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作风要务实

 倦意江湖 2011-09-07
  近来,多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层层分解招商引资任务,逼官造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招商引资,繁荣地方经济,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单凭领导意志和硬性规定,不仅动机可疑,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灵魂,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但令人遗憾的是,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在现实中时有发生。有的干部整天忙忙碌碌,关心的多是如何使部门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群众的安危冷暖并不是他们的兴奋点;有的也“深入”基层,但往往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身入”,并非“心入”,能否取到真经,让人怀疑;有的对工作也“高度负责”,但往往是为了所谓政绩和形象,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也很讲规则,但对“显规则”是想着法子绕着走,对“潜规则”则彼此心照不宣,高度默契。诸如此类的问题充分表明,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对此,中央早已三令五申,明文禁止。但为何禁而不止?归结起来,根子在于一些人党性不纯,私欲作怪。

  加强作风建设,在务实上下功夫,需要多管齐下,但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做到深入基层察实情、不图虚名说实话、心系群众办实事。

  察实情是发扬务实作风的重要前提。现实中有些干部似乎忘了这一条,他们想问题、办事情,多是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即使到基层也是“葫芦掉到井里――在下边漂着”,谈问题似是而非,讲道理肤浅表面;更有的甚至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要求麻木不仁。中华民族向来就有重视社情民意的优良传统,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知民情、顺民意、得民心作为“为政之道”、“执政之要”。我们共产党人就更应该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和实际工作中去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说实话是发扬务实作风的基本要求。丁是丁,卯是卯,有喜报喜,有忧说忧,是我们党一贯的传统和作风。但有些同志却生怕得罪人,遇到问题绕着走,习惯于说套话、空话、大话,甚至说假话,让人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可往往是“工作在会上,干劲在纸上,行动在嘴上”,其结果必然是高谈浪费了很多时间,阔论耽误了许多事情。对此,中央领导同志严肃指出,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

  办实事是发扬务实作风的核心内容。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关键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只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我们的党和人民就一定能水乳交融、患难与共,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