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sì wèi dà huáng tāng
大黄4分,芍药2分,当归2分,甘草(炙)2分。
少小众痫,乳哺不时,发温壮,吐利惊掣,胎寒腹痛,一十五痫。
1月儿服1杏核许,100日2杏核大小,以此为率,水3升,煮1升,日3次,日夜可4服。服汤令母抱之,令小汗出;病甚者,令大汗出,汗后温粉粉之;下痢者,勿令出汗也。
发热,加麻黄(去节)2分,先煮去沫,纳诸药;反折戴眼掣缩者,加细辛4分;乳哺不消,壮热有实者,倍大黄,用刀劈破,勿令有碎末,无其疾不须增益;下痢者,减大黄3分之1。
来自: 淄水渔夫 > 《古方汤剂》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刘渡舟:实火与虚火的区别,终于把上火搞清楚了!
刘渡舟:实火与虚火的区别,终于把上火搞清楚了!然实火又名“阳火”,虚火又名“阴火”,故汪寅谷又有“阳火一清便退,阴火愈清愈起”之说。但“阴火”与“阳火”在症状上皆呈热象,极易混淆,稍有不...
中药方剂中专治太阳经的方剂有哪些
太阳经病为病证名,亦称太阳经证。引经药(channelusheringdrug)是指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使药。拼音:zǐsūshígāodìhuángtāng《四圣悬枢》卷二:方名:紫苏石膏地黄汤组成:苏叶...
黄汗
黄汗。主治:黄汗变成疸者,多死;黄汗的辨证施治摘要:黄汗系因汗出入水,水热互郁于肌表,致身肿、发热、汗出沾衣如柏汁。皮水,其脉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摘要: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
《伤寒六书》
其衄血固欲解,若衄不止而头面汗出,其身无汗,及发热,汗不至足者,难治。太阳证,衄血,及服桂枝汤后致衄者,为欲解,犀角地黄汤。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大汗,汗之必额上陷,脉紧...
《张氏医通》破伤风门
九味羌活汤 治太阳经感冒风邪。羌活(钱半) 防风 苍术(泔浸。各一钱) 细辛(五分) 川芎 白芷生地黄 黄芩(各八分) 甘草(炙。芎黄汤 治破伤风。川芎 黄芩(各钱半) 甘草(炙。一钱) 葱白(四茎...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八三》脉左弦,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少阳疟偏于热重者,青蒿鳖甲汤主之。青蒿三钱 知母二钱 桑叶二钱 鳖甲五钱 丹皮...
蒸膝汤(治鹤膝风)
蒸膝汤(治鹤膝风)【组成】生黄耆8两(240g),金钗石斛2两(60g),薏仁2两(60g),肉桂3钱(9g)。(清代一两30克,一钱3克)【主治】鹤膝风。【用法】水煎2碗,先服1碗,即拥被而卧,觉身中有汗意,再服...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五二)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百合病,百合地黄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五二)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百合病,百合地黄汤。【原文】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百合病有几个处方,...
麻黄石膏汤
麻黄石膏汤。麻黄石膏汤3.2 组成。麻黄(去节四两)晋唐古方的运用与体会摘要:皂荚丸等,书中还有深师小投杯汤、百部根方、麻黄石膏汤等方,可以看出这些方剂与张仲景经方的用药都[上卷汗剂]麻黄杏仁...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