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曼兄弟三周年祭

 Will先生 2011-09-18

雷曼兄弟三周年祭  2011年09月17日

  整整三年前,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集团——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正式申请破产,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很多悲观者甚至拿美国1930年的大萧条类比之。今天,当我们回顾过去这三年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值得总结和唏嘘的实在太多。而且,这轮金融海啸的余音未止,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正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

  本轮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于虚拟经济的泡沫带来的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大滑坡。而2010年欧美股市的强劲反弹,却似乎和那些过分悲观的经济学家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各国政府、特别是新兴市场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迅速把全球产出拉回到增长的轨道。于是乎,今年初的股市充满了乐观的情绪,纽约股票交易所甚至请来芭蕾舞演员,庆贺金融危机的阴影散去。

  而事实上,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凯恩斯主义的功劳在于缓解危机的破坏力,但是却拉长了危机的周期。进入2011年,如果说日本由于地震引发核泄漏,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那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所带来的欧美股市的暴跌成为中长期趋势的拐点。欧元区的结构性缺陷,终于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成为资本市场的重磅炸弹!有趣的是,对美国次贷危机总爆发的三周年祭奠,确使南欧国家哀鸿遍野。

  南欧国家的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是南欧各国财政健康程度,反映的是南欧企业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欧元区作为整体,无论是经常性贸易,还是资本项目投资,都是一个平衡健康的经济体,但是欧元区内部的差异化,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差异化的经济引发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了不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提高了南欧国家的生活水平,这是欧元的功劳,也带来了不发达国家财政改革的压力。

  从希腊政府出现债务重组风险开始,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根本解决思路,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希腊等国家的融资成本依然高居不下,而且还牵连到意大利。从经济学角度,解决南欧国家的经济问题,不能套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扩大需求的思路,因为南欧国家的问题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总供给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民间投资不足、个人工作意愿下降。因此,单纯“输血式”的依靠德法等国救助,是远远不够的,唯一的办法是政府在财政紧缩的同时,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减少劳动福利以鼓励私人部门进行投资。

  当然,这种标准的供给学派“经济药方”,是一服异常难服的苦口良药,需要有魄力、有能力、善沟通的一群执行者。在欧盟层面,南欧国家的问题牵涉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需要树立坚定统一的信念——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一体化行动才能解决。而在希腊等南欧国家,政府自身的改革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和不合理的劳动福利制度,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值得期待的是欧洲人民的“妥协精神”,毕竟这些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洗礼,经历了欧元带来的福利增加,应该懂得为子孙利益作必要的当代牺牲。

  相比于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全球资产价格动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影响力要小得多,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心理层面。如果非要找蝴蝶效应式的连锁反应,其传导机制无外乎外贸和汇率,已经持续低迷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加速升值的人民币汇率,对个别行业的上市公司确实有实质影响,建议投资者参照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的行业分化走势,适度缩小投资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