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股市诈骗案开审 31名“股神”法院受审

 双鱼座的鱼 2011-09-11

31名被告人中,很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 重庆市一中法院供图

  自称“操盘圣手”,掌握“内幕消息”,挥手之间就能操纵股票涨跌……马某成立皮包公司,利用这些谎言,雇佣各路“股神”推广业务。122位股民信了他们“包赚不赔”的鬼话,支付“信息费”、“保证金”成为会员,结果有的被骗80多万,有的一周就亏脱20多万。

  3日,包括马某在内的31人因涉嫌诈骗罪,在市一中法院受审。

  9个月骗了600多万元

  昨上午9时30分,31名被告人在法警押解下进入大法庭。在一长排男女“股神”中,大多是年轻面孔。据了解,这些人多是马某在人才市场张贴广告或在媒体发布信息招来的。

  重庆市检一分院指控,2008年12月,马某伙同符某(另案处理),先后在江北区、渝中区、开县等地,以重庆金仕达投资公司名义纠集无业人员,打电话联系全国各地股民,虚构阳光私募基金、汇鑫私募基金、正邦私募基金、鼎城私募基金等名称,吹嘘公司有“操盘圣手”坐镇,资金实力雄厚,能够操纵股票涨跌,还能提供股票交易内幕消息,保证“包赚不赔”。

  在取得股民信任后,“股神”们就会以缴纳会员费、保证金、诚信金、手续费、分成款等费用为由,骗取对方钱财。据调查,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8月,马某等31人骗取全国各地股民112人,涉案金额高达605.3212万元。

  业务培训了解股民心理

  金仕达公司中,马某、符某两位经理可算组织、领导者,其下有李某、徐某及两位张姓部门主任。四个部门中,有马某、代某、郭某、张某、吴某等升级业务员,最底层的就是彭某、陈某、刘某、黄某、魏某等近30名一般业务员。据了解,马某、符某等人还召集员工培训,传授业务话术流程、个股诊断、股民心理等犯罪方法。在检方举示证据中,《开场白话术》、《股民的问题回答》、《股民常见的七种心理》、《业务话术流程》、《股民不合作的常用语言》等“教材”赫然在目。

  在团伙中,股民信息统一由马某等领导层提供。一般业务员负责“乱枪打鸟”,在骗取股民信任后,又会编造升级业务员是操盘高手,保证多倍利润,将股民塞给上方。当发现股民对信息不满,或是求财心切,升级业务员便会适时推荐由部门主任、甚至是公司经理亲自服务。每升一级,股民都要付出数千上万的“会员费”。

  自称愿意退还诈骗款

  团伙老大马某,只有初中文化,今年不过28岁。法庭上,无论是检察官还是辩护律师,只要询问到有关股票推荐等业务问题,马某都坚称“不清楚”、“我连大盘都看不懂”,并称一切都是符某负责,他也是警察来调查时才晓得真实情况。

  马某称,他是四川人,早年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符某。2008年底,他开设公司做黄金方面业务。后来,符某到来,告诉他做股票生意“很赚”,因此他才在公司加设了股票咨询业务。马某辩称,股票业务主要由符某来做,他只负责后勤等工作,赚到的钱两人平分。

  “我从未向员工传授作案方法,也没有组织他们进行过欺诈行为。”按马某的说法,他在公司就像个“傀儡”。庭上,马某还表示愿意退还受害人的600多万款项,但他没有说明钱从哪里来。

  最多的被骗了80多万

  在众多受害者中,最受伤的要数王强(化名),共被骗了87.8万余元。去年3月,彭某主动联系上王强。一番吹嘘后,在股市连续亏损的王强竟然相信了彭某的谎话。为了“包赚不赔”,他缴纳了7.8万元“会员费”。随后,彭某又将主任李某推荐给王强。李某在服务中收取王强30万“会员费”、“股东费”后,又抬出了符某。最后,符某又骗取了王强50万元“保证金”。

  除了这些有形支出,无形的亏损也令股民伤神。云南的楚先生就因骗子的虚假信息,一个月内损失20万股资。

  部门主任几个月“赚”20万

  昨天,第二个出庭的是金仕达公司部门主任李某。李某今年才25岁。他称,大学毕业后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看到金仕达公司招聘信息,就去应聘了部门主任。通过骗取股民的“会员费”、“保证金”等,他几个月下来一共“收入”了近20万元。

  李某称,他不懂股票,公司成员也不能私自推荐股票。每天告知客户的股票信息都是经理写在小黑板上,他们照抄。为保证公司收益,马某等人还规定四个业务部门之间不能乱打电话,不能合作,要各抢业务。

  据了解,由于案情复杂,人数众多,该案预计审理3天。

  六招连环骗术 诱骗股民上当

  据承办检察官介绍,马某等人抓住股民想赚钱心理,使用了六种骗术连环诱骗股民上当。在第一次通电话时假作关心,让对方初步建立好感;在第二次通电话时浮夸炒股实力,激发股民兴趣;在第三次通话时提供虚假信息,诱惑散户入套;在第四次通话时,让股民受骗缴费;在第五次通话时,让股民望梅止渴;在第六次通话时,对上当受骗股民置之不理。

  检察官强调,证监会不允许正规咨询机构承诺收益;其次,合法证券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一般要与客户签订书面服务合同;第三,合法咨询机构一般通过公司专用收款账户收取服务费。股民切忌抱有侥幸心理,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