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果类
苹果 【异名】 柰、柰子、频婆、平波、超丸子、天然子。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实。 【化学成分】 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糖,含量随品种而异,蔗糖约4 %,还原糖6-9%。含酸约0。5%,主要为苹果酸,尚含奎宁酸、柠檬酸、酒 石酸。芳香成分中醇类占92%,羰基类化合物6%,以及酯、酸等。 【性味归经】 甘,凉。 【功效主治】 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 【用法】 生食,捣汁,熬果酱。
美食肆
香蕉 【异名】 蕉子、蕉果。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化学成分】 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11%,维 生素A、B、C、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等。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润肠,解毒。主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 【用法】 剥皮生食。治痔疮便血连皮炖食。不宜过食。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食 。 内容来自
梨 【异名】 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化学成分】 仿糖类(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B1、 B2、A,钙,磷,铁及微量蛋白质和脂肪。 【性味归经】 甘、微酸,凉。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 惊狂,噎膈,便秘。 【用法】 生食,去皮核捣汁,熬膏,或水煎服。脾虚便溏及寒嗽者忌服。
内容来自
桃子 【异名】 桃实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实。 【化学成分】 果实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碳水 化合物7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0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 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 尚含挥发油、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糖分中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 【性味归经】 甘、酸,温。入肠、胃经。 【功效主治】 生津,润肠,活血,消积。 【用法】 鲜食,作脯食,或煎汁饮汤食肉。多食令人生热。
美食肆
西瓜 【异名】 寒瓜、天生白虎汤、夏瓜、水瓜。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 【化学成分】 西瓜汁含瓜氨酸、ALPHA-氨基-BETA-(吡唑基-N) 丙酸、丙氨酸、ALPHA-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乙二醇 、甜菜碱、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主要为钾盐)、维生素C、BE TA-胡萝卜素、GAMA-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等。尚含乙醛、 丁醛、异戊醛、已醛等少量挥发性成分。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主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 利,口疮,喉痹。 【用法】 生食,绞汁饮,煎汤或熬膏服。脾胃虚寒、湿盛便溏者不宜食用。 美食肆
葡萄 【异名】 草龙珠、山葫芦、浦桃。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 【化学成分】 含葡萄糖、果糖、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 酸、各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每100克含蛋白质0。2克、钙4 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 、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 【性味归经】 甘、酸,平。入肺、脾、肾经。 【功效主治】 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 风湿痹痛,淋证,浮肿。 【用法】 生食,浸酒,煎汤,或绞汁饮。多食易生内热,或生腹泻。
橘 【异名】 橘实,黄橘。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 【化学成分】 含橙皮甙、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维 生素B1、胡萝卜素、隐黄素等。 【性味归经】 甘、酸,凉。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主治胸膈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 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用法】 剥皮生食,或绞汁取液饮。风寒咳嗽及痰饮咳嗽不宜食用。
山楂 【异名】 鼠查、赤瓜实、赤枣子、山里红、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查的果实。 【化学成分】 含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齐墩果酸、枸椽酸、黄酮类 、内酯、糖类、甙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鞣质、 钙、铁等。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主治肉食积滞,(疒+徵)瘕,痰饮 ,痞满,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 【用法】 生食,煎汤,熬膏,或作丸、散内服;也可煎水外洗或捣敷患部。脾胃 虚弱者慎用。 copyright 美食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