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言者”系统已替代情报-电子战系统

 昵称1769601 2011-09-08

          美陆军C4I系统项目是21世纪战术数字化和军种作战行动的基础。陆军中掌管、开发和维护C4I系统的职能机构有:美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通信电子研发和工程中心以及若干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执行办公室司令部,战术控制和通信办公室,情报、电子战和传感器项目办公室、企业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

 

  这些职能机构提供并维护先进的数字电子系统,以保障战术环境中的各种任务区域。这些数字电子系统包括:数字战场指挥系统、平台与硬件支持系统、支持空中和导弹防御C4系统、支持网络作战的C4系统、支持情报作战的C4系统、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战术无线电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数字战场指挥系统

  陆军战场指挥系统是由项目执行办公室中的战术控制与通信系统办公室负责管理的一体化指挥与控制系统。

  陆军战场指挥系统总体中正在开发和部署的数字战场操作系统要包括:火力支援指挥和控制系统(包括袖珍型前方接入设备、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一个多功能的火力支援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指挥维护保障系统(陆军各级机动维护保障的后勤综合中心)、陆军组件程序办公室产品管理器(具备网络指挥能力的战略核心基础,用于为联合战役构想提供部队战备报告、部队计划与投送、态势感知等反馈信息)、战术战斗指挥系统(战术核心基础,包括机动控制系统、未来战地指挥所,用于共同协力保障指挥员决策)。

  现在,持续革新、一体化和改进的超级战场指挥系统具有向战区士兵提供最好的指挥与控制的能力。它正领导着战场文化的变迁,为战时陆军提供各种资源。它能在目前的战场环境中有效地应用各因素和适应技术,具备了在动态环境和设计的软、硬件策略情况下快速适应和部署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援陆军的战术应用。信息是战斗力的重要来源,战斗指挥系统是陆军的指挥与控制应用、通信系统与网络等的合成器。目前,项目样本即将完成,并朝将来更高性能迈进。

  平台与硬件支持系统

  标准综合指挥所系统为军、师、旅战斗队各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提供模块化的、可共同操作使用的、高度集成的战役指挥平台,以及具备联合能力的C4I物质基础设施。它包括各种不同的子系统,特别是指挥所平台(包括指挥所局域网和指挥所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系统和车载式保障系统。

  陆军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为机动部队指挥官及其参谋提供高度机动的、可靠的机内空中数字指挥所。该高度机动的系统使得指挥官不管是从临时的远程地点还是当他正机动通过战场空间,都能对部署部队和行动部队提供态势感知、执行指挥和控制。陆军当前使用的UH-60L式或更新式的黑鹰直升机将作为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

  移动式车载战场指挥系统为机动部队指挥官及其参谋提供高度机动的、可靠的车载数字指挥所。该指挥所的任务设备平台包括集成了一个战斗平台的一套通信和数字设备及其软件,使得当指挥官机动穿过战场时能影响战斗进程。该系统能为机动部队指挥官提供态势感知和通用战场图像,还允许指挥官在机动时或离开一个固定指挥所是保持对战场态势的理解。

  网络操作中心车能在战场环境中为 “斯瑞克” 旅战斗队信号部队司令官提供计划、管理、监视和控制战术系统及网络。它能传输和加密声音和数据,能和不同的战术无线系统提供无线连接,能与注册的装备系统进行互联,以这些连接形成战场通信网。

  支持空中和导弹防御C4系统

  陆军战场指挥系统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组件是空中和导弹防御工作站,执行陆军战场指挥系统的空中和导弹防御功能。它作为战场空间感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重拾、融合和分发所需的时间敏感信息,保持作战决策周期内的优势,获得较高战斗效能。该系统从许多信息源获得战场感知信息,这些信息源包括联合司令部、陆军战场指挥系统网络、国家情报中心、全源中心以及战术和战略传感器等。运用获得的信息,提供包含地面、空中、空间传感器输入以及自动计划工具产生的指挥和参谋数据的全域战斗行动信息显示。信息分发则是与联合指挥与控制网络、传感器源和陆军战场指挥系统支持并行交互时,近实时地通过战术或特殊用途通信实现。

   前方地域防空指挥和控制系统是空中和导弹防御指挥中心系统的作战行动防空指挥和控制部分。它为所有的近程防空武器收集、存贮、数字化处理、显示和发布实时战术提示、跟踪信息、通用战术空中图像和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同时也能提供局部的空中图像信息给联合部队或多国部队,以保护友邻飞行器,便于空中作战。它仍保留了与包括爱国者导弹、战区高海拔区域防空系统、中程扩展区域防空系统等各国陆军防空系统间的互用性和国家间横向一体化功能。

