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

 图书 馆员 2011-09-14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黄帝内经。素问》
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阳主动而在外,阴主静而在内。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属情志表现,反映了病者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两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临床当洞察细微,不可掉以轻心。
脏实则声洪,脏虚则声怯。-----《明。张介宾》
注释: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反映了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就生理而言,脏腑精气充实,其人发声高亢洪亮,脏腑精气虚弱,其人声音就低微怯弱。就疾病而言,语声的强弱还与邪气的盛衰有关,邪气亢盛而脏腑正气未虚的实证、热证,病人语声就宏大、响亮,并有多言躁动的表现,若邪气已衰,正气亦虚的虚证、寒症,则病人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明.王纶

注释: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和痰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别,临床每可以此作为辩证依据之一。若先咳而后觉有痰者,多因外邪袭肺,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而咳作,由于肺失清肃之令,无以宣发有脾上输于肺之精气津液,使之滞留于肺,化而为痰。虽然痰之多寡和颜色可随其所感之邪的不同而有异,但其皆有肺生则一。此以咳为本,痰为标,病位在肺,治当以肺为主,肺气畅达,宣肃之令一复,则咳愈而痰自去。若先痰蜒盛而后有咳嗽,则每有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而致酿湿生痰,上渍于肺,从而肺气壅滞,令肺失清肃,咳嗽逐作,此以痰为本,咳为标,病位在脾。治当以脾为主,健脾燥湿化痰,生痰之源一健则咳自止。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黄帝内经.灵枢》
注释:井、荥、输、经、合称五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要腧穴,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疾病发生于五脏时,治疗时应刺井穴;疾病变化呈现于面色时,应刺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可刺腧穴;疾病影响声音时,可取经穴;若经络满盛而有淤血现象的,病在足阳明胃,应刺合穴。
阳明多气多血,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主。清.缭希雍
注释:足阳明胃经。胃是“水谷之海”,且“脾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精微运化输布,营养全身,人身气血津液均赖胃中谷气化生而不断补充,故胃为“气血之源”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津液与血液可相互渗透转化,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气血可以起濡养经脉的作用,所以说“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临床上治疗阳明经脉的疾病时,以护津液为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

欲补心者,先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清.石寿棠

注释:此是根据心肾二者之间的关系确立的治法。心在五行为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居于下而属阴。位于下者,已上升为顺,位于上者,已下降为和。故心火下降至肾,肾水上承于心,心与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所以欲补心者,先益肾,使肾水得以上济以资心,则心的病症自复。欲补肾者,可先宁心,使心火下降以温肾,则肾的病症易愈。就临床实际看,这一治法用于肾阴不足而心火扰动的心肾不交之证,滋肾水,降心火,可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身自安和。

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明.王琦石

注释:肺位于胸腔,居诸脏之上,五脏中肺位最高,故被称为“五脏之天”,,全身气机,津液的输布运行由它主司。肺虚则营卫不运,精微无以敷布,日久成损。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输送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像土,化生万物一样滋养全身百骸,故称“脾为百骸之母”。脾失健运则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全身营养障碍,肌肉消减,四肢不用。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称“肾为性命之根”,肾虚则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句阐述分属三焦的肺、脾、肾的重要性。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朱震亨

注释: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黄帝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饮食五味过于偏嗜,就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此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导致的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黄帝内经》

注释:五味分属五行,入五脏。甘味入脾而属土,肾属水主骨,其华在发。土能克水,甘性缓滞,多食甘则脾气雍郁,运化无力,则肾水无制,水邪过盛,肾气衰弱,不能生髓养骨,故骨酸困疼痛。髓亏血少,发失所养,故发落。苦味入心而属火,肺属金主皮毛,火能克金。多食苦,苦从火化,火盛则灼伤肺阴,阴液枯涸,不能闰养皮毛,故皮肤枯槁,毫毛脱落。辛味入肺而属金,肝属木主筋,爪为筋之余。金能克木,辛性升散,多食辛,则升散太过而耗伤肝血阴液,筋爪失其濡养,故筋拘急而爪甲枯槁不润。注---泣应训为“冱”音hu,凝结之意。咸入肾而属水,脉属心而主火,水能克火。多食咸则肾水过盛,水盛必克心火,火受水克,则心气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血脉凝滞而流行不畅,皮肤颜色变为暗黑。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

寒在表者,为憎寒,为身冷,为浮肿,为容颜1青惨,为四肢寒厥。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在表为表寒证,由人体触冒寒气所致,寒气束表,卫气被郁,故恶寒。寒微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的温煦作用减弱,则见身寒,四肢厥冷。寒凝则气血迟缓,而见面色青惨。寒邪阻滞气机,气不化津,可见浮肿。冬令严寒,体质稍有不实,即易感犯,故此证多见冬季。寒邪郁于肌表,可以化热而转为表热,也可郁曷里热而成表寒里热证。若寒邪由络脉而入经脉,凝结隧道,即可转变为痛痹之证。

寒在下者,为清浊不分,为鹜溏痛泄,为阳痿,为遗尿,为膝寒足冷。明.张介宾

注释:寒主阴,故人体下部最易病寒。如下焦阳气不足,不能分清泌浊,则大便溏泄,而小便反少。如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则阳痿。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失于固摄,膀胱约束无权,则遗尿。寒邪凝滞于经络,血脉流通不畅,故膝寒足冷。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  

寒在中焦,则食入而不化。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伤胃,或虚寒内生等因素,脾胃之阳不足,中焦寒胜,则胃不能腐熟,脾不得运化,饮食难以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可表现为食谷不化,须臾泛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古人称“胃反”。对于这类病证,治疗以温中、振奋脾胃之阳为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

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元.朱震亨

湿郁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血行,使周身、关节失于气血温阳而疼痛。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郁致痛多为重痛。若为走痛,则多兼风邪。湿为阴邪,故遇阴寒潮湿的天气或环境,最易使湿郁加重或多发,脉沉主里证,细脉【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虚亦主湿。丹溪治湿常用白芷、苍术、茯苓、川穹等。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  

湿气伤人,在上则头重目黄,鼻塞声重,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跗肿。清.李用粹

注释:湿气即湿邪,为六种外感病邪之一。感受雾露,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湿病,可出现全身症状。湿阻清阳【体内轻清升发之气,走向上窍的阳气主要指吸入之气,发于肌表的卫气等均属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郁化热熏蒸于上,则目黄;阻遏肺气,则鼻塞声重,此属于在上之湿。湿阻中焦,运化失畅,以至于痞闷不舒;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下见胫跗肿【足背】。此虽以上、中、下分言湿气伤人之症状,但临床每多相杂,其中尤以痞闷不舒、头重如裹、足胫跗肿最为常见。湿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湿气伤人属外湿为病。若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属于内湿为病。外湿与内湿的病因虽有不同,但其发病过程常相互影响。如伤于外湿,可致脾为湿邪困阻,健运失职,以致湿浊内生;而脾胃阳气不足,水湿运化不畅,亦易感受外湿的侵袭。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一  

治血之法有五:曰补,曰下,曰破,曰凉,曰温是也。清 .李用粹

注释:此指出血治法。出血之因不外虚、瘀、热、寒四个方面,治血五法是专为此设。补法主要用于气虚证,血失统摄而外溢,故治当补气养血。下法主要用于瘀热互结之证,瘀热通过泻下而解,可使血自归经。破法主要用于瘀证,乃淤血阻络,血不循道而致外溢,故当活血破瘀。凉法为热证而设,因邪热内炽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迫血妄性,故当用清热凉血之法。温法乃寒证所设,阳气虚寒致血液离经,故治当温经止血。五法各有所主,当依证择而取之。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二

督脉统络诸阳,任脉通络诸阴,以为十二经络阴阳之纲领故也,  清.张介宾

注释:督,即总督、统帅之意。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偱脊柱上行,于大椎穴与六条阳经交会,对阳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任,即总任,担任之意。任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在中级、关元与三阴经交会,总任一身阴经之气,有“阴脉之海”之称,故督、任为十二经络之纲领。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三  

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金.刘完素

注释:此语强调了食补食养在治病中的作用。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中寒凉学派的开山鼻祖,但其在杂病的治疗中并不偏执寒凉一端,而是提倡食补食养,表明了他治病注重胃气的观点。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四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金.李杲

李杲认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等因素交互影响,则会造成脾胃虚损。脾胃内伤则脾胃之气不足,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而外感六淫,风寒之邪客于筋骨形体,此属形质受病。

李氏据此阐发内伤热中【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复损伤脾胃所致的气虚火旺之证】之证,指出其所表现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虽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相似,但实质迥然不同。内伤热中证系脾胃内伤,元气虚而阴火【阴亏而导致虚火亢盛的病理现象】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因六淫侵袭人体而为病。内伤以元气亏虚为本,属不足之症。脾胃气虚,内伤发热,当用“甘温除大热”一法,可补中益气等方治疗。外感以外邪客于形体为主,属有余之证。当以祛风散寒为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六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清.金缨

注释:心主神,心神欲静,不容物欲与杂念烦扰,如此则脏腑皆安,体健无病,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如果心神为杂念纷扰,则神不内守,必致疾病,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不可过劳,过劳则心气内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响健康。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七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

本条说明了舌质、舌体和舌苔在诊断中的不同意义。舌为心之苗,五脏六腑都通过经脉、络脉和经筋与之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元气【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元气的盛衰,必然对脏腑之精气产生影响,最终必然反映于舌,所以通过观察舌质可以预知元气和脏腑的盛衰虚实。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致,故验舌苔可测知胃气盛衰虚实,由于胃气为病证发展转归的关键,胃气与邪气的斗争决定病证的性质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舌苔来推测病证。比如舌苔的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存亡,舌苔的分布反映病变的部位。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八  

四季脾旺不受邪。汉.张机

注释:脾胃后天之本对全身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而有生克衰旺的变化。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属土,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则其余四脏得其荫护,卫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气的侵袭。故保持或扶助脾气健旺,是养生与治病的重要方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十九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清.王士雄

阳明以胃为主,太阴以脾为主。病邪侵袭人体,其病症的性质,与邪气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机体状态也关系密切。胃属阳,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病邪传入阳明,正气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正不虚,故表现为实证;脾属阴,升发精气至五脏六腑,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基础,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阴,必是正气先虚,也就是太阴之气先虚,如此则无力抗邪,从而形成虚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  

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益

注释:胃气受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虚证蜂起。

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

注释:强调了舌苔和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一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黄帝内经》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

注释: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称为华盖。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地名为“醍醐揭盖”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一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汉.张仲景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二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张仲景

“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孙思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三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汉.张仲景

注释:鼻为面王,内应于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诊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属青色,望诊见鼻头色发青,是肝木横逆来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阴寒内甚,主病势危重,预后不良。黑为肾水之色,鼻头出现微黑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气内停。黄为脾土之色,面色发黄,是脾阳不运,是聚停饮之像,故主胸膈间有寒饮。面色苍白,是失血过多,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见面色微红,又不当火气当令的夏季,则为阴血外脱,虚阳上浮之像,多数预后不良。望诊见两目圆睁直视,眼球不能转动者,是痉病,病势危重难治。此外,望诊见面色发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发黑,是肾精亏损,本色外观,一般见于虚劳病;面色红赤,是风阳化火之像,一般见于风热病。面色发黄,是脾土郁滞、湿热蕴结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难。见面部浮肿,色泽鲜明者,是水饮内停,上泛于头面之像,故主水饮留滞。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四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病人平时安静无声,而突然听到发出惊叫声音,其病变多在肢体关节,具有关节疼痛。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变多在心隔之间,具有结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清长,其病变多在头中,具有头痛等病症。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五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汉.张仲景

老师说:病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者,是由于实邪雍塞于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时引动胸中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咳嗽;病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仍觉气短者,是肺脏萎弱不振,多见于肺瘘浊唾涎沫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六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汉.张仲景

注释:学生问:时令未到和太过是怎麽回事?

老师回答说:这是讨论时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太过、不及等几个反常情况,属于异常气候,并且都会影响人体而引起疾病。举例来说,冬至之后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是少阳当令的时候。少阳为一阳,阳气开始生长,天气变暖和属正常气候。但是还没有到雨水,气温已经温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间气候尚未温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气候在此期间仍是严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间气候像五六月一样炎热,谓--太过,叫“至而太过”。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七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热极伤络。汉.张仲景

注释:雾露之邪,性轻清上扬,其伤害多在人体上部;湿邪重浊下沉,其伤害多在人体下部;风邪散漫,多伤人肌表;寒邪紧束,多伤于里;饮食之邪,从口而入,多损伤脾胃,而为宿食。上述五类邪气伤人,以类相从,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在上午伤人;寒为阴邪,多于日暮伤人;湿性重浊,多伤于人体下部;寒邪伤人则使脉紧急;雾露之邪易伤皮肤肌腠,湿浊邪气易于流注关节;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邪归阴,所以“极寒伤经”;热邪归阳,所以“热极伤络”。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八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五脏患病以后,如果得到对病情适宜的饮食居处,就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五脏患病以后,如果给予那些所厌恶、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来不喜欢某种食物,患病以后却突然想吃这种食物,这是因为脏器被邪气所改变,食后必定助长邪气而导致发热。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二十九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汉.张仲景

注释:各种脏腑的里实证,多与有形之邪内结有关。要想治疗这些疾病,就必须审证求因,针对那些相结的病邪,而施以恰当的方药,才能奏效例如,病人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由于阴亏水热互结所致,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就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具体例证。其他的疾病,都要仿此类推。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痉病,有灸疮,难治。汉.张仲景

注释:痉病的主脉特征,是沉紧而弦紧有力,显现于寸、关、尺三部。痉病患者因施用灸法身体有灸疮,治疗难以措手,预后不良。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一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汉.张仲景

注释:外感风湿,风邪与湿邪相互搏结,客于肌腠,流注于关节,所以临床上见全身肌肉、关节都疼痛。按照治疗原理,应当采取发汗祛风去湿法,使风湿邪气随汗出而解散。当时又正值天气黣暗,阴雨连绵不断,外界的湿气太重,足以使身体疼痛增剧,医生说此时正宜用发汗来治疗。但是,发汗以后疾病并没有痊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汗法使用不当的缘故。因为本证系“风湿相搏,”风性轻扬散漫而易于表散,湿性重浊黏滞而难以骤出。由于发汗剂力太峻猛,出汗太极太多,仅仅散去了风邪,粘滞的湿邪仍在,所以病未痊愈。治疗这种风湿病,如果采用发汗法时,只宜使其微微出汗,徐缓萌发,才能使风邪和湿邪全部祛除。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二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清.叶桂

注释:经,即经脉,是经络的主干,有一定的·循经径路;络,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叶氏认为,胃脘病初发,每因饮食不慎,寒邪犯胃或情志不舒,以致胃气阻滞,其病在气在经,症见胃脘胀病,痛无定处,时作时止等,治当以舒理气机为主。若脘痛日久,病邪深入络脉,可致淤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痛处不移,或痛如针刺,甚则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又当以活血通络为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三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呼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

注释:人欲养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杀之机,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若能胸襟坦荡,宁静淡泊,如春气之和融,必能气血畅达,阴阳相调,自可益寿延年。反之,若长期情志抑郁,正如秋气之肃杀,以致气血失调,阴阳逆乱,必然会危害健康。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四  

