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哲理小说: 3、我给3岁的儿子讲监督http://vip.book.sina.com.cn 2010年05月21日18:28 新浪读书
“爸爸,什么叫监督?”儿子问我。 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儿子突然冒出来的话让我一愣,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爸爸,什么叫监督?”儿子忽闪着大眼睛。 “监督?你从哪儿听来的?谁告诉你的?”我比儿子还好奇。 “电视上刚才说的。”三岁的儿子像小羊糕一样偎依在我怀里,小手指着电视机里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新闻播音员。 显然,电视中很多关于“加强监督”之类的新闻使他难以理解。如果儿子问我什么是外星人,我不会感到惊奇,也不会感到为难。但他这么小就问我“监督”的问题,实在让我大感意外,不知所措。 看着“祖国的未来”求知若渴的样子,我决定迎难而上,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小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否则就是误子,误子就是误国。 孩子执着地望着他“问啥都知道”的爸爸。 我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品了一口茶,脑子急速运转:我该怎么说呢? “这个监督啊,”我一边想,一边说:“就是……要知道。” “要知道啥?”儿子忽闪着他那明亮而纯真的大眼睛。 “要知道……”我看了一眼儿子,心里有点儿莫名地紧张:“要知道别人都干了些什么事情。” “为什么要知道呢?”儿子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 “为什么呢?”我一边想一边说:“你想一想,如果别人做了一件事情,你想不想知道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让你高兴的事还是让你伤心的事?” “想。”儿子有力地点点头。 “因为你想知道,所以你要知道。”我有点儿得意了:“监督,就是要知道你想知道的事。明白了吧。” “那要是别人不说呢?”儿子问。 “不说?”我像遭到突然袭击似地差点儿跳起来,以闪电般的速度眨着眼睛,心想:我该怎么给他说呢?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的手又伸向茶杯:“如果别人不说的话,那就要好好想想办法了。” 我本想表扬他,说他切中了要害,但又怕他问啥叫“要害”。 儿子的眼睛一眨不眨,仰望着我。 “吃饭了。”妻子端着碗筷从厨房出来。 我闻声一跃而起,拉起儿子的手:“儿子,饿了吧,快看看你妈妈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我的衣服你熨好了吗,别忘了晚上我还要参加同学会呢。”我一边吃饭,一边对妻子说。 “忘不了,早熨好了,”妻子一边给我盛汤,一边说:“不打算带我去吗?” “我不是给你说过了吗,大家都不允许带老婆。”我一脸无奈的表情:“谁带老婆谁全买单。” “我没参加过同学会,只是想知道你们在一起都聊些什么。”妻子无所谓的样子:“逗你玩儿,别害怕”。 “也都是瞎聊呗。”我端起汤喝了一口:“你想知道啥,我回来都向你如实汇报。” “如实汇报?”妻子不屑道:“我没去,谁知道是真是假!” “你这个人呀,啥都想知道。”我呵呵几声。 “我是你老婆,从跟你领结婚证的那一天起,我就有权知道你的一切。”妻子像个律师: “接受老婆的质询,是老公的义务。” “妈妈,你这是对爸爸的监督。” 儿子一边说,一边夹肉。 妻子惊诧而尴尬地看着儿子。 我装作没听见,对妻子说:“你身上有多少钱?参加同学会总得装点儿钱吧。” “你不是有500多块钱吗?”妻子。 “这两天也没怎么花呀,都没了。”我也很纳闷。 “没见你给家里买汽车呀什么的,你都干什么了?你的钱都是怎么花的?” 妻子。 “妈妈,你这也是对爸爸的监督。”儿子总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爸爸,你还没有告诉我,如果监督别人他不说怎么办?” 我和妻子都忍不住笑了。 “不说那是不行的。”我看了儿他妈一眼,对儿子严肃地说:“你说该怎么办呢?” 儿子想了想:“不说就打他。” 我发现我的儿子是天才。 “如果你打不过呢?” 我问儿子。 儿子晃晃了小脑瓜,终于泄气似地说:“那就监督不成了。” 我不想看到我的儿子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的样子。我想告诉他:儿子,爸爸看过一本王大豪写的《利益论》。书中说,只有以相同的占有力才能相互制衡。也就是说,当你的占有力跟别人一样时,你才能监督别人。占有力决定占有方式。占有力有三种状态:强,弱,相同;占有方式也有三种:强迫,被迫,自由;人有什么样的占有力,就必然会选择什么样的占有方式。占有力强必然强迫,占有力弱必然被迫,占有力相同,必然自由。……我不能给才三岁的儿子讲这些连很多大人都费解的理论。 我把儿子软乎乎的小手抓在自己手里:“儿子,来,跟爸爸扳手腕。” 我天才的儿子当然是非常聪明的了,他声音稚嫩而响亮:“爸爸,你是大人,我是小孩子。我跟你扳,你肯定赢,我肯定输。” 我一字一顿地告诉儿子:“儿子,记住爸爸的话:如果你想监督别人,就跟别人扳手腕。如果你能扳倒他,你就可以监督他,而他不能监督你;如果谁都扳不倒谁,那你和他就可以互相监督;如果别人把你扳倒了,那别人就可以监督你,而你就没法监督别人了。” “爸爸,我现在还监督不了你。”儿子望着我。 我和妻子相视无语。 儿子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牛奶,然后用手拍着小肚皮大声说:“我真想快点儿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