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化学统一练习(一)

 博览书海886 2011-09-18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化学统一练习(一)
北京 刘江东(供稿)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4.请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图示中的水,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河湖水

B.温泉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4.从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汽油

C.酒精

D.天然气

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高锰酸钾紫色溶液用来作酸碱指示剂

C.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 

D.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6.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Na2SO4       B KCl       CCa(H2PO4)2   DNH4HCO3

7.将少量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

B.蔗糖和水

C.洗涤剂和油污

D.泥沙和水

8要配制50 g 5%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  

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9.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

10.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BCO2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大气中CO2越少越好

    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

    D.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一氧化碳会导致煤气中毒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

    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蚀严重。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铁、铜、金

D.铜、金、铁

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         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14.下表是某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农作物

甜菜

小麦

大豆

pH

4.55

77.5

6.27.5

6.57.5

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你认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茶

B.甜菜

C.小麦

D.大豆

1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是置换反应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此反应中的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7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8某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9.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①观察颜色        ②闻气味

B

食盐和白糖

①加稀盐酸        ②加水溶解

C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闻气味      ②观察色泽

D

酸性厕所清洁剂与碱性厨房清洁剂

①测pH           ②加石灰石

2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反应原理的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A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1臭氧(化学式为O3)可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转化为臭氧是物理变化

    B.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

    C.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臭氧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应该拒绝使用臭氧

22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 + Fe2O3Al2O3 +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3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23.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

A.铁            B.铁和铜        C.铁和银       D.铁、铜、银

2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

2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汉堡是一种常见快餐食品。请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每份

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入值

能量

1641 kJ

8400 kJ

蛋白质

19.6 g

60 g

油脂

23.5 g

60 g

糖类

24.7 g

300 g

814 mg

2000 mg

130 mg

800 mg

 

 

 

 

 

 

 

 

 

1)①表中的钠、钙是指(填字母序号,下同)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②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骨质疏松    b.贫血病       c.夜盲症        d.坏血病

2)①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②表中列出的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3)汉堡常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纸进行包装。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用纸而不用塑料包装的好处是               

4)根据上表分析,若仅依靠汉堡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摄入量超标的项目是       

27.7分)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______和水。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右图所示的废铁粉中Fe2O3含量大约在80%(其余20%为铁)左右,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回收100 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__________t铁。

28.(5)请根据初中常见的物质和反应,回答以下问题:

1)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干燥剂的液体是(写名称)______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还可用于食品制作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2)一种金属单质在一种气体中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可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9.(620113月,日本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元素在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但过量补碘也会引起甲亢等疾病。目前我国各地检测出的131I含量很小,根据京津等地检出的数值,吃上2000 kg的菠菜才相当于照一张X光片的辐射量。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盲目服用碘片等预防辐射对身体可能造成负面作用

b.我们应尽可能主动多摄入含碘食品,多多益善

c.以目前我国检测出的131I含量来看,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小,不必恐慌

2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

3)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I2性质的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4)①食盐中常添加碘酸钾(KIO3)以补充碘元素。已知KI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服用碘片治疗131I辐射的推荐服用剂量是每日摄入KI130-170 mg,假设服用某碘片每日补充166 mg 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盐中KIO3的加入量为42.8 mg,如果用该食盐替代碘片提供治疗辐射所需的碘元素,则每日需食用该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30.(6分)现有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未知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食盐、纯碱、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和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化学小组为了确定每种未知固体的成分,将它们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 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②、③ 完全溶解,①、④ 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

实验2: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

 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3: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A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物质②为            ,试剂A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三、实验题3个小题19分。

31.(5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盐田                            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             ,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明想从操作(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图序号)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32.(6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             时停止。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为           

33.(8分)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2NaOH +        ==2NaAlO2 +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两套仪器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镁合金是良好的轻型结构材料,广泛用于空间技术、航空、汽车和仪表等工业部门。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Mg + Cl2↑。

 某工厂要生产出120 t金属镁,至少需要电解氯化镁多少吨?

35.(3分)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常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某实验小组取久置的氢氧化钠12 g,加65 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25 g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2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