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清.程文囿

注释:眼病的病因病虽然错综复杂,但主可归纳为火【热】盛、阴虚两大类。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目之所以能视万物、辩五色,必依赖五脏六腑精气的上行灌输。木得精气的充养,才能神光充沛,视觉正常。若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火热上炎,销铄双目的精液精气,就会发生目疾。以火热而言,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目,可发生青风内障【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较绿风内障略轻】、    绿风内障。若肝阳上亢,肝火上冲,可伤及营血,迫血妄行,导致爆盲。再如七情内郁化火,可致心火上炎,出现两呲红赤,胬肉臃肿等目疾。而肺火雍盛,可致心火气滞血瘀,火郁内发而成火疳【急性巩膜炎】。以阴虚而言,肝阴不足,营血亏损,虚火上炎,可见两呲淡红,血络隐现,微痒不痛等虚眼病。肾阴不足,肾精不能上承于目,可引起目翳内障,青盲【眼萎缩】等眼病。此外脏腑合病,如肝胆火炽、肝火犯肺、肝肾阴虚等,均可引起目疾。因此,“火有余”、“阴不足”可以总括眼病的病因病机。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五  

夫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吴有性

吴氏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纠正了以往对温病以气候失常为因的浅薄认识,提出“异气”的病因观。他认为“异气”有胜于他气,为病颇重,是一种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物质。“异气”种种不一,表现的疾病也不相同。不同的“异气”有不同的感受对象。他还提出“异气”有强烈的传染性。吴氏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具体的治则和方药,而是提出新的病因病机说,突破了原有条框,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六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清.喻昌

注释: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凡痰饮为患,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认为痰饮的发生有四种情况。其一,由胃而下流于肠;其二,由胃而傍流于胁;其三,由胃而外达于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此处所说的胃,包括脾在内。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七  

燥气在里,耗其津液,则大便秘结。明.龚信

注释:燥邪最易伤津液,而津液耗伤又最易致燥。津液枯涸,肠道失润,则大便秘结。治津枯便秘,切忌妄事攻下,易用“增水行舟”之法。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八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

注释:天行时疫是一种由时行戾气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其病的发生与气候反常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春夏季节当热而反暴寒,可致时疫流行。饥饿兵荒也是造成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战争与动乱、暴乱、尸横遍野,会产生疠气传染。由于时疫发病急、传染快,毒性强,故触之者即病,少有幸免者。时疫的特点是每次流行,病人症状基本都一样,或皆身热发斑、或皆上吐下泻,挥霍缭乱等。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三十九  

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绮石

注释:七情内伤,直伤五脏,影响气机。如怒伤肝,思伤脾;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故七情内伤日久,一则致五脏功能失调,其化生、藏精气功能减退,二则气机失调及血,而气血俱病,故终致五脏气血俱损,而成五劳。五劳,此指五脏劳损之证【五劳共有三层意义:起义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引起的损伤。其二指劳志、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五种过劳致病因素。其三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虚劳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  

心有所思,则精有所耗,神无所归,气无所附,百病生焉。近代.秦伯未

注释:肾中之精气,上交于心中,化为心中真液颐养心神,心神得以守舍而藏于心。精可养神【在此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精盛则神旺,精衰则神疲。若思虑过度,心神过用,精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的水谷之精】耗损,则心神失守。精不化气则气不归经,就可出现心烦、失眠、心悸、脉象细数无力等症。心、肾俱伤,精、气、神俱耗,则百病丛生。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一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惓,七情、饮食所致。明.张介宾

注释:虚损为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各种慢性病证的总称。虚损成因很多,然主要与酒色无度、劳惓太过、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年半百而衰。”《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见劳逸过度,都成虚损之由;七情内伤,则耗血伤气,损及五脏,若一脏受损,可累及他脏,而引起脏腑失调,脏精亏损,致成虚劳;至于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则可损伤脾胃,致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无源,内不能调和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经脉肌腠,渐致虚损无疑。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二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二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二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二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作为致病因素危害多端,无处不到。所谓“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故有“百病多有痰作祟”、“痰为诸病之源”等说法。临床许多怪异、难以辨治的疑难病证常常是由痰饮引起,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为标,而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从痰论治往往收到预期效果。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三  

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明.繆希雍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三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注释: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可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即可影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痰即可流窜为害,亦可停滞为害,致病极为广泛且复杂多变,故怪病多痰,病多属痰。暴病,起病急,病势重,如暴盲、暴注【腹泻】、暴聋、暴厥、暴暗、暴发、火眼【风火眼】、暴痫等,多于火热有关,故说暴病多属火。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四  

淤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四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注释:淤血是血液运行缓慢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各异。若瘀血在里,阻遏气机,气不行津,水津不能上承,故见口渴。治宜活血祛瘀。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五  

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金.张从正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五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注释:天邪指风暑火湿燥寒,地邪指雾雷雨雹冰倪,人泻指酸苦甘辛咸淡。张从正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都可能成为致病邪气。由于病邪特性不同,损伤人体部位亦各异。天之邪由上而下,易伤人上部;地之邪由下而上,易伤人下部;六味由口而入脾胃,易伤人中部。这是张氏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与临床颇为切合。既然病由邪致,治病当首重祛邪,邪去正自安。祛邪可根据上、中、下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不同,而采取汗、吐、下三法治之。如邪在皮肤、经络,可汗之;邪在膈或上脘,可吐之;邪在下焦,可下之。张氏的三邪理论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颇大。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六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黄帝内经》

注释:说明西北高原地区常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常多湿邪为病。如久处潮湿环境中,则多湿病。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则又多暑热病。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黄帝内经》

注释: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而人体头面上部,正属人体阳位之一。风寒、风热之邪入侵,每见头痛头胀,鼻塞咽痛诸症,湿性下流。其伤人常先起与人体下部,而多见足跗浮肿,下肢重滞;或前阴湿疹瘙痒等症。此外,淋浊、泄痢、带下等病症,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七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清.叶桂

本条对温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温病之邪自上部口鼻而入。因肺居上焦,开窍于鼻,又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主一身之表,所以温邪外袭,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若治疗及时得法,即可从外解而不致内传。心亦居于上焦,如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传心包营分,提示病情恶变,病势危重,故称“逆传”。温病尚有按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顺传”过程,其病机演化为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入中、下二焦。可见“逆传”“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的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的渐进发展。至于温病传变所以有顺、逆之分,除与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关外,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八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黄帝内经》

注释:疟为之病,种类繁多,统称痎疟。夏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身疟疾。痎疟症见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此条文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证,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列。认为多因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凉有感凉气,发为疟疾。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四十九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陈芝田

注释:此句指出形体肥瘦之人的不同病机特点,具有一定道理。肥人是指形体过于肥胖,属“虚浮”之像,是气虚失运的表现,其人形肥,气血难于周流,因而多郁滞生痰。阳化气,阴成形,瘦人形体过于瘦削,是阴血不足的表现,阴虚生内火,故“瘦人多火”。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宋.苏轼  沈括

注释:此条是指真虚实证的病机。“虚”是病机的本质,而“实”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脏腑气血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由于“虚”,故临床上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同时由于气运行无力而郁滞不通,则可见脘腹胀满、腹痛等类似实证的表现。《景岳全书》也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候。”都是指真实假虚证的病机。“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或热结肠胃,或痰湿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结肠胃之里热炽盛病证,一方面可见到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亦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类似虚寒的假象,《景岳全书》也说:“大实之病,反见赢状。”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一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

注释:“邪气”包括六淫、疫疠、毒物等外来之邪。“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毒力和肌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肌体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症候,即所谓实证。实证常见于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饮、食、水、血等滞留体内而引起的病症。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雍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腹痛拒按、二便不通都属于实证。

“精气”,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也称为正气。“精气夺”,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受到损害,故成虚证。“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症候,即所谓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小号津液;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二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阴。清.尤怡

注释:由于阴阳互为根本,阴病日久必累于阳,阳病日久必累于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故养不足之阳气可救偏胜之阴邪,补亏损之阴液可救亡失之阳气。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三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宋.陈无已

注释:体内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没有阳气的功能活动,就无以化生阴精。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维持相对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而有规律不会发生疾病。如果体内阴阳失调,原来相对平衡的关系被打破,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局面,则生命活动规律紊乱,肌体就会发生疾病,例如阳邪致病,可使体内阳偏盛而阴偏衰,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体内阴偏盛而阳偏衰,出现寒证。阴阳还概括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脏腑、经络的属性,又有气血、津液、水火的差异以及病邪的性质、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内容,而所有各种情况如有偏盛,均可导致疾病。所以治疗疾病,重在调整阴阳。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四  

病在阳,则热而脉燥;在阴,则寒而脉静。《黄帝内经》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四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四 - smallxiao@yeah - smallxiao@yeah的博客注释:本句特指疟疾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气外出于阳,阳盛阴虚,则为发热而脉象躁急;邪气内搏于阴分,阴盛阳虚,则为寒战而脉象和缓平静。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五  

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汉.华佗

注释:在此句中阴盛阳虚之病谓阳病,阳盛阴虚之病谓阴病。人体的阴阳消长盛衰,受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影响而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对疾病的具体表现有直接影响。早晨,阴气已衰,人身之阳气渐盛,故阴盛阳虚之人病势得减;夜晚,阳气已衰,人身之阴气渐盛故阳盛阴衰之人可获安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六  

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故血苑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

注释:薄,迫也。定名为“薄”,有气血被迫上逆之意。因气血上逆而致的昏厥为薄厥。病由大怒引起,怒则气上,血随气升,郁于头部而致昏厥。《素问》中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相联系。对后世医家阐发卒中病机颇多启迪。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七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死。元.朱震亨

注释:阴病【虚证、寒证的统称】指具有萎靡、淡漠、寒冷、下陷、不足等特性的病症;阳病【指具有亢奋、躁动、火热、上冲、有余等特性的病症。此处阳脉可理解为有胃之脉【胃、神、根是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有胃气;脉跳柔和有力,是有神;脉跳沉取应指,是有根】,阴脉可理解为真脏之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阴病虽然正气虚弱但脉有胃气,说明生机不绝,故仍主生;阳病虽表现为实证,而一旦脉露出真脏之象,是胃气将绝之兆,预后不良。总之,无论阴病、阳病,总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八  

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明.张介宾

注释:本句是“阳非有余”学术思想的集中概括,对于防止生活起居失常而损害人体正常功能,治疗上过用寒凉药物伤害气机是有积极意义的。阳,是指正常的生理机能。阴,是指形体津液。阳惟畏其衰,是强调保护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性;阴惟畏其盛,是说明阴不能过盛,阴盛就可以导致阳衰。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五十九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西晋.陈寿

注释:这是三国名医华佗对学生吴普说的一段话。他指出保健的方法是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活动之后,饮食便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气血流通,自然百病不生。犹如古语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可收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  

人者,天地之镇也。《黄帝内经》

注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受到自然界阴阳四时及其他事物的影响,但是人在承受这种影响时能够了解、掌握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四季的冷暖变迁,适时调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根据时令变化来保养体内打的阳气和阴精,主动避免或预防恶劣气候的侵袭。因此,人,一旦掌握自然界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就能化被动为主动,适应自然、驾驭自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人在自然界中而超然于群物之上,具有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一  

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宋.愚谷老人

注释:人至迟暮之年,已耳聋眼花,步履蹒跚,再去求养身保生,就像人于赤贫之后才想到要积蓄,未免为时已晚,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人必须自幼起就注意养生,特别是到了壮年时期,在人体生理功能最旺盛、又是由盛转衰的关键阶段,更应当高度重视养生。未老而养生,既能保健康、防衰老,又能防病于未然,词语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预防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老年养生不如青壮年时,但养比不养为好,总能有所获益,故亦不能忽视。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二  

上工治未病。汉.张机

注释:“工”,在古代泛指百工技艺人员。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在内。上工、中工、下工,是针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言。《金匮要略》所指的“上工”,是专指医疗技术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有两个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染;二是既病防变,即患病之后,早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邪向未受邪的脏腑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

所谓“上工治未病”就是“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治其已成。”如《黄帝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有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上工”常用的治病方法,而“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晓实脾,惟治肝也!”这种方法,常常导致肝病未已,脾病又起的不良后果,这就是不懂五行相胜,五脏相关的道理。如果能在病变开始,先安未受邪之地,则可防止邪气的传变。以上就是“上工治未病”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治未病”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精神调养,注意饮食起居,适应自然规律,锻炼身体,药物辅助预防,疾病发生后早期诊断,控制疾病的传变等。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三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注释:自然界阴阳的运动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万物生长收藏的运动终而复始的缘由,也是万物生长衰亡的根源。此乃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不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养生摄身,那就会影响生命的根本,损害身体的真元。如果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夏二季重视护摄阳气,在秋冬二季注意保护阴气,那就不会发生疾病。这样就称得上真正掌握了养生之道。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四  

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身之计,惟赖坐功。明.李渔

注释:导引主动,坐功主静,动静结合,是养生所应遵循的一项原则。导引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或自我按摩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防止某些疾病,而且对健康长寿颇为有益。坐功是以静坐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对强身延年也有殊功。导引的形式、方法很多,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持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中就绘有导引姿势四十余种。气功养生法这通过调神、调身、调息来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防御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从而保持健康安适的状态。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五  

儿衣锦帛,特忌厚热。唐.孙思邈

注释:婴幼儿或儿童的衣着寒暖,与伤风感冒等病症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已经指出,小儿初生,肌肤娇嫩,衣着要适宜,不能过多,不然汗后常易感冒。由于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小儿对衣着寒暖不能自调,若护养者一味以重衣厚褥裹之,必致小儿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之证。相反,小儿衣着捎带几分寒,轻软宽松,既能活动自如,又能使腠理致密,可增强抵御风寒外邪的能力。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六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昌

注释:此语体现了辩证論治的精神,其核心是强调议病遣药,随机应变。在临床上治疗疾病,必须以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以辩证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认清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性质,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用药。辩证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如果没有辨清病源就遣方用药,必然带有盲目性,治疗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故治病的关键在于识病,只有把握了疾病的本质,治疗用药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预期疗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七  

凡是医生治病,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明.薛已

注释:治病求本,是祖国医学辩证論治最基本的原则。本,即疾病的本质,或者说主要矛盾。疾病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等是由其本质决定的,故治病求本的实质是强调诊断治疗要善于分析,找出主要矛盾,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标”相当于“本”而言,指从属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矛盾。对于不同疾病,或者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性质便有差异。医生应以辩证的观点认真对待,力求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治疗原则。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分标本。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八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

注释:本语出自《类经》。如说:“奈何今之医家,多不知求本求标,孰缓孰急之道,....且动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字义上来讲,标,末也;本,原也。标本主要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病情轻重缓急而言。一般认为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和出现的症候;本是病因以及病机,即疾病的本质,或者相对地指先病或后病之脏腑而言,简述:

急则治其标:当标病甚急,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若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临床上大出血的病人,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待血止后再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在病情和缓的情况下,必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因标病的产生源于病本,病本一旦消除,标病自然随之而愈。如肺阴虚引起的咳嗽,肺阴虚为本,咳嗽为标,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滋阴润肺之法,肺阴充足,咳嗽也随之消失。又如血瘀头痛,血瘀为本,头痛为标,治疗用活血化瘀之法,血液流通,头痛随之痊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六十九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注释:这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补母,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单纯子脏虚弱之证。如脾脏虚弱,土不生金,引起脾肺两虚,或肺虚日久,影响脾之健运【子盗母气】,导致肺脾气虚,皆可用补脾【补母】之法治之。泻子,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实或母脏单纯实证。如心火亢盛,子病犯母而致的心肝火旺证,当采用邪心火为主的治法;即便肝火独盛,亦可采用泻心火的方法抑制肝的功能偏亢。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  

