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二中九年级2010年中考复习第一轮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姓名: 一、诗词名句背诵积累篇 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10、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 1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13、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6、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文言文阅读篇 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七年级上册:3、山市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
1、 塞翁失马
三:综合性学习篇 ㈠、这就是我:(活动形式)1自我介绍;2自我推荐;3模拟面试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让同学和老师尽早认识、了解自己。2、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让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 活动步骤:1、确定组织全班同学参加“自我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2、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自我介绍”活动。3、请班主任老师(或语文老师)点评活动效果。 ㈡、漫游语文世界:(活动形式)1调查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现状;2编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小册子(如:对联集锦、店名集锦、广告集锦、错别字举隅等);3组织讨论“怎样学语文”活动 活动资料: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告示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标语)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标语)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开展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了解生活中运用语文的现状。2、在编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小册子过程中培养大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让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活动步骤:1、分组分工开展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活动。2、各组将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的资料整理编辑成册。3、在班级展示整理成册的活动资料,请同学们代表汇报活动情况与交流感受。4、请语文老师点评、总结此次活动。 ㈢、感受自然:(活动形式)1组织一次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郊游活动;2组织一次介绍自然界的“朋友”活动;3组织交流喜欢的季节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自然,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自然。2、培养、提高同学们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3、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活动步骤:1、确定好走进自然开展郊游的时间与地点并做好分工。2、组织好观察自然事物的郊游活动,并整理好观察的成果。3、在全班展示观察自然的成果,交流郊游的感受。4、请语 ㈣、探索月球奥秘(活动形式)1、月球奥秘知多少;2、观察月亮运行;3、收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活动资料: 1、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国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与《淮南子》 传说和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 2、关于月亮的诗歌: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3、赏月佳对: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4、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峨、玉盘、广寒宫、婵娟、蟾蜍等。 5、与月亮有关的参考书目:《自然科学宝库》(太阳·月球·星球卷) 《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 ㈤、我爱我家(活动形式)1讲述老照片的故事;2介绍家中的一件珍品; 四:名著导读篇 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称为“哲理诗”。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一是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是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 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 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一是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二是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五、古诗文默写测试篇 1.子曰: , , ,何有于我哉? 2.子曰:岁寒, 。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潮平两岸阔, 5. ,听取蛙声一片。 6.何当共剪西窗烛, 7.绿树村边合, 。…… ,还来就菊花。 8. ,夜泊秦淮近酒家。 9.定神细视, , , , 神游其中, 。 10.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 ,则是无礼。 1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2.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笑着,走着。 春天像 ,领着我们上前去。 13.远远的街灯明了,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14.《论语十则》中有的谈求知态度,如 ,不亦说乎?见贤思其焉, _____________。有的谈学习方法,如: ,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修身做人, ,如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 15.《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16.《天净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阳西下, 。点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17.《钱塘湖春行》中的对偶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 18. ,志在千里。 19. ,禅房花木深。 20.我寄愁心与明月, 。 21.无可奈何花落去, 。 22.争渡,争渡 。 23.莫言下岭便无难, ; ,一山放过一山拦。 六、《论语》十则·评估测试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 )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④传不习乎( ) 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4、《〈论语〉十则》包含的成语有: 、 、 、 、 、 。 (一)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而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知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之 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为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答案】 1.①yuè②yùn ③wǎng ④xǐng 2.① 志同道合的人 ②恼怒 ③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④老师传授的知识 3.①不也是快乐的吗 ②温习旧的知识,却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发现 ③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④任务重,完成任务的道路遥远 4.①A D F G ②B C E 5.①孔子 孔子一部分弟子 道德 教育 儒 ②丘仲尼春秋 文学 教育 ③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一)1.C 2.A (二)1.“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记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 4.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提示】 “点将过关”(一)第1题:两个“其”均作“他们”解释,两个“之”中第一个指代优点,第二个指代缺点。 “点将过关”(一)第2题:古汉语中的“三”往往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三人”应译为“几个人”。 参考答案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为有源头活水来4.稻花香里说丰年5-风正一帆悬6.却话巴山夜雨时7.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 8.烟笼寒水月笼沙9·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怡然自得10.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11.吹面不寒杨柳风12.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13.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14.学而时习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5.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16.断肠人在天涯17.谁家新燕啄春泥18.老骥伏枥19.曲径通幽处20.随风直到夜郎西21.似曾相识燕归来22.惊起一滩鸥鹭23.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
|
来自: qiusha.2000 > 《七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