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稀野生鸟类 第六辑

 八王书屋 2011-09-19
 
 
      珍稀野生鸟类 第六辑
 
      犀鸟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

 
 
 
 
 
 
 
 
 
 
 
 
 
 
      吕宋犀鸟 拉丁名:Penelopides manillae 英文名:Luzon Hornbill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犀鸟目->->->犀鸟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白嘴斑犀鸟(Anthracoceros marchei),犀鸟科、斑犀鸟属鸟类,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白嘴斑犀鸟被发现在菲律宾巴拉望岛,是巴拉望岛特有的,而且已对巴拉巴克,布桑加,Calauit,Culion和科伦附近岛屿记录。大多数鸟友前往参观圣保罗的国家公园,巴拉望看到此鸟,但现在是少见。它的羽毛主要是黑与白尾巴,深绿色的光泽上部和大型奶白色的和家庭的盔犀鸟典型的嘴。这种鸟发出kaaww和kreik - kreik的叫声。

 
 
      紫水鸡(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中型涉禽,共有13个亚种。体长约44 cm。嘴粗壮,鲜红色,短而侧扁;鼻沟浅而宽,鼻孔小而圆,在鼻沟前部下方,额甲宽大,后缘呈截形,橙红色。翅圆形,第2枚、第3枚和第4枚初级飞羽最长,并几乎等长;第1枚和第6枚或第7枚初级飞羽等长。跗蹠和趾长而有力,暗红色;能用脚趾抓住和操纵食物,这在秧鸡科中很特殊。两性同型,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蓝绿色。栖息于江河、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和芦苇丛中。以昆虫、软体动物、水草等为食。
 
 
 
 
 
 
 
 
         鵎鵼(学名:Toucans )又名巨嘴鸟,属巨嘴鸟亚目的鸟类动物,有6属34种。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黄色,略呈淡绿色,下半部呈蔚蓝色,喙尖点缀着一点殷红。眼睛四周镶嵌着天蓝色羽毛眼圈,胸脯橙黄色,脊部为漆黑色。色彩艳丽和惊人的大喙使其观赏价值极高。主要以果实、种子、昆虫、鸟卵和雏鸡等为食。以树洞营巢。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热带森林中,尤以亚马逊河口一带为多。

 
 
 
 
 
 
      白尾鹲是一种热带海鸟,白尾鹲在百慕大当地通常被称做长尾鸟(Long tail)。在英国的马恩岛,长尾鸟一词被认为是“坏运气”,“坏天气”的代名词,而长尾鸟本身也是作为一种不祥之兆。白尾鹲全身主要为白色。初级飞羽黑色,尖端白色,初级飞羽内侧具宽的白缘,其后白色逐渐增多,到第7枚初级飞羽时则全为白色;外侧次级飞羽纯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肩羽黑色,具宽的白色羽缘,内侧小翼覆羽白色,其后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尾羽具黑色羽轴,中央两枚尾羽特形延长,白色,羽轴黑色。
 
 
 
 
 
 
      红嘴鹲(redbilled tropic-birds),鹈形目鹲科鹲属的一种。因嘴红色而得名。又称热带鸟,短尾鹲。分布于整个热带海洋。体长约1000毫米,形长的中央尾羽白色,长约体长的1/3;嘴红色,大而直,长55~60毫米;眼先有1黑斑,经眼后延至颈,形成1条宽阔的贯眼纹;背具黑色横斑;初级飞羽黑,内翈具宽阔白缘。除繁殖季节登陆产卵育雏外,其余时间均在海洋上飞翔。有时长期跟随渔船飞行,于桅杆上歇息。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飞鱼、乌贼为食,亦吃甲壳类动物。3月末~4月初到海岛岸边岩石上或岩缝中产卵,每次1枚。卵白色,具褐色斑纹;大小为(54.5~64.0)毫米×(41.3~48.1)毫米。
 
 
 
 
      冠叫鸭学名:Chauna torquata 英名:Southern Screamer 体长91cm, 现存估计在10万只以上,主要分布于巴西南部到阿根廷中部巴塔哥尼亚,冠叫鸭雌雄相似, 栖所在沼泽和湿草地 ,不迁徙。
 
 
 
