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波罗的海三国,发现塔林、维尔纽斯与里加等首都都大同小异,老城、教堂、古堡、雕塑、尖顶红房、绿地花园、咖啡馆……
至于“北方巴黎”或“东方小巴黎”、“西非小巴黎”甚至“巴尔干的小巴黎”等一类别称,听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
里加只是匆匆而过,直观的感受是:这里空气没有污染、食品可以放心食用、防盗窗是多余的、地面是没有痰迹的……
漫步东欧(十七)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在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近90万,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强。
在这个号称“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之处,老城或者新城,咖啡馆都是必不可少的。
咖啡馆对于欧美人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不少“小资”以为去喝咖啡就是西化了。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曾经写过一句“里加,北方巴黎”,结果这句恭维之词被里加人念念不忘。

去过真正巴黎的中东迪拜女孩子,想看看“北方巴黎”的比喻是否贴切?

公路旁的服务区,长途客车司机根据欧盟规定:必须两小时内停下来休息。
里加街头银行外的自动取款机,第二个人在远远排队等待。
拉脱维亚在奥运会上取得过不少好成绩,里加的孩子们放学后在玩旱冰球。

里加街头的旅游纪念品商摊,除了主打的湖泊外,还有这些瓷杯、磁盘。

小酒店楼顶的餐厅,在黄昏之际开始了晚宴。
楼顶花园布置得精致、漂亮,非常讲究色彩的搭配。
里加酒店,相当于“北京饭店”。位置也占据了市中心最佳点。
国家歌剧院就在里加饭店附近。
麦当劳一定要抢占一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经营。

逆光中的老城区广场,中午时分游客渐渐低多了起来。
、自由纪念品,有关苏联红军的浮雕,在1991年后被铲掉。
拉脱维亚各州、市的州徽市徽。

古老的街巷狭窄、阴暗,历史感非常强。
街角随时能够发现自产自销画家。不过他不是,他们的父绘子销。
道加瓦河缓缓地穿越里加市区。暗红色域白色相间的国旗在河面上迎风招展。
乘坐游船畅游道加瓦河,可以包揽“北方巴黎”迷人风彩。
岸上的老妇人孤独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里加的民居同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没有监狱般的铁网防盗,入室偷盗或入室抢劫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

里加有一条堪称世界建筑会展的老街——阿尔伯特艺术大街,整条街的建筑风格各异、造型别致。
从巴洛克式到古罗马式,从哥特式到到洛可可式,从新古典主义到后现代风格,可谓应有尽有。
然而,这些建筑里的主人大抵都在国外居住了,只留下这些历史标本供慕名而来的游人参观。
或许,“北方巴黎”的比喻由此而启发的吧?
里加市内不乏绿地公园,空荡荡原始森林感觉不是在城市而是途中。
即使是市中心广场附近的公园,也很安静。
园内有座情人桥,桥上挂满同心锁。里加新人们或许没急忙去契税部门给房本加名字,但必须先在桥上挂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