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一比“乐价比”

 西北角 2011-09-13
比一比“乐价比”(2011-07-01 06:07:39)

比一比“乐价比”

一个退休厅官,一个退休工人,这两人一般来说,应是前者生活富足,活泛快乐吧。而事实往往相反。作为社会人的前厅官总难忘于当年的显赫,常常愁云密布,好生郁闷,处在虽看得破却放不下的状态。而退休工人却是跳跳交际舞,管管小外孙,吃杯热老酒,炒个渣渣股,活得自在快活。

“乐价比”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带来的快乐蛮多,很划算,很实惠。世界很复杂,但我只追求简单的快乐。些小的幸福组合起来便是大乐趣。如同米兰、桂花,花开很小,但组合起来,也是香气冲天的。何况人生哪有许多大幸福降临于你呢!说得灰暗一点:人生不是天堂,苦难才是我们老家。的确,不少的幸福感,是建立在降低幸福预期甚至苦中作乐的基础之上获得的,没有太大野心、知足常乐,这包含了多少无奈的自我揶揄,但却是明智的选择,也是走向快乐的通途!

太多的人的不快乐还表现在羡慕别人上,还学不会“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这就常常有不平不安不服的种种情绪出来了。幸福往往是比出来的,而且是向下比出来的,总是和官人富人高人比,往往就没有“乐价比”可言了。

人的欲望是一匹总也找不到驿站的野马,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才是安身立命的栖息地,是一种含量高的“乐价比”。帮助别人,自己欣慰,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乐价比”,应该说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乐价比”的观点和实践告诉人,其实不是现代人的幸福感在降低,而是因为他们追求幸福的标准在不断地加高横杆,挡住了人们逍遥快乐的跳跃。

尝试用快乐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过好每一天,在心理上感觉“物超所值”,在这种超然心境、悠然心态下生活,倒是小小的幸福会常来敲门,淡淡的快乐会时来拜访呢!

 

 

 

“性价比”不如“乐价比”

夏爱华

我有一件蓝色的圆领T恤衫,样式简洁而雅致,我很喜欢。但才穿了一两次,我就不无遗憾地发现,胸前的部分溅上了几点油渍。油渍很顽固,洗都洗不掉,于是我去超市买了一支去污笔,用它点掉了油渍。可是,油渍虽然不见了,但点过的地方变白了。朋友接过笔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说:“这是漂白笔,不是去污笔。”

我说:“糟了,这怎么穿啊?”朋友说:“让我想想看。”就见他手握漂白笔,龙飞凤舞,把一时间能想到的汉字都写了上去。他很满意自己的创意,说:“今天我又找到一份工作,时装设计师。”

第二天,穿上这件衣服出去,大家叫它“文化衫”,都夸它别致、新颖、时髦,问我是哪家店的新品。晚上回家,我跟朋友一说,他笑道:“这下你开心了,一件20块钱的衣服,却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设计,‘乐价比’很高啊!”

我平生第一次听到“乐价比”这个词,觉得很新奇。朋友说,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对于一件商品,人们很在意它的“性价比”,就是商品的品牌和性能与金钱之间的比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件商品,能够为我们的内心换来多少、多久的满足感和快乐,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关键,这就是“乐价比”。

从那以后,“乐价比”的概念深入我心,化解了我所有的烦恼。思乡的愁绪、生存的压力,都不算什么了。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许多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但我从朋友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答案,让我在努力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财富的价值。

财富不等于金钱,快乐的价值不可忽略。所以“性价比”其实已经OUT了,“乐价比”才正当道。有钱难买高兴,就是“乐价比”的通俗解释。当大多数人在用钱计算生活的时候,“乐价比”倡导人们回归自己的心灵,尝试用快乐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让你在心理上“物超所值”。算算人生的“乐价比”,其实每个人都很幸福。

(子峰摘自《河北青年报》2011年1月2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