图1 空中和导弹防御工作站
图1 空中和导弹防御工作站

  局部空中图像信息的分发由战术或特殊用途无线电完成,包括集成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陆军战场指挥系统和联合或多国空中与导弹防御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前方地域防空指挥与控制系统,目前支持包括国土防空在内的多个全球反恐作战行动。

  空中和导弹防御计划编制与控制系统是陆军空中和导弹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它包括模块化装配和可重置的掩体,独特的空中和导弹防御软硬件、标准的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通信套件。

  支持网络作战的C4系统

  联合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包括计划编制及管理模块、监视模块、控制和重置模拟、频谱管理模块、信息安全和通信安全模块等组成的软件系统。它是部队指挥官、战斗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和保障部队司令部等的通用的、自动化的计划编制和管理工具,可以计划、监视和控制与联合特遣部队等相关的联合通信和数据中枢。

 

图2 联合网络节点
图2 联合网络节点

 

   综合系统控制V(1)、V(2)为信号部队司令官及其参谋提供集中的自动化的计划编制和控制能力,从而为战斗部队、武器系统和战场自动化系统提供战术通信系统的管理。它在师到战区各级作为战场信号指挥控制管理系统,或者支援独立特遣部队作战行动。该系统的V(4)是通信指挥与控制技术官的工具,用来提供师、旅、营战术作战中心和指挥所的局域网网络管理。它使信号士兵有能力管理战术因特网,执行第21战斗指挥旅及其以下的网络及其安全管理功能,监视增强的定位报告系统网络。

  战术信息发布管理系统是一套使战术用户能够发布任务的关键信息给指挥官的工具,允许指挥官能够按流水线做出战场决策。该系统最初是陆军作为战术部队快速获取程序来发展的一种信息流程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也为参战司令部及以上各级开发相同的能力。

  联合网络节点的民用接入技术将为陆军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主干通信网,这种网络集中致力于为指挥官及其参谋、多功能部队和基于能力的战斗编组提供快速的移动信息。这一网络使指挥官能同时计划、准备和执行多种任务和作业。

  联合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是一个能够在所有战术部门交换语音、视频和数据的通信网络。它融合了民用通信卫星技术和英特网技术,从而在增加功能,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小了规模、负担和能量需求。

  支持情报作战的C4系统

  通用地面站是一个快速的可部署和移动的战术数据处理和评估中心,能够集成图像和信号的情报、监视和侦察数据为单一的战场可视化产品,从而为指挥官提供近实时的态势感知和改进的战场管理和目标定位能力。它能连接包括联合监视和目标攻击雷达系统在内的许多空中和地面传感器,并能在军以上、军、师和旅各级节点上连接到陆军战斗指挥系统。联合监视和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是一个带有电子扫描天线的多模式雷达的多功能的战场管理和目标定位系统。该雷达集成了运动目标指示器和固定目标指示器,以及合成孔径雷达的功能,装载在E-8(波音707的军用产品)飞行器上。雷达数据通过陆军通用地面站以全方位数据连接和甚高频卫星通信传播,其信号也能被其它的空中平台,如无人飞行器接收。此外,作为陆军首要的运动目标指标器地面雷达站,通用地面站已经演变成为了多传感器的地面站,能从“猎食者”无人机、战术无人飞行器、低空侦察、U-2及“护栏”通用传感器等处接收、处理和显示传感器数据,却只需要较小的着陆区域。通用地面站通过预先计划产品升级,使其能够成为陆军分布式的通用地面系统,从而在网络中心环境中发布信息。通过联合监视和目标攻击雷达以及其它传感器的传播,通用地面站能够提供给陆军/空军部队的传感器相关信息以实现战场紧急机降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在打击部队前锋线外的运动和固定目标时,根据设计的定位、跟踪、分类和辅助能力实现攻击控制。它还是唯一的大范围监视系统,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实时性,在未来面向传感器的战场管理过程中能为指挥员提供有效的所需数据。

  全源分析系统为营到军以上各级战斗指挥人员提供所需的可靠战场观察情报,以更为有效指挥战场行动。

  该系统是由以下的系统族组成:(1)师、军及军以上各级的分析控制部门的分离式全源工作站;(2)与之并行的便携式电脑配置用于营一级的轻型全源分析系统;(3)旅级的装载在“悍马”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运输车上的情报融合站;(4)师、军及军以上各级的通信控制单元。

  全源分析系统能够处理和分析包括非结构化的威胁数据在内的全源情报,自动准备战场情报,生成相关地面图像信息,发布情报信息,提供目标编号,管理情报和电子战任务,支援反情报和电子战任务,为陆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提供中继的能力,支持预先情报分析,以及与陆军战场指挥系统互用。它也能够支援各级,并能在军事行动各个阶段发挥作用。

