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景区
漓江风光-锣鼓鸳鸯滩
弯弯曲曲的漓江,有一个湾就有一个滩,有人数了一下,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个滩。滩头滩尾水比较浅,漓江从滩头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这响声仿佛是天宫中的仙乐,听了叫人飘飘欲仙。其实这哪里是仙乐,这是漓江的音乐,请大家看,左岸边有两块大石头,一个像圆鼓,一个像金锣,当地的村民们都叫它们锣鼓石。右岸边两座拔秀的小山柱,仿佛是一对锣锤和鼓棍,大家仔细听,仿佛还有一对鸳鸯在唱歌呢。
漓江风光-半边渡
离绣山约两公里处,江左岸有一驼形石山,拔岸屹立,阻断了岸边的小路,使得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过去必须依靠渡船往返,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半边渡的对岸有一村庄名为浪洲村,现在渡船除摆渡半边外,还往返于江岸两边的三个码头,半边渡实际上是“三边渡”,故当地人戏称为“一渡两边三靠岸”。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影于绿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杨堤景区
漓江风光-杨 堤
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这里群峰环抱,一水穿流,田园似锦,江山如画。到处都是咏不尽的诗,作不完的画。人们常赞美:春昆明、秋北京、夜上海、雨桂林。杨堤是欣赏漓江烟雨的最好地方,漓江烟雨是漓江风景一绝。雨中的杨堤,云绕千峰,瀑悬飞练,船影若幻,雨浪如烟。周围的一切全都变得朦朦胧胧、如情似梦。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那么就能有幸目睹漓江著名的“杨堤烟雨”。
杨堤在漓江西岸的鸳鸯滩下,距桂林约46公里处。杨堤村后有一山,它的两个山峰像一对倒挂的羊蹄,杨堤谐音,用作村名。村北有金鸡山,像一只啄米的雄鸡。村东有白虎山,瀑布直泻而下,银珠洒满一江,有“金鸡啄白米”之说。江中有两个沙洲像鸳鸯戏水,名鸳鸯滩,滩下有锣鼓石。杨堤两岸翠竹成林,连成十里的绿色翠屏,摇曳在青山、秀水、飞瀑、浅滩之间,给人以清幽、宁静、详和、致远之感。枯水期间,杨堤是江游的起点,万头钻动,热气腾腾,静与动奇妙地融汇在一起。
漓江风光-鲤鱼挂壁
过杨堤,前面便有一处巨大的山崖扑入眼帘,注目凝视,山崖下那块大石壁上竟现出奇特的斑纹,它轮廓分明、色彩斑斓,酷似一支神来之笔绘就一条溯流而上的大鲤鱼挂于崖前,这便是那神奇的“鲤鱼挂壁”景观。传说这条漓江中的大鲤鱼被这一带秀美的漓江风光所吸引,为了能全视角地欣赏这人间美景,竟不顾一切地纵身跃出水面,不料却被这石壁上的钟乳石挂住,这一挂就是千万年,千万年的时空里,它享尽了这超凡脱俗的美丽景色,也使自己成了这漓江岸边的一道风景。
漓江风光-浪石奇观
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在漓江的整个游程中,这里算得是观景高潮的“序幕”。但见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
漓江风光-神笔峰
漓江风光-鸡笼山
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圆,像是南方的竹编鸡笼。还开有一个门,名鸡笼山。左岸石壁上,有一排小石洞,好像是一群小鸡往回赶。
漓江风光-童子拜观音
桂林漓江童子拜观音 童子拜观音景点位于桂林漓江景区中段,船过鲤鱼滩,往东望去,江左岸数峰屏立,色青如黛。山峦...“观音菩萨”下边,有一个小峰,比拟朝拜观音的人,恰如一个俯伏叩首、态度虔诚的童子。这一组景物就叫“童子拜观音”。
漓江风光-八仙游江
右前方,山到了这里突兀而起,云到了这里虚无缥缈,给人以幻境的感觉。这一带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前面一组8个山头,很像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个仙人,靠近江边头光光的是铁拐李,旁边的是曹国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来的是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蓝采和、钟汉离,正好8个。据说有一天,8位仙人各显神通,飘洋过海,结伴而行,他们来到了漓江边上,看到了美丽的漓江风光,这里碧水青峰,田园似锦,于是他们决定留下来,这个景点取名叫“八仙游江”。
