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如何阅读年报

 昵称606176 2009-12-15
阅读分析公司的年度报告,我认为应该以怀疑的角度去仔细琢磨报表的真实性,对于年度之间变化最大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要有怀疑的心思,去发现问题,要以怀疑的角度去思考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然后去寻找解决疑问的方法。 比如看一下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并与上年比较,看有什么变化,业绩好坏的转变我们从指标可以看出一些东西,但其为什么会改变,比如业绩变化有可能是公司经营业务的正常蓬勃发展,有可能公司造假,还有可能是公司政策变更,那么这我们可以看一下年度报告公布的会计政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都写出来。会计核算方法、核定报表的方法等等都会有披露,如果公司发生变化,会指出会计制度的变更,显然这张报表跟上年没有可比性。比如一些公司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会计准则频繁改变是一些陷阱,变多了以后可能就是在浑水摸鱼, 还有公司管理当局人员的变动、管理层的更换、大股东的改变、会计事务所更换。如果一个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年报主要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跟投资者之间是不对称的,私下里干什么你不知道,中间谁来过滤这个信息,把这个信息变的透明一点?经过过滤掉我们会的出一些意见,这些意见肯定对我们有帮助,但这些意见如果是不干净的意见,收买cpa,购买审计意见,我花钱请你来也当然有让你走人,也有正常原因换会计师,非正常的原因也是很值的我们思考的。很多事务所变更的理由都是会计师工作量很大腾不出人手,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务所还有钱不赚,除去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德勤(DTT)、和安永(EY),国内事务所的业务真的有那么饱和嘛?值的思考。 一、 财务数据分析 一个财务系统细分起来有上百项指标,对于专业人士有用,但是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哪有这么多精力去研究。 1. 分析报表的几个常用指标 1) 同去年相比的利润增长幅度,比如去年是一亿,今年一亿二,这个增长就有意义。但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一般要看连续三年的平均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浮动上下不超过20%,这就比较正常。如果超过过多就基本上都存在问题。除非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公司报表增加,也就是公司合并的范围变化等有些个别因素之外,合同报表没发生变动那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 2) 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在比较好的公司8%、9%已经是比较好的公司一般的行业标准。 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盈利质量,就是钱拿没拿回来,但我认为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关心盈利能力,比去年盈了多少,每股收益涨多少,利润总额涨多少,大家都关心这个。但有利润没现金流,肯定不能变现,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无论在市场、销售等等都有问题。有现金流没有利润,这个情况不是很多,只是说利润比较低。 4) 扣除后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扣除后每股收益已经把每股收益做了一个过滤,把一些虚的东西剔除掉,对一些不对称的会计信息进行了调整,扣除后每股收益肯定有两种情况,有时候可能比每股收益要高,有的时候要低,低的时候非经营性收益高就给减掉了,如果低的话非经营性损失高。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也同理。企业的各个指标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横看竖看,比如很多公司去年来看报表不太好,那是去年业务不好,提了大量准备金。今年不用提了,所以今年的倍数剧烈增长,严格来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才看的清楚,才容易看到真实的面目。而且某项业务的减少应看出它的必然性,是技术的变更还是经营的问题。  5) 应收帐款的增加幅度:从三方面来看,如果净利润也涨,应收帐款也涨,采用了赊销政策。第二个方面规模扩大带来的应收帐款增加。第三个方面是盈余管理或者叫做技术性处理,说白了就是利润操纵,如果技术性处理的范围非常大,那就是造假。造假是无中生有,没有这个交易,没有这个销售,虚构销售、虚构收入这是造假。会计政策有这样的空间,稍微调动一下,只要不太离谱这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还是有一些令人同情的成分,一般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是造假就该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比如银广夏、麦科特这些公司是造假的最强势的代表。所以看年报不应该看一年,应该看连续的趋势分析,看应收帐款的增加幅度是不是1还是负,如果在1附近还可以,保障倍数还可以。三倍、四倍更好,太高了不太好,如果是负的说明公司情况很糟糕,表明盈利质量低下。 