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至话习俗

 书香居人 2011-09-12
中秋节至话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一年一度中秋日,年年此夜月最圆。三秋桂子暗香浓,天上人间共婵娟。” 

  缘于古老的嫦娥奔月、月宫玉兔等神话传说,赏月一直是八月十五中秋日不变的主题。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时,文人雅士三五相聚,或登楼赏月,或泛舟赏月,别有一番情趣。而市井人家,则多在自家院中赏月,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支桌架案,焚香置果,眼中一个月亮是希望,心底一个月亮是团圆。 

  除了赏月、拜月外,中秋节还有吃月、唱月、比月、踏月等习俗。吃月就是吃月饼。月饼是模仿月亮的形状,制作的中秋应时食品。早些年物质匮乏,人们常用玉米面、小麦面自己蒸制“面月饼”;现在经济富裕了,那口味多样、品种繁多的月饼堆满了商场超市,竞相“飞入寻常百姓家”。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讲的就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进而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幸福。 

  唱月则是流传在我家乡一带的风俗。“面月饼”蒸熟了,皎洁、明亮的中秋月也升起来了,急不可耐的孩童,双手捧着圆圆的新麦“面月饼”纷纷走出了家门。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唱月口来,唱月口来,年年日子好过口来!蒸月饼口来,蒸月饼口来,明年还是好年景口来!圆月口来,圆月口来,一斗麦子一个口来!月光口来,月光口来,家家的日子风光口来!” 

  迎着初升的月亮,一年一度的唱月活动,显得庄重而又充满欢乐。孩童演唱的这些圆月歌谣,寄寓着家乡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愿和憧憬,表达出家乡人祖祖辈辈对美好年景的祝福与期冀。 

  唱月之后,便是比月。如果说唱月是孩童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那么比月就是大姑娘小媳妇的赛巧盛事了。当孩童们双手捧着“面月饼”到大街上唱月时,各家各户的姑娘媳妇们也随之悄悄来到了大街上。她们先是互相端详、比较各家月饼的优劣,而后带着双手捧月饼的孩童来到宽阔的街口,进行比月活动。此刻,金风送爽,皓月当空,一双双孩童的手上,捧着一个个美观精巧的“面月饼”,大姑娘小媳妇们左评右选,谦虚礼让,那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中秋场景啊! 

  “人道秋中明月好,今夜清光此处多”。如果说唱月、比月在家乡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民俗活动,那么踏月就是一项浪漫且富有情趣的时尚运动了。 

  “一片晶光映碧流,云溪桥上仕女游。天上水中两明月,说出心事低头羞。”试想,皓月当空夜,中秋佳节时,浓妆淡抹的女子相约结伴,走长街,过溪桥,边赏月,边散步,笑声盈耳,眉语传情,岂不是别有一番景致? 

  如今,人们被人间烟火熏陶得“实际”多了。然而,中秋明月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或对月饮酒以抒情,或嗑瓜子、品茶、吃月饼以助兴,仍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所以说,习俗是随着时代而慢慢变化的,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却是永恒而极具光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