治痿者独取阳明。《黄帝内经》

注释:阳明乃气血化生之处,气血充足才能滋养宗筋,若宗筋驰纵,则手足痿弱,不能收持。《内经》说:“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汇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汇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此可见,阳明胃这一水谷之海,运化若有失职,不仅影响气血的化生,亦会导致湿滞筋脉之中,最易形成痿证,故治痿者当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即清阳明燥热,养胃中阴津。否则,胃燥不解,必然导致肺热叶焦而成痿。故说:“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一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

注释:本语主要讲了温热病【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上、中、下三焦不同部位的治疗大法。吴鞠通创立三焦辩证学说,阐述温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三焦分证的治疗法则,以“羽”、“衡”、“权”作了形象化的说明:上焦的部位最高,接近于表,所以凡属上焦的病变适宜于如羽毛那样轻清上浮之剂来治疗,如桑菊、银翘、栀豉之类,使邪从上、从表而解;中焦处于上下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病在中焦,邪势较甚,升降失常,用药既不能施治太薄,亦不可过于厚重,只有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方法来治疗,达到如衡器那样的平衡,温热用白虎、承气之类,湿热用连朴饮之属;下焦的部位最低而且偏于里,邪入下焦,肝肾真阴大伤,所以在治疗下焦病时,无论扶正或祛邪,都适应重浊味厚之品,才能直达病所,发挥更好的效果。治必厚味滋填,介石重镇,用药如秤锤之重,沉于下焦,如诸甲复脉、大小定风珠之类。吴氏的三焦治则不仅对辩治温病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其他各科亦具有指导意义。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二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李杲

注释:湿为水气之化,其性下趋,故东桓提出治湿当利小便,这是邪气惟一出路。因势利导乃物理之常,至于在上在表之湿,意宣之发之,乃是变化之法。湿而兼寒,用温化之法;湿而兼热,用清利之法;湿而兼虚,用健运之法,均必配合淡渗利湿之品佐之,这亦突出了治湿当利小便的原则。湿热胶结难解之患,投以清热泻火之剂,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治湿温用利小便为主之法,正是使湿和热分消,湿去则热邪就很快消除了,这就能达到治疗病本的目的。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三  

治湿不分三焦,非其治也;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方隅

注释:湿之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三焦具有运行人体水液的功能,如果三焦气化失常,或者气机闭塞,水液无法正常运行,则停留而成水湿。张介宾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这水留中,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脾居中焦,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湿。如果皮土薄弱,请这难以上升,浊者难于下降,留于中焦,停滞膈间,则积为水湿痰饮。汪昆说:“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故以脾为水湿痰饮产生之源。临床治湿,如能从调理三焦气机以泄其流,又从健脾化湿以治其本,方能照应全面,取得良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四  

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李中梓

注释:痰,指痰饮,其生成和脾胃关系极为密切。虽然痰饮的生成与肺的宣肃通调、肾的蒸化水液,以及三焦津液的通道等功能失常有关,但脾不健运是重要的一环,故临床治疗痰饮当时时注意调理脾胃,除其生痰之源。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五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唐.王冰

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壮水之主是指:强肾之阴“,后人又称滋水制火、壮水制阳,滋阴涵阳之法。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火亢盛。肾主真水【肾阴】,如果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像,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耳鸣,烦热盗汗等。此非火之有余,乃真水不足,故必须滋养肾水,用六味丸、左归丸之类。《类经》说:“诸寒之而热者,谓以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阳,则阴气复而阳热自退矣。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六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王冰

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益火之源是指“益心之阳”,现多理解为肾中所藏命火【肾阳】。命火乃先天真火,此火一衰,则出现阳微阴盛的虚寒证。症见腰脊酸痛、脚软身冷、阳痿早泄、脑转耳鸣等。必须采用扶阳益火之法以补命火,来消阴寒之邪为病,多用八味丸、四逆汤之类。《类经》所说:“热之而寒者,谓以辛热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而为寒,故当取之于阳,谓不宜攻寒也,但补水中火,则寒自消矣。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七  

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黄帝内经》

注释:鬼门,即汗孔。净腑,即膀胱。此句就是发汗、利小便之意。菀,王冰注解说:“菀者,积也,陈者,久也,陈腐之意也。”莝,斩除。去菀陈莝,就是铲掉堆积的陈腐之物。这里主要是指清除停积的水液之类。开鬼门及发汗法,洁净府系利尿法,二者皆为水肿病治疗大法。水肿病的成因与肺脏关系密切。肾为水脏,统膀胱、三焦两个水腑,故排除水液当从水腑利小便。肺为水上之源,外合皮毛,故上半身的水当发汗从皮毛以排水。脾统肠胃,肠胃有水,当去菀陈莝,荡涤水液。总之汗孔与膀胱是水液外泄的两个主要途径。例如在临床上若膀胱有湿热蕴积,或肾阳虚弱,气化失职,则必出现小便不利,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此时可用利尿法或清热利水用五苓散、八珍散,或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济生圣气丸,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以达到消肿目的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八  

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黄帝内经》

注释:本语是指虚证不能用泻法,实证不能用补法。否则,就会犯虚虚实实之错,而是必须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治。在临床上虚证的范围较广,从总的概念来看,不外阴虚、阳虚两大类。具体分,又有脏腑、气血、阴阳等虚证。具体治法是:虚则补之补其不足《难经》以五损立论,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总之,正如《素问》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八  

诸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汉.张机

注释:攻即治,得即和。此句意为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治之。腑病治脏,乃为治病之常法;而脏病治腑,则为通权达变之活法。医者必须守其常,知其变,才能随机应变,切中病情,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如渴系肾病,因肾主五液,肾若有热,其液不能化津上布,则渴证作。肾与膀胱为表里,用猪苓汤治膀胱,滋肾水,使津升浊降,其渴自解。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七十九  

甘温除大热。金.李杲

此句是李杲对饮食劳倦、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而发生虚热、劳热之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说:“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温能补气,甘能泻火”。这就指出了本句所说的大热,乃脾胃之气耗伤,阴火上升引起之火。因此,当用甘温补中,益气升阳之法。甘温除大热是治阴火的主要法则,是针对阴火产生的根源而施治的。若不用甘温而用苦寒来泻阴火,则完全与阴火产生的病机悖逆,不仅不能治疗阴火引起的大热之证,而且更伤害患者之元气,加重病情。甘温除大热之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之甘温,大补脾胃元气以泻阴火;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使阳还归脾胃,陈皮散气滞以助阳气上升,当归甘温养血而取阴生阳长之意,诸药合用,以达到益气升阳以泻阴火之用。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黄帝内经》

注释:但凡大病,必须分清虚实。虚证又有形体瘦弱和阴精不足的区别。形体表露于外,属阳;阴精内藏于里,属阴。因此同为补法,又有益气、补阴之异。凡形体不足,阳气虚弱者,可用温补阳气的方法,使阳气外达,选用人参、黄芪、之甘温益气,附子、肉桂、之温养元阳之类,如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阴精不足而身体虚弱者,宜用滋腻厚重、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阴,如熟地、苁蓉、龟板、阿胶等。本句实际上是讲述怎样调整其阴阳的相对平衡,为后世的食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一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宋.陈自明

注释:这是一种治疗血分有病而生风之证的方法,在临床上饮用广泛。如血虚而引起的肝风内动,以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之证,可采用养血熄风、佐以活血化瘀,这就是从血分治风之例。又如皮肤痒证,多由血燥生风或血虚生风所致,前者当凉血润燥以祛风,后者当养血熄风收效往往良好。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二  

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明.繆希雍

注释:失血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繆氏三法,乃为治疗要点。原文:治吐血有三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行经络,不止自止......。宜补肝不宜伐肝,.....肝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也。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升,血随气行,而无溢出上窍之患。这三条原则,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如胃腑积热失血,;肝火犯胃失血,则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气不宜降火;虚损血溢,则宜补肝不宜伐肝。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三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清.叶桂

注释: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于滋补阴血,而在于生津清热,以防汗出过多或热灼伤津;湿热病通阳的目的不在于温补阳气,而在与通利小便,以宣达气机,使病邪从小便而出。可见,治疗温病的救阴与通阳,和杂病是不同的。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针对温热病的治疗,要首先着手泄去阳分之热以救阴,热去则津存。若热邪不去,继续耗伤阴液,虽用大剂滋阴养血之品,也如“锅中添油”,无济于事。若迅速泄去阳分之热,则如釜底抽薪,便可很快收到退热存阴之效。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指对湿热病的治疗,因为湿热留恋,气机受阻,若用温性苦燥之品化湿,则有助于热伤津之虞;但若仅施与清凉之药清热,则湿邪不去。基于此,叶桂提出了利小便之法,以宣达气机,化除湿邪,达到通阳的目的。但要与《伤寒论》的通阳法区别,伤寒病乃阴盛格阳,故用通脉四逆汤之类以散阴通阳;湿热病乃湿热之邪交混,导致阳气阻闭,故当采用利小便以通阳气的方法,湿去则热孤,湿热除则阳气自通。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四  

热病最易伤阴,当刻刻保阴为要。清.雷丰

注释:所谓热病,主要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引起的热性病。雷氏所言,主要指发于夏季的热病,即暑温之类。由于暑热病邪其性酷烈,最易伤津耗液,阴伤液耗往往持续整个病变过程。津液、阴液为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痊愈,邪气的退却,正气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热病的全过程中,要时刻顾护津液。惟能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份生机,津充液足,其病可愈。

这一原则不仅适应于暑热病证,大凡温热、风热、燥热,乃至于湿热病湿退化燥之际,伤寒阳明热甚之时,均宜遵循。所谓保阴,亦菲仅仅指滋阴生津而言,即如泻其热、釜底抽薪,亦为保阴之法。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

注释:“道”是自然规律的意思。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古人说医通于道,而道生阴阳,阴阳理论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治则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借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根本规律。“治病必求其本”,既求阴阳之理。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关于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根本规律的学说。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六  

阴阳经络,气相交贯。元 滑寿

注释:由于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接,并在体内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因而构成了相为表里的阴阳脏腑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此外经别和别络也相互沟通,进一步加强了阴阳表里经脉的相互联络,使阴阳脏腑经络之气交相贯通。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七  

阴阳者,天地之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

注释:这句话简明地提出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二个方面,并且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可贵的认识能执简驭繁,指出阴阳是分析,归纳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能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并否定了神灵主宰自然万物的迷信思想,为中医理论体系正确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八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黄帝内经》

注释:所谓“有名”是指阴阳是概括事物功能,特性的代名词;而“无形”则是说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指具体事物。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暖的、功能的、亢进的事物都归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衰退的事物都属于阴。正因为其有名无形,故可广泛称代无数具体有形之物,而有无限可分性,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既是。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八十九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帝内经》

注释:守,镇守;使,役使。阴阳互为内外,须臾不可分离。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阴阳互根。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阴阳互根的道理。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此生生不息。如果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一旦失常,那么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应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阳气有气化温煦功能,人体的神,赖阳气以温养,才能屈伸自如。当然,不独筋需要阳气的温煦,整个人体皆离不开阳气的这一功能。临床上阳气亏虚患者常见精神萎靡不振,思维迟钝,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苔白脉细等症。可见无论人之形或神,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一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黄帝内经》

注释:就人体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生成,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所以没有阴,阳就·不能产生。饮食水谷变化为各种营养物质,也必须依赖人体的机能活动,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没有阳,阴亦不能化生。这句话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据此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为虚损病证的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二  

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

注释: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以人身论,人体的气为无形的精微物质,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精微物质,属阴。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故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物质代谢,都概括于阳化气,阴成形的规律之中。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三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黄帝内经》

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情志表现反映了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二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子。临床要洞察细微,以免混淆。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四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

注释: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阳气在白天主司与体表。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开始升发;中午,阳气最为隆盛;太阳西下时,阳气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说明对于阳气的保养,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阳气初升、隆盛、潜藏的不同时间,调节起居,安排作息,违背这个规律,将导致形体的困顿、衰薄。如黄昏时分劳动筋骨,则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养生者对此不可不知。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五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注释:意思指世间万物都包含或分别出阴和阳,不可理解为背是阴腹是阳。“冲”含有虚和中的意思,与盈相对。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阴和阳二个方面如“二”由“一”分化出来,而“二”则可以变化为“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与气。这是“三生万物”的基本含义。

老子哲学特别重视“冲气”,因为阴和阳是二个对立面,有了“冲气”才得以调和,万物才能正常生长。所以在道家养生思想中,常强调“冲虚”这一概念。与《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意义是相通的。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六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张介宾

注释:一分为二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核心,它是用二分法来认识自然【包括人】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一,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也可理解为一个事物。大而整个世界,小而一个事物,均有阴阳可分。一分为二,说明了阴阳无限可分,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再分阴阳。如以昼夜言,昼为阳,夜为阴。昼中又以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一尺之竿,日截其半,无法穷尽。一分为二,又有阴阳即对立又统一之意。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发明的属性既是相对的、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如以气血言,气为阳,血为阴;但气可生血,血又可载气。气血皆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合之为一,分之为二所以张介宾将历代理解阴阳学说的百家之言归结为一句话:一分为二。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事物内部存在的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又协调和谐的结构关系。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七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汉.董仲舒

注释:这是先秦及汉代对世界物质性的基本认识,认为天地是由一种精微物质---元气【原气】所构成的。《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一元之气又分阴阳两端。《淮南子.天文训》:“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故分之为二,合之为一。阴阳之气在一年中消长不息,又分为四时【即四季】,派生出五行物类。首先,这里的阴阳五行理论均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可以认为这是祖国医学阴阳四时五行的雏形。这种辩证的、朴素唯物的观点,很快渗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用以解释人类的生命现象,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八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黄帝内经》

注释: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生)的关系,还存在相互制约(相克)的关系。比如金能伐木,水能灭火,土受木克则夺,金被火熔则缺损,水守土制则绝止。古人将此五行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认为自然界万物之间都具有这类相互制约的规律,因而举不胜举、不可穷尽。这一规律在医学理论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九十九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明.张介宾

本句指出,大自然造化万事万物的奥秘,在于既有生化,又有制约。。如果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也就不可能有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如果没有制,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某些事物就可亢盛为害,自然界各种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发生紊乱,人类社会就可能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人体的情况也是如此,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也必须有生有制,才能互相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使人体保持健康。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零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黄帝内经》

五脏产生和存储精气、六腑传化水谷【饮食】,排泄糟粕。五脏六腑协调工作,人体的精神血气魂魄由此而生,机体便健康无病。脏腑功能一旦失常,则精神血气等就会发生异常,产生病变。另一方面,精神血气魂魄等虽源于五脏六腑,但又起着维持脏腑活动的作用。所以,要使机体保持健康,既要注意护养脏腑,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产生障碍,又不可忽视精神的内守,血气的疏通,以防其发生异常,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致疾病缠身。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一  

不明藏府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清.喻昌

注释:藏府即脏腑。脏腑经络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中医一切医疗活动的出发点。如果医生对于脏腑经络的分布、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详细的了解,就难以对疾病的病位、病理、演变等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治疗当然也难见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二  

《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清.恽铁樵

注释: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限制,《内经》虽然对脏腑的形态结构也有所论述,但其重点并不在于此。《内经》偏重于对功能气化的认识,偏重于五脏与四时的相应关系。比如《内经》所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就不是对脏腑位置的论述,而是指气机的升降。圣人面南而立,肝应春在东,其气主升,故在左;肺应秋在西,其气主降,故在右。由此可知《内经》之脏腑,非实质之脏腑。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二  

