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往春天的文明公交——公交97路创建“全国工人先锋号”纪实

 田王老羊 2011-09-11

感悟人文

什么是人文?即使读过《辞海》的人,恐怕也未必说得清楚。

采访公交97路,约谈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巴振东,就人文两个字,巴总讲了两个故事。

一是关于乘客要带狗上车。一次,97路公交车长范文斌遇到一位青年乘客,非要带狗上车。按照条例,公交拒绝乘客带狗上车。范文斌耐心和他沟通,他瞪大眼睛颇为不满。为了不耽误正常运营,范文斌塞给他20元,劝他打的回家。事情过去一个多月,这位乘客来到97路调度室还钱来了。他说,这件事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另一故事是盒饭的价值。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乘客。公交车长凌晨5点起床就投入工作,整天吃饭不照时,很容易得胃病。总公司决定给一线职工加餐,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由配餐中心将富有营养的方便食品送到每个调度站点,如今每天制作的加餐达6000多份。6000多名车长把公司当成了家,肩扛责任,风雨兼程,加班加点没人叫苦,奖金多少没人埋怨,他们工作创新热情高。

两则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文

其实,人文并不玄乎,它就是文化,就是我们常言的素质,就是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诚如巴振东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人文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我们心灵的细胞中。

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公交97路,是郑州公交210条线路的一个缩影。和谐、快乐、平安的工作理念,富有特色的车厢文化,全员、全岗、全程公交服务模式,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构成了这一精品线路的和谐文化。他们把平凡的工作岗位当作城市最神圣的职业,把乘客的企盼、信任、高兴和赞誉,作为他们拥有的财富。这笔财富让他们那样充实,那样笃定,没有丝毫的失落感、吃亏感。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诠释的不懈追求、忠诚执着;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在行车中为无数市民服务而又无怨无悔的快乐。

巴振东说得好:文化就是旗帜,文化可以兴企,文化也是生产力。在坚持发展,创造满意的经营理念引导下,总公司凝聚了近万名员工,日发车4万多趟次,每天有4000多辆公交车运营在省会的大街小巷,日运营60万公里,日客运量200万人次,培育了10条精品线路, 先后有25个车、班组跨入全国青年文明号和省市级的青年文明号,104路、97路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总公司被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在全国公交系统首家获得中国用户满意鼎,以生动的实践诠释了郑州公交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乘客至上、市民满意、政府放心、职工高兴的深刻内涵。

中国用户满意鼎是郑州公交人文精神的结晶。这一结晶赢得政府放心,得到大力支持,投巨资已建成13个国内一流的公交场站,目前在建8个,建设面积达1300亩。

郑州公交现象,在全国公交系统引起广泛关注,2005年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研讨暨公交场站交流会在郑州召开,并发布了以公交优先在中国,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主题的《郑州宣言》。

今年一开春,郑州快速公交系统开工建设,公交事业跨越发展,一个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经济、文明的郑州公交正向着明媚的春天进发!

采访

札记

 

开往春天的文明公交

——公交97路创建全国工人先锋号纪实

郑州公交97路,是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为促进城郊发展,方便市民出行,于200641日开通的一条新线路,首发站设在临近北环的兴隆铺村,终点站在中州大道与农业路交会处的易初莲花,22辆公交车,22个站点,日运行 4000多公里,日运送乘客1.7万人次。

其实,这条线路的路况并不算太好,车辆也不是很先进,面对的乘客老年人多、学生多、外地人多,加上道路拥堵,公交服务难度大。如果按照乘客中每万人次一个投诉的话,97路可能天天就会有投诉。

然而,这支由40名青年组成的线路,三年来基本上无违章、无投诉、无事故,累计19次获得三无线路,先后获得郑州市青年文明号、五一文明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条精品线路是怎样打造的? (详见第三版)

 

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束鲜花,一种和谐的车厢文化,一块闪光的金牌——“全国工人先锋号

几天来,记者在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97路实地采访,一路阅读的就是这样一幅用真爱作底色,以乘客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的和谐画卷。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乘客口中的公交优秀,这优秀除了是一种品质外,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风范、一种表率,更是一种行动。