  该系统从战略和战术情报传感器和资源接收和关联信息。通过直接提供目标编号给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使传感器到射手的信息链接自动化。它是建立在通用硬件平台上的且具备战术可部署性的一个基于任务的关键超级系统,在分离的绝对机密级别上操作,实现信号情报、图像情报、反情报、测量和信号情报以及开放信源等情报信息的融合。

  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

  “护栏”通用传感器系统(GRCS)是陆军军一级的空中信息情报收集、定位和发布系统,可以为战术指挥官提供近实时的目标信息。目前,全球有四套该系统,分别保障驻韩美军、驻欧美军和持久自由行动及伊拉克自由行动。该系统包括7到12架飞行器,使用该系统时,由2到3个一组飞行完成战役任务,为战术指挥官提供近实时的空中信号情报和目标信息,重点保障纵深攻击和后续部队攻击。

  其主要功能是能够合成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并报告,具有增强的信号分类和识别能力,近实时的定向功能,精确的发射器定位能力,提供先进的完整战场信息。共享的数据链接能在飞行器和统一集中处理设备之间提供微波通信。

  在可见的未来,部署的该系统将持续改进和现代化。系统信息节点的改进将为“护栏”通用传感器系统提供更具移动性和更有能力的地面站,同时也能为战术情报挖掘系统和洲际美军地面站提供链接交互。

  “预言者”系统是师、旅战斗队、“斯瑞克” 旅战斗队和装甲骑兵团的主要的地面战术信号情报和电子战系统,被设计用来支持远期陆军、陆军转型和战场空间中的部队行动。

  “预言者”探测、识别和定位敌电子发射器,为战士提供师、装甲骑兵团和旅战斗队的作战区域内增强的态势感知和24小时可否行动信息。”预言者”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战场上时,它是一个安装在“悍马”上的车载信号情报接收器,另一种是在车下时,由空投或早期进入战场空间的单人携带的信号情报接收器,以支援对紧急情况和反恐作战行动的快速反应。第一批次的”预言者”系统已经装备了现役陆军、若干预备役陆军和国民警卫队的情报行动单位。

图3 “预言者”系统
图3 “预言者”系统

  “预言者”是战术行动效能的倍增器,能及时地为未来部队旅指挥官的机动方案提供支援。战术型信号情报设备的任务载荷也可以将未来部队的能力提供给行动单位,而且能及时提供关键的情报和态势感知信息来支援旅指挥官的战斗。这两种信号情报系统是应答式的,可快速部署,具有灵敏、多能、致命、生存能力强、可持久等特点。

  “预言者”代替了传统的情报-电子战系统,需要更小的战场空间,减少了空运需求,改良了放列和撤收行动,提高了可靠性。

  “预言者”系统的模块式设计便于系统升级,而嵌入式技术使其具备了全球范围内支援紧急作战行动和特殊作战行动时快速反应能力。2002年6月,已经生产了初始的6套第I阶段的“预言者”系统,目前正进行加速生产,紧接着的嵌入式技术升级与部署将为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的部队提供至关重要的反应能力支持。作战行动报告显示快速部署的“预言者”系统为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及时支援。

  第II和III阶段的“预言者”系统带有电子攻击能力,可由“悍马”车载,也可由人力携带,并将具备飘移不定的定向和报告能力。这种飘移不定的能力是首次在旅一级支持战术信号情报行动的,并将为指挥官提供所需的可否行动信息。

  当前部队无人值守传感器

  多任务传感器能力的充分应用业已被证明是作战行动中的重要因素。然而,管理这些众多的传感器具有挑战性。目前,正在努力发展增强这些能力,特别是联网的无人飞行器、无人地面车辆和无人值守战场传感器。

  集成快速反应设备族项目通过运用无人系统,减少了人力需求,增强了部队保护能力,减少了伤亡。它包含大范围的无人地面车辆和相关的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以代替反恐行动中的人的行动。该设备族的短期目标是提供一个集成的无人系统和传感器网络,以在感兴趣的高价值区域保障人身安全。该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其雷达系统、监视系统、II型远程战场监视传感器系统和卓越的AN/PPS-5D型地面监视雷达。其中,雷达系统由安装在无人地面车辆上的两栖战术地面支援系统的监视雷达AN/PPS-5D组成,监视系统由安装在无人地面车辆上的两栖战术地面支援系统的光电/红外/激光指标传感器组成,II型远程战场监视传感器系统是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AN/PPS-5D则是地面监视探测雷达。全部系统的长期目标是为前方部署部队开发一个整体集成的、分层的部队保护的超系统,并且要求它能够与未来部队的C4ISR系统进行联网。