6) 净资产的资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这个钱如果有的话,能不能分到股利,如果净资产过大或者是负的都有问题,负的先弥补亏损,如果过大的话也没钱分,盘子太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平均净资产应该能看出一些背景信息,比如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和该行业是否为夕阳产业等等 7) 偿债能力:就是债务风险高不高,这个也有很多指标,比如看短期的偿贷能力,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指标;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这个指标一般为1的时候,就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好,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良性的指标为2,但我觉的因为流动资产中存在很多非现金和流动很差的数据,比如:待摊费用、预付帐款、存货等等,如果这些数据的金额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在正常的情况都是无法变现,之所以要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变现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存货的价值也较容易受市场行情等其它因素的影响波动。消除存货的影响会使这一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更保险。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在这些指标分析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附注后面的或有负债、担保等潜在债务,把他们要结合起来分析。我们通过偿债能力我们一般可以的出这样的结论:1、一个经济效益好,但没有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企业面对的是付款危机。一个有偿债能力而无获利能力的企业将会萎缩、衰退;一个既无获利能力,又无偿债能力的企业只能破产 。 8) 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能力:周转比例,比如存货周转率,比如20多天就周转完,那这个就很好。存货一种是原材料,一是半成品,一种产成品,会计报表注释后面把存货分成类,尤其是看产成品的比例,这个数字过大导致周转率过低,周转天数过长。应收帐款的周转率或者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可以跟同行业比较,跟历史比较,会计报表有两种分析,一种趋势分析、一种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比例分析,如果跟历史信息等等出现异动,超过了数十倍,你就可以说这个公司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说明资产管理能力差。 9) 特别关注年度报告后面的附注 披露的担保、或有损失、债权债务官司,并没有在报表上列示,但这仅仅只能说还没有马上完全暴露出来,但这些都是隐藏的问题。但这些都是很可能发生的,如果把这些都调整到报表上。那么公司问题就严重了。 2. 透国表面财务数据,挖掘指标对照分析 1) 税项分析。 如果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竟然欠税几千万元,这欠税很可能是虚构的。税既然是虚构的,收入和利润自然也是虚的,其造假手法就是虚开发票。我们可以倒挤计算本年到底应该交多少税,如果发现其与实际余额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该公司在造假;如果发现一家上市公司税负非常低,与其主营收入根本不能配比,那么也有理由怀疑公司业绩的真实性。 2) 应收款和存货分析 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开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为了在税负上不会出现巨额欠税,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时等额增加收入和成本,它必须虚增存货以消化一些购货发票,这样它的存货就出现异常增加。这些虚构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急剧增加(注意:不能仅仅看应收账款,实际上往来账要结合一起看,如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和其它应付款),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此外,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担心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会引起投资者和专业分析师的怀疑,他就把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转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资金打出去,再叫客户把资金打回来,打出去时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打回来作货款,确认收入,所以要注意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往往名不符实;为了提高存货周转率,上市公司故意推迟办理入库手续,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然后少结转成本,以使存货账实符,这样,上市公司虚增的一块利润挂在预付账款上。所以,对往来账款较大的上市公司,不管这往来账挂在那一个科目,都要小心可能上虚构或不良资产的当。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在账龄上做文章。有的上市公司收到一笔5年以上账龄的巨额应收款,据此调减巨额的减值准备,这笔钱的真实性就有很大的疑问。也许根本是上市公司代替的,以此来操纵账龄,以粉饰业绩。 3) 毛利分析 识别上市公司造假还有一个简单方法是测试其毛利率,毛利是衡量公司生产效率的高低,公司利润最根本的体现。但是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某块主营业务收益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在造假。