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列今名, 見於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者用綠色; 見於南北朝時期《敦煌棋經》者用紅色;
|
例圖 |
立 《弈學會海》:連子據邊直下曰立 立:沿邊下子 立 descent, sagari
|
 圖中黑1長,白2立應
|
行 《弈學會海》:連走曰行 長:也稱伸、貼。雙方棋子互相接觸時,向前方繼續延伸下子。一般防扳之長著也稱挺 行
|
 圖中黑1、白2黑3都叫做行/長
|
飛 《玄玄棋經》注:斜行曰飛,拆一曰小斜飛,拆二曰大斜飛。 《弈學會海》:斜隔一路曰飛 飛:像象棋馬的走法--在「日」字形的對角點下子,也稱小飛;若在「目」字形的對角點下子,稱大飛(large knight's move, ogeima)。細分有飛壓、飛攻、飛封、飛補、飛枷諸名目 飛 knight's move, keima
|
 圖中白1是小飛,黑2是大飛
|
尖 《弈學會海》:斜行一路曰尖 尖:又稱小尖。斜行一路。若此著兼頂撞敵子,稱尖頂;若此著有封鎖敵子之作用,稱尖封 尖 diagonal connection, kosumi
|
 對已著在小目的白子,黑1掛打算分角,白2尖應,叫做「秀策的尖」
|
黏 《玄玄棋經》注:遇拶多黏,不黏則有提。 《弈學會海》:防其衝斷連之曰粘。遇拶(叫吃)而連之,曰實黏 黏:即接、連。將可能被分斷之子連回 粘
|
 為防白下在1位將二黑△子分斷,黑在1接
|
挖 《玄玄棋經》注:虛探入他關曰斡 《弈學會海》:以子投入關而間之曰斡 挖:在對方相對隔一路之子中間下子 斡 warikomi
|
 黑1在兩白子間挖入
|
綽 《玄玄棋經》注:斜尖壓敵之子曰綽。謂如與彼並行,於頭上斜尖一著壓之,不使之進是也。又,於局邊用鑰匙頭侵之,亦謂之綽 《弈學會海》:沿邊侵取敵路曰綽 綽:在邊上之扳 現在一般用扳
|
 白1綽,為先手官子手法
|
擋 《玄玄棋經》注:因彼侵我而當之曰約,俗謂之當(擋)。 《弈學會海》:沿邊遮絕敵路曰約 擋:直接阻攔對方侵入或防止對方衝出的著法 約:在邊上之扳擋
|
 黑1約,白一般要黏
|
蹺 《弈學會海》:自下而上邀住敵子曰蹺 蹺
|
黑1是蹺 |
捺 《弈學會海》:自上而下邀住敵子曰捺 捺
|
白2 是捺 |
扳:斜下一著以制止對方長出。扳後若敵方反扳(hane-kaeshi),連續再扳一著,稱連扳 綽、約、蹺、捺 bend, hane
|
 黑1稱為扳二子之頭 |
關 《玄玄棋經》注:兩子相對,中空一路曰關。關有單關、雙關。單關可破,雙關不可破。俗云:「雙關似鐵牢。」 《弈學會海》:斜飛行胥一路曰關,倍而併之,曰雙關 跳:在原有棋子的同一條橫/直線隔一路下子(ikken tobi);向中腹跳也稱關/單關。若隔二路,稱大跳/大關(niken tobi ) 關 jump, tobi
|
 白連壓,黑1快腳步跳出
|
衝 《玄玄棋經》注:望關有子,從關中直出曰衝 連子入關曰衝 衝:突入敵方兩子之間
|
 明林應龍《適情錄》曰:「連子入關曰衝」。而挖則是單一之子。
|
覷 《弈學會海》:當其關隘視之曰覷 覷:可斷而不直接去斷,作出威脅的姿態 覷 peep, nozoki
|
 黑1覷的是A位;白2覷的是B位。
|
嶭(上山下辟) 《弈學會海》:邀截敵路,以次斷之曰嶭 包括現今跨斷等之手法 嶭
|
 對白之小馬步,黑1嶭,今稱為跨斷
|
「劄」有數義 《玄玄棋經》注:如圍他棋,外有空著,從而促之,謂之劄。 《弈學會海》:投子索劫曰劄(今稱拋劫) 劄
|
 白1強行用拋劫的方法,希望劫勝可以搶到1位
|
頂 《弈學會海》:捽其頭以當遏之曰頂 頂:在敵子之正前方碰 頂
|
 黑1(在有已方支援情況之下)頂在單個白子之上。
|
門 《弈學會海》:關住敵子曰門 枷:將敵子軟禁的手法
門
|
 黑1枷,白△子已逃不掉。
|
斷 《弈學會海》:隔絕敵路或分取之曰斷 斷:即切斷。將敵子分為不能聯絡之兩部份。若雙方成十字形互斷,稱扭斷(cross cut) 斷 cut,
|
 白1斷,黑子分為三子和二子兩塊
|
拶 《弈學會海》:促殺之曰拶 《弈學會海》:擊殺之曰打 打:即打吃/叫吃(也可單稱「吃」)。同時叫吃兩堆敵子,叫雙打 打、拶 atari
