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今有中秋。
水满则溢,日满则亏,月圆则缺,器满则倾。也许,月亮的圆满本就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十五的饱满华采,不过刹那芳华。祥和平静的微笑下,已预示了即将来临的残缺。而这残缺占的分量,要比圆满大得多,也久得多。也因此,才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喟叹和伤怀。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久团圆。这由月亮引发的万千感慨,充盈了历史的月亮,让它像露水一样清澈纯粹,见证着无数人真挚忧伤的情怀。 月亮,这一古人辞采华章中饱满光洁的意象,那轮清风夜露里曾经水润灵秀的点缀,从历史的绿荫下款款走来,却在当今这个高速旋转的社会里消了颜色,损了芬芳,淡退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等价成餐桌上一枚枚精致的甜点。对月感怀,临风洒泪,似乎已成为一种缈远的奢侈和某些人眼里可笑的矫情。感情如此贬值,遍地芳草中还用得着坚如磐石韧如蒲苇吗?在云层里挣扎的月亮,像一滴浑浊的眼泪,祭奠着一个纯真年代的逝去,祭奠着失落了很久的圣洁的情感。在这个尘嚣四起的年代,一些曾经古典而美好的东西,随着月亮的光华淡去,像梁山伯墓前的蝴蝶,以一种绝美而哀艳的姿势翩翩起舞。我们抓不住它,可它又时时诱惑着我们,在心尖上颤颤悠悠,在梦的出口摇摇曳曳...... 怀念小时候那些简单如水的日子,一群孩子,围坐在小院里的圆桌边,在月饼、水果的甜香里对月憨玩。那时候的心思,只入眼月亮的皎洁明净。总以为人生能始终像天边的圆月,亮亮光光,永远透彻下去。但后来却明白,这世上,远没有圆满,没有永恒,明亮的华采往往只是一瞬。月亮的反复无常,本就是对理想人生的一个莫大的讽刺和奚落...... 年年中秋,今有中秋。 天地不老,天地无情;明月盈亏,明月有恨;人生有几多变迁,几多更迭......
我唯愿------人长健,爱不老,情永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