上市公司虚构收入之后往往还有一些迹象,如毛利高的惊人,比如银广夏,利用这种方法应对行业有个基本了解,包括同行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4) 现金流分析 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若反差数额极为强烈或反差持续时间过长,必然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挂账利润或虚拟利润迹象。如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负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往往在造假。 5) 子孙公司分析 现在上市公司造假有两种作法:一种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它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占份额不大);另一种是造假分散,几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现在许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业绩好的不的了,这样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出来的。还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并购进来的,这时要注意其并购日是否合适;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报表进进出出,这些子公司都很可疑:刚并入母公司时,业绩好的出奇,可过了几年,就要置换出去,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6) 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分析 现在很多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是不公允的,这些不公允的交易背后往往是欺诈。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业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其业绩往往不可靠;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创造投资收益也一定要小心,如果往来账在增加,这里面也往往蕴含造假。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最近财政部发出文件规定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应作为资本公积,对于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一定要注意是否合法。 关联方的交易。是我们看年报时应特别关注的,你在报表是看不出来的,但年报里面是有披露的,我们要仔细分析公司经营业绩里面道理有多少是非关联的业绩。关联方分销售和采购两块,在我们报告摘要里面有一个表,采购多少、销售多少。关联销售和主营业务是第一项比例,看比例有多大。如果一家公司主要的销售收入50%以上全是靠一家公司,靠大股东或者一家子公司,如果卖给市场上其它非关联方不太好卖,卖给子公司如果集中度太高的话,关联风险很大。如果一家公司靠一两家来左右命运肯定是不正常的,这不是市场经济风险发散应有的基础。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 重大资产重组情况。收购的公司一般都不是上市公司,我们对他的关注平时肯定不多,信息不透明,在报纸上说我们要收购哪家公司,然后公司的重组收益就会很大。如果超过30%就是重大异常变动,非经常性损益占公司利润构成的30%就有点病,如果50%到70%要重点关注。关联交易、会计政策变动、非经常性损益这些东西会在年报的某一个重要部分写出来。大家只要稍稍有点耐心就能够找到。 7) 资产质量分析 由于虚构收入等原因,上市公司账面有很多资产可能是不良资产,如子公司长期亏损或业绩平平;另外,在建工程一直挂在账上,这也很可能是不良资产,尤其是工期长及过时的生产设备等。不良资产要逐项分析,现在上市公司往往乱投资,所以很多长期投资实际上要做减值准备,有些投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对一些租赁、承包、托管子公司或分公司更要小心,租赁、承包、托管的背后往往是这个子公司或分公司不行了或根本就不存在。 上市公司还喜欢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虚构的收入一定要消化掉,如果一直挂在账上,总有一天会出事的。那怎么办呢?就是通过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消化应收款项,对于固定资产虚构,要结合各种情况分析,如某家上市公司,一年就1个亿的销售额,但生产设备却值3个亿,如果是这样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把成本收回来?这里面蕴含的可能是这些生产设备根本就不值3个亿。这家上市公司虚增固定资产同时,也把自己给套住了,因为每年要计提巨额折旧费,为了保配,必须虚增收入将虚增的折旧费消化掉。 二、 非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同等重要,很多人忽视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比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诉讼、公司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垄断、专利发明是不是自身的,如果有低成本的发明专利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都是非常棒的。非财务信息主要看董事会的讨论和分析。 最后,要关注非标审计报告及管理层对此作出的说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往往蕴含着这家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会计师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一般不会直接地指出上市公司造假,在措辞时往往避重就轻,非常委婉,用说明段和解释段内容暗示该公司存在严重财务问题。