 
      水雉(学名Hydrophasianuschirurgus),是水雉科的一种。在台湾多栖息于菱角田间,俗称菱角鸟,在繁殖期金黄褐白羽色和长长尾羽,水上盈盈、姿态翩翩又有“凌波仙子”美称。以往为常见的季候鸟。现因缺少宁静的栖息生境已相当罕见。繁殖于中国北纬32°以南包括台湾海南岛西藏东南部的所有地区。部分鸟在台湾及海南越冬。
 
 
 
 
 
 
 
 
      燕鸥是燕鸥科的海鸟,以往被看为鸥科下的一个亚科。[1]燕鸥与鸥及剪嘴鸥是一个血统分支,全世界都有它们的踪迹。 大部份燕鸥过往都被编入燕鸥属中,但是根据DNA序列的分析发现燕鸥属可以分开为几个细小的属。 因与家燕的尾型相似而得名。世界共有32种,中国有8种。分布几遍全球,绝大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是鸥科中体型较小的类群。嘴形细长,嘴峰形直或几乎直形,不成弧状;脚短而细弱,趾间蹼不呈深凹状;尾较长,超过翅长的1/2,呈深叉状。常结群在海滨或河流活动。巢置于沼泽地的砂土窝中。每产卵2~3枚,淡灰或淡黄色。孵化期21天。中国常见种为普通燕鸥。主要食鱼类,春秋季节嗜吃蝗虫草地螟等,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益鸟。 燕鸥它是动物中的“飞远冠军”,可以不费力的从南极洲飞到遥远的北极洲地区,行程17600多千米。
 
 
 
 
         蛇鹫,一种非洲食肉鸟。这种长腿鸟,高达4英尺 (1.2米),头上长着钩状的喙,和鹰的喙相似。全身的羽毛呈灰蓝色,但翅尖、腿、尾巴和冠是黑色的。这种鸟的英文名secretary bird源自于它长长的冠羽,伸向头后,有点像办公室职员们夹在耳后的羽毛笔。蛇鹫因捕食蛇而出名,但它也吃啮齿动物、大昆虫、小鸟和蛋。它们步行捕食,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开阔草地上,这里稀疏地分布着树木。 据说,雌雄蛇鹫终身为伴,它们用树枝在小树的顶端筑巢。通常一窝下两只蛋,呈白色带有红棕色的条纹。蛇鹫又叫鹭鹰,秘书鸟,看上去于其它猛禽有一定区别,其外貌和习性都与美洲的叫鹤有些相似,有长长的颈和腿,在地面上奔跑捕食。蛇鹫科只有蛇鹫一种,是非洲的特产,主要分布于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森林地区,在介绍非洲原野的影片中上镜率很高。 蛇鹫非洲特有的鸟类,栖息地遍布非洲.蛇鹫总是成对或者小群地在草原上游荡,以地面小动物为食,它快速有力的啄击能使很多小动物当场命丧黄泉.因此人们说,蛇鹫是长翅膀的沙漠王者.如同狮子和猎豹一样,蛇鹫构成了非洲草原上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地处非洲大陆南部的南非还把它强悍的身影搬上了国徽.
 
 
 
         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属于鸡形目雉科。雄鸟体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雄性较雌性更为美丽。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它的体形和大小同家鸡差不多,雄鸟体长44—66厘米,体重930—1800克。雄鸟的羽色非常艳丽,在头顶上生长着乌黑发亮的羽冠,羽冠的两侧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精巧而美丽,这就是“角雉”名称的由来。 此外,在它的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肉裙,色彩绚丽而富于变幻,两边分别有八个镶着白边的鲜红色斑块,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天蓝色的斑点,有人说这些斑点很象草书的“寿”字,所以又称它为“寿鸡”,视为长寿和好运的象征。 它的脸颊裸出,露出天蓝色的皮肤,周缘围着一圈桔黄色的羽毛。头、颈的后部和上胸为橙红色,尾羽为棕黄色,杂有黑色的虫蠹状斑,并具有黑色的横斑和端斑。其余体羽都是深栗红色,上面布满了圆圆的灰色眼状斑,背部的较小,胸、腹部的比较大,就像是红色的锦缎上洒满了大大小小的珍珠。由于雄鸟美丽的羽色和体态,人们还给它起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名字,如“秀鸡”、“星绣鸡”、“岩角鸡”、“大红鸡”等等。 与雄鸟相比,雌鸟的羽色就逊色多了,体长44—66厘米,体重830—1300克。上体一般为灰褐色,下体淡皮黄色,均布满了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斑点。不过这种天然的保护色,可以使它在孵卵时免遭天敌的袭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