图4 无人值守传感器
图4 无人值守传感器

  AN/PPS-5D地面监视雷达是便携式的,能够用于部队保护、火力支援、情报作战、警戒搜索和搜捕行动。目前,它用于探测和按音频分类人员、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通过减少体积、重量和能力消耗,目前在性能、可靠性和维修性等方面已经成功取得了较大的改进。

  AN/GSR-8 II型远程监视战场传感器系统是世界上用于探测、分类和目标定向的全军事化的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系统。它可全球范围部署,是一种全天候、昼夜作战的视距系统,可在各种地形条件下为战场指挥官提供早期警戒、监视和部队保护能力。它只有I型系统一半的重量和体积,但具备同样的分类、探测能力,还降低了误报率。

图5 II型远程监视战场传感器系统
图5 II型远程监视战场传感器系统

  该II型系统正部署到“斯瑞克” 旅战斗队,以支援全球范围内的情报、安全、监视和部队保护行动。这种抗干扰、反电子对抗的系统是美陆军第一位的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系统。

  OmniSense地面传感器是一种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能为战场指挥官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区域监视、部队保护和远程入侵探测等。它能够进行目标分类、识别、鉴定,提供目标位置、方向和速度等参数。它由活动探测单元(地震声学、磁场和红外无源传感器)、绘图仪和手持式程序监视器。

  无人值守瞬时声测和信号情报系统是一个包括传感器站的声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站借助无线电连接到基站。以目前的配置,该系统能探测和定位任何高音频事件,如迫击炮和火箭炮发射、弹药撞击和其它的爆炸活动等。它是一个典型的声音搜索系统,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迅速和自主定位射击源位置。信号处理器根据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应用统计学识别声源武器类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系统各自间隔几百米、概略等边配置,产生3到5个声音阵列,每个阵列探测一个事件,并确定从阵列到发射点的方位线,该方位线由无线电连接被转发到中心端,中心端再将结果合成,从而确定发射点的位置坐标。该系统通常用于定位敌方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的位置。目前,已经有了若干该系统的设置点,而在这些点设置时对附加系统的需求声明已经重新验证生效。

图6 OmniSense地面传感器
图6 OmniSense地面传感器

  持久威胁探测系统是设计用来满足士兵的紧急监视需求,具有可部署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该系统主要由装备了高分辨率的、可360度探测的光电/红外的载荷的区域航空器构成,它综合红外和雷达传感器,引导航空器上的照相机实施近实时的目标盯点.。该系统使用的是能够提供通信中枢和网络能力的旅战斗队内部通信系统。该系统下一步将被整合到持久监视和发布超系统中。

  无人飞行器载荷在许多战区十分重要,已被证明是军事行动中重要的战斗效能倍增器。在支援伊拉克自由行动中,AN/APY-8式 “山猫”(Lynx)I型雷达安装在“蚊子”(I-GNAT)无人飞机上,以提升其光电/红外侦察能力。3部“山猫”I型雷达已经安装在3架“蚊子”无人机上。“山猫”I型雷达按合成孔径雷达和地面目标指标器的模式工作。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包括一种聚束成像模式和两种带状成像模式,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和目标指标雷达获取的数据就在机上处理,然后通过数据链接传到地面站开发利用。获取的数据可用于相干变换检波和幅度变换检波,它们都属于数据的后处理。相干变换检波用于辨别战场场景中随着时间发生的极其微小的变化。在支持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山猫”I型雷达和“蚊子”无人机都完成了2000多个小时的工作和飞行。部署的“山猫”I型雷达已经展示了潜在的未来战斗系统的能力,并将用于AN/DPY-1式“山猫”II型合成孔径和目标指标雷达。

  AN/DPY-1式“山猫”II型也是多功能的合成孔径和目标指标雷达,具有与“山猫”I型相同的性能,但更小、更轻,可装于包裹内。该雷达获取的数据也在机上处理,然后通过数据链接传到地面站开发利用。“山猫”II型包括一个雷达电子集成组件和一个天线/万向架组件。合成孔径模式工作在小于0.3米到3.0米的分辨率范围内。以目标指标模式工作时,雷达能探测以10-70公里/小时运用的目标,并能在数字地图上显示其运动轨迹。该雷达安装在未来战斗系统IV型无人飞行器和“猎食者”无人飞机上,为行动单位和旅或师增强了生存能力,提高态势感知能力。

  机载监视、目标获取和雷区探测系统安装在IV型RQ-8B“火力侦察”(Firescout)无人机上75磅重的炮塔上,具有反地雷和侦察-监视-目标获取功能。将其装在无人机炮塔上可以使其在飞行中不用着陆和更换载荷就能再次执行任务。该系统的传感器包括一个以中波段红外线操作的第二代前视红外仪,一部彩色光电照相机,一部将可见-近红外波段分为四个子波段的多谱图像仪,一部用来为多谱图像仪传感器提供夜视能力的808nm的激光照明器,一部具有人眼安全和测距能力的轻型激光指示器。这个传感器将被安装在装有万向接头的小塔上,装有的万向接头可以使得快速大范围地进行侦察。