如会计师强调“应收款项金额巨大”时,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可能这些应收款项很难收回或者是虚构的;会计师强调“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时,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这些收入可能是虚构的。   阅读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审计报告是大量的专业金融分析师一些人要看的内容。报告多出一两个字都要猜测半天,因为注册会计师压力很大,拿人钱不容易,现在委托关系很糟糕,跟律师不一样,律师只要拿了钱,你说怎么干怎么干。注册会计师给他服务还不能完全不理他,还要照顾到后面的债权人、银行、投资者,拿人钱为人说话,干这样的事情很尴尬,被迫很多话在报告里面隐含,所以要仔细分析。   报告大类分四种意见,报表使用者包括债权人、投资者、分析师、银行等等,要看背后的信息。第一个叫做标准审计报告,就是表述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这三张表的在意见段的结论是: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有这种报告就不用看别的年报,基本上财务信息方面和其它方面可以研究,其它方面不应该有太多的东西。除非注册会计师被买通另当别论,只要没有意外就没有太离谱的东西。 第二种报告保留意见,意见段前面插入“我们注意到……”说明这个报告不完全健康,病灶有严重有不太严重的,看措词有几种,如果说不让人看,由于子公司没审就比较严重了,没审一定有原因。这就要特别注意。仔细阅读审计报告,从而发现财务报表粉饰的可能性、动机、严重程度。 总之,我们在对公司的年度报告分析时,要把他和整个市场结合起来,和同行横向比较、和历年纵向比较等等,多方面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的出一个比较理想的结论 三、 新准则的实行 今年年报内容以下几点新增内容需重点关注: 尽管2006年年报仍会按照旧会计准则编制,但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详细分析并披露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股东权益变更表和具体说明) 要求上市公司分别披露2005年末资金占用情况以及2006年资金占用情况,对未完成清欠工作的公司要求详细披露清欠进展、未完成的原因、清欠措施及责任追究方案; 要求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改过程中作出的特别承诺及其履行情况,未股改公司则应对股改的计划安排作出说明; 监管部门非常关注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问题,要求2006年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应当说明不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原因以及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使用计划 附:其它转摘文章 1. 资产构成情况 应从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上去分析上市公司资产构成情况。一家公司,资产通常有货币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实物性资产、投资性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在这些资产中,有些直接就可为公司产生效益的,如货币性资产、实物性资产、投资性资产;有些则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为公司产生效益,如债权性资产中的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等,需要在一定时间以后才能转为货币或实物;有些资产则尽管帐面上存在,但对公司并不能产生效益。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公司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如短期递延资产的待摊费用和长期递延资产中的长期待摊费用等。如果一家公司总资产中债权性资产和递延资产占的比重较大,那么即使总资产很大,也不一定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你可自行计算资产负债表上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从而分析其资产结构的优劣。 2. 对外投资情况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对外投资是作为一种主要的财务信息来加以揭示的。因为对外投资往往能够反映出一家公司的资金实力、控股能力、社会关系、多种经营方式及收益来源等信息。一般来说,如果在上市报告书上看到某公司对外投资面很广,且投资占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则说明该公司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已经控制了被投资企业。当然分析对外投资还需结合其它一些财务资料来进行。例如,你可从利润表上或财务报表附注说明中去寻找有关投资收益的资料。如果发觉投资金额较大,投资时间较长,但投资收益不大时,就应仔细阅读重要事项揭示,或者直接去函去电上市公司,要求其进一步解释被投资企业的情况。 3. 负债情况及偿债能力 举债经营是现代成功企业普通采用的一种经营手段。在本行业、本企业产品资金利润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时,公司管理者总是希望借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自己的业务。但举债额度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债权人在看到债务人的负债与股东权益比例达到某一数值时,就会停止继续出借资金。而作为股东或潜在股东来讲,上市公司负债大小同自己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资产总额已定的情况下,负债越大,股东权益越小。 