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猝死也。《黄帝内经》

“大气”指大邪之气,即性质强烈的致病邪气。人体发病,是邪气入侵,正气与邪气相搏而成。病情之顺逆吉凶,乃取决于人体正气之强弱和入侵邪气之轻重。若元气亏虚,大邪之气迅速侵害脏腑,正气未能抗邪,病象未及显露,就可能已经衰竭而死亡。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三  

脏寒生满病。《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所说的满病主要是指寒胀、水臌等症。脏寒,或由内伤阳虚而成,均影响五脏气机功能,失之运化。寒证多虚,五脏寒则功能衰弱,或谷食不化,,或小便不利。如脾之阳气伤则不能运化水湿;肾之阳气伤则气化不行,膀胱不能排泄水液;肺卫之阳气伤则水气不得发越,阻于皮里膜外,则可形成胀满之病。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四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黄帝内经》

注释:五脏分属五行,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即“五脏相通”;同时,当机体发生病变时,也按一定的次序传变,即所谓“移皆有次”。以肝病为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肝木能克脾土因而导致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以此类推,脾病可传至肾。肾病可传至心,心病可传至肺,肺病可传至肝。这一理论对于临床上预防疾病的传变和推测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五  

六腑以通为用。《黄帝内经》

注释: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主要在一个“通”字上。胃的腐熟水谷,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排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等,都是传化而不藏。六腑只有时时保持通畅,饮食水谷才能传化下行,消化吸收功能才能正常。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六  

六腑以通为补。清.叶桂

注释:本句是对“六腑以通为用”的进一步发挥。保持六腑的通畅,保持六腑气机的正常,就是对六腑功能的资助,也就是说,六腑以通为补。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七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难经》

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怒而气上,发怒之时,肝气上逆,气血皆逆于上,肝阳暴张而伤阴,肝阴暗耗,有伤肝体;又怒则气郁,有碍肝之调达,气郁化火,亦则伤阴,故,亦伤肝。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八  

肝受血而能视。《黄帝内经》

注释:肝藏血,其经脉上连目系【眼球及其附属部分与脑部联系的结构】肝血足则目得其养,视物清晰。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零九  

故人卧血归于肝。《黄帝内经》

注释:肝为藏血之脏,人在夜晚睡卧之时,则血归于肝脏中储藏。经常熬夜,会给肝脏造成伤害。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零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一  

爪为筋之余。明.张介宾

注释:爪为筋之余气所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爪附于筋末,亦为肝之精气所濡养。所以,爪与筋同属于肝,为肝之精气所养,故曰爪为筋之余。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二  

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宋.王怀隐

注释:“五轮”指血轮、风轮、气轮、水轮、肉轮。用以说明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血、风、气、水、肉五轮分属五脏:内外呲的血络归心,称为血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瞳子属肾,称为水轮;上下眼睑属脾,称为肉轮,所以说眼睛通于五脏,而五脏的精气灌注于五轮。这一理论在眼科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临床可通过对眼睛不同部位形色变化的诊察,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同时,眼睛不同部位的病变,可以通过治疗相应脏腑得到痊愈。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三  

动之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清.尤怡

注释:理解本条的前提是明白心肾二者的关系。心位于上焦为君火【心火】,肝肾居于下焦为相火所寄,君相二火互相影响。心主神明,若为情欲所动,随生妄想,所欲不遂,意淫于外,则神燔于上而致心神不宁,君火妄动,相火乃随之不守,这迫精妄泄,随梦而遗。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四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这血。元.朱震亨

注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脏腑阴阳,皆禀命于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脉意指脉内血液依靠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而“血为气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心气的推动又有赖于血液的营养,所以,“心之所养者血”。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一一五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这血。元.朱震亨

注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脏腑阴阳,皆禀命于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脉意指脉内血液依靠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而“血为气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心气的推动又有赖于血液的营养,所以,“心之所养者血”。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115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清.金缨

注释:心主神,心神欲静,不容物欲与杂念烦扰,如此则脏腑皆安,体健无病,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如果心神为杂念纷扰则神不内守,禅散而不收,必致疾病,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不可过劳,过劳则心气内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响健康。

每日中医经典名句----116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

注释:此句强调了心的重要地位。心主神明,五情之动,心先应之,故,心宜静而不宜乱,心乱则五脏皆乱,故百病丛生;心静则五脏皆安,故病息。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17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黄帝内经》

注释:心与舌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心的经脉上于舌,心血充盈心气健旺,上荣于舌,舌才能辩五味、司言语,所以舌有心之官、心之苗等说法。心有病变,亦往往反映于舌。心阳不足,舌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火上炎,舌红生疮;心血瘀阻,舌紫黯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可见舌卷、舌强或失语等。所以临床观察舌的变化,对于诊察心的疾患有特殊意义。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18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黄帝内经》

注释:人的情志活动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一旦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往往导致精神情志的异常。心气偏盛,神气有余,就会引起狂笑不止;心气虚,神气不足,情绪低落,就会导致悲常过度。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19  

诸血者,皆属于心。《黄帝内经》

注释:人体之血必须依赖心脏的正常搏动,才能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则心脏搏动正常,血液运行流畅,可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色舌淡红。如果心的气血亏损,或受病邪侵袭,影响血的功能,就会产生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脉空虚等病理变化,出现面色淡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舌色淡白,心悸怔仲等症状。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0  

心痹者,脉不通。《黄帝内经》

注释:心痹的病机为血脉瘀滞,闭阻不通。心痹发病时的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气逆等症状。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1  

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黄帝内经》

注释:心包络,位于心外,是心脏外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为人身君主,五脏六腑皆由此主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不能受邪,受邪则死矣,所以外邪伤心,则心包络代心受邪。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称温病中热邪侵心,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症状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来源于此。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2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黄帝内经》

注释:简要概括了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上连幽门,与胃相通,下接大肠,是消化水谷、吸收精微的重要器官。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后,通过幽门下注于小肠,小肠接受后进一步分别精浊,即所谓“化物”。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3  

脾.....裹血。《难经》

注释:“脾裹血”也叫脾统血,就是脾包裹血液勿使外逸。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运化有权,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健全。反之,脾气生气无源,气的固摄作用减退,便易致血液外溢而出血。由此可见,脾虚不能统血所致的出血,实际上属于气不摄血的范畴。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4  

四季脾旺不受邪。汉.张机

注释: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有生克衰旺的变化。脾为后天之本,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属土,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则其余四脏得其荫护,卫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气的侵袭。故保持或助脾气健旺,是养生与治病的重要方针。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5  

脾为百骸之母。明.汪绮石

注释:再次强调脾对全身的重要作用。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生气血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能健运,则气血得以化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气血濡养,生机健旺;脾不健运,则气血无缘生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失气血所养而病,因此说“脾为百骸之母”。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6  

脾胃乃百病之源,然每恶寒而喜热。元.戴良

注释:脾胃功能受到损害,机体营养物质来源不足,导致气血虚衰,抵抗力下降,无疑就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说脾胃乃百病之源;脾胃的运化功能以阳气为主,而寒易伤中阳,故脾胃每恶寒喜热。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7  

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明张介宾

注释:指出脾在血液生成和运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脾统血,使血液在脉内运行,不致溢出脉外。若脾气虚,则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循常道而流溢于脉外,可见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脾又是化生血液之源,,饮食水谷入胃,经过腐熟消化而成水谷精微,脾将精微向上散布奉心化赤而成血,并把血液运化全身脏腑经络,以供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若脾气虚,既不能生化,又不能运输血液,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不到血液的滋养,则将发生种种病变。

脾的统血功能与化血功能二者密切相关: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气可以统血;反之,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则气不能摄血而溢出脉外。故凡化血不足或收摄无权,均以健脾为首务。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8  

升降之机者,在乎脾土之健运。清.张楠

注释:升降出入是人体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而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居中属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健运不息,在整个脏腑生理活动中至关重要。一升一降,调动全身气机,故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的轴心。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29  

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明.李中梓

注释:湿盛则濡泻【湿泻】,泄泻的成因,多与湿有关,而湿之成,多因于脾。湿为阴邪,其性黏滞而趋下,易阻气机,湿邪伤人,首先害阳,阳为湿困,则不能升清,随湿邪而下,发为泄泻,所以说“泻皆成于土湿”。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于健运,不能输布津液,则停蓄而为湿;而且,脾喜躁而恶湿,水湿形成之后,又易困脾,阻遏气机,从而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湿皆本于脾虚”。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0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清.王士雄

注释:阳明以胃为主,太阴以脾为主。病邪侵袭人体,其病症的性质,与邪气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机体状态也关系密切。胃属阳,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病邪传入阳明,正气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气不虚,故表现为实证;脾属阴,升发精气至五脏六腑,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基础,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阴,必是正气先虚,也就是太阴之气先虚,如此则无力抗邪,从而形成虚证。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1  

   吐必伤胃,胃伤则口渴引饮;泻必伤脾,脾伤则肌肉顿消。近代.秦伯末

注释:胃为六腑之一,以降为和,又喜阴润,常欲得津液所养,吐则胃气上逆而不降,加之损耗津液,故必伤胃·;脾主升清,气宜升则健,泻则气下,精气随之而下损耗,故必伤脾。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2  

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已

注释: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胃气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说虚证蜂起。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2  

吐血之后,当以胃药收功。清.程文囿

注释:“胃药”即调理脾胃之药。吐血之证,由于血液的损失,气亦随之耗伤,甚则造成虚脱,自然当以止血为务急,所谓“急则治标”。血止之后,应以调养脾胃为主。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化源一充,气血自能渐渐充盛而臻全功,是求本之道。若以吐血而血虚,血虚则补血,但知补血而不知理脾,则血药滋腻,碍胃生湿,脾运不健,化源乏绝,血亦难生,故“吐血之后,当以胃药收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3  

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

注释:强调舌苔与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而生成的。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升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4  

肺为娇脏。清.蒋发

注释:肺叶娇嫩,不耐寒热,肺又外合皮毛,易为外邪侵袭,故肺为娇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5  

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清.程国彭

注释:肺在五行中属金。肺得病就像钟被叩一样,如果没有外邪的侵袭,就不会发生咳喘有声的症状表现。

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清.李用樟

注释:肺居于上,上通天气。肺吸入天之清气,与水谷精微和而为宗气,调节人体的气机,为气之主。肺为清肃【清宣与肃降】之体,清肃则功能健旺,全身气机协调,故曰“气行”;若有浊邪痰饮壅肺,肺失清肃,则一身之气机皆紊乱,故曰“气壅”。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6  

肺朝百脉。《黄帝内经》

注释:手太阴为十二经脉之首,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朝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气血输布全身,为人体所用,所以说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肺为气之主,主管人体宗气的生成,调节机体的气化,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它即为血液提供充足的清气,同时又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肺朝百脉的功能,正是联系气血的纽带。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7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黄帝内经》

注释:咳嗽本属肺病,但肺朝百脉,肺密切联系着五脏六腑。不仅肺病咳嗽可以影响其他脏腑而出现相应的兼证,而且其他脏腑有病,也有可能影响到肺而兼有咳嗽。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8  

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为清气之所注。明.张介宾

注释:肺位最高,顾伟五脏六腑之盖,肺上通天之清气,主司呼吸,故为清气之所注。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黄帝内经》

注释:这是《内经》对肺功能的经典阐述。肺主治节指肺居膈上,位近于心,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朝百脉,能调节全身营卫气血津液的运行,营养脏腑百骸,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心为君主之官,肺主治节,就譬如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宰相,所以说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39  

肺为水上之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

注释: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上之源”。

肺主气,在气机调节上起主导作用,而水之能行,,全赖气的推动,所以说肺对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肺通过其宣发功能,将津液布散全身,输精于皮毛,并通过宣发卫气,司腠理开合,以调节汗液的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将津液不断向下输送,经肾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正因为肺气在水液代谢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肺气行则水行,故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的命名为“提壶揭盖”,值得学习和深思。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0  

肺痈为实,肺痿为虚。清.喻昌

注释:肺痈即肺部痈疡,症见发热胸痛,吐浓痰,甚者脓血并见,其病多因风、热、痰、湿、火毒蕴结于肺,热壅血瘀而成痈,腐而成脓,因此属热证实证。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以咳吐浊唾为主症,或因于热,或因于寒,病程迁延,日久不愈,最终导致气津两亏,肺失滋养而枯萎不用,是一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因此属虚。二者病位虽都在肺,但病机有虚实的不同,临床辨证时不可不查。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1  

鼻者,肺之官也。《黄帝内经》

注释:鼻为五官之一,五官分属五脏,在生理上具有密切的联系。鼻为呼吸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之外窍。若肺受邪则常见鼻病。如风寒犯肺,则鼻塞、流清涕;风热犯肺,则鼻塞,流浊涕;燥邪犯肺,则鼻干无涕,燥热伤肺络,还会引起鼻衄的发生,所以说鼻为肺之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2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黄帝内经》

注释:这是对大肠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饮食水谷经胃的腐熟,小肠的分清别浊,其糟粕部分经小肠下注回肠,然后经大肠变化成为粪便,通过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基本功能是传导糟粕,故曰“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3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金.李杲

注释: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小肠主泌别清浊,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此水液富有营养,性质黏稠,故称“小肠主液”;大肠传导糟粕接受小肠所剩食物残渣,同时再吸收其中大部分水液,形成粪便,性质清稀而无营养,故称“大肠主津”。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4  

喉应天气,乃肺之系。明.窦默

注释:“肺之系”即肺系,指与肺相连属的器官,有气管、喉部、鼻道等。喉在咽之前,上接鼻道、口腔,与天气相通,下连气管,与肺脏相通。喉属肺之系,是气体出入的要道。肺与喉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关系密切,肺气充沛,则喉的功能正常,呼吸通畅,语言洪亮;若肺脏受伤,肺经热盛,或肺气虚弱,可导致喉的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喉部疾患,所以治疗喉部疾患,每从肺论治。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5  

魄门亦为五脏使。《黄帝内经》

注释:“魄”通“粕”。魄门即肛门。肛门传送糟粕,故名魄门。一方面肛门乃人体九窍之一,在生理病理上与五脏有密切关系,它的正常启闭有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调达、脾气的提升、肺气的宣肃、肾气的固摄。若五脏的功能健运,则肛门开合有度;若五脏的功能失调,肛门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出现大便的异常。如脾虚气陷可见脱肛,脾运失健可致泄泻。肾阳虚衰,或见五更泄泻,或见阳虚便秘。肺失宣肃,可见津不下布之便秘。肝气疏泄失常,亦可见泄泻、便秘等。另一方面,五脏的浊气通过肛门排泄,若肛门不能为五脏泄浊,则五脏功能亦会因此而失调。根据此理,临床上有采用通便法治疗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等病症而获痊愈的大量病例。认识五脏与肛门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临床的辩证、治疗具有启迪意义。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6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难经》

注释: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液,肾之气化是一身水液代谢的动力。久坐湿地则湿气下受,湿邪则有碍肾之气化,而曰伤肾;强行用力则易导致腠理开而汗出,如果紧接着又入水中,水邪则更易内侵,从而损伤肾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7  

五脏皆有精而内舍于肾,以育百骸,诸骨皆有髓而上属于脑,以镇诸阳;故肾为精之舍,脑为髓海也。明.朱棣

注释:此条说明了肾藏精、主骨、生髓的重要作用。心肝脾胃肾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五脏在各自生理活动中消耗一定的精气,而将剩余的精气输送并藏于肾中,故称“肾为精之舍”。肾中精气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功能,精气足则生髓养骨,骨中髓质充盛以养百骸。脊髓上通于脑,聚而成脑,故“脑为髓海”,头为诸阳之会,脑髓充足,则可以镇守诸阳。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8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黄帝内经》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黄帝内经》

