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口港上的桥

 dashantian 2011-09-10

虹口港上的桥

虹口港上的桥
东大名路桥

 

虹口港上的桥
从东大名路桥到东长治路桥河道

 

虹口港上的桥
东汉阳路桥

 

虹口港上的桥

东余杭路桥

 

    虹口港位于虹口区南部。北起四平路头道桥,和横浜相接,南至黄浦江,全长1.5公里,枯水期水深1.5米,宽5~8米。可通行30吨级船舶。
    虹口港亦名沙洪、穿洪或洪口,17世纪早期定名为虹口。
    虹口原义指虹口港入黄浦之口的地方,而虹口美租界最早也是从这个地方发展起来的。大约在1880年左右,美租界相继在虹口港上筑桥后,即以桥梁为界把虹口分为外、中、里虹口,今天的大名路桥俗名叫“外虹桥”,这座桥的南面一般叫作“外虹口”;今长治路桥俗名“中虹桥”,中虹桥与外虹桥之间的地方一般叫作“中虹口”,今天的汉阳路桥俗名叫“里虹桥”,里虹桥与中虹桥之间的地方一般叫作“里虹口”。

    1845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文惠廉到上海后,就购进今塘沽路大名路附近的50余亩土地作为教会产业,1848年,他又代表美国政府从上海道手中取得建立上海“虹口美租界”的权力。美租界建立后,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的商人在虹口美租界内建造房屋,开始了初步的市政建设。1856年,英国的惠尔斯桥梁公司又在苏州河上架起了“惠尔斯桥”(即外白渡桥),沟通了虹口与英租界及上海县城的交通,虹口的市政又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虹口原义指虹口港入黄浦之口的地方,而虹口美租界最早也是从这个地方发展起来的,所以约1880年前,美租界相继在虹口港上筑桥后,即以桥梁为界把虹口分为外、中、里虹口,今天的大名路桥俗名叫“外虹桥”,这座桥的南面一般叫作“外虹口”;今长治路桥俗名“中虹桥”,中虹桥与外虹桥之间的地方一般叫作“中虹口”,今天的汉阳路桥俗名叫“里虹桥”,里虹桥与中虹桥之间的地方一般叫作“里虹口”。《同治上海县志》中记载:“鲁班阁,在里虹口”,实际上这座鲁班阁就在里虹桥与中虹桥之间的地方,但是由于搞地方志的同志不知道“里虹口”确切所指,就误以为是今梧州路上的浙宁船木业鲁班庙了。
     1880年之前,中、里虹桥相继建成,外、中、里虹口的实指位置也已确定下来,但是虹口的人口在继续增长,虹口的市政仍在继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英商的上海电光公司在里虹桥以北的斐伦路(今九龙路)兴建斐伦路发电厂,同时又在厂北的虹口港上筑桥,这座桥即被叫作“电灯厂桥”(省称“电灯桥”,即今余杭路桥),又因为电灯桥南已有外、中、里虹桥,于是这座桥也被叫做作“新虹桥”,于是该桥两侧新发展起来的市区也被叫做作“新虹口”了。至本世纪初,虹口的市政仍在沿虹口港向北面以及两侧发展,于是新虹口以西的地方又被叫做作“西虹口”,如以前通州路东余抗路口的通州路菜场(今废)旧名就叫西虹口菜场。
    民国初年以前,海宁路穿过四川北路向东,遇乍浦路向北拐,再沿北海宁路通向吴淞路的,即今天的北海宁路实际上是原来的海宁路东段。从乍浦路至九龙路的海宁路段原来叫“鸭绿路”,其虹口港对岸即“东鸭绿路”(即今鸭绿江路),鸭绿路与东鸭绿路间有一座“鸭绿路桥”(即今鸭绿江路桥)相通,这座桥也被俗叫做作“四卡子桥”。原来,在经历了1853年小刀会起义和1860年后太平军进攻上海后,上海的市政受到较大的破坏,百废待兴,就需要资金,于是上海县扩大了征税的范围和税额。虹口港的虬江路段是上海和宝山县的交界,虹口港又是出入宝山、上海的主要水道,于是上海的百货糖捐局在这里设立关卡,这个卡子依次为“第四卡子”,所以这里一度被叫作“四卡子”,四卡子桥即以四卡子而得名。1922年工部局在四卡子桥东北建造了上海规模最大的屠宰场,这里主要屠宰黄牛,因此,每天有成群的黄牛从兆丰路(今高阳路)码头上岸后赶到这里。在上海方言中“黄牛”是掮客或不守信用者的代词,所以,沪俚语“四卡子桥的货色”即隐骂他人为“黄牛”。

虹口港上的桥
虹口港畔宰牲场

 

    虹口港不长,但是虹口港上的桥却不少。从南到北,依次过来:
1,扬子江路的悬挂桥。
2,东大名路桥,也叫外虹桥。
3,东长治路桥,也叫中虹桥。
4,东汉阳路桥,也叫里虹桥。
5,东余杭路桥,也叫电灯厂桥。
6,海宁路桥,以前是鸭绿江路桥,十几年前海宁路拓宽延伸和周家嘴路接通,鸭绿江路取消。
7,哈尔滨路1号桥。
8,四平路桥,也叫东嘉兴路桥。

虹口港上的桥
虹口水闸

    站在中虹桥-东长治路桥上继续北望,看不到里虹桥-汉阳路桥的,因为中间有一座虹口水闸。根据96年出版的《上海水利志》记载:

     1961年修建虹口港水闸,控制潮水倒流。
     1965年12月1日,重建虹口港水闸工程开工,位于汉阳路桥与长治路桥之间,东西横跨虹口港,闸门宽8米,高6.3米,1966年8月31日竣工。

    如果将水闸上的工作便桥也算进去,那么,虹口港上总共有九座桥。

 

虹口港上的桥

    “虹口老街”属历史习称地名。又名:“沙虹老街、里虹口老街、里虹桥老街、老街”。即是现东汉阳路219弄,位于本区南部虹口港东侧。历史是,清嘉庆年间《上海县志》上已有虹口镇之名,19世纪末上海地图及20世纪初《上海指南》均记载有虹口老街。当年虹口镇以虹口老街为中心,东侧纵有沙虹旧街(今梧州路),横有东街(亦称东栅街,今梧州路10弄,11弄)。虹口老街南起东壁礼路(今东汉阳路),北迄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长百余米。据老居民说,抗战前此处商铺云集,沿街有豆腐店,肉铺各3家,酒店、切面坊各2家,饭店、面馆、茶楼(下午兼作书场)、糟坊、盐号,面筋店,咸鱼行、香烛铺,花带铺各1家,另有小学1所。老居民听上代说,百余年前此处市面的繁荣仅次于十六铺。当时老街有一弄堂(现第7支弄,已封闭)可通往虹口港,弄口有土地庙,庙堂简陋狭小,但过去每年下海庙出会,迎神赛会队伍一定要前来老街,朝拜土地庙,然后他往。老年居民说,这是海神菩萨回娘家看爹娘。下海庙建造于清乾隆年间,按以上两个传说老街及此土地庙的历史可能更长。 1937年9,10月间,老街遭受日机轰炸,全街除3幢结构坚固的建筑外,其余均化为瓦砾灰烬。现有房屋大部分是以后建造的。解放初期,此处尚挂有老街路牌,不久除去。现两侧均为居民居住用房,无商店,已与一般里弄无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