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任何借口 一切皆有可能(1)

 迷雾森林360 2011-09-17
  不找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   

  在工作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任务。

  其实,所有“难”,都是心理的反应。当我们克服心理的“难”,要做的事也就变得不难。

  遇到困难退缩,哪怕实际不那么艰巨的任务也难以完成。迎着困难前进,哪怕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够完成。   

  1.“紧盯”目标的人,连恒星也会为他让路   

  没有任何借口,能够让我们创造工作中的奇迹,将许多不可能的事,变为完全可能。这首先就体现在“保证完成任务”这一点上。

  毫无疑问,完成任务是任何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能否完成任务,能否理想地完成任务,取决于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紧紧盯住目标,不达目标誓不休;

  一种态度是:“难”字当头,被这份心理上的“难”紧紧束缚住,遇到困难就放弃。

  毫无疑问,第一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态度,而第二种态度是应该摒弃的态度。

  因为,“紧盯”目标的人,往往能克服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将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完成;而“难”字当头的人,往往是将“难”当成了不努力的借口,最终导致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也难以完成。

  曾有记者采访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问他心目中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出人意料,黄鸣的标准只有一条——

  “思想简单,心里不长草,惟有目标和效果。”

  他阐述说:

  “现在我们欠缺的就是这种思想简单的人,欠缺这种心同赤子,敢管敢干,惟公司大局和目标是从,一马当先浑身是胆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对社会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最根本的品质就是简单。”

  实际上,最优秀的人,往往就是这种把目标紧紧“盯住”,心无旁骛的人。在完成任务之前,他们不会想任何让自己从任务中分心的事,更不会找任何借口,影响目标的实现。

  记得以前上历史课时,老师曾告诉我们: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飞夺泸定桥是最关键的战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夺取泸定桥,红军就有可能被国民党部队围剿消灭,重蹈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剧。

  我们一直对这一战役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十分敬佩,但是直到前不久,看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写的一篇回忆录,才得知了一些让我们格外震惊的细节:

  红四团是具体创造飞夺泸定桥奇迹的队伍。而杨成武当时是该团的一位主要干部。1935年9月,红军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红四团必须在三天之内,赶三百多里山路,一定要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以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

  当时红四团刚刚经历了长途奔袭和战斗,人疲马乏,但听到这一命令,都毫无怨言,立即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与沿途的敌人作战,一边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终于跑了近100里路。

  第二天,他们特意早一小时出发,5点钟就动身了。但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再次得到急令:必须一天走完240里路。

  这怎么可能呢?正如杨成武所感慨:“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一天要走完两天的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不完成这一任务绝对不行。因为,泸定桥本来有敌人两个团防守,现在又有两个旅正向泸定桥增援。如果敌人比红军早到泸定桥,红军要想通过泸定桥就难上加难了。必须和敌人抢时间!要和敌人赛跑!

  于是,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召集干部开会。会后,大家便分头深入连队进行动员。很快,在走过的队伍中,“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声,此伏彼起。这声音压倒了大渡河的怒涛,队伍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紧急任务的动员工作刚做完,部队又打了一场恶仗,等他们赶到大渡河岸一个小村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110里。

  就在这时突降大雨,电闪雷鸣,士兵饥饿难耐,牲口、行李都跟不上……

  但此时,红军只有一个信念: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赶到泸定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走不动的时候,每个人都拄一个拐杖;来不及做饭,大家就嚼生米、喝凉水充饥。

  当时,杨成武腿上受了伤,走路很困难。许多同志都劝他骑着马走。但他认为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时候,于是以挑战的口吻向大家说:

  “同志们,咱们一块儿走吧!看看谁走得快!谁先走到泸定桥!”

  这时意外情况出现了:对岸出现了一长串的火炬,原来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如果不快点,就有可能被敌人抢先了!

  杨成武心生一计:也点起火把走路,当对岸的敌人问红军是谁的时候,便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对答。对岸的敌人万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红军。

  就这样,红军与敌人,像两条并列的长龙,一起向泸定桥进发。雨越下越大,到深夜十二点,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原来,也许是怕苦,也许是认为红军不会那么拼命赶路,敌人不走了。

  这时的红军干部战士们,一个个也累得走不动了。但得知这一情况时,全团不仅没有一个人停留下来休息,反而都很高兴地表态:这是好机会啊!抓紧走吧!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红四团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到达泸定桥。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240里路,这真是只有飞毛腿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红军的处境有多危险,征程有多艰难,而优秀的红军战士们,完成任务的决心与意志又是何等强烈!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工作中要完成的任务,比起红军时代要容易多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以各种各样“难”的借口,拖延着不执行任务,或者执行任务时,总要打一些折扣,甚至导致本来容易完成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

  对此,我们是不是要以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英雄们为榜样,消灭工作中的借口呢?我们起码可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四点:

  第一,接受任务不畏难。

  面对当初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能以“时间太紧了”、“太累了”、“天气不好”等理由来推托,这样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难的任务。但是,不管当时已经多辛苦,摆在面前的任务有多艰巨,他们仍然明确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临时“加码”不抱怨。

  当得到一天走完240里路的命令后,他们完全有理由说: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这不可能完成。但是,他们没有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从组织的需求出发,毫无怨言地去执行。

  第三,干部永远要带头。

  作为主要干部的杨成武受伤了,完全有理由受照顾。但是他有马不骑,而要和大家比赛谁走得更快。这正是优秀人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整个团队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第四,把别人的借口当成自己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