注释: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心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的情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人才会长命百岁。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心里如果不平静,那人体所有的脏腑都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只要心脏不出问题,其它的脏腑一般也会安守本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49 风湿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风寒以伤形,或由生冷以伤脏;其由于内者,或由劳欲以败阳,或由禀赋之气弱。若寒自外入者,必由浅及深,多致呕恶胀满,或为疼痛泄泻;寒由内生者,必由脏及表,所以战栗憎寒,或为厥逆拘挛。《景岳全书》

夫风之为状,善行而数变。张子和《儒门事亲》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掉摇眩晕,非风木之象乎!纡曲劲直,非风木之象乎?手足掣颤,斜目口,筋急挛搐,瘈瘲惊痫,发作无时,角弓反张,甚则吐沫,或泣或歌,喜怒失常,顿僵暴仆,昏不知人,兹又非风木之象乎?故善行而数变者,皆是厥阴肝之用也。《黄帝内经》

注释: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因关节的疼痛,影响到正常的睡眠与肢体活动,患病严重的难以自理基本生活。引起患者关节痛的风湿性关节炎,在目前的医疗界尚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患者可感到多个关节疼痛,如:膝、肩、腕等关节,疼痛更多发于指、趾关节,然而无论发生在哪个关节,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虽然“内生五邪”诸多不同于外感病邪的致病特点,但由于内邪与外邪关系密切,临床内伤杂病常常合并外感病邪,由外感诱发或加重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如“内寒”本为阳虚不足所致,但因其存在常招来外寒乘虚而袭。内湿为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病也每与外湿联系,从而形成互为因果、内外夹杂的变化。
外风和内风二者区别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在病机方面“外风伤表,内风在肝”,其次在治疗方面“外风当散,内风宜熄”。

“内生五邪”致病和外感六淫致病在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二者容易混淆的原因,所以医生在临证时要谨小慎微,仔细辨别,结合发病特点、以及发病前是否有脏腑失常或虚损的表现等加以区分。如脾胃寒证有内外之分,而临床表现均可见脘腹冷痛,得温则缓,遇寒加重等;对二者同中之异的认识,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0 燥与湿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流湿,火就燥。《黄帝内经》

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通。《医醇剩义》

注释:

湿为阴邪,多与寒热复合为病,“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医原》)。可随五气而从化,故燥之与湿,亦可因果杂合同病,如《医原》说:“往往始也病湿,继则湿又化燥……往往始也病燥,继则燥又夹湿”,呈现“燥中有湿,湿中有燥”(《读医随笔》)的错杂局面。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燥湿有如水火互济的关系,保持不干不润的动态平衡,病则盈亏失调,互为影响,燥湿同病,转化相兼。其病理特点为“燥胜则干”,表现为阴血津液的亏耗不足;湿性濡润,为津液的潴留不能输化,故治燥需润之,治湿应燥之。对燥湿同病的机理,《医原》解释为“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简约说明燥湿转化相兼之理。并指出“燥为湿郁者,辛润之中,参苦辛淡以化湿;湿为燥郁者,辛淡之中,参辛润以解燥”。并基于燥湿同病同治,提出“故治法有发汗、利水以通津液者,有养阴滋水以祛痰涎者”。证诸临床,如“湿胜则濡泄”,泻利必伤津,津伤则燥成,是湿从燥化之理也。肿胀,肝肾阴伤,燥郁不能行水,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是燥从湿化之变也。由此可见燥湿杂合治疗的必要性。

从燥湿与脏腑的关系而言,湿盛病在脾,燥则涉及胃、肺、肝、肾,互为交叉复合,表现为脾湿胃燥、脾湿肺燥、脾湿肝燥、脾湿肾燥等多类证候。

脾湿胃燥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脾之湿赖胃阳以运之;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胃之阴赖脾湿以濡之。脾升胃降,燥湿互济,共同承担运纳之职。脾为湿困,阳气不运,固不能腐熟水谷,但胃有燥火,津液不能濡养,釜中无水,又何能熟物,若脾湿与胃燥并见,则脘宇痞胀如堵,饥不能食,胃中灼热嘈杂,口干苦而黏,大便干结,舌苔底白罩黄,边尖红,脉濡滑。治当润燥并治,相制相成,可选麦冬配半夏,石斛配厚朴,芦根配厚朴等,临床多见于胃胆等消化系统疾病。

脾湿肺燥

若属脾湿肺燥,痰湿上干于肺,而见咳喘痰多,质黏色白,胸闷脘痞,纳差;肺燥津伤,又见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口干。苔腻边尖红,脉小滑者,则当辛宣凉润,可用杏仁、苏子、紫苑、款冬、百部、法半夏,伍沙参、麦冬等。若燥郁不能行水,而又成湿,湿郁不能布津,而又化燥,以致肺燥津伤,水停胁下者,可配大量桑白皮、冬瓜皮、泽泻、白术、茯苓等。他如肺肾阴虚,水泛为痰,咳嗽痰多,用熟地、当归合二陈汤,亦属同义。临床可见于肺痨合并慢支、渗出性胸膜炎等病证。

脾湿肝燥

肝脾同病者,多为湿困脾运、土壅木郁、木少滋荣,而致脾湿肝燥。脾之水湿留聚,而为鼓为胀,腹部青筋显露,面黄目黄肤黄,因湿郁化热耗伤肝之阴血,以致血燥瘀结成癥,形瘦色苍,齿鼻衄血,手掌红赤,苔黄质红,脉小弦滑。甚则肝虚及肾,下汲肾液,耗劫真阴。治当滋阴利水,用生地、麦冬、楮实子合茵陈、猪苓、泽泻等,滋阴不碍湿,利湿不伤阴。临床可见于多种肝性腹水、癌性腹水之类的病证。

脾湿肾燥

脾湿肾燥者,既可源于肝,亦可本于肾。肝肾乙癸同源,精血转化相生,故脾湿肝燥,久必及肾,而致肾燥阴伤,脾湿有余。此即“脾恶湿、肾恶燥”之理也。由于水湿内聚,影响三焦的气化,津液不能正常敷布,成为有害的“邪水”,以致面目浮肿,身肿,腹满,水毒上逆,则呕恶不食,烦躁不安,喘咳气促;肾燥津伤,化源涸竭,则小便赤涩量少,欲解不得,甚则尿闭不通,大便多秘,口渴索饮,苔黄质红或少苔,脉小数。治当滋阴润燥,助肾化水,淡渗利湿,必要时还当下其水毒。药用生地、麦冬、玄参合猪苓、茯苓、泽泻、白茅根等,若兼湿热瘀结,腑气不通者酌配大黄、桃仁、川牛膝。临证适用于肝病之阴虚臌胀及肾功能衰竭之湿热阴伤病证。

总之,燥之与湿,虽如水火之对立,但又若水火之既济,两者盈亏失调则病,治当视其主次消长以调之,务必注意做到:润燥不助湿,燥湿不伤津,“以平为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1 肝肾同源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黄帝内经》

注释:此句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1 、“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可见《内经》认为,“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脑为髓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脑髓”的调控。不但“肝肾”生理联系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此说原指肝肾寒热,以后逐步发展到指肝肾相火与真阴。北宋·钱仲阳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至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历代医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其《医宗必读》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观点。“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故曰:肾肝同治。……然木既无虚,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当自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气有余者伐之,木之属也。代木之干,水赖以安。夫一补一泻,气血攸分;即泻即补,水木同府。”程文囿在《医述》引《医参》论述了脑与肾的关系,“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安可不为之珍惜!”钱镜湖在《辨证奇闻》中则论述了“脑气不足治在肝”的观点,“盖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太虚,不能应脑,……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肝气,使肝足以应脑,则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由此可见,肝肾又同源于脑。

  2 “肝肾同源”概念的含义

   “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肾肝同治”的治疗法则。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肝肾同源”又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某些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肝肾同源于精血”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1)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肾藏精,肝藏血,肾为肝之母。《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此言肝血为肾精所化生,厥阴必待少阴之精足方能血充气畅,疏泄条达。正所谓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2)经气互通,八脉共隶  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云:“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指出肝肾通过经气相互灌注而沟通联系。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均循行于身体内侧,并在经脉循行上通过肝、膈、肺、肾相互直接联系;还通过交会于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和任脉的关元、中极穴间接联系。肝肾又和奇经八脉密切相关,肝肾同隶奇经,冲任督三脉均起胞中,胞胎为肝肾所主,故有“八脉隶于肝肾”之说。

  (3)同居下焦,共寄相火肝肾同居下焦,内寄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朱丹溪《相火论》云:“(相火)见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肝肾所寄相火,言其常为肝肾之动气,推动肝与肾完成各自生理功能。相火之源在命门,何梦瑶曰:“肾水为命门之气所蒸化上升,肝先受其益。”但相火内寄于肝肾,发挥其动气之功能全赖肝肾阴血的滋涵。若肝肾阴亏则相火易亢而为“邪火”、“元气之贼”而出现一系列病变。

  3 “肝肾同源”研究进展

  尽管过去对藏象本质(包括肝、肾)的研究,多只注重单一脏器(肝或肾)的功能及其物质基础的探讨,对“肝肾同源”的相关机制尚缺乏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有的研究客观上为“肝肾同源”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将“肝肾同源于精血”的认识推进到“肝肾同源于脑”,“肝肾同源于下丘脑-垂体-肝轴”,“肝肾同源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医传统的肝肾概念经历了“实体赋予功能”到“功能脱离实体”的演变过程,作为描述生命表现形式的肝肾概念,其功能表现必然有其明确的物质基础,脱离具体组织结构的功能系统是难以想象的,这既不符合中医“形神同一”和现代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概念,也违背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当然,如将肾单纯定位在下丘脑有嫌片面,将肝简单定位在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又有嫌笼统。这就需要将中医功能系统的肝肾概念与现代医学的功能和结构知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肝肾的功能系统和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实体功能重组”),提出新的功能系统和组织结构统一的比较确切而科学的肝肾概念。而循着整体联系的研究思路研究“肝肾同源”,就必然首先解决将肝、肾两脏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有了切实可行的整体联系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从中医药寻找出调节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的手段和方法,为医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2 三焦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

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难经·》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黄帝内经》

注释: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三焦的争论要点

1.三焦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
自《难经·二十五难》提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的论点之后,引起后世不少医家之争论,归纳起来,即为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之争。

(1)关于三焦有名有形说《灵枢》最早认为三焦“有名有形”,如《灵枢·论勇》说:“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其焦理纵。”《灵枢·本脏》说:“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在《内经》论述三焦的基础上,后世一些医家认为三焦应与其他诸腑一样,有表里关系,一定是有名有形的,从而进行探讨三焦的形质所指。主要有腔子、脂膜、油膜、网油等说法。如明·虞抟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说:“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肠胃之总司也。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脐之上曰中焦,脐之下曰下焦,总名曰三焦。”章璜在《图书编·三焦有形考》中说:“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可以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即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张介宾认为三焦是躯体之内,包罗诸脏的一腔之大腑。他在《类经·藏象类》中说:“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腑也。……盖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

近代持三焦有名有形观点的学者,对三焦形质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认为三焦是淋巴系统、网油、胰腺、神经系统等。如陆渊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受西方解剖医学的影响,根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认为三焦是人体胸腹腔的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由此进而发展到全身淋巴系统。张锡纯认为三焦是网油。赵隶华等依据古人解剖中无“胰腺”一词,从《难经·四十二难》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陈无择的“在脐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论说,根据胰腺的现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约如手掌大,结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认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亦有人根据“三焦与命门相为表里”之说,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经”、“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等等。
上述所指的形质,尚不能完全解释三焦运行元气、运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故难圆其说。
(2)关于三焦有名无形说三焦“有名无形”之论,始于《难经》。《难经·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三十八难》亦谓三焦“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自此以后,如《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其有名而无形者也。”唐·孙思邈亦谓三焦有名无形,如在《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元·滑寿的《难经本义》说:“盖三焦则外有经而内无形。”明·李梴的《医学入门·卷之一·脏腑条分》说:“三焦,如雾、如沤、如渎,虽有名而无形;主气、主食、主便,虽无形而有用。”近代张山雷在《难经汇注笺正》中亦说三焦“有名无形”。以上诸家论说,皆承《难经》“有名无形”之说。
三焦有形、无形之说,皆有据有理,其对三焦实质的研究有所裨益。然而三焦形名,千年争论,孰是孰非,尚无定论。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各有偏颇之处,难能全面。诚如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辩三焦》中所说:“有形、无形皆是也,但各偏执一见,而不能通贯耳!”唐·刘禹锡说:“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亦有人认为三焦是“非若五脏之形各自成体,故不得定其象。”清·喻昌在《医门法律·论三焦》中亦说:“所谓形者,非谓脏腑外别生一物,不过指其所而为形耳。”故近来有人提出:三焦无形,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没有形质的意思。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即是所谓“无常形”、“不得定其象”、“指其所而为形”、“道是无形实有形”之意。
2.三焦部位及脏腑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也存有不同观点。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以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处,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处。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已较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脐下腹部为下焦。
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近年的一些期刊文献及中医教材也沿用此观点。但根据《灵枢·胀论》所说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的论述,以及临床对三焦部位概念的具体运用而言,拟不将头面、四肢归属于三焦部位为妥。
对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认识,除肝的分属不统一外,其余均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自《内经》以来就有肝属中焦与肝属下焦两种说法。肝属中焦说的如:《灵枢·胀论》指出“肝大”、“肝偏倾”、“胁下痛”,肝居胁里,当位于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于中焦。《素问·金匮真言论》王冰注明确指出:“肝为阳脏,位于中焦,以阳居阴,故为阴中之阳也。”从部位划分而言,肝归属于中焦。肝属下焦说如:唐代孙思邈在《干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虚实》中说:“下焦……主肝肾病候也”,对其治疗,“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王冰在注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时又说:“下,谓下焦肝肾之气也。”至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温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的病症,归于下焦的病变范围后,则肝属下焦又成为辨证概念,现在临床辨证中,仍多从之。因此,肝属下焦之说,主要是辨证上的概念,不是说肝位于脐下。
3.三焦的功能
(1)三焦总的功能
①通行元气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②运行水谷《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运行水液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2)三焦的各别功能三焦的各别功能,是说三焦除了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还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①上焦如雾根据三焦部位划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气血)。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②中焦如沤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③下焦如渎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对下焦主“分别清浊”,有不同的认识:
一是就肾与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摄于体内,无用的水液(浊者),成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指有用水液与无用水液。故《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即是肾与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肠的功能而言,水谷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与大肠的传导、变化,将精微物质(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是指精微与糟粕。
三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以及《难经·三十一难》所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认为清与浊相对而言,清指小便,浊指大便,皆为糟粕。
4.关于三焦形质的探讨
对于三焦的有形与无形之说,已见前述。对三焦形质的探讨,现代有人根据三焦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生理功能,结合对三焦形体的认识,提出不同见解,主要有:
(1)三焦与淋巴系统密切相关
认为胸腹腔的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类似水道出焉,因此是水液运行的通道。
(2)三焦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认为三焦与命门元气的运行相关,“命门为并列于脊柱二侧之交感神经节,三焦为交感神经互相连络之脊神经。”更有人认为三焦为整个“植物神经”。
(3)三焦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和《难经·三十一难》三焦为“水谷之道路”的论述,将六腑合而为一,并以三焦代替之,认为三焦是指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
(4)三焦为整个代谢系统认为三焦气化是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在体内进行腐熟、消化并吸收;第二阶段是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化为精、气、血、津液,在体内运输、被利用及相互转化;第三阶段是机体将利用后的浊气、浊液等糟粕排出体外。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分别概括物质代谢三阶段的不同特征。也有人认为三焦是“机体体液平衡调节系统”。还有人认为三焦“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排泄诸器官的功能”。还把三焦的三个部分作了分工,“上焦为血循环,中焦为淋巴系,下焦为排泄系”。
此外,还有人从形体方面来探讨三焦的实质,主要有:脂膜说、组织间隙说、胸腹腔说、胰腺说等。
从形态与功能方面来探讨三焦实质,决不能脱离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推理,因而其基本理论总的来说,主要是抽象概念。中医学术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上虽然不断地充实丰富,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免会产生庞杂,或众说纷纭。对于三焦,不能脱离五脏六腑的整体来谈三焦之有形无形,也不能以西医学的生理解剖知识来臆测三焦之实质。如果那样的话,则是毫无意义的,也无助于探索和把握三焦在生理、病理学上的实际意义。
就形而言,五脏六腑是有形还是无形?以心肾为例,主藏神的心,既不是解剖学中的心脏,又不能笼统地说心就是脑;主生殖的肾,也不是解剖学中的肾脏。古人所说的“有名有形”的脏腑,如果以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来对号,那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医脏腑的实质,也不可能找准每个内脏的形体。因此,脏腑都可以看成是无形的,况且三焦一腑,说它有形还不如说它无形比较确切一些。中医学中的脏腑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推断出来的,包含解剖、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任何一个脏腑都不会恰好是西医学中的某一个脏器,或者是某一个生理解剖系统。三焦也不例外,只是从表面上看它指不出一个现成的同名脏器,而显得特殊,其实应当是中医学整个脏腑学说中的一部分。为此有人认为:若三焦是无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为无形,这是藏象理论特点所决定的;若三焦是有形的,那么五脏六腑亦当有形,其有形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实体,而不是西医学某一个同名脏器。
古代医家详于脏腑功能的论述,而略于脏腑形态的研究。所以,单纯追求西医的形态学与中医理论的汇通,这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对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应当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以冀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脏象体系。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3 藏象学说  