漓江风光-九马画山
距桂林六十一公里,从兴坪溯江而上四公里的漓江边有一石山,山崖巨壁上,黄白的颜色,浓淡相间,斑驳有致,细看山壁石纹可依稀辩出群马形象,如奔、如卧,似嬉戏,若啸,神态各异,。旅行家徐霞客这样描述:“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 此处便是著名的”九马画山”。
画山上究竟有多少马匹?凭人想象由你揣摩。相传它们本是天宫神马,趁齐天大圣孙悟空任“弼马温”时看管不严,便偷下凡间,在漓江边饮水时,被一画工看见,画工想描绘下来,结果马群受惊,慌乱中误入石壁而永留人间,由于它们均为神所变,因而形态莫测,难以辨认。历代流传这样的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说明辩认画山“马”不是易事。此外,山麓有“饮马泉”。山崖石壁上刻有“清漓石壁图”及“画山马图”几个大字。
画山,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诗人,画家、学者和游人。清代学者阮元的“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诗句,表达了他对画山的眷恋 。
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游船从大磉滩顺流而下,水急浪涌,飞舟落滩,壁上九马很难一一看清。一般人可见三、四匹,要看出九匹来,可不容易。所以旧时就有民谣唱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八匹是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游人到此,但凭自己揣摩意会,数出几匹算几匹,数不清也不要紧,下次重游时再认真细数又何妨。清代有个两广总督阮元,曾五次往返于桂林、广州间,路过这里,也没数清画山的马。他的诗就这样说:“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如有兴致,泊舟上岸,到山麓去看看饮马泉,还有泉水注入江潭处阮元题的“清漓石壁图”刻石,以及它旁边的阳朔县令富芳的“画山马图”题刻,那也很有意思。
漓江风光-黄布滩
船过画山壁下,向右航行约一里许,便到黄布滩。透过清澈的江水,可以看见江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长、宽数丈,鲜艳夺目,恰似一匹崭新的黄布铺在河床上。黄布滩因此而得名。
漓江风光-猴子捧西瓜
游船一到黄布滩头,看左岸山上,有一块石头好象一只猴子,背着大家捧着一个马铃瓜,取名猴子捧西瓜。
漓江风光-狗熊观天
再往下看,有一个山头,好象一只躺着的大狗熊,四脚朝天,仰望天空的彩云。
漓江风光--宫娥抱太子
右岸的山坳里,有一个一丈多高的石头,好象古代宫廷中的侍女,头戴太阳帽,身穿长裙,手上抱着一个娃娃,取名叫宫娥抱太子。
以下相接的是六座高峰,前后有序,依江而立,形状奇秀,气势巍峨。滩左岸边,绿竹护堤,情影婆娑。山光水色,令人目不暇接。
黄布滩再下去约半里,就到朱壁滩,两滩之间,河面宽阔,江流缓慢,水平如镜,加上奇峰倒影,翠竹伴江,舟游至此,顿人清幽秀美佳境。那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只见水映山青,山浮水秀。山水连成一体,水天溶为一色,简直不分江中山是影,难辨水上影为山。这就是经常进入摄影佳作的名景——黄布倒影。古今多少名人文土,无不陶醉在这“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漓江风光-青蛙跳江
漓江风光-乌龟爬山
山头上有块岩石似只乌龟,当游船前行时 ,这龟徐徐上移,仿佛向顶上爬,名乌龟爬山。
漓江风光-尼姑和尚斗嘴
岸边罗汉山上两座一大一小的山峰相连,中间略显“凹”字形。左边的山峰壁面较宽又峰顶略圆,象是一个和尚;右边的山峰略为纤秀,宛若削发的尼姑。而两座山峰近在咫尺,僧尼两人就这样相对无言,一站就是千万年。也有人说他们俩有时也窃窃私语,互诉衷肠,因此还把此景叫为“僧尼幽会”。说是每当夕阳西下,明月的清辉洒满漓江,人若坐在这潺潺流水的滩涂边上,或漫步徜徉在悠然静谧的竹林小径上,隐隐约约之间,会听到这僧尼山的低吟浅唱。
