财产损失。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在成都以西100多公里处,地震面波需要40秒左右才能达到。如果利用该地震附近的地震台(假定50公里内有两个台),根据地震的P波特性,可以在十几秒钟内初步确定地震地点及强度,成都就可以有20多秒的预警时间终止关键性活动(学生上课、重要会议、医院手术、高速列车、金融交易、军事演习、危险性工业品生产等),以及对电、煤气、自来水等设施进行暂停,减少由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