|
 黑1叫吃白邊一子,白2雙叫吃中間兩黑子
|
點 《弈學會海》:深入敵地破其眼曰點 點:有數義(1)同覷;(2)同聚;(3)因附近有接應而深入敵陣的著法,又叫「透點」 點
|
 黑1透點,可左右兩方渡過。
|
征 《弈學會海》:逐殺之曰征。敵兩路被征曰雙征。既征之,且受毅、拶而復征之曰漏征 征:追殺只有兩氣的敵子團至盤端吃住。企圖接應被征之子之著叫引征 征
|
 黑1打,白二子已無活路。若白2掙扎,只導致更大損失。
|
聚 《弈學會海》:填塞敵路使可點而殺之曰聚。聚,有聚三、聚四、聚五、聚六、至聚七成持 聚:破壞敵方眼形,又叫「點眼」。 聚
|
 黑1聚,白子即做不成兩眼。
|
劫 《弈學會海》:遞雙復毅曰劫。劫而不受殺者,有金轆轤、重鋂、舞劍諸勢 (以上是連環劫的別稱),取其玲瓏通達,疏而不漏之義。 劫 ko
|
 黑1吃去白△子,白不能立即提回,必須在別處下一子,若黑不在△位黏,才可提回。
|
撲 《弈學會海》:投入敵穴破其眼曰撲 撲:即倒撲。送子給對方吃,造成反提 撲
|
 黑1撲,白雖可下在A位提一子,但黑子可立即回提白三子。
|
勒 《弈學會海》:束其要路,使無眼曰勒 現代一般稱卡眼 勒
|
 黑1卡眼,白死
|
刺 《弈學會海》:衝其要路使無眼曰刺 刺:瞄著對方薄弱之處 刺
|
 黑1刺,白被卡眼,死
|
夾 《弈學會海》:兩抱敵子而下,曰夾 夾:將對方棋子夾在我方二子中間 夾
|
 黑1夾,白A則黑B。
|
盤 《弈學會海》:沿邊連渡曰盤 渡:在一二路將己方兩團棋子連接起來 盤
|
 黑1渡,兩堆子已連結。
|
鬆 《弈學會海》:搤其吭以凌奪之曰鬆 現在一般叫飛封。現在用「鬆」一字表達對攻時不立即緊氣的著法 鬆
|
 黑1鬆,白右面四子行動即不自由
|
退:將被敵方擋住的子向已方原有棋子方向退回一著 |
 黑1退,將被白扳之一黑子與角部一子連結起來
|
拆 《弈學會海》:隔二路曰拆二 拆:從原有棋子向外擴張一著
|
 黑1是自黑角之子拆一;白2對白子而言是拆二。一般而言,自單一之子開拆,以拆二為適當,拆一則堅實而過狹。
|
毅 《弈學會海》:提取之曰毅 提:即吃。堵住敵子所有的氣,將之從棋盤上拿掉。敵方提己子後,若己方可立即下子吃回敵方棋子者,稱反提 (snap-back) 毅
|
左圖黑下1即堵住白二子所有的氣,提子後成右圖。此等形態稱為「龜甲」,據稱有六十目之價值。
|
雙:即雙關。兩個並列的關 bamboo joint
|
 黑1雙,消除了被白衝斷的危險。
|
曲:即拐。走成直角形 turn, magari |
 黑1白2都叫做曲
|
鎮:在對方棋子向中央跳的位置下子,俗稱戴帽子 |
 黑1鎮,限制白方發展,兼攻二白子。 |
托:緊挨敵子下邊落子 |
 黑1托,看情形可以侵角或可以外逃。 |
並:即平。棋形同長,但一般不與敵子接觸 |
 白子來犯,黑1並,護住了角地。
|
跨:碰觸敵方小飛的一子,準備分斷之之下法 |
 對小飛可用1跨,白A,黑B,白征不掉黑子,被斷成兩塊。 |
靠:即搭。在雙方棋子間隔相近(一般隔一、二路)的情況下,緊貼對方棋子兩側落子 |
 黑1靠,由於附近有黑子接應,白應對有點困難。 |
碰:以單獨一子緊挨敵子 attachment, tsuke
|
 白△掛黑星位之子,黑1是碰手,逼白立即行動。
|
虎:下成品字形,防止敵方分斷之餘,也可張勢 |
 黑1虎,三子已無被斷之虞。
|
壓:將對方棋子逼在低位 |
 黑1壓。黑3和5稱為連壓。黑方志在取勢。 |
抱吃:緊包對方棋子,使其不能逃跑 |
 黑1即為抱吃。 |
滾:滾打。連續叫吃,使敵子聚成一團,失去戰鬥力 squeeze
|
 黑1和3連續打吃,白子照應則凝成一團,欠缺眼位,十分被動。 |
逼:盡量接近敵子,準備入侵 |
 黑1逼,限制白拆二之發展,且可進一步威脅其生存。 |
擠:在敵子集中之處(多數為尖手的旁邊)下子,一般下一步可以斷 |
 黑1擠,內裡一黑子已和外部取得連絡。 |
攔:阻止敵子向前發展 |
 黑1攔,阻白進角。 |
肩衝 sholder hit, kata
|
 白一肩衝黑邊一子,旨在壓縮黑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