  持久监视和分发超系统是一个提供持久监视和快速分发可否行动情报的超级系统。它的作用是通过已有的传感器引导其它传感器适时地捕捉敌军的活动,分发目标位置和描述数据给合适的反应部队。该系统集成大量的传感器输入(如电视、雷达等)到地形模型,使指挥官能够正确地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以观察敌军行动。它缩短了从探测经确认到分发信息的时间,以图像/传感器输入为核心的信息收集方式使前所未有地协同了传感器收集的各种信息。该系统对图像/信息的持续收集能以近实时和/或离线方式支持信息的鉴别讨论能力,其柔性框架使其可以与集成其它的界面和能力。该在伊拉克成功支援了作战行动。

  微光夜视传感器

  美陆军微光夜视传感器项目包括昼夜、全天候机动和交战传感器,全天候成像仪,无源雷达目标获取传感器,火炮和迫击炮定位雷达以及陆军未来部队先进传感器。这些系统为部署在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的美军提供了关键的现场直接支援。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热传感器,它识别从远方物体如人员、车辆等发出的热信号,从而全面提高了美陆军士兵的杀伤能力和生存能力。

  第一代前视红外仪是目前正使用在AH-64A攻击直升机、M1A1和M60坦克、“布雷德利”战车、陶式和陶式II型导弹系统上的导航和目标热成像系统。这些系统由热成像通用模块、一系列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子部件组成,使得战场热源能转换为可视图像。热成像通用模块由“杜瓦”探测仪、超低温冷却器、发光二极管、机械扫描装置、光成像仪、瞄准仪和电子电路板组成。

  第二代前视红外仪为陆军陆基战场平台提供统一的第二代高性能热传感器,它是一个带有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的长波长扫描系统,为其配备的探测器是陆军标准高级“杜瓦”II型探测仪,运用低温冷却碲镉汞聚焦平面阵列。该项目将生产一种通用的B-kit型前视红外传感器,它将代替A-kit型融合到每一个特定平台。

  第二代前视红外仪已经成功地在 “艾布拉姆斯”M1A2坦克的系统增强包中的炮长瞄准器和指挥员独立热观测仪、改进型 “布雷德利”M2A3战车的获取系统和指挥员独立热观测仪以及远程先进侦察监视车等进行了集成和测试。

  该前视红外仪目前正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支援作战行动,主要装备在系统增强型“艾布拉姆斯”M1A2坦克、“布雷德利”M2A3战车、高机动性远程先进侦察监视车、“斯瑞克” 旅侦察车辆系统以及AN/PAS-13型武器瞄准器上。

  AN/VAS-5型驾驶员观测增强器是战斗和战术轮式车辆的驾驶员用的被动式的、未冷却的热成像系统。它使得驾驶员可以在白天、晚上、自然的和人造的夜暗条件(如烟雾和灰尘)下不停地驾驶。它的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二代热成像仪,能够提供标准相似视频给高质量的平板显示和控制模块(军事化的商用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

  该组件的电视成像仪也可以配属给其它的车辆驾驶员使用。它的显示部件能提供额外的显示映射输入端口和数字化的战场信息。该组件可以适用于任何当前和未来的美军和北约的战斗和/或战斗战术轮式车辆。

  远程先进侦察监视车为美国陆军提供实时的目标获取、探测、识别,鉴定和远方目标定位信息,为侦察部队提供传感器系统,可以在目标战场威胁火力和传感器系统范围外操作。这种远程的目标获取能力将改善侦察部队的生存能力,并增加战斗部队的杀伤力和部队效能。

  该系统的传感器可以在车上和车下配置情形下操作,具有24小时和不同天候的目标获取能力。它由第二代横向技术一体化前视红外热成像仪、日间摄影机、人眼安全的激光测距仪、远程通用孔径光反射和全球定位系统干涉计子系统等组成。同时,还设计有数字接口,允许该系统与战场指挥控制系统进行交互。

图7 驾驶员观测增强显示控制模块
图7 驾驶员观测增强显示控制模块

  飞行器生存能力装置

  先进威胁红外对抗装置是美陆军的项目,用来开发、测试、融合和部署防御性的红外对抗能力,以帮助现有的作战平台更有效地应对大量的红外制导导弹威胁,因为当前部署的红外系统已经很难应付这种威胁了。陆军战役红外对抗的概念需求即为从所周知的一体化红外对抗装置。它是一体化的预警和对抗系统,以增强飞行器在红外制导导弹系统威胁下的生存能力。