你在看上市报告书时,有些反映公司负债情况及偿债能力的资料直接就可看到,如财务指标分析中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按照国际惯例,流动比率通常应保持在2:1水平上,即流动资产应该是流动负债的2倍。速动比率应该维持在1:1水平上,即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待摊费用)应该等于流动负债。但这两个比率的2:1和1:1水平不是绝对标准。你应结合企业经营业务性质和经营周期去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股东权益比率反映股东在总资产中所拥有的权益,它同债务比率正好相反。股东权益比率越大,债务比率越小。在分析债务比率时,应分析该公司投资报酬率高低以及该公司未来收益预测情况。如果投资报酬率较高,未来有较好的收益,则作为股东的上市报告书读者,一般乐意接受较高的债务比率,但作为债权人的读者,一般希望较低的债务比率。 4. 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情况 反映一家公司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好坏的信息资料有很多,在上市报告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首先,分析公司人员素质。主要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主要经历等。此外,还可分析整个公司在册人员的专业人员比例。专业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的构成。其次,分析应收帐款收回能力。应收帐款帐龄长短,往往能反映出一家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能力。由于应收帐款这一资产本身在资金循环过程中并不会增值,以及帐龄越长越有可能成为坏帐,因此,善于管理的人会将应收帐款帐龄尽可能地缩短。你可从财务报表附注说明去分析应收帐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分析应收帐款帐龄长短,如果帐龄在半年以上的应收帐款金额占应收帐款总额的比例较大,则说明该公司在资金管理上较为薄弱,不能将一资本在一年内数次升值。应当指出的是,在我国许多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往往比应收帐款还多。因此,对其他应收款的分析应同应收帐款一样进行。再次,分析存货周转速度。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能反映出公司的销售能力、存货管理水平等情况。在资金利润率已定的条件下,一年内存货周转10次比周转5次,就能增加一倍利润。你可将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去除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初和期末数的平均余额,求出存货周转率。如果某公司年内销售和存货余额在各月是不均衡的,则你求存货平均余额时,就不能简单地将期初数加期末数,然后除以2求的,而应将年内各月平均余额加总后再以平均来求的。年内各月存货平均余额,股东可直接向上市公司去函,索取其有关资料。第四,分析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你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同原值相比。如果发觉比例较高,说明固定资产还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的到应用;如果看到比例较低,说明企业在不久将来,有可能要抽出资金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 5. 获利能力 大多数股民最为关心的是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大小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是看公司的税后利润。由于目前极大部分准备上市的股份公司都是在去年年内由国营或集体企业转制成立的,因此转制后的股份公司没有去年全年的税后利润数。如果将转制前后两段时间内实现的税后利润作为上市公司全年的税后利润,显然不利于上市公司,因为,转制前的税后利润主要是由国家股来创造的。但按照目前财政规定的计算口径,即将年内转制后实现的税后利润除以转制后月份数乘以12个月确定为全年税后利润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国营或集体企业在转制为股份公司时,生产经营过程并没有中断,某些费用被归属于改制前的时间内,而收入被归属于改制后的时间内,这种情况完全可能存在。因此,按全年改制前后两段相加的税后利润同按财政计算口径 的出的税后利润对有些上市公司来讲,存在较大差距。在看上市报告书时,应将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出的两种全年税后利润结合起来自己进行分析。对于税后利润另一需注意的是,将原招股说明书中预测1996年可实现的税后利润同上市报告书中1996年实际实现的税后利润相比较,由此作为参考,来判断上市报告书中未来三年经济效益的预测是否可靠。在对上市公司去年实现的税后利润和今后预测税后利润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你再可去分析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税后利润越高,股东获的的权益就越多。 分析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其他一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总资产)等。你可根据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去求的这些指标。如果某些上市公司在刊登上市报告书时,已经对去年实现的税后利润分配股利的话,还可将每股股利同每股市价相比,以判断股东自己的投资报酬率。 6. 财务状况变动情况 新的上市报告书中新增了一张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该表最后的结果反映了上市公司在上年度内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该表右方反映了上年度营运资金增减变动的结果;左方说明了这一结果的原因。