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趣打油诗

 凛凛犹在 2011-09-10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一无名小卒。有一年冬天,张打油出游经过某县参政大人的阔宅,一时兴起便入内闲游。不料天色骤变,下起大雪,他急忙奔进屋内。张打油被窗外的奇妙雪景所吸引,不由诗兴大发,便提笔蘸墨在墙上写下《雪诗》一首: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写罢诗,便掷笔而去。参正办完公事回宅发现张打油的诗,勃然大怒,便派人把他抓来,问他为什么乱画。张打油答道:“想我张打油,只会吟诗作文,不会胡写乱画。”参政听后,便以南阳城被判军所困,守将请求朝廷派兵解围为题,叫张打油作诗。张打油听后稍一思索,便朗声念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参政一听,觉得跟墙上题诗的风格完全两样,就说道:“哈哈,扑看来这墙上的诗一定不是你写的!”可是他听张打油念完下面的几句,就禁不住大笑起来。原来张打油的全诗是:

天兵百万下南阳,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参政听罢,觉得诗虽称不上高明,但亦算扣题即景,通俗形象,便把他放了。有此波折,张打油之名便流传开了。久而久之,后人便把内容浅显明了,字句诙谐风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称作“打油诗”。

 

    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对苏东坡逃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也很得体。东坡诗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老妇当即回到:“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老妇人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揭了他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清代有一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一吟非同小可,众宾客哗然大笑,都说“好,好!”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五十年代,有一首《干部下乡》的民谣打油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干部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它也更直接的反映了个人的性格特点,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人比山东军阀张宗昌(1881年—1932年)更突出了,张宗昌是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土匪出身。张宗昌因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就请清末山东状元王寿彭当他的老师,教他认字作诗。
    一次,张宗昌在游完泰山后写了一首题为《咏泰山》的打油诗。诗曰:“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有一天,在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张宗昌写了一首题为《天上闪电》的打油诗。诗曰:“忽见天上一火镰,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张宗昌在游完蓬莱阁后,也写过一首叫《游蓬莱阁》的打油诗:“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