  飞行器生存能力装置训练器是设计用来在具有实战对抗条件下的飞行训练的。一个新的轻型系统已经通过评估,可以用来提供基于飞行器生存能力装置的紫外和无线电频率(UV和RF)仿真训练。

  AN/AVR-2B型激光探测设备是被动的威胁预警系统,可以警告机组人员他们正被威胁力量使用激光测距或制导系统作为目标。AVR-2B允许机组人员应对这种威胁或机动以避开目标的这种行动。该系统将保障当前部队向未来部队过渡时期飞行器生存能力。

  无线电对抗装置能够对抗当前敌方部队使用的战区搜索和火力控制雷达系统的所有频谱。陆军提议的无线电频率飞行器生存能力装置发展轨迹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升级部署的APR-39A(V)1/4雷达信号探测装置;第二步是开发和采办数字雷达警告接收器;第三阶段是为精选的作战平台增加干涉发射台。

  通过现代化改进和减小组成部分数目,APR-39A(V)升级提升了陆军现役的螺旋翼飞行器的性能和续航能力,增加的内在储备使得数个知名软件的嵌入能够发挥其潜力。改进的人机界面增加了态势感知,使其与其它的机载生存能力装置系统更加方便实现一体化,从而支援当前部队向未来部队的转型。

  无线电及通信系统

  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最初是1997年早期为了追求可编程、模块化、多节点、多波段的无线电的独立的解决方案,以替代国防部的库存无线电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项目已经从一个无线电替代项目演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特别的用于支持全球信息栅格的网络项目。

  联合战术终端为联合部队战士提供无缝的、近实时的战术情报、目标和态势感知信息,为全军的战场管理者、情报中心、防空、火力支援和航空节点提供关键的数据链接。联合战术终端允许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其它的中间用户利用当前的广播网络系统,这些网络系统包括战术侦察情报交换系统、战术信息广播系统、战术相关应用数据分发系统、战术数据信息交换B系统、次级图像分发系统和改进中的一体化广播服务架构等。

  除了接收情报数据,系统的传播能力使其具有数据发送和/或中继功能。联合战术终端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接收频道从8个到12,转播频道从0到4个。它也可以被集成到车载、机载、船载和固定位置的系统中。而且,更小、更轻型的联合战术终端公文包是一个4频道的接收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系统,可以集成到不同的平台上。

  战术指挥、控制和通信项目办公室还协调开发和部署形成战术网络的无线电产品。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是为支援战场功能区域和第21战斗指挥旅及其以下项目,也为旅及以下的战士提供近实时的数据分发和定位/导航服务。由雷声(Raytheon)系统公司制造的这套系统包括一个网络控制站,其用户单位可以以便携、车载或机载等方式进行配置。该网络控制站的配置和性能正在进行升级,其网络管理方案将从中心集成模式转弯为非中心集成模式,并增加呑吐能力。新的网络控制站被称为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网络管理器。

  短时数据无线电通信系统通过为陆军数字化师提供指挥中心到指挥中心的高速数据通信链路支援上一部分的战术网络。该系统是陆军从排到旅的高速数据通信链路,是为21世纪数字战场的所有战斗部队提供无缝数据通信的5个主要要素之一。

  使用短时数据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缝间连接支援战场指挥信息需求。该系统的接口带有路由设备(如因特网控制器)、战术多网网关和其它设备,以支持网络路由。它能与诸如单信道地面与机载通信系统、增强型位置定位报告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的战术分组网络等网络交互,也可以作为移动平台通过路由器和和外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它完全满足未来数字化无线电通信的需要。

  该系统由带有附属支持组件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组成,包括天线、安装工具箱和网络管理终端(如果需要)。它是一个服务于旅及其以下的数据终端用户的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也适合于在旅控制区域内的上级其它单位操作应用。该系统是高度保密的系统,它能够使用因特网协议组件支持一个旅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共同体。

  AN/AYD-1型人员定位器系统包括PRC-112型无线电接收装置(通用动力决策系统),ARS-6型人员定位器(Cubic公司)和KY-913型程序的装入程序(通用动力决策系统)。当用PRC-112搜寻时,在战斗搜求过程中,ARS-6人员定位器发送询问脉冲,如果它的脉冲的频率和ID号是正确的,PRC-112将发送回一个0.4秒的应答给ARS-6,后者将提供路程和控制指令用于导航。PRC-112应用不加密的音频、信标和异频雷达收发模式,但也有PRC-112A采用嵌入的通信安全模式。

  AN/GRC-240式HQ II型超短波调幅无线电通信设备是由M998/M1038型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运输车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反干扰电子对抗超短波调幅音频通信。该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以单频标准振荡模式和跳频模式工作,传播输出功率是可选的2,10或30瓦。美军都具有这种通信能力。