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黄帝内经》

注释:所谓“藏”,就是藏于身体内部的脏腑组织,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等。“藏”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藏即“内脏”。由于古人忌讳多,“脏”又有不洁的意思,因此,古人将“脏”用“藏”来代替,字不同,音相同,“藏”音同“内脏”的“脏”音。所谓“象”,其意义有二:一是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蕊”。二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征象。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这里的“形”与脏腑相联系的肢体官窍密切相关:筋、脉、肉、皮毛、骨以及目、舌、口、鼻、耳,等等,都可以看作脏腑在外的“形”。总而言之,藏象是研究人体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人体生命本质与形象的统一。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藏象 -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 肝 心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古人说:五脏者,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藏象的层次

藏象学说有博大的理论内涵,承载了丰富的中国古典哲学思维,在历史演变中,演生出多元层次的藏象意义。

形态脏腑层次
这个层次的藏象,是从真实的解剖结构上,忠实地研究不同脏腑外在反映出的藏象。与现代医学对器官功能的认识基本一致。因为中医藏象在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基于实体脏腑解剖 。《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如心主血、肺主气、肾主水、肝主藏血、胃主受纳等中医语汇中的藏象功能表达,均与现代医学吻合,可以说,此时的藏象,就是藏于体内的脏器实际功能的外在表达。
模型脏腑层次
模型脏腑层次上的藏象,是中医以哲学思维为理论构建工具,有意简化或忽略形态脏腑的真实,重视的不再是脏腑实体本身,而是以五行为媒介,将自然万类抽象出木、火、土、金、水五类属性。并将五脏六腑的某些功能抽象化,附着在五行的框架中。如肝木、肺金、脾土、心火、肾水的五脏属性归类。在此,五脏演生的藏象意义,早已脱离了解剖脏腑的真实,只是与所属的五行取类比象。如肝主疏泄,因为肝属木,木才有升发疏达之性;肺主肃降,因为肺属金,金性质重故有沉降之性;肾主纳气,因肾属水,水性下趋故有下纳之性;脾主运化,不重视脾是否是脾是胰,是肠是胃,重要的是脾在五行属土,土性可供耕作与承载转化之功。总之,此时的脏腑,不是解剖意义上的脏腑,而是抽象为一种模型或符号,它们以某些功能的相近性而纳入了五行。模型藏象的表述,已经远远超出了脏腑真实本身,它只是演义成一种只有在五行哲学思维中才能自圆其说的特殊语汇。却成为中医藏象有别于西医的最鲜亮的标志。
以肝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为色为苍,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在此,肝的藏象要素清单:木、东方、风、酸、肝,筋、目、苍、呼、动、握、怒。而且由五行之木来概之。读出的不再是肝脏真实,而是浓重的五行木的哲学思辩。
气血阴阳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认识藏象特点有二:既重视解剖形态之脏腑,又重视模型虚拟之脏腑。五脏六腑,结构不同,所以功能有别;五行比类有异,所以脏腑各具本质特点。气、血、阴、阳,是每一个脏腑因为有了各自的结构与五行取类,最终有了不同的表述。仍然以肝为例,肝藏血,所以血虚的藏象求因,多责之为肝血虚。用四物汤补之。这是基于解剖肝脏得出的藏象推求,肝确实内纳丰富的血液。而肝主疏泄,显然超出了形态肝藏的功能表达,而是因肝取类五行之木性,才符合了“木主升发条达”之外象,将某些“上达”之藏象归纳于肝的功能。如气上逆引起的“面红目赤,头晕头痛,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等藏象表述,归于“肝气上逆”。这些症状的产生也许与真实的肝脏无关,或可认为肝不会比别的脏腑更具有优先的条件而承担这些症状的产生,但由于模型之肝与五行之木联而带之,所以木性疏泄升达之性,就归于肝而不是归于别的脏。其它脏腑类推。由于每一脏腑结构不同,所以承载了相同元精演化的各个器官,它们的气、血、阴、阳有质的不同,产生的藏象亦不同。如肾气主生殖、主水,而肺气主气、主升宣、肝气主疏泄等。
六经层次

六经的本质是生命按“三才”而演产生的六大时空态。三阴三阳,是生命演化中必然的六大演化时空态。是远远高于经络(六经)、脏腑的六大生命潜在状态。三阴三阳,是以三才之三为演化基数选项,是太极元精以“一源三岐”为演化模式而化演。而不象五脏、五腑,等,以五行之“五”为演化模式。三才与五行,一体两制,都是生命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之实质,是不同病邪作用于人体,将潜在意义的三阴三阳之六态,开发出三阴之谓病、三阳之谓病等六态病,而不是六经病或六脏六腑病。三阴三阳的理论意义,全在于他们对应的开、阖、枢。每一态,其实都有开、阖、枢,只是各有所偏。太阳、太阴主开;阳明、厥阴主阖;少阳、少阴主枢。分别开发出不同的时空态。
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主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
实际说明,六态生理意义上的开、阖、枢,只是六态合于一体,互生共赢,同舟共济。此时三阴三阳,显然是广义上的时空概念,而不能拘于经络或脏腑去理解。三阴三阳,是众多时空态之一。太极是一态;三阴三阳是六态;五阴五阳是十态……它们的态是无穷的。只是现实中的人类,只选择了一、三、五做为最优先演化的基数,所以,一态(一身之气)、六态(三阴三阳)、十态(五阴五阳),是最常见的类型,尤其三阴三阳六态,是广义藏象的完美表述。
命门层次
命门是生命的门户,是承载生命本源的一个思维模型。它统一了生命所有本质要素,将各脏腑之阴,统一为“命门之阴,之水”,将各脏腑之阳,统一为“命门之阳,之火”。它象一个终源或平台,让任何脏腑,全身各处的器官或组织,在这里找到了统一的平台。这是藏象学说最本质的一层意义。

命门在哪里?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每一个显示生命的要素之中。每个脏腑均有命门,它是生命演化的一个个小“太极”,正像每个种子产生植株后形成的一个个小胚芽。但在生命本源处,一个个小命门统一于一身之命门。一身之命门是无数小命门的综合体或联合体。命门是元气演生之初源,《景兵全书》载有:“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高屋建瓴论述了命门至高无上的含义。在这时,五脏之气,统一为命门之气,五脏之阴,统一为命门之阴,五脏之阳,统一为命门之阳。中医之所以不同脏腑的气虚、阴虚、阳虚,其治疗方药基本相同。如补肝阴、肺阴、心阴、肾阴,用相同的熟地,可用相同的生脉饮加减。这其实在补一个最本源、最共性的东西,补一个“元态”之物,那就是抽象出来的“命门之水”或“命门之阴”。再如,补肺、脾、心之气,可用相同的四君汤加减等。中医认为异病同治,是由于异病对应的元态物质的虚亏相同,这就是元气之虚,与元气对应的命门之气虚。即在各个实体脏腑背后,有一个相同的总命门,这才是中医藏象学说一直忽视的思维模型——命门藏象模型。在命门层次上,各个脏腑产生的不同藏象会得到本质的诠释。脏腑功能有别,但它们的物质基础却在命门层次上高度统一起来了。所以,命门是生命最本质的一个模型。
总之,中医藏象具有多元含义,正确运用不同的研究切入点,全方位研究藏象学说,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当我们的研究思维日渐完善,我们离真正的藏象学说建立的时代,就为时不远了。研究思维的失败,是一切藏象研究的最大失败。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4 医者意也  

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汉.郭玉

注释:“医者意也”的含义,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的提示,《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中医学中所说的意,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对事物所显示的思维活动。故“医者意也”之“意”实际上与心、意、志、思、虑、智等思维活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许胤宗云:“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此处“意”是指精湛的思虑而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于心精。”《灵枢·九针十二原》也云:“迎之随之,以意加之,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以上这些均说明诊察疾病,必须谨慎,要细致地观察人体脏腑、阴阳偏盛。须专心致意,细加考虑,然后做出精确的诊断。关于治疗或补或泻,一定要特别注意,分析病情做到明察秋毫。这一切需要医者高明的医术与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

古代医家“医者意也”之语的提出,正是针对那些不究医理,不重实际,凭主观想象,治病随心所欲者的郑重告诫。它告诫医者,临症之时要用意以求理,不可轻率马虎,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5 修为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伤寒论》

注释:这番话从现在看来,不仅是批评当年那些以士大夫和学士自居的人,而且是对追名逐利,追逐荣华富贵的行为所进行的痛批,对今天的中医界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目前,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一部分中医人也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思进取,不潜下心来做学问,总希望走捷径、找到速成的秘诀。譬如说现在提倡中西医结合,这本来是一个发展和创新中医的良好愿景,但不少人不去思索如何深层次地汇通中西,而认为学一点儿西医知识,临床上先追求速效,再开点儿中药作为点缀,就算是中西医结合了。以致于一部分中医生在西医理论上“半瓶醋”,在中医临床上没特色,使不少病人对真正的中医缺乏了解和信任,认为只有西医能够治疗急症、重症,中医只能调理慢性病,只能是作为西医的辅助,甚至一些中医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下去,就忽略和抛弃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根基,基础不牢,不会辨证施治,临床上怎么会有好的疗效,怎么能够振兴中医,怎么能够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

当重经典、多临床

《伤寒论·序》中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现在有一些医生,不去研读经典,不是用经典理论来深化和充实自己的学术,而是靠背几个汤头,学一点儿西医知识的皮毛,就自诩“中西医结合”了,看病过度依赖西医检查,忽视中医望闻问切。处方遣药时心中没底,就开大处方、杂方,动辄开药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见一个症状就加一味药。头痛加点医头的药,脚痛加点儿治脚的药,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热解毒,见血压升高就平肝潜阳,于是处方成了药物的堆砌,偏离了中医独特而严谨的理论和思辨体系。

如此方无章法,药无定见,想大撒网一般面面俱到,却一面也顾不到,这就是缘于不懂经典,不会辨证论治,这样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

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在于经典。重视经典,下苦功夫研读并不断地践行经典,或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就能将中医发扬光大,就能达到辨治准确,对患者一诊(望闻问切)便知,出手即效,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纵观中国医学史,不懂经典,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或“明白人”;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和疑难病。扁鹊学经典、用经典,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张仲景谙熟经典而成为一代医圣。历代中医伤寒大家以及现代中医大师如胡希恕、邓铁涛等的辉煌成就和学术思想,无不受到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刻启迪,并加以发扬光大,自成一体,成就一家,造福一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年曾获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所赠的一方石印章,上刻:“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对“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菩萨心肠,儿女性情”,这是作为一名中医的“诚”,也就是德,这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英雄肝胆,神仙手眼”的“精”,这是“术”;试想,不学好经典,何来“英雄肝胆,神仙手眼”呢?

但学好中医经典,必须要有全身心的热爱、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是不能有一点儿浮躁心态的。只有秉承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和毅力,深入地苦学,才能有所获,只有多做临床,才能有所成。

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传承和学研好《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会用、善用经方治病,“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切实做到济世活人。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6 病机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黄帝内经》

注释: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失常或形态结构上发生病理改变,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降低。病机则是从整体上和动态中对患病机体所呈现的病理状态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因而也是人们认识疾病证候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诊断辨证、预防治疗的内在根据和理论指导。病机学,是指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学等为理论基础,研究和阐明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先秦两汉时期,病机学已经基本形成,其中《黄帝内经》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精辟地阐述了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所发展,凸现了病机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作为中医学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对病邪入侵的途径、发病条件及病机过程和转归,都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总结出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对儿科病机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病机学说的发展各有建树,如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论点,阐发和充实了实火病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强调治病以驱邪为首务,邪去则元气自复,从一个侧面阐明了邪与正的辩证关系;李杲提出“阴火”概念,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进而论述了内伤与阴火的病机;朱震亨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发挥了阴虚相火病机,并对“六郁”病机有创见性的阐释。明代赵献可《医贯》、张介宾《景岳全书》重视命门水火与肾阴、肾阳的关系,《理虚元鉴》提出虚证病机本于肺、脾、肾之论点等,对脏腑病机的阐发均有独到之处。明末吴又可《瘟疫论》对瘟疫病机的阐发,清代叶桂《外感温热篇》阐发温热病卫、气、营、血病机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吴塘《温病条辨》论证温热病三焦传变机理,薛雪《湿热病篇》论述湿热为病之病机变化等,使外感热病的病机理论日臻完备。此外,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血瘀病机的发挥及气虚可致血瘀的论述,亦属新的创见。唐宗海《血证论》从阴阳气血水火立论,侧重出血病机的阐述,发展了气血病机理论。

近几十年来,中医病机学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是病机理论的系统、规范和丰富。一批病机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病机理论的完善、系统和规范;新的病机观点如病机层次说、瘀同源互结说、体质病机说等的涌现,使病机理论不断丰富。

二是利用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病机理论,如对阴阳失调和肾虚、脾虚、肺气虚、肝火旺等病机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各异、病人体质的差异、疾病发生部位的不同等,因而产生全身或局部各个层次复杂的病理变化。

因此病机也包括多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发病病机,着重阐述发病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发病的途径、形式等;

二是基本病机,主要揭示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各种病理反应最基本的机制,即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等;

三是系统病机,主要阐发机体脏腑经络组织等不同方面的病理反应过程,包括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四是疾病病机,主要阐述某一类或一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如外感热病病机(外感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中风病机等;

五是症状病机,即对疾病具体症状发生机理的阐述研究,包括全身症状和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发生机理;

六是疾病传变与转归机理,即主要从疾病演变规律的角度来研究探讨病机。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7  

