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介绍

 昵称5kfqF 2011-09-10
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介绍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带着四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取经的故事。一提起唐僧,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个胆怯懦弱、不辨是非的糊涂和尚,其实不然,真实生活中的唐僧是一个大智大勇、胆识过人、知识渊博的高僧大德。在此做个介绍,以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唐僧姓陈名祎,法号玄奘,因唐太宗李世民赐名“三藏”,又称唐三藏。是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旅行家。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陈炜生于洛阳缑氏县游仙乡陈河村(河南洛阳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四岁丧母,陈炜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学习。十岁时父亲去世,已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二哥长捷便将他带到寺院,教他诵读经文。陈炜来到寺院,好象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真是如鱼得水,不到一年,就已经能背诵不少经书了。
        十三岁的那年,隋炀帝下令在东都洛阳剃度27位僧人。陈炜年龄太小,连预选的资格都没有。他站在考场外面,望着来往的僧人和求度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羡慕。一位身穿朝服的官员注意到陈炜站在大门外久久不肯离去,便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陈炜答道:“洛阳缑氏县游仙乡陈氏之子。”此人就是负责本次剃度的主考官郑善果大人。郑大人见陈炜眉清目秀,口齿伶俐,落落大方,不免心生好感,接着又问:“你也想剃度为僧吗?”“是的,但我年纪太小,加上佛学根底浅薄,不能入选。”“你为何想出家?”“说远了,是想继承佛陀的教诲;说近了,是想光大被遗弃的佛法。”陈炜小小年龄,出口不凡,志向远大,主考官大人顿生恻隐之心,便决定破格剃度他为僧。
        陈炜出家的时候,正直隋朝末年农民战争开始。李密领导的瓦岗义军一度传檄要围攻东都洛阳,城内供给断绝,人心惶惶,僧、俗人等纷纷出逃。陈炜兄弟二人听说另一支义军的领袖李渊已经在长安建立了唐王朝,于是他们便辗转千里西奔长安。可是到了长安,却发现远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太平。因为战火未熄,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长安城里竟没有一座寺庙正常开放,也找不到一位高僧大德。原来为了逃避战乱,高僧们都已经向南逃到蜀地去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的艰险,使那里成了理想的避难之所。玄奘和二哥毅然决定南下蜀地。
        在四川成都,每天都有来自大江南北的高僧大德讲经说法,玄奘如饥似渴地向他们求教。不出两年,他对佛教的典籍和各个教派的教义了如指掌。但是他了解得越多,产生的困惑也就越多。有的虽是同一部经书,高僧大德们不仅理解不一,而且用的经文译本也不尽相同。是佛经翻译不够准确,还是理解出现了偏差?陈炜逐一请教,但是始终不能解开心中疑惑。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困惑,陈炜决定再次北上长安,寻找高僧大德求教。当时他们兄弟二人在当地讲经弘法已经颇有影响,二哥长捷认为巴蜀生活安定,且他不愿放弃已有的功名,竭力劝阻弟弟留下。但陈炜决心已定,公元62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他瞒着哥哥,沿三峡顺江而下,游学四方,求师问道。无论寺庙再偏远,只要有高僧,他必拜无疑。春夏秋冬又两载,陈炜的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回到了长安不久,便遇上了来大唐译经的印度著名高僧波顿。陈炜马上登门求教。波顿被陈炜孜孜好学、研究佛法的精神所感动,对他所提的问题逐一作了详细的解答。在回答完陈炜的所有问题后,波顿还向这位年轻的中国僧人介绍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当时在印度最有影响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陈炜越听越激动,他越来越感到佛教就像一个浩瀚的海洋。他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到佛国圣地去朝拜,在那烂陀寺研习佛法,核实汉译佛经和佛陀箴言的差异。他认为这将是自己寻求真谛、修炼觉悟的最好方法。
        主意已定,陈炜马上着手准备。他向长安的印度僧人们成了学习梵文;向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们询问沿途国家的最新情况;到长安城外去跑步爬山,强身健体;还仔细阅读了早期到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的记录。为西去印度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陈炜本想找几位僧人相伴同行,但是,路途遥远且艰险无比,无人敢与他同去。这不但没有使陈伟产生丝毫动摇,而且更加坚定了西行印度,研习佛法的决心。
        陈炜西行求法,历尽千难万险。曾经在沙漠中迷路,五天四夜,滴水未进;曾经数次遭劫,其中一次险些被强盗作为祭品祭了河神娘娘;也曾在天山顶峰,突遇雪崩,死里逃生。一路上,他经历了无数次艰难困苦的磨练,遭遇了无数次生死劫难的考验,战胜了无数次功名利禄的诱惑。他的西行之路,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陈炜以他坚忍不拔意志,勇敢无畏精神,聪明机警的智慧,历尽千辛万苦,独行五万余里,终于在他31岁时,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来到了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佛学圣殿——那烂陀寺。 
        在印度,陈炜刻苦学习,交流广泛,苦研佛法。由于他既通达中印文字又洞晓三藏教理,而且勤奋好学,苦心研究,终于由一名留学僧而发展为主持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的讲师。学成后,陈炜准备回国弘法,回国之前,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无遮大会,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二月,在天竺18国国王和佛教徒三千多人、婆罗门等教徒两千多人参加的辩论大会上,陈炜担任大会论主(主讲人),他用梵文写了一篇反驳他教的论文,作为辩论的主题在会上宣读。同时誊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并依照惯例声明:如有人能据理驳倒一个字,就斩下论主的头以谢罪。可是五天过去了,仍无人前来辩论。大会连续举行18天,所有与会僧俗无不为陈炜的精辟论文所折服,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的尊称。自此,陈炜的佛学理论享誉印度及西域各国。
        回国时,陈炜带回佛教经律论520夹,凡657部。
        贞观十七年(643年),陈炜启程东归,时年四十八岁。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迎接陈炜西行取经归来的场面非常隆重热烈,史载当时长安城内“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回国后,陈炜夜以继日,潜心译经,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开辟了中国译经史的新纪元。他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在中华大地大力弘扬佛法、热心佛教教育,诵经传教,门下人才辈出。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他的门下,再把中国佛教传到世界各国。当时的长安已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陈炜对佛教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
        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陈炜圆寂于长安玉华宫。唐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陈炜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目前,玄奘法师的舍利被供奉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方。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陈炜对世界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影响巨大,梁启超称他为“千古一人”,鲁迅将他誉为“中国的脊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