  AN/VRC-83型无线电通信设备是可调的,其频段在超高频波段(225兆赫到399.975兆赫),步进频率为25千赫(相当有7000个超高频段)。使用的甚高频/超高频天线接力工具箱允许甚高频调幅通信(116MHz到149.975MHz,1360个甚高频频道),甚高频通信被局限在单频率、非高速通信。当以单一频道或高速模式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同时监控保护频率243MHz。有些应用需要改进的精确轻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卫星接收,此时,需要精确轻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远程天线。

  AN/TRC-170(V)2和(V)3对流层散射无线电通信终端是空中或地面的便携式无线电终端。它们可以在区域通用用户系统间提供安全持久的数字无线电中继,也可以和其它的诸如数据群体多路复用器或不同的开关设备等之间进行交互。这些终端可以不与其它的开关设备相连的情况下作为单机使用。借助于对流层散射,(V)2型终端传输和接收数字语音和其它数据的标准距离为150里,而(V)3型则为100里。

  AN/PRC-126型无线电通信设备是用于班排级的短程手持式战术电台,是轻型的两路无线电收发机,覆盖频率范围为30兆赫到87.975兆赫,在起伏的略带林地的地形条件下可靠通信的标准通信距离为3000米,可以在定频模式下和无线电家族中的AN/VRC-12,AN/PRC-77和单信道地面与机载通信系统等互用。该电台使得小型单位的指挥员能在战斗行动中控制下属分队的活动。

  AB-1386/U型快速设立天线杆是设计用来适合AS-3166、AS-4292、AS-4225和A30045068等的甚高频天线和其它频段的诸多其它天线。

  AN/USC-28(V)型卫星通信地面设备是一种先进的扩展频谱调制系统,和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终端一起能提供抗阻塞的卫星通信网络控制和数字用户通信。

  AN/TSC-85B&C和AN/TSC-93B&C型战术通信卫星终端是能提供可靠的多信道超高频卫星通信的系统。C型模式的终端采用了新型的调制解调器和转换器。陆军所有的终端都已经升级为C型模式终端。

  AN/GSC-52(V)卫星通信终端是高容量、中等尺寸、超高频卫星通信终端,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网络内使用。本质上,该终端并不是陆军的,但陆军已经被分派了采办和维护这套装备的任务。该终端可以使用国防信息系统局的各项服务。该系统的现代化已经升级了其正趋老化的电子系统,并已经为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所有终端(包括AN/FSC-78和AN/GSC-39)提供了新型的控制监视报警子系统。AN/GSC-52(V)终端包括了一副38管脚的OE-371/G型天线。

  AN/PSN-13型国防高级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于2004年11月开始装备。它是一个手持式、可口袋存储的导航卫星GPS接收机,集成了选择可用性反欺骗模块,支援军事战斗行动,以及军事和文职人员使用业务以外的其他战争。该接收机是紧随精密轻巧GPS接收机装备的,具有改进型图形用户界面,减少了尺寸和重量,能从可视卫星获取和提供不间断的“P”(Y)模式跟踪GPS的L1和L2频率。

  高容量的通信能力是为联合战术地面区域提供2GHz以上的高容量卫星通信能力,能为联合作战中的运动和驻止平台提供安全的地-地、地-空、地面-卫星的通信。在单一通用架构中,它采用可用多种频率播放的空间结构,以及多频道和网络可用终端。

  AN/TSC-156型“凤凰”(Phoenix)超高频终端在超高频范围内提供多频带的能力,能与商业和军用超高频卫星连接使用。在选择的军以上和军级信号部队,该终端能提供战区内和战区间范围的高容量通信,它也被设计用来作为士兵的主要反馈式通信手段。军用三频带的“凤凰”“超高频终端在X波段使用,而商用的则在C波段和Ku波段。该终端正在升级,使具备在Ka波段工作的能力,以支持宽频的雷达辅助天线卫星间的互用。

  轻型高增益X波段天线是一种仅工作在X波段的天线,包括一个安装在加固型拖车16管脚反射器。该反射器的设计十分有有效,其无线电频率的增益超过了20管脚快速反应卫星天线。它是设计用来与地面机动部队AN/TSC-85/93B、C、D一起使用的。

  它也可以和美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轻型多波段卫星终端、“特洛伊幽灵“II和USC-60等交互。

  轻型多波段卫星终端是一个三频带超高频终端,可在不同的拖车和运输箱中使用。该终端可装载在一部拖车上或在四周封闭的运输箱中,在C波段、X波段、Ku波段可全双工通信,而在Ka波段则仅能受话。