漓江风光-朝板山
一座平整的小山,形似旧时大臣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捧的朝板。
兴坪景区
漓江风光-兴坪
位于漓江东岸的兴坪镇,距桂林63公里,离阳朔县城27公里,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城镇。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为熙平县治。县治迁走后,以熙平偕音,改名为兴坪。镇旁山下狮子崴口有一古榕,枝叶密茂,浓荫如盖,传为隋开皇年间所植。镇前深不可测的榕树潭,是天然泊船良港。潭边有滨江亭、白庙阁遗址,遗址旁有巨石如电,称“乌龟石”。
兴坪镇依山面水,风景荟萃,素有“漓江佳胜在兴坪”之说。漓江流经兴坪,有个河湾,名曰镰刀湾。这里奇峰林立,江水迂回,茂树葱茏,碧潭绿洲,幽岩古洞,田园村舍,处处是美丽的景色,是漓江风光荟萃之一。
兴坪景区内奇峰叠翠,景景相接。隔江相对的马颈山,形如马颈。五指山似五指直伸。侧面一山似梳妆少女,称“美女照镜”。有弧形直立的朝板山,像古代朝臣手中所持的朝板;如圆丘相叠的罗汉山,好似正在挺肚憨笑;远远望去,僧尼山如同一僧一尼正面对面地斗嘴;溜圆扭卷的螺蛳山恰似一只巨大的螺蛳立于江畔……兴坪的水柔的像丝绒,绿的像碧茶,如一面镜子载浮着群山倒影,似诗似画。虚虚实实的山水景象融会成一曲大自然的和谐旋律 。
兴坪依山傍水,风景荟萃,粉墙乌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僧尼相会、下龙胜景、老人守苹果、浪石风光、鲤鱼挂壁、神笔峰、螺丝山等景点,也有被称为人杰地灵的兴坪渔村,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的Bill· Clinton 游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寻总统的足迹。
画师徐悲鸿到此写生时,盛赞“阳朔美景在兴坪”。
漓江风光-螺蛳
漓江风光-美女照镜
漓江风光-鲤鱼送客
前边有一个山峰又长又大,横亘在漓江边,整个山形很像鲤鱼,鱼头朝右,鱼尾朝左,鱼嘴跟右边的这座山峰相连,在高高的鱼背上有一组小山峰构成了鱼鳍,真是一条活灵活现的大鲤鱼,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条鲤鱼,谁也没有办法称它的重量。那鳍鱼又像一只小哈巴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狮子狗,它的头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爱极了。 到这里,漓江风光的游览就要马上结束了,江边的一对大鲤鱼在为游览漓江的来宾送行呢!
渔村
从兴坪集镇码头沿漓江相去2公里,便是中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美国总统克林顿均访问过的渔村,渔村处漓江边,建于公元1506年,传说为兴坪圩上达官显贵为择贵地迁此。村中房屋与圩上古建筑风格相近,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特色,距今近500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占地1.5公顷,有传统民居48座村前漓江环绕,江对岸一带层峦叠嶂,鲤鱼山,金瓦山,元宝山,剑刀山,笔架山风采各异,无不动人心弦;村后奇蜂罗列,五指山挺拔俊秀,马颈山,天水寨雄奇险峻,每每催人奋进。
阳塑景区
(“带”字石刻)
碧莲峰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别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绪年间一个草书“带”子更是令碧莲生逃。其字形结构意味深长,人称一字诗,竟包含了“一带山河,少年努力”八个字的韵味和笔意。从欣赏这个“带”字,最后我们应该总结漓江的精神就是一个“妙”字,漓江风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