亲手绘就这一画卷的人就是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巴振东。在他的带领下,公交七公司97路创造性地把服务为本,乘客至上,市民满意,政府放心,职工高兴的经营理念,融入到公交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改变服务模式,创建精品线路,打造公交优秀,锤炼了一支精英团队,铸就了一个深受市民信赖的公交品牌,目前车队已先后获得郑州市青年文明号、五一文明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让全国公交系统前来参观取经的几十家兄弟单位领导为之赞叹:把简单的工作做到如此精彩,实在是不简单。

目标激励团队

了解公交97路,先来看一个和谐美丽的特写

重阳节本是老年人的节日。可是,三北社区老年盘鼓队队长刘巧梅却一大早带着20多位老太太给公交七公司送锦旗来了。在场站门口,她们把盘鼓敲得咚咚响,热情欢送每一辆公交车快乐出发。

盘鼓敲得咋就那么响?

原来在97路开通之前,公司总经理巴振东深入到三北社区调研,了解到这里的居民大都是铁路局郑州北车站职工,他们是创造作业量和作业效率两项世界第一的功臣,而职工家属却一直期待着解决出行难问题。为方便城郊居民出行,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特意新开一条通往三北社区的97路公交。

北车站职工加上社区居民共有2万多人。在社区1.2万多个居民中,有2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和1000多名学生。公交七公司二车队队长陈钢锋是个细心人,要求车长眼里有活,像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一样用心服务。

三北社区有两个盘鼓队,由60岁上下的老太太组成,每个队有16面盘鼓、8个大镲。老太太带着盘鼓上车较困难,车长便主动伸手搀一把。有时车进站了,老人还没走到站牌,车长就把车开到老人跟前。阿姨您慢点大叔您走好。每一位车长渐渐养成习惯,形成作风,成为公交服务的规范动作。三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激动地告诉记者,97路公交车长工作热情服务好,运行平稳,居民出行可真方便,把公交当成了自家的车。这不,社区老太太们敲起鼓来,翩翩起舞,来答谢热情服务她们的公交人。

用公交七公司经理郝惠香的话说,这些忠厚的老人那份感动,犹如战鼓催征。97路面对的乘客老年人和学生特别多,公司对他们实行减、免车票,车队的运营收入一时难以争先。但队长陈钢锋坚信,公交服务是一座永远开采不完的金山,虽然车况方面很难和拥有空调车的线路比肩,但至少可以比技术、比服务。

公交97路一开通就提出了打造精品线路的创优目标,公司组织员工到星级宾馆换观念,参观红旗渠接受艰苦奋斗再教育,建立了公司榜样库,学习全国公交系统的劳模李素丽和感动中国人物谢守信,开展向公司劳模、优秀车长徐亚平的学习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理思路,着力于班组文化建设,以乘客利益无小事树管理品牌,以乘客需要我们追求树服务品牌,发出了向高品质服务要未来的动员令,掀起了一场公交服务革命。

文化凝结精神

工作一分钟,精彩60

这是公交97路车长时刻追求的一个信念。队长陈钢锋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公交是城市第一形象,是城市文明第一课堂,是百姓出行的第一选择。对于车长来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关乎郑州形象、公司形象和乘客利益。因此,公司领导时刻提醒员工 “100-1=0”,要求每一位车长把责任看得比山重,把乘客利益看得比天大,把公交形象看得比金贵。

公司本着贴近时代,贴近使命,贴近百姓的原则,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用心制定了《全员、全岗、全程优质服务100条》,突出关键服务环节,从一言一行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全员素质。

车队有一个公交服务讲评会,每周准时召开,3年来雷打不动。所谓讲评,实是根据考核机制,对照“100,对车长、调度、后勤等全部岗位进行交叉监督考核,培养乘客至上的主动服务理念,强化执行力,进一步扩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层次,使乘客不方便、不安全、不满意的三不问题得以解决,树立典型立标杆,组织向无违章、无投诉、无事故三无线路目标冲刺。

车队把优质服务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月一个重点,从服务观念月规范月强化月;一年一个主题,从服务提升年形象年文化年,持续改进公交服务和管理,形成体系,酿成文化,探索出了全员、全岗、全程三全公交服务模式。

所谓全员、全岗,是指后勤服务一线,一线直接服务乘客,人人皆为服务岗。公司聘请礼仪专家,就礼仪、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系统培训员工,引导员工立足岗位,主动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技巧。在服务技巧上不断学习,在服务方法上不断创新。