食入而即出者,是肾中之无水;食久而始出者,乃肾中之无火也。清.陈士铎

注释:本句阐述噫膈和反胃不同的病机。饮食不下,食入即吐,谓之噫膈,常由淤血、顽痰、逆气阻隔食道所致。究其原因,多由酒色过度而伤阴。阴伤则精少血枯,胃津干涩,食道失于濡养,气不下行,以致食入不下而即吐,故其根本还在肾水之亏。可并见吞咽梗塞不通、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形体消瘦等水亏内热之侯。

食久而始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皆未经消化之物,谓之反胃。此虽由中焦虚寒、不能化谷,留久而出,但究其源,总是釜底无薪,肾阳虚衰,不能腐熟水谷而致。症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色淡肢冷、脉缓无力等。一般噫膈、反胃多责于胃,今责于肾,是日久而病深者也。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8  

水为肾之体,火为肾之用。清.吴澄

注释:肾在五行属水,对应于冬,涵于阴精,作为五脏六腑的根本,故曰“水为肾之体”;但肾主水,在水液代谢中起主导作用,又为元气生化之根本,而肾阳是脏腑阴阳的根本,这些都突出表现为火的功用,故曰“火为肾之用”。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59  

阳为汗之根,而肾为阳之宅。清.尤怡

注释:汗为人体津液被阳气蒸化而成,故曰“阳为汗之根”;而肾内寓真阴真阳,人体阳气·之根本,人体之阳气皆根于肾阳,所以说“肾为阳之宅”。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0  

髓者,骨之充也。《黄帝内经》

注释: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皆由肾中精气化生。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所以说“髓者,骨之充也”。

肾精充足,则髓液化生充盛,骨骼发育强健,运动轻劲有力;肾精不足,生髓障碍,则骨骼生长缓慢,骨节乏力,腰膝酸软。由于肾主身之骨髓,因此,临床上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论治均当以补肾填精为主。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1  

精脱者,耳聋。《黄帝内经》

注释:“脱”,耗竭之意。肾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雨肾中精气的充养。肾精充盛,脑髓盈满,听觉才会灵敏,故有耳为肾窍之说。肾中精气不足,脑髓空虚,耳就失去所养,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等症。老年人由于肾中精气虚衰,故多见耳聋失聪。所以临床上常以听觉变化为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依据之一。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2 扶正祛邪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黄帝内经》

注释: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发表、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

  临床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盛衰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后、灵活地运用。

  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当然亦需分清是虚多实少,还是实多虚少。若虚多则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实多则又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总之,要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3 经络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黄帝内经》

注释: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循经传感探经络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4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

注释:岐伯,是黄帝时期的医学家。黄帝向岐伯请教人体衰老的原因,问道:“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大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动作灵活而不显得衰老,而现在的人刚到50岁就出现衰老之象,这种差别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迁所造成的,还是由于人们自己违背了养生之道而造成的呢?”岐伯回答道:“远古时代能够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会遵照正确的养生方法来调养锻炼,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所以才能身心健康,从而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即百岁以上。现在的人则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把酒当作饮料来喝,酒醉后行房事,纵情色欲而耗竭肾精、耗散真气,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正气强盛,不知道调养自己的精神,只图眼前的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50岁就已经衰老了。”

  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却并非容易。因为,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增加,著名企业集团老总们的英年早逝,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学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后悔不已。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5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黄帝内经》

注释:寒热 
   寒热,是辨别
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寒热在《内经》中论述颇多,比较明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证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等。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邪,或因阳气不足,皆能致人体温煦不足,故现恶寒、面白、喜暖;阴盛于内,津液不伤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小液,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必见舌淡苔白而润;阳虚气弱,血脉则鼓动无力,脉迟。
   热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衰,表现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其病因病机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热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郁火,或饮食积热、或房室劳倦,阴精受损,导致阴虚阳亢等引起。若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口渴饮冷,且小便短赤;大肠津液不足,则大便燥结;阳热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脉数。
   寒证与热证关系
   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是指寒、热证同时并见。临床上一般常见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

  上热下寒:阳盛于上,阴盛于下。症见胸中烦热、频频欲吐(上热);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热:阴盛于上,阳盛于下。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下热)。

  表寒里热: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热;或内本有热而又复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表寒);气喘、烦躁、口渴饮冷、尿赤便秘(里热)。

  表热里寒:外感风热而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胃虚寒而外受风热所致。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表热);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热转化
   临床上寒热的转化,一是先寒证,而后转为热证,寒证渐退;一是先热证,而后转为寒证,热证渐退。这种转换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凡寒转热者,皆为邪盛而正气尚充,阳气旺盛,而从阳化热。如感受寒邪,开始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表寒证。病变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化热、恶寒等症状消退,并出现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此即表示证候已由表寒转化成里热。凡热转寒者,多是邪热伤正,正不胜邪,阳气衰败所致。如高热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频频,阳随津脱,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转沉迟,说明由热证转化成寒证。
   寒热真假
   寒热真假,指疾病处于危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临床征象与疾病本质不一样的情况,即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

  真热假寒: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格阴于外。症见面色晦滞,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红焦燥,神昏但时烦躁,扬手掷足,气血息热,声音响亮,口气臭秽,排泄物臭秽气味、口渴饮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红绛、苔焦黄黑、干燥起刺。

  真寒假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类似热证,但其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肢冷、口渴而喜热饮,且饮不多、脉大而无力,并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6 减肥  

仓廪之官。《黄帝内经》

注释:仓廪之官是指的脾胃。

现代女性常为肥胖而烦恼,减肥对于她们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很多人减肥无效后发出呐喊:“减肥太辛苦了!到底有没有方法能够满足食欲又能瘦呢?”其实只要选对时间进食,就不会发胖。在《黄帝内经》里所提到的各脏腑气血运行时间的不同,就可以找到一个能够让人大吃大喝而不会胖的时辰,那就是辰时。
辰时--脾工作的时间
  辰时就是早上7时-9时,《黄帝内经》里认为,这段时间是脾工作的时间。中医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是主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当人吃进食物后,脾胃就是负责将食物好的、有营养的部分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而糟粕则输送往大肠至排出体外。
  针对这一特性,在辰时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食用有营养的食物,并且保持各种营养摄入均衡,就算吃一点零食也没关系,因为脾会很好地将糟粕分化出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时间吃的是早餐,所以现代养生提倡早餐要“吃得像皇帝”是有道理的。
  吃好早餐后,午餐和晚餐只要吃饱就行,不必刻意节食或挑食,因为午餐和晚餐的时候,脾的“工作效率”不高,食物的热量容易转化成脂肪囤积起来,所以最好不要吃太多食物,也不要吃零食。
  能坚持这样做,肥胖会很容易离我们远去。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7  

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黄帝内经》

注释::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构成肾与膀胱的阴阳表里相合关系。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肾主水,水液代谢后的剩余水液,贮存于膀胱,并在肾阳蒸化作用的促进下,膀胱开合有度,排出尿液。在病理上二者也互相影响。   

肾合膀胱,生理学术语。为脏腑相合之一。肾与膀胱相表里,二者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肾主水液,开窍于二阴,属阴;膀胱主排小便,藏津液,属阳。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肾的气化。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常,开合失度,出现小便不利、癃闭,或遗尿、尿频等症状。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8 奇恒之腑  

诸髓者,皆属于脑。.

头者,精明之府。

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医林改错》

注释: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胞宫六个脏器的合称。这些脏器形态多中空似腑,功能又多能贮藏精气而似脏。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骨、脉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与肝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69  

水不涵木 。

注释: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以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

肾主水,肝属木。根据五行的生克制约关系。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症。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搐等。

医每日经典名句--170  

火性炎上。

注释:火邪致病具有炎热及向上趋势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躁、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1  

火盛刑金.。

注释:又称火旺刑金,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火指心火或热邪,心火炽盛可藉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会伤害于肺,引起热咳或“痰热阻肺”,病情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呼及急促,鼻翼煽动,甚则咳血,咯血等症状,又称“火热迫肺”。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2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帝内经》

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清·徐大椿《医贯砭·阴阳论》

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

注释: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从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功能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等物质为基础。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3  

天以阳生阴长.。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

注释:阴阳学说术语。指阴和阳能够相互促进生长。阴阳互根,相互依存,阴气的存在与滋长,离不开阳气的温煦与气化,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阴为静阳为动;阳主万物生发之气,阴主万物长养之气;阳主肃杀之气,阴主收藏之气。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4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论》

注释:   三阳合病,病证症名。   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症候,但以阳明经为主。 该症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阳明热症主治,故宜白虎汤清而解之。 对于三阳合病轻证症,可用柴葛解肌汤清解。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5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伤寒论》

注释:阳明病,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

总结

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  《伤寒论》

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中医诊断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中医治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大承气汤方,所以通肠中因热之燥结也。故以大黄之性善攻下,且善泻热者为主  阳明病治疗中药

药。然药力之行必恃脏腑之气化以斡旋之,故佐以朴、实以流通肠中郁塞之气化,则大黄之攻下自易为力矣。用芒硝者,取其性寒味咸,善清热又善软坚,且兼有攻下之力,则坚结之燥粪不难化为溏粪而通下矣。方中之用意如此,药味无多,实能面面精到,而愚对于此方不无可疑之点,则在其药味分量之轻重也。   

《神农本草经》谓大黄能推陈致新,是以有黄良之名,在阳明蕴有实热大便燥结者,原宜多用。至浓朴不过为大黄之辅佐品,竟重用至半斤,较大黄之分量为加倍,若按一两为今之三钱折算,复分两次服之,则一次所服之药,当有浓朴一两二钱。夫浓朴气温味辛,若多用之,能损人真气,为人所共知,而其性又能横行达表,发出人之热汗。忆愚少时,曾治一阳明实热大便燥结证,方中用大黄三钱,服后大便未通下,改延他医,方中重用浓朴一两,服后片时出热汗遍体,似喘非喘,气弱不足以息,未逾半日而亡矣。此诚可为前车之鉴也。是以愚谓此方之分量必有差误,愚疑此方浓朴之分量,当亦如小承气汤为大黄分量之半,其原本或为浓朴之分量半大黄,大抵由此半字而误为半斤也。 所谓脉迟者,言其脉象虽热而至数不加数也(非谓其迟于平脉)。此乃病者身体素壮,阴分尤充足之脉。病候至用大承气汤时,果能有如此脉象,投以大承气汤原方,亦可随手奏效。而今之大承气汤证如此脉象者,实不多见也。此乃半关天时,半关人事,实为古今不同之点。即浓朴之分量原本如是,医者亦当随时制宜为之通变化裁,方可为善师仲景之人。非然者,其脉或不迟而数,但用硝、黄降之,犹恐降后不解,因阴虚不能胜其燥热也,况更重用浓朴以益其燥热乎?又或其脉纵不数,而热实脉虚,但用硝、黄降之,犹恐降后下脱,因其气分原亏,不堪硝、黄之推荡也,况敢重用浓朴同枳实以破其气乎?昔叶香岩用药催生,曾加梧桐叶一片作引,有效之者,转为香岩所笑。或问其故,香岩谓︰“余用梧桐叶一片时,其日为立秋,取梧桐一叶落也。非其时,将用梧桐叶何为?”由斯知名医之治病,莫不因时制宜,原非胶柱鼓瑟也。是以愚用承气汤时,大黄、芒硝恒皆用至七八钱,浓朴、枳实不过用二钱。或仿调胃承气汤之义,皆减去不用,外加生赭石细末五六钱,其攻下之力不减大承气原方,而较诸原方用之实为稳妥也。至其脉象数者,及脉象虽热而重按无力者,又恒先投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煎汤一大碗,分数次温饮下,以化胃中燥热,而由胃及肠即可润其燥结,往往有服未终剂,大便即通下者。且下后又无虞其不解,更无虑其下脱也。其间有大便未即通下者,可用玄明粉三钱,或西药留苦四钱,调以蜂蜜,开水冲服。或外治用猪胆汁导法,或用食盐(若用熬火硝所出之盐更佳)融水灌肠,皆可通下。至通下之后,亦无不愈者。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气汤所主之病,大肠中有燥粪,是以用芒硝软坚以化其燥粪。小承气汤所主之病为腹大满不通,是其病在于小肠而上连于胃,是以但用大黄、朴实以开通其小肠,小肠开通下行,大便不必通下,即通下亦不至多,而胃中之食可下输于小肠,是以胃气得和也。此大、小承气汤用法之分别也。而二承气汤之外,又有调胃承气汤,更可连类论及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大黄虽为攻下之品,原善清血分之热,心中发烦实为血分有热也。大黄浸以清酒,可引其苦寒之性上行以清心之热而烦可除矣。证无大便燥结而仍用芒硝者,《内经》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芒硝味咸性寒,实为心家对宫之药(心属火,咸属水故为心家对宫之药),其善清心热,原有专长,故无大便燥结证而亦加之也。用甘草者,所以缓药力之下行,且又善调胃也。不用朴、实者,因无大便燥结及腹满之证也。   

承气汤虽有三方,而小承气及调胃承气,实自大承气变化而出。《伤寒论》所载三承气主治之证不胜录,然果洞悉三方之各有用意,及三方药力轻重各有区别,且所主之病虽有上、中、下之分,而究之治上可及于中,治中可及于下,分治之中,仍有连带关系,自能凡遇宜用承气汤证,斟酌其宜轻宜重,分别施治而无差谬矣。至于愚用承气汤之经过,又恒变化多端,不拘拘于三承气汤中之药味也。今试举数案以征明之。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6 心肾相交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黄帝内经》

注释:心肾相交其他名称:水火既济 。定义:心肾之间存在协调平衡的关系。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火下降于肾,能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能滋养心阴,制约心阳,使心阳不亢。

基本概念

心肾相交是生理学名词。系一种脏腑相关理论。   

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也称水火相济。

心肾不交

如肾阴亏虚,或心火炽盛,肾水和心火 失去平衡,不能相济,就会产生心烦、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炽盛的症候,临床上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肾相交调呼吸法

人之元神在心,人之元气在肾,欲心肾相交,须于有意无意之间,运心中元神随呼吸之气息息下降,与肾中元气汇合。白话解:意静,当呼气时,默念肾中元气上升,心中元神下降,相互交感,吸气时,元气下降,元神上升回位。 此即明伍冲虚谓“吸升呼降,方合有意无意之奥旨。”,《内经》四气调神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此法之权舆。一念在心,一念在肾,抱朴子所谓“意双则和”。调此功法,数日可觉下元温暖,月余功效异常。然此功法不可太过,使热力炽盛,宜休息行之(间隔之意),又需清心欲寡。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77 五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黄帝内经》

音,声出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音部》

注释:五音泛指各种声音。狭义的五音,即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它们随调的不同而改变音高。由这五个音所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所谓调式是指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以内),并以其中某个音为主音,形成的一个体系。根据主音的不同,又有宫、商、角、徵、羽不同的调式。调式不同,音乐的色彩亦不同,宫调式、徵调式色彩明朗,羽调式、角调式色彩暗淡,商调式介于其中。由上可知,五音不仅是唱名,而且是调名,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色彩。《内经》中关于五音的含义,古人也有论述。如唐·王冰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五音:“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为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后世医家多尊王注,如《素问吴注》亦云:“角为木音,和而长也”,对其他四个音的注则与王冰同。现代论述五音,一般只简单提到它们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1、2、3、5、6五个音阶。这就很容易使人产生“一音一脏”相应的想法,可单个的音如何能影响及不同的脏腑?甚至有人认为这种五音与五脏的相应关系似乎牵强。其实《内经》中的角、徵、宫、商、羽,并非指单声。我们首先考察一下“音”字的本义。据《说文·音部》:“音,声出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即简单的、没有节奏的谓之声,复杂的、有节奏的谓之音。从王冰对五音的注也可以看出,五音并不是指单声。张灿教授依据五音的本义,并结合《内经》中对五音的论述,提出五音非指单声,而是五声之成文者,所以名之宫、商、角、徵、羽,寓调名之义。由于五音能够配属于不同脏腑,脏腑的机能状态也能通过五音、五声表现出来。所以古人把五音、五声和脏腑的配属用于临床诊断。在《医门法律》这本医著中,记有:“《内经》本宫商角徵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这个方法,今天仍为医家偏爱。无论是阴阳盛衰、虚实寒热之疾,从病人言谈声音中都会得到反映。