你首先应看右方,营运资金增加了,则应从左方去看增加的原因,如增加原因主要是由增加利润导致,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要是营运资金是减少的,而左方反映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购置固定资产、进行长期投资所导致,而非亏损所导致,则尽管营运资金在减少,也不能说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变化。你应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左方写明的营资金增减变化结果原因,去分析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优劣。 7. 重要事项 在看上市报告书时,不仅应对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说明中列示的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而且还应对重要事项揭示的内容仔细阅读。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对进一步了解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有极大的帮助。例如,你可从中了解该上市公司所适用的所的税税率;公司以前所用的会计政策是否改变,如有改变,其原因和导致的结果是怎样;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何变更等等。你还可以从重要事项揭示部分中了解到上市公司,预测税后利润同实际税后利润之间差异的原因。从而去分析这家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附:艾葳看报表心得 我并不认为我自己掌握了任何读年报的技巧,并且我也不认为本篇所描述的内容适合其他人,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描绘出来,如果有所参考意义那就是一件幸事了。这里所描述的内容,仅从“阅读”这一角度出发,而无法覆盖“会计”知识和“财务指标”方面的描述,我想如果把范围定的过宽,可能无法在较短的篇幅内描述,并不想在此把问题无限制的扩展下去。另外,我想如果不是将投资当作兴趣爱好,并且不是非常热爱这项事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仅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考虑,或许没有必要读过多的年报,我想仅仅关注那些少数优秀公司,并且能将这些公司做到了如指掌,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正文] 1) 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了解这家公司所处领域的商业逻辑。我想这是查看一份年报之前所要做的第一步,每一个投资者的能力范围一定会千差万别,我不知道处于我不懂的的商业逻辑的领域的公司而言,看财务报表有多少意义。我想除了那些我们只要看到公司名字就知道他的业务内容的公司,可以先从业务内容看起。(比如我在这一步就会把医药、科技和少数化工类公司排除在外。) 2) 确定需要掌握的内容的重点。先不要忙着去阅读年报的每一行,当了解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内容及商业逻辑后,可以先去做饭洗衣服或者逛街,慢慢思考一下应该关注哪些重点。对于不同商业逻辑的公司,有着千差万别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如果你已经阅读过足够多的报表,或者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那么可能就会很快形成一套思路。例如,资产运营型公司和品牌经营型公司所需关注的重点就会非常不同。(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3) (可选)确定是否符合最低选股标准。如果你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选股标准,那么就可以通过迅速阅读过去5年左右的年报中的财务摘要来确定这家公司是否有必要继续研究。(比如我在这一步可以剔除大多数公司,而实际上我属于兴趣泛滥型投资者,所以会出于好奇而阅读更多的年报,并不推荐这么做。 4) 先看资产负债表。我一直觉的普通报表的结构有点不合理,总是把利润表放在前面,不过也无所谓了,我会直接跳过而先看资产负债表。我想在缺乏对资产状况的了解的情况下,利润表上的那些数据还有多少意义,至少我应该知道这家公司是用怎样的资产结构来进行着经营活动的。 5) 会计政策的阅读。如果是第一次阅读的公司,那么可能就要花一些时间来阅读这家公司的会计政策是否与其它一些公司有所不同。如果是已经熟悉的公司,那么就只要大致浏览一下这些会计政策方面是否有过变动即可。如果是第一次阅读,那么可能就要认真一些,在会计政策上的一些差异,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且法律上允许这一点。(这一点对投资业绩会有多少影响并不确信,或许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是不要太过拘泥于细节。 6)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确定自己已经知道了这家公司的资产结构及会计政策的情况下,就可以去阅读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这一步可以确定大多数财务指标。对各项财务指标而言,或许根本不需要做精确计算,至少我不会做这些精确计算,大致上的心算就可以的知这些指标是否符合常理,或存在着“优秀基因”抑或“陷阱”。 7) 董事会报告。我想董事会报告总是那么“鼓舞人心”的,大可不必在意这里面的描述。对照过去年报中的描述和之后年报中的财务数据,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是不是“脚踏实地”的公司。 8) 财务数据细节的描述。最后,我想还是有必要认真查看一下财务数据说明部分的描述,包括投资情况、账款的构成情况及各业务部门的经营状况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