  改进型安全途中通信包是一个标准的、安全的、可互用的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用以支持部队的投送行动。该系统能为由空军C-130和C-17运输机部署到作战区域的任务指挥官及其参谋们提供视距内甚高频/超高频和视距外的超高频单通道战术卫星数据和语音能力。

  AN/PSQ-17通信规划系统提供各级的极高频卫星资源的通信和管理。它能提供极高频网络的规划、极高频终端图像生成、资料监控、网络使用和终端支持。在支援联合服务极高频终端部署时,它提供实时的任务规划和管理。该系统集成在陆军控制系统控制中心环境内,便于集中规划和管理。

  安全移动抗干扰可靠战术终端将为战术用户提供安全的、移动式、可生存的、抗干扰卫星通信。该装备能以低和中等的极高频数据速率通信/处理数据和语音通信。

  可部署Ku波段接地端子是一个国际卫星通信机构的E2频段(覆盖1 559-1 563 MHz)指示器,利用4.6米的跟踪天线能够支持全T1信道(高容量数字线路,24个信道,每个信道可以分配为56K或64K,使用所有24个信道称为全T1信道,其中T1信道为传输速率可达1.544Mb/s的通讯线路,只有美国在使用),具有在125英里每小时风力和冗余无线射频电子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能够自动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它是一个环境控制的隐藏体,带有备用空调、寻呼机通知功能的远程监视和控制系统、某些关键部件的备用电机。数字光纤连接系统能连接用户基带2公里。该系统具有一年的商业保证。

  该系统提供Ku波段的卫星通信,能够支持许多世界范围的任务,在商业波段能与所有的三频带卫星终端和远距传物接地端子互用。设立和拆卸时间是3到5天。

  联合网络终端通信系统包括具有卫星和基带设备的3.6米卫星天线,装载在四周封闭的牵引车上。通过3.6米的跟踪天线,网络集线器终端能够支持全T1信道,具有在125英里每小时风力和冗余无线射频电子远程监控的生存能力,自动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包含在环境控制的隐藏体内。所有这些终端可以升级到Ka波段。同样,该系统也提供一年的商业保证。

  该系统提供Ku波段的卫星通信,能够支持许多世界范围的任务。能与所有三频带和Ku波段卫星终端和远距传物接地端子互用。在牵引车上或拖车上的设立和拆卸时间是30分钟。

  翅状三频带卫星终端不是一个研发项目,而是一个商业成品,具有较好的载运性,运输箱包装的卫星通信终端能支持世界范围的许多任务。可以在第III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北约第III和IV代,国际通信卫星机构,欧洲通信卫星组织、泛美卫星公司、国内通信卫星等卫星系统上使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可以与地面机动部队、AN/TSC-85/93/94/100、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器及基带子系统互用,可以点对点操作。

  该终端目前正处于2004年签订的一个5年一揽子购买协议中。

  该终端提供当地和远程操作的X波段、C波段和Ku波段卫星通信。设立和拆卸时间是30分钟。

  国民警卫局三频带网络集线器终端(NGB-THT)箱式运输的便携式翅状卫星终端,可以支持C波段、X波段和Ku波段频率,它可以使用轻型的高增益X波段天线,商用的2.4米或3.7米千兆级卫星跟踪天线,支持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网络技术,可以与地面移动用户和联合网络转换通信互用,包括远程监视和控制系统。该系统提供两年的商业保证。

图8 翅状三频带卫星终端
图8 翅状三频带卫星终端

  该系统提供三频带卫星通信,能支援世界范围的行动任务,与三频带卫星通信终端和远距传输地面端子具有互用性。其设立和拆卸时间是30分钟。

  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三频带卫星终端(U-TST)是用M1113型“悍马”原动机安装的卫星终端网络中心,能支持C波段、X波段和Ku波段的频率。该终端可用轻型高增益X波段跟踪天线,由战术静音发电机供电,当与单开关基带套装同时使用时支持地面移动部队作为C4ISR的通信系统。

  移动可部署Ku波段地面终端不是一个研发项目,而是一个商业成品,Ku波段原动机车载的卫星通信终端能够支持各种世界范围的内容。可以与国际通信卫星机构、欧洲通信卫星组织、泛美卫星公司、国内通信卫星等系统上使用。

  该系统提供高频宽的战区间/内的商业卫星链接,适于营地、基地或地面站等需要大量的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的地方。

  士兵信息战术网络是陆军提供可靠、安全、无缝的视频、数据、图像和语音服务的通信系统,能够用于决定性的战斗行动。它集中于支持指挥官、参谋、功能部队、基于能力的编组等的移动信息需求。它将进攻和联合行动的最优化,使得战区战斗指挥官将有能力在保证作战质量的同时执行多重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