五音与五脏的关系 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调式,不同调式的音乐可以反映不同的情感。五音对五脏的影响,当是借助于情志因素的作用。人感受到不同曲调音乐所反映的情感,与之共鸣,则可对人体五脏系统发生影响。音声的频率对人体五脏六腑及各器官组织起着阴阳平衡的作用。声音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生命信息,是物质运动的产物,音频的变化内含有其旋律的流动。在易经八卦中有五音、五声、五脏与五行关系的论理。《黄帝内经》将五音与人体医学相结合,用之于解释中医的病理和诊断。音乐有能量,同样具有能量的传递作用,音乐是人体潜意识的载体,存在生命体交换信息的形式。正如《史记》所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体,羽动肾而和正智。”其所言“五音内动五脏”之义,正与《内经》所论同。从一般意义上讲,曲调优美、情感丰富的音乐,能够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消除疲劳。相反,节奏强烈、精神萎靡的音乐,对神经和内脏系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总之,《内经》所论五音与五脏的关系,不仅是合理的,科学的,而且对于引导人们运用音乐来增强脏腑功能活动、调节情志、养生防病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调式的音乐对脏腑的影响,对促进五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使五音理论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一点:

1----0十个数字的发音与音阶的关系。

资料:

(1)『金?商?肺』

由旋律悠远、视野辽阔或风格激昂、铿锵有力的商调音乐所构成,具有“金”的肃降与收敛之特性,可入肺经。通肺经的呼吸系统、甲状腺、皮肤,和大肠经的结肠、直肠、上呼吸道(副鼻窦、咽喉为主) 颜面下部皮肤、口腔等。

作用功效:

镇静安神之功,能强化肺和大肠系统功能。打通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对上呼吸道、肺、皮肤、甲状腺等系统功能有良好促进作用,并协助肠道排毒。

适用范围:

恶梦、多梦、惊魂梦游、耳鸣耳背,易晕车船,鼻塞流涕,咽喉肿痛,便稀便秘,腹部饱胀,易患感冒,唇起疱疹等,可借助金音嘹亮而强壮的力量,唤醒你体内的浩然正气,使魂魄相合,让心境变得平和宁静、性格变得坚强有力!

(2)『木?角?肝』

由旋律优美、曲调温馨、充满生机活力犹如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的角调音乐所构成,具有“木”的通达和舒展特性,可入肝胆经。通肝足厥阴之脉的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和胆足少阳之脉的胆囊、胆道、神经、微血管、呼吸等。

作用功效:

舒肝解郁、舒肝理气、平抑肝阳,可打通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经,促进自律神经和肠胃蠕动功能(以防便秘),强化人的肝胆系统、协助肝脏排毒之功能。

适用范围:

愤怒、压抑或遭遇挫折而情绪极度恶劣、或出现肝胆郁结引起的身体不适,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容易激动,无事自烦,懒于交往,情绪低落,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失眠、焦虑、高血压、头痛、偏头痛、便秘等。

(3)『水?羽?肾』

由风格清纯、苍凉柔润、宁静、凝神而充满休养生息般能量、具有“水”之润下特性的羽调音乐所构成,可入肾经。通膀胱经的脊椎、泌尿、生殖系统、关节,和肾经的生殖、泌尿系统、腰、脑、耳、骨骼系统。

作用功效:

凝神定志,深度舒缓调节,強化水质能量和加强肾、膀胱系统之功能。可打通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促进肾上腺、泌尿生殖系统及骨关节等功能。

适用范围:

纾解、缓和、克制急躁情绪,适用于兴趣变淡,欲望骤减,精力下降,动作迟缓,晨不愿起,昼常打盹,局部麻木,手脚易冷, 掌掖多汗,舌燥口干,目干低烧,夜常盗汗,腰酸背痛,此起彼安者,还对注意力不集中(如儿童多动症)、精神紧张(如失眠焦虑症)及脑功能失调(如小儿脑瘫等),给予深度的舒缓和调节。

(4)『火?徵?心』

由旋律欢快、层次分明,或扣人心弦、构成欢畅感染气氛的徵调音乐所构成,具有“火”的炎上与升腾特性,可入心包经。通心手少阴之脉的心脏、血管微循环系统,和小肠经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肩关节等。

作用功效:

醒脑开窍,打通周身血脉。可打通任、督二脉,和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及全身血脉系统,促进下丘脑-垂体-靶腺及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机能,强化人的心(脑)和小肠系统功能,参悟平衡,协调人的内脏和植物神经系统,赋予生命以放松、重建和再生的美妙力量,并借助微宇宙的力量,打通身体一度阻塞的能量通道,防止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产生。

适用范围:

遭遇挫折或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或产生绝望,引发注意分散,思考肤浅,记忆闭塞,熟人忘名,头昏脑胀,不易复原,不易入眠,多梦易醒,胸痛胸闷,心区压感,憋气气急,呼吸紧迫,心悸心慌,心律不整,久站头晕,眼花目眩,肢体松软,力不从心等生理不良反应。可予活力上扬如太阳般温暖的火系能量音乐,使人保持清醒头脑和重新点燃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5)『土?宫?脾』

由风格沉静悠扬、音域宽广、具有“土”之淳厚特性的宫调音乐所构成。它凝聚了大地的深层能量,可入脾经。通胃经的胃、乳腺、膝关节和脾经的免疫、内分泌、肿瘤、结石等。

作用功效:

健脾和胃,调节免疫内分泌。打通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有效调节人体生理节律和自律神经,改善人的免疫和内分泌功能。镇静安神,协助肠道排毒,强化人的脾胃系统功能。

适用范围:

思虑过度、郁郁寡欢,易感疲劳,眼易疲倦,体重减轻,体虚力单,味觉不灵,食欲不振,舌生白苔,口臭自生,反酸嗳气,消化不良,或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状态、肠胃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失调。(譬如亚健康、糖尿病、肾炎、胃溃疡、肿瘤、过敏性疾病及女性内分泌失调等)。

中医每日经典名段--178 《伤寒论》六气主客

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伤寒论》张仲景

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

问曰:司天在泉奈何?师曰:此客气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则为在泉,太阳为初气,厥阴为二气,司天为三气,太阴为四气,少阳为五气,在泉为终气;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则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终气少阴;戌辰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

问曰:其为病也何如?

师曰:亦有主客之分也假如

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

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胁痛支满;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暝,甚则跗肿,血溢,疮,喑,喘咳。

太阴司天,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客胜,则首、面、跗肿,呼吸气喘。

少阳司天,主胜,则胸满,咳逆,仰息,甚则有血,手热;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火票),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踵,耳聋,血溢,内为瘛疭。

阳明司天,主胜,则清复内余,咳,衄,嗌塞,心膈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金居少阳之位,客不胜主也。太阳司天,主胜,则喉嗌中鸣;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也。

厥阴主在泉,主胜,则筋骨徭并,腰腹时痛;客胜,则关节不利,内为痉强,外为不便。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月去)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月耑)、(月行)、足病瞀热以酸,跗肿不能久立,溲便变。

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客胜,则足痿下肿,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泄,及为阴肿,隐曲之疾。

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阳明在泉,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满,不能久立;客胜,则清气动下,小腹坚满,而数便泄。

太阳在泉,以水居水位,无所胜也。

问曰:其胜复何如?师曰:有胜必有复,无胜则无复也;

厥阴之胜,则病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膈如寒,(月去)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及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膈不通;其复也,则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少阴之胜,则病心下热,善饥,脐下气动,气游三焦,呕吐,躁烦,腹满而痛,溏泄赤沃;其复也,则(火奥)热内作,烦躁,鼽嚏,少腹绞痛,嗌燥,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则皮肤痛,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洒淅恶寒振栗,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膈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痱疹,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太阴之胜,则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月去)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又或湿气内郁,寒迫下焦,少腹满,腰椎痛强,注泄,足下湿,头重,跗肿,足胫肿,饮发于中,跗肿于上;其复也,则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头项痛重,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窃泄无度。

少阳之胜,则病热客于胃,心烦而痛,目赤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少腹痛,下沃赤白;其复也,枯燥,烦热,惊瘛,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目闰)瘛,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栗,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饮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肺痿,化而为水,传为跗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

阳明之胜,则清发于中,左(月去)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颓疝,胸中不便,嗌而咳;其复也,则病生(月去)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膈中,甚则入肝,惊骇筋挛。

太阳之胜,则病痔疟,发寒,厥人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亘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血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时减,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则传为濡泄;其复也,则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头痛,善悲,时发眩仆,食减,腰椎反痛,屈伸不便,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此六气为病,须谨识之,而弗失也。

师曰:子知六气,不知五运,未尽其道,今为子言,假如太阳司天,而运当甲己,夫甲己土运也,太阳寒水也,土能克水,太阳不能正其位也;又如厥阴司天,而逢乙庚金运;少阴少阳司天,而逢丙辛水运;太阴司天,而逢丁壬木运;阳明司天,而逢戊癸火运,其例同也。

问曰:其治法奈何?师曰:风寒暑湿燥热各随其气,有假者反之,甚者从之,微者逆之,采取方法,慎毋乱也。

注意:

患者出生时间、发病时间是测算病因的又一佐证。

中医每日经典名段--179 房室养生之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黄帝内经》

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七损】

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八益】  《天下至道谈》

注释:提到《黄帝内经》,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医最著名的经典医著。至今,这本书还被当作学中医必读的一本书。“七损八益”的说法由来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这本《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及“七损八益”的养生理论,但书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七损八益的内容。直到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贵医学帛书竹简《天下至道谈》中才有了“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这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得后代医家为此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的千古悬案得以揭秘。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七损主要是指的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即:在两性交接时动作粗暴,鲁莽而发生疼痛,导致五脏生病,这是“闭”(内闭);交合时虚汗淋漓,精气走泄,叫“泄”(外泄);房事没有节制,纵欲无度,气血耗竭,叫做“竭”;而“弗”是指虽然有强烈的性欲冲动,却因阳痿不举而不能进行;交合时心中烦乱不安,为“烦”;一方无性欲要求而对方强行交合,这时双方特别时对女方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犹如陷入绝境,故而叫做“绝”;当交合时过于急速,既不愉悦情致,于身又没有补益,徒然浪费精力,这叫“费”。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出了在房室养生中于身心有害的七种做法,若犯有上述七损之情况,则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且招致疾病,这样的解释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针对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即“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这里逐一地介绍了治八益的具体做法。即:一、调治精气,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适宜的交接时机,四、蓄养精气,五、调和阴液,六、聚积精气,七、保持盈满,八、防止阳痿。

  性生活有愉悦情致,增强夫妻感情的作用。“七损八益”是古人在交合时遵循的法则,在性生活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利用“七损八益”的方法来调摄性生活。对房室之事应有一种严肃性,使生活服从于养生保健这个重要原则,并通过房事来达到补益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每日经典名篇--180 湿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三两茯苓四两白术三两细辛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麻黄茯苓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茯苓三两白术三两防己赤小豆一升

右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一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师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尽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鼻塞方

蒲灰细辛皂荚麻黄

右四味,等分为末,调和,纳鼻中小许,嚏则愈。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得汉再服,得汗,停后服。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一两杏仁二十枚(去皮尖)薏苡一两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一两黄芪二两生姜一两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喘者加麻黄五分;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之,温令有微汗差。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二枚(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一两附子一枚(炮)甘草二两(炙)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佳。

中医每日经典名篇--181 热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黄连三两黄芩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热病,身热,左胁痛,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此热邪乘肝也,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主之。

黄连二两黄芩三两半夏一升猪胆大者一枚(取汁)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

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

大黄厚朴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六两甘草三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大便利,勿再服。

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石膏一斤碎(棉裹)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热病,咽中干,腰痛,足热,脉沉而数,此热邪移肾也,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主之。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方

地黄半斤黄柏六两黄连三两半夏一升(洗)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右五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四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地黄汁,与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温服一升,日三服。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182 鼻和魄门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黄帝内经》

注释:“魄门亦为五脏使”,为何称为“魄门”呢?“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又与大肠相表里,肛门乃大肠连接外界的出口,亦即魄门乃为肺魄出身之门户。肺属金,其性肃降,胃为六腑,以通降为顺,而胃欲降不得自降,必因于肺降乃得降,且《灵枢·营卫生会》曰“故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亦即水谷出于胃,入小肠分清泌浊,成糟粕而续降于大肠,最后成粪便而排出体外。此通降过程主要依赖胃之降浊,但胃降又必赖肺降,肺降及魄,与之俱下于大肠,出于肛门而谓之魄门。况鼻又为肺之外窍,“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于心肺”,由此,鼻与魄门便通过肺胃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但是此种联系不仅只是简单的上下贯穿通路,它反映了人体内气的状态与气机升降出入的复杂状况。

  “食气入胃”“饮入于胃”,而“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食气”与“饮”在胃中经过腐熟,之后的走向应该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一句中的“并”、“俱”二字体会《内经》作者是将水与谷分开的。水即“饮”,谷即“食气”。胃中经腐熟的食气与饮化而为谷之精和水之精,谷之精走肝,水之经入脾,故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胆为中清之腑,布散精汁入肝,筋的伸缩运动致使气聚入肝,谷之精因而化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胃中之饮浮游漫溢穿过膜原至脾。可见这两个过程分别有胆和膜原的协助方可顺利进行。且肝木藉其春生之性又为脾土的升清起到了升提的作用。之后,谷之精与食之精合而为浊气禀木土之气而升,此谓之“浊气归心”,入心后“变化而赤为血”。此时只是一部分转化为血,另一部分则禀心之阳性“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肺开窍于鼻,自然界之清气入肺达鼻,故肺中积聚谷精之气、水精之气、自然界之清气,肺主治节,将此三者重新融合调整分布。肺朝百脉,输布精之气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肺通调水道,而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此后,水精之秽浊又在肺主治节调配下经过“肾合三焦膀胱”的通路而到达尿脬,而谷之精同样在肺的治节下通过下焦道路出于魄门。由此完成水和谷的复杂运化敷布通路。

  “食气”与“饮”的体内运行转化过程,升降之枢纽其实并非脾胃,应为肝脾胃。肝脾化水化谷,运精载气,肝脾共升,胃乃降,如此则升降有序,气机畅达,人身方能常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当然此过程中肺的功用尤其是不能忽略,肺相当于一个转继站,实现各种物质的正确分运。可以说肺乃天,则肝脾中居以应人,胃处下以应地,鼻与魄门则分别为天之外现和地之外现。若人体内的天地勿失其序,则鼻与魄门为之常安。故而察鼻与魄门便可知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变化情况,而犹以魄门为重点。因鼻至上为清阳之入窍,清阳之性易行易散,不易致病;而魄门为至下浊阴之出窍,浊阴之质易滞易阻,容易致病,故而诊察魄门往往可以探知五脏六腑气机之变化。魄门的正常启闭反映了人体最根本的气的问题。所以临床上无论外感或是内伤,诊问大便的情况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