全程则主要是就服务过程而言。对此,车队首先开通了一个重要的服务导航系统”——一个乘客至上的价值观。

珍惜乘客每一次到来,彰显公交人文关怀。在以乘客为中心的新旗帜下,车队实行《97路车厢服务用语》和全员微笑服务模式,设置党员示范岗,争创文明车厢,争当品牌车组,开展安全行车百日竞赛活动,评选服务明星,凝练了团结、实干、进取、奉献的团队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车长冯海燕,共产党员,河南省十佳服务标兵、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谈起她,乘客用笑容可掬来形容这位30多岁的公交文明花。采访中,海燕拿出厚厚一摞子工作日志,随便翻翻,颇见功底。

那是她在工作之余记录的有关整个郑州的公交线路信息、向优秀车长学习的经验以及自己工作中的体会。她跑遍郑州,用相机拍摄重点公交站牌,以便给乘客介绍郑州。在中博会期间,为给与会来宾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她用口语把郑州名胜古迹和公交服务理念融为一体向乘客介绍。去年,她把工作日志整理成《行车宝典》,公司组织车长认真学习,这一经验结晶成为公交车长的掌中宝,培养出更多的冯海燕。他们争先创优,超越自我,开拓出一条公交服务的创新之路。

服务铸就品质

你好,欢迎乘坐97路。

在每一公交站,车长用普通话向第一位上车的乘客问好。车长首站站立迎客,彬彬有礼,热情洋溢,使乘客倍感亲切。

实施全员微笑服务,使用欢迎词,用鲜花点缀车厢。这一公交现象,让广大乘客感到忽如一夜春风来

在车厢文化建设上,他们独具匠心。

一是鲜花点缀车厢。为了给乘客营造舒适环境,每辆车都在驾驶台和车厢内用盆花、插花、拉花等进行点缀。二是车内粘贴方便乘客图表。车内粘贴站序表、郑州市交通图、线路首末班时间和停靠站点,让乘客一目了然。三是车内增设宣传板。在车厢内挡风玻璃上方醒目位置,是和谐、平安、快乐”6个大字,旨在让车长和乘客共同努力,营造和谐车厢氛围,一路平安、快乐到达目的地。在驾驶员身后是一块固定宣传板,或公交信息,或反扒漫画,有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有经典格言,经常更换的宣传内容让乘客受益匪浅。同时在每一车厢公布有队长热线电话,乘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拨打,领导会把乘客的意见当作重要的礼物,迅速指导车长改进服务。

公交车厢文化发挥了传递文明的光合作用。公安反扒支队民警与公交车长共建平安线路,挂条幅,发放宣传单,震慑犯罪,让乘客安心、放心。文明氛围促进文明行动,乘客排队上车的多了,随地丢弃垃圾的少了;主动让座的多了,不文明用语少了;理解公交的多了,醉酒闹事的少了。

这就是公交97路特有的一道风景,是来自车队不同岗位的服务明星用艺术手笔绘就的。而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公司温馨伴您同行的服务理念,让乘客感到97路公交服务就是不一样。

同样是服务,在这里特别温馨。

累自己不累乘客,烦自己不烦乘客。当看到站牌有乘车的老年人时,车长主动把车前门正对着老人,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车长主动离开驾驶座位,搀扶上车,安排座位,无论在每一站他们都坚持做到老年乘客不坐稳公交不起步,该下车了还提醒老人带好随身物品慢慢下车。

同样是承诺,行动比乘客的期待快一步。

去年大雪过后,公交正常运营秩序遇到严峻挑战。为确保第二天6点准时发车,公交97路班组长苏海清和15位男车长一商量,晚上就住在场站附近的洗浴室,凌晨5点早早地为整个车队加水预热。无论员工离家有多远,全员准点到岗,确保了天寒地冻也让乘客有公交坐。

40多岁的时艺明是负责调度的女同志,超级保姆是车长对她的尊称。公司关怀车长生活,备有加餐盒饭。为了赶时间,若车长来不及下车,她把茶水和盒饭直接送到车上。

同样是沟通,在这里没有距离。

97路每一位公交车长都是一张活地图,都能回答出乘客提出线路所经过的学校、超市、公园、医院、主要机关等,并且有问必答,百问不烦。

31日,大雪纷飞。

来自林县的一家3位老人到郑州看儿子,搭乘公交97路。车到中州大道终点站,拎着大包小包的三位老人都愣住了,怎么看也不像该下车的地方。

车长范文斌见老人下车犹豫,便上前细心询问,原来老人需要到南阳路,可是老人坐反了车。车长担心老人初来乍到再迷了路,让老人还坐这趟车返回,按照老人拿出的电话号码,他拨通了老人家属的电话,告诉他在沙口路桥头接老人便可。

事小,情深。三位老人同儿子一家团聚,儿子很想感谢97路,问父亲对车长可有印象,老人只记得97路车前有块金牌,叫全国工人先锋号

快乐创造满意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公交七公司为了让车长能及时解除疲劳,有个良好心境,把对每一位员工的爱,凝结成一份份最凝重、最隽永的和谐,营造了一个我爱我家,快乐工作,创造满意的团结氛围。

职工之家,甜蜜之家,盼你平安归来。”“累了吧?赶快休息一下吧!在职工之家,有沙发、电视、冰箱、茶水、微波炉、按摩器、书报架等等,这些除了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关怀之外,还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奋进的动力。

小家不大,仅有两间。一间布置的是锦旗、荣誉榜和安全行车状元榜,另一间是欢乐家庭生活照、工作照,并且每一位职工在上面还留有一句自己的格言

他们就是从这个小家出发,创造了一次次感动,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绿色郑州写下一个个和谐的故事。采访中,记者不觉心头为之一振,摁动了相机快门。

镜头一:工作热情才美丽。

苏海清,共产党员,97路班组长,安全行车16万公里。

半身不遂的刘成英,大雪天拄着双拐等公交,要到位于农业路的单位办事情。体重近100公斤的车长苏海清急忙下车,背上老人,小心地把阿姨安排在老年座位上。一位年轻女大学生小苏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她要在车上给大家唱首歌,献给这位令人敬佩的胖师傅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常常觉得我自己很重要……”小苏的一首《快乐颂》,赢得满车喝彩。

后来,小苏在日记里写道,在看似简单的公交服务中,公交车长没有太多的语言,或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伸手臂,便暖意丛生,把生活中的美都尽揽怀中。

镜头二:生活因奉献而精彩。

38日,阳光明媚。经常乘坐97路公交车的老干部何顺成带着个马札,坐在公交站台专等车长冯海燕开的公交车。

何顺成乘上公交车,乐呵呵地从怀里拿出一枚闪光的心型小纪念品,恭恭敬敬地送给车长冯海燕,祝福她节日快乐。何顺成说,这是他用不锈钢精心磨制而成的,上面还打有冯海燕的工号“7406006”。海燕把这枚珍贵的礼物放在自己心上,开心的泪在心里流动。

老人对海燕咋就这么亲?

那是老人最难忘的一件事。傍晚,一位戴鸭舌帽的老人,一上公交车就迷迷糊糊的。车长冯海燕问他,他却不知道从哪里下车,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发现他患有老年痴呆症。海燕担心老人下车再走失了,特意安排他坐在乘客何顺成老人前面,并叮嘱何顺成同这位乘客聊天,先帮助她照顾一下这位老人。

何顺成中途下车。第二天,他从媒体上看到一则关于公交车长送迷路老翁返家的新闻,脑海里总也关不住车长热情服务的一幕幕,想了半夜写了一首鼓励冯海燕的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燕飞……”三八妇女节到了,他又特意备下这特别的礼物,答谢车长的一片爱心。

镜头三:公交服务,因为有爱才信赖。

11日,车长任进朝把车开进终点站,见后排座位上有一乘客落下的皮包,赶忙交给调度。可是,过了两天还是没人来认领,队长让打开包一看,里面是一部电脑,还有价值10多万元的进出口退税资料和一本电话本。任进朝根据电话本试着联系,终于找到失主。失主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她要厚谢车长,任进朝婉言谢绝。

97路公交的职工之家,失主李经理抱着失而复得的皮包,仔细阅读这里陈列的荣誉榜,才了解到这就是知名的全国工人先锋号

春节将至,李经理给97路车队送来锦旗和挂历,还要为公司贴春联。上下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横批:文明公交。

春风激荡,情满公交。采访结束,乘坐97路,反复吟咏那副对联,细细品味这条精品线路的车厢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有一种力量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一种力量让队伍心齐、气顺、风正,有一种力量让企业振翼高飞,这一力量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动力,是它托起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