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

 点雪 2011-09-17

对语言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问题: 两诗都着一字。李诗之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                                  

                                                          

                                                           

试题分析:两诗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作者都是迁谪失意的人,都以山作为描写的背景。然而,它们所反映心情却不同,表现手法及其意境风格也是迥然各别的。李德裕登临北眺,主要不是为了怀念乡土,而是出于对政治的向往与感伤。独上高楼望帝京,诗一开头,这种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诗所抒之情,和柳诗之望故乡是有所区别的。鸟飞犹是半年程,极言去京遥远,深深透露了依恋君国之情。同在迁谪之中,李德裕的处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在柳州,毕竟还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只不过不加重用而已。但尚有北归的可能性;否则他就不会乞援于京华亲故了。因此柳诗开头运用尖山似剑这一比喻,表达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末句则着一字,虚写置身峰头来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思念,更表现了希望京华亲故作为援手的急切期待。而李德裕是被弃置崖州,历史的经验,现实的遭遇,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然会贬死在这南荒之地,断无生还之理。诗中百匝千遭的绕郡群山,不正成为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吗?人到极端困难、极端危险的时刻,由于一切希望已经断绝,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准备,心情往往反而会平静下来,不诅咒这可恶的穷山僻岭,不说人被山所阻隔,却说山欲留人,正是事到艰难意转平的心理的反映。诗中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迁谪的哀愁,语气优游不迫,舒缓宁静。然而这一语气之中,包孕着诗人无限的忧郁与感伤。

【参考答案】 (1) 柳诗之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希望京华亲故作为援手(帮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的急切期待。

小结解题要领:

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飞——思乡、盼归)

2、详细捕捉关键词语(送、望